噪聲對人體的危害是全身性的,既可以引起聽覺系統的變化,也可以對非聽覺系統產生影響。這些影響的早期主要是生理性改變,長期接觸比較強烈的噪聲,可以引起病理性改變。此外,作業場所中的噪聲還可以干擾語言交流,影響工作效率,甚至引起意外事故。 噪聲對聽覺系統的影響 噪聲對聽覺器官的影響是一個從生理移行至病理的過程,造成病理性聽力損傷必須達到一定的強度和接觸時間。長期接觸較強烈的噪聲引起聽覺器官損傷的變化一般是從暫時性聽閾位移逐漸發展為永久性聽閾位移。 (1)暫時性聽閾位移。暫時性聽閾位移是指人或動物接觸噪聲後引起暫時性的聽閾變化,脫離噪聲環境後經過一段時間聽力可恢復到原來水平。 ①聽覺適應:短時間暴露在強烈噪聲環境中,感覺聲音刺耳、不適,停止接觸後,聽覺器官敏感性下降,脫離接觸後對外界的聲音有“小”或“遠”的感覺,聽力檢查聽閾可提高10~15dB,離開噪聲環境1min之內可以恢復,這種現象稱為聽覺適應。 ②聽覺疲勞:較長時間持續暴露於強噪聲環境或多次接受脈衝噪聲,引起聽力明顯下降,離開噪聲環境後,聽閾提高超過15~30dB,需要數小時甚至數十小時聽力才能恢復,稱為聽覺疲勞。一般在十幾小時內可以完全恢復的屬於生理性聽覺疲勞。在實際工作中常以16h為限,即在脫離接觸後到第二天上班前的時間間隔,在此期間內恢復至正常水平。隨著接觸噪聲的時間繼續延長,如果前一次接觸引起的聽力變化未能完全恢復又再次接觸,可使聽覺疲勞逐漸加重,最終聽力不能恢復而變為永久性聽閾位移。聽覺適應和聽覺疲勞均屬於可逆性聽力損傷,可以被視為生理性保護效應。聽覺適應和聽覺疲勞發生時,聽力下降,能聽到聲響的閾值提高,從而減輕噪聲的傷害。 (2)永久性聽閾位移。永久性聽閾位移指噪聲或其他有害因素導致的聽閾升高,不能恢復到原有水平。出現這種情況是聽覺器官具有器質性的變化。永久性聽閾位移又可分為聽力損失、噪聲性耳聾以及爆震性聲損傷。 ①聽力損失:是指長期處於超過聽力保護標準的環境中[>85~90dB(A)],聽覺疲勞難以恢復,持續累積作用的結果,可使聽閾由生理性移行至不可恢復的病理過程。主要表現在高頻(3000Hz、4000Hz、6000Hz)任一頻段出現永久性聽閾位移大於30dB,但無語言聽力障礙,又稱高頻聽力損失。高頻聽力損失(特別是在3000~6000Hz)可作為噪聲性耳聾的早期指標。 ②噪聲性耳聾:當高頻聽力損失擴充套件至語言頻率三頻段(500Hz、1000Hz、2000Hz),造成平均聽閾位移大於25dB,伴有主觀聽力障礙感,稱噪聲性耳聾。並且在4000Hz處有一聽力突然下降的聽谷存在。噪聲性耳聾是由於長期遭受噪聲刺激所引起的一種緩慢性、進行性的感音神經性耳聾。 ③爆震性耳聾:又稱爆震性聲損傷。是在一次強噪聲作用下造成的聽力損傷,如爆破作業、火器發射或其他突然發生的巨響所形成的強脈衝噪聲和弱衝擊波的複合作用,使外耳道氣壓瞬間達到峰值,強大的壓強可使鼓膜充血、出血或穿孔,嚴重時可致聽骨鏈骨折。瞬間高壓傳入內耳,造成內淋巴強烈振盪至基底膜損傷、出現聽力障礙,並可由於前庭受到刺激而伴有眩暈、噁心、嘔吐等症狀。此時生理保護結構所起的反應已經完全不起作用,因此必須加強聽覺器官的個體防護。 (3)耳蝸形態學的改變。噪聲引起的聽覺系統損傷是物理(機械力學)、生理、生化、代謝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在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可使聽毛細胞受損傷,嚴重時Corti器(柯替氏器)全部消失或破壞。