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圍棋的物件是幼兒,因此幼兒圍棋教育應在考慮孩子的心理年齡特點的前提下,以孩子為本,培養興趣,化被動為主動,引導孩子積極主動的參與,課堂是互動的,氣氛是活躍的,學習是愉悅的。所謂的“寓教於樂”就體現在此。
我們發現孩子們透過圍棋文化的薰陶,以及圍棋知識技能的學習,在注意力、獨立思考、邏輯思維、組織指揮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良好的鍛鍊,在娛樂中開發了孩子的智力。下圍棋是作為寓教於樂的一個手段,不僅培養了孩子的智商,而且在對弈中,孩子們也加深了相互的交流,培養了孩子的品德情操,以及全域性觀念和麵對勝負的平和心態,從而開發了孩子的情商。那麼在圍棋教學活動中,幼兒的情商又是如何被開發和培養的呢?
根據調查,教師在孩子心目中有三種類型:縱容型、權威型、獨裁型。其中獨裁型和縱容型就完全是兩個極端,這兩種型別的教師缺乏了教師的人格魅力,缺少與孩子之間的平等相處。經常聽到父母朋友說,“我們家的孩子是順毛驢,好好說怎麼著都行,逆著他,怎麼都不行”。“順毛驢”固然是人類渴望尊重的自然反應,但也是情商低的一種表現。不根據事實和利益進行判斷,而一味的“順毛驢”,就很容易被別人牽著鼻子走,為人所用,因小失大。第二種是任性,任性的人總是寧願付出很大的代價,也不願意委屈自己一點點。這是因為他們的自尊心過於脆弱了。這樣的人不能委曲求全、顧全大局,常常因為“小不忍”而“亂大謀”。他們因為缺乏彈性,很難在複雜的得失中做出明確的判斷。因為缺乏自制力,常常遭受不必要的打擊進而受到重創。而只有權威型的教師,他們很好的掌握自己與孩子之間的角色,為孩子創設一個良好的生活學習環境,更加吸引了我們的孩子。我們的老師就像一個孩子王,和孩子一起玩圍棋遊戲的同時,也會提醒和指導孩子正確的做法,但絕不是控制。只要孩子認可了您在她心中的地位,你的一言一行,你的優缺點都會被孩子一併吸收,所以教師的示範作用非常的重要。
很多的家長都喜歡跟我說:“我們家孩子就喜歡跟人家搶,看見別人的就覺得人家的就是好,很自私啊!”但造成孩子養成這樣習慣的原因是什麼呢?現在的孩子幾個大人帶一個,這邊住兩天,那邊住兩天,所以這邊爺爺奶奶寵著,那邊外公外婆依著,兩邊是互相比賽啊,久而久之,我們的孩子就開始嬌生慣養,得理不讓,無理取鬧。因為孩子小,各方面經驗不足,很多行為習慣和性格的養成都是大人們培養出來的,孩子以自我為中心也是正常,重要的是大人將如何給予正面的引導和積極地培養。
這個壞習慣在下棋的時候也會經常的出現:互相搶黑白棋子,兩人都要拿黑棋,因為覺得黑棋可以先走。有的老師直接指定一方執黑,則另一方肯定認為偏袒而產生心理不平衡,在圍棋當中我們的規定是:“猜先決定誰執黑”,我們發現雖然有這個規定,但是我們的孩子還是會互相的爭吵誰拿黑棋,我們應該解決的是孩子心理方面的問題,應該幫助他們學會禮讓,學會謙讓。所以這個方法只能解決一時的內戰,卻解決不了孩子的心理,是治標不治本。應該讓他們自己學會禮讓,於是我就是不管他們,她們都搶這要黑棋,那我都給你們發黑棋,“老師,你發兩盒黑棋我們怎麼下啊?”我也故作不理不睬“不是你們兩個人都要黑棋的嗎?怎麼下是你們的事情了”,然後慢慢的靜觀其變,突然下了一會,其中一個孩子堅持不下去了,於是就把自己的黑棋換成的白棋,然後兩人開始下棋。課後當著全班小朋友的面大大的表揚了這個孩子,肯定他的禮讓行為值得大家學習。同時也告訴大家:“黑棋白棋都是你的兵,無論拿到誰都應該一樣對待,就像你們都是老師的寶貝,我喜歡這個小朋友不喜歡你,好不好?”“不好”“就是啊,所以黑白棋子你們都應該一樣喜歡,對嗎?”