損傷部位常發生在距卵圓窗9~13mm處。 噪聲對其他系統的影響 (1)對神經系統的影響。噪聲對神經系統的影響與噪聲的性質、強度和接觸時間有關。噪聲反覆長時間的刺激,超過生理承受能力,就會對中樞神經系統造成損害,使腦皮層興奮與抑制平衡失調,導致條件反射的異常,使腦血管功能紊亂,腦電位改變,從而產生神經衰弱綜合徵,可出現頭痛、頭昏、耳鳴、易疲倦以及睡眠不良等表現,還可以引起暴露者記憶力、思考力、學習能力、閱讀能力降低等神經行為效應。在強聲刺激下可引起交感神經緊張,引起呼吸和脈搏加快、面板血管收縮、血壓升高、發冷、出汗、心律不齊、胃液分泌減少、抑制胃腸運動、影響食慾。 (2)對內分泌系統的影響。噪聲可透過下丘腦-垂體系統,促使促腎上腺皮質激素、腎上腺皮質激素、性腺激素以及促甲狀腺激素等分泌的增加,從而引起一系列的生化改變。 (3)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噪聲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主要表現為交感神經興奮,心率、脈搏加快,噪聲越強,反應也越強烈,導致心輸出量顯著增加,收縮壓有某種程度的升高。但隨噪聲作用時間的延長,機體這種“應激”反應逐漸減弱,繼而出現抑制,心率、脈搏減緩,心輸出量減少,收縮壓下降。一般認為,心血管系統改變的程度與噪聲的性質、引數以及接觸時間的長短有關。 (4)對視覺器官的影響。噪聲對視覺器官會造成不良影響。在高噪聲環境下工作的工人常主訴眼痛、視力減退、眼花等。噪聲與振動還能引起眼睛對運動物體的對稱平衡反應失靈,其原因是由於中樞神經系統在噪聲刺激下產生抑制作用後的結果。一般來說,噪聲強度越大,視力清晰度穩定性越差。由於視力清晰度降低,會使勞動生產率下降。同時,噪聲還會使色覺、視野發生異常,調查發現噪聲對紅、藍、白三色視野縮小80%。 (5)對消化系統的影響。在噪聲的長期作用下,可引起胃腸功能紊亂,表現為食慾不振、噁心、消瘦、胃液分泌減少、胃蠕動無力、胃排空減慢等。 噪聲的非特異性效應 (1)對睡眠、休息的干擾。噪聲會影響人的睡眠質量,強烈的噪聲甚至使人無法入睡,心煩意亂或使人多夢、驚醒,而老年人和病人對噪聲的干擾更為敏感。 (2)對心理的影響。噪聲引起的心理影響主要是煩惱,使人激動、易怒,甚至失去理智。噪聲也容易使人疲勞,因此往往會影響精力集中和工作效率,尤其是對一些做非重複性動作的勞動者,影響更為明顯。噪聲的掩蔽效應,往往掩蓋一些危險訊號的聲響示警,故吵鬧的施工區域或生產場所易出現工傷事故。 (3)噪聲對胎兒和兒童的影響。研究表明,噪聲會使母親產生緊張反應,引起子宮血管收縮,以致影響供給胎兒發育所必需的養料和氧氣。噪聲還影響胎兒的體重。此外,因兒童發育尚未成熟,各組織器官十分嬌嫩和脆弱,不論是體內的胎兒還是剛出世的嬰兒,噪聲均可損傷聽覺器官,使聽力減退或喪失。噪聲還會影響少年兒童的智力發育,有調查顯示,吵鬧環境下兒童智力發育比安靜環境中的低20%。 (4)對女性的健康影響。噪聲對女性的月經機能會產生影響,常表現為週期異常(週期不規律),經期延長,血量異常(血量增多者多於血量減少),痛經等。當女性接觸高強度噪聲,特別是接觸100dB以上強度噪聲時,其妊娠高血壓綜合徵發病率可明顯增高。孕婦長期接觸噪聲,生出低體重兒發生率增加,對神經系統先天畸形可能也有輕度影響。
噪聲對人體的危害是全身性的,既可以引起聽覺系統的變化,也可以對非聽覺系統產生影響。這些影響的早期主要是生理性改變,長期接觸比較強烈的噪聲,可以引起病理性改變。此外,作業場所中的噪聲還可以干擾語言交流,影響工作效率,甚至引起意外事故。 噪聲對聽覺系統的影響 噪聲對聽覺器官的影響是一個從生理移行至病理的過程,造成病理性聽力損傷必須達到一定的強度和接觸時間。長期接觸較強烈的噪聲引起聽覺器官損傷的變化一般是從暫時性聽閾位移逐漸發展為永久性聽閾位移。 (1)暫時性聽閾位移。暫時性聽閾位移是指人或動物接觸噪聲後引起暫時性的聽閾變化,脫離噪聲環境後經過一段時間聽力可恢復到原來水平。 ①聽覺適應:短時間暴露在強烈噪聲環境中,感覺聲音刺耳、不適,停止接觸後,聽覺器官敏感性下降,脫離接觸後對外界的聲音有“小”或“遠”的感覺,聽力檢查聽閾可提高10~15dB,離開噪聲環境1min之內可以恢復,這種現象稱為聽覺適應。 ②聽覺疲勞:較長時間持續暴露於強噪聲環境或多次接受脈衝噪聲,引起聽力明顯下降,離開噪聲環境後,聽閾提高超過15~30dB,需要數小時甚至數十小時聽力才能恢復,稱為聽覺疲勞。一般在十幾小時內可以完全恢復的屬於生理性聽覺疲勞。在實際工作中常以16h為限,即在脫離接觸後到第二天上班前的時間間隔,在此期間內恢復至正常水平。隨著接觸噪聲的時間繼續延長,如果前一次接觸引起的聽力變化未能完全恢復又再次接觸,可使聽覺疲勞逐漸加重,最終聽力不能恢復而變為永久性聽閾位移。聽覺適應和聽覺疲勞均屬於可逆性聽力損傷,可以被視為生理性保護效應。聽覺適應和聽覺疲勞發生時,聽力下降,能聽到聲響的閾值提高,從而減輕噪聲的傷害。 (2)永久性聽閾位移。永久性聽閾位移指噪聲或其他有害因素導致的聽閾升高,不能恢復到原有水平。出現這種情況是聽覺器官具有器質性的變化。永久性聽閾位移又可分為聽力損失、噪聲性耳聾以及爆震性聲損傷。 ①聽力損失:是指長期處於超過聽力保護標準的環境中[>85~90dB(A)],聽覺疲勞難以恢復,持續累積作用的結果,可使聽閾由生理性移行至不可恢復的病理過程。主要表現在高頻(3000Hz、4000Hz、6000Hz)任一頻段出現永久性聽閾位移大於30dB,但無語言聽力障礙,又稱高頻聽力損失。高頻聽力損失(特別是在3000~6000Hz)可作為噪聲性耳聾的早期指標。 ②噪聲性耳聾:當高頻聽力損失擴充套件至語言頻率三頻段(500Hz、1000Hz、2000Hz),造成平均聽閾位移大於25dB,伴有主觀聽力障礙感,稱噪聲性耳聾。並且在4000Hz處有一聽力突然下降的聽谷存在。噪聲性耳聾是由於長期遭受噪聲刺激所引起的一種緩慢性、進行性的感音神經性耳聾。 ③爆震性耳聾:又稱爆震性聲損傷。是在一次強噪聲作用下造成的聽力損傷,如爆破作業、火器發射或其他突然發生的巨響所形成的強脈衝噪聲和弱衝擊波的複合作用,使外耳道氣壓瞬間達到峰值,強大的壓強可使鼓膜充血、出血或穿孔,嚴重時可致聽骨鏈骨折。瞬間高壓傳入內耳,造成內淋巴強烈振盪至基底膜損傷、出現聽力障礙,並可由於前庭受到刺激而伴有眩暈、噁心、嘔吐等症狀。此時生理保護結構所起的反應已經完全不起作用,因此必須加強聽覺器官的個體防護。 (3)耳蝸形態學的改變。噪聲引起的聽覺系統損傷是物理(機械力學)、生理、生化、代謝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在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可使聽毛細胞受損傷,嚴重時Corti器(柯替氏器)全部消失或破壞。