成功和失敗讓誰選,誰都只會選擇成功。但是世界上沒有常勝將軍,也沒有永遠的勝利者!這就牽扯到孩子的一個抗挫能力,以及孩子遇到困難和失敗時積極樂觀的心態。
在很多新聞和報紙上都會經常看見,很多孩子因為受不了學習的壓力,一次考試不理想,就選擇消極的處事態度;同樣受到一點點的挫折和批評後,就開始悶悶不樂,採用極端的方法來處理問題,這些都說明了孩子情商發展的不完善、不成熟。這也是現在家長注重孩子情商教育的關鍵所在。
其實孩子們在進行一次又一次的對弈練習和參加比賽中,我們的情感態度就在一次又一次的接受挑戰,每次對弈或者比賽,總會有輸贏,那麼孩子們會用怎樣的心態去面對和接受呢?誰也不喜歡輸,但是輸了就應該尋找自身的原因,積極面對,這樣你才會有進步。孩子也分為:好勝型和挑戰型。
面對好勝型的孩子,首先透過心理分析和觀察,發現她喜歡和比自己棋藝水平差的人下棋,這樣她就可以永遠獲勝,同時也滿足了她的虛榮心,但是我們發現這些一直和自己棋藝差的孩子下的人,她自己的棋藝也在不斷的退步中,當他突然面對比自己強的對手後,有時會緊張的亂下棋,最後是滿盤皆輸。面對這樣的孩子,我們平時就會安排水平不同的人與他進行對弈,接觸不同的對手,處理不同的事態,透過不斷的練習,慢慢的弱化孩子的好勝心理,從而用平靜的心態去面對以後不同的人和事,讓孩子真正的學會用心去下棋。
對於喜歡挑戰的孩子來說,她們最喜歡挑戰比自己強的人,但是她們太過自大和自負,因為她們的水平也的確比一般的孩子要好的多,所以這群孩子就覺得他是他們班最棒的,就開始下“挑戰書”:“某某老師,我要跟你下盤棋。”如果遇到有水平不高的要跟他下棋,他會驕傲的說:“我們倆就不用下了吧?這樣吧,我教你。”說實話如果這種積極性用的比較好,遇到挫折會反思自己並且繼續學習,那他會受益一生。但如果太過驕傲,“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當他處於頻繁的輸棋時,她會積極還是消極,自信還是悲觀呢?於是我們對這種型別的孩子首先選他作為“圍棋之星”的榜樣,但是在對弈中,我們會安排能力和水平比其好,或者與其水平相當的人,或者跟老師下,這樣既不會打擊她的積極性,而且也讓他知道“贏需要努力,輸需要勇氣”,看見她對圍棋的積極性,喜歡幫助別人,教別人,我們讓他去帶動圍棋水平比較差的孩子,我們會發現她很負責,而且很有耐心,教的很認真。而且那些孩子的積極性也被帶動,水平也在不斷地提高。
隨著未來社會的多元化和融合度日益提高,較高的情商將有助於一個人獲得成功。現在大多數家長過多地重視孩子的智商發展,而忽略了孩子的情商發展,其實早期的情商教育尤為重要。孩子的天性就是遊戲,她們喜歡在遊戲中學習,在遊戲中快樂成長,而圍棋是一項將智力、體力、品質、意志融為一體的遊戲活動。透過幼兒圍棋教育,促進我們的孩子各方面的發展:從自我認知,積極探索,再從探索中建立自信心,以及對自我情緒的控制,抗挫折能力,喜歡與人交往,願意分享、合作等等能力的培養。
幼兒圍棋的物件是幼兒,因此幼兒圍棋教育應在考慮孩子的心理年齡特點的前提下,以孩子為本,培養興趣,化被動為主動,引導孩子積極主動的參與,課堂是互動的,氣氛是活躍的,學習是愉悅的。所謂的“寓教於樂”就體現在此。
我們發現孩子們透過圍棋文化的薰陶,以及圍棋知識技能的學習,在注意力、獨立思考、邏輯思維、組織指揮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良好的