損傷部位常發生在距卵圓窗9~13mm處。 噪聲對其他系統的影響 (1)對神經系統的影響。噪聲對神經系統的影響與噪聲的性質、強度和接觸時間有關。噪聲反覆長時間的刺激,超過生理承受能力,就會對中樞神經系統造成損害,使腦皮層興奮與抑制平衡失調,導致條件反射的異常,使腦血管功能紊亂,腦電位改變,從而產生神經衰弱綜合徵,可出現頭痛、頭昏、耳鳴、易疲倦以及睡眠不良等表現,還可以引起暴露者記憶力、思考力、學習能力、閱讀能力降低等神經行為效應。在強聲刺激下可引起交感神經緊張,引起呼吸和脈搏加快、面板血管收縮、血壓升高、發冷、出汗、心律不齊、胃液分泌減少、抑制胃腸運動、影響食慾。 (2)對內分泌系統的影響。噪聲可透過下丘腦-垂體系統,促使促腎上腺皮質激素、腎上腺皮質激素、性腺激素以及促甲狀腺激素等分泌的增加,從而引起一系列的生化改變。 (3)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噪聲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主要表現為交感神經興奮,心率、脈搏加快,噪聲越強,反應也越強烈,導致心輸出量顯著增加,收縮壓有某種程度的升高。但隨噪聲作用時間的延長,機體這種“應激”反應逐漸減弱,繼而出現抑制,心率、脈搏減緩,心輸出量減少,收縮壓下降。一般認為,心血管系統改變的程度與噪聲的性質、引數以及接觸時間的長短有關。 (4)對視覺器官的影響。噪聲對視覺器官會造成不良影響。在高噪聲環境下工作的工人常主訴眼痛、視力減退、眼花等。噪聲與振動還能引起眼睛對運動物體的對稱平衡反應失靈,其原因是由於中樞神經系統在噪聲刺激下產生抑制作用後的結果。一般來說,噪聲強度越大,視力清晰度穩定性越差。由於視力清晰度降低,會使勞動生產率下降。同時,噪聲還會使色覺、視野發生異常,調查發現噪聲對紅、藍、白三色視野縮小80%。 (5)對消化系統的影響。在噪聲的長期作用下,可引起胃腸功能紊亂,表現為食慾不振、噁心、消瘦、胃液分泌減少、胃蠕動無力、胃排空減慢等。 噪聲的非特異性效應 (1)對睡眠、休息的干擾。噪聲會影響人的睡眠質量,強烈的噪聲甚至使人無法入睡,心煩意亂或使人多夢、驚醒,而老年人和病人對噪聲的干擾更為敏感。 (2)對心理的影響。噪聲引起的心理影響主要是煩惱,使人激動、易怒,甚至失去理智。噪聲也容易使人疲勞,因此往往會影響精力集中和工作效率,尤其是對一些做非重複性動作的勞動者,影響更為明顯。噪聲的掩蔽效應,往往掩蓋一些危險訊號的聲響示警,故吵鬧的施工區域或生產場所易出現工傷事故。 (3)噪聲對胎兒和兒童的影響。研究表明,噪聲會使母親產生緊張反應,引起子宮血管收縮,以致影響供給胎兒發育所必需的養料和氧氣。噪聲還影響胎兒的體重。此外,因兒童發育尚未成熟,各組織器官十分嬌嫩和脆弱,不論是體內的胎兒還是剛出世的嬰兒,噪聲均可損傷聽覺器官,使聽力減退或喪失。噪聲還會影響少年兒童的智力發育,有調查顯示,吵鬧環境下兒童智力發育比安靜環境中的低20%。 (4)對女性的健康影響。噪聲對女性的月經機能會產生影響,常表現為週期異常(週期不規律),經期延長,血量異常(血量增多者多於血量減少),痛經等。當女性接觸高強度噪聲,特別是接觸100dB以上強度噪聲時,其妊娠高血壓綜合徵發病率可明顯增高。孕婦長期接觸噪聲,生出低體重兒發生率增加,對神經系統先天畸形可能也有輕度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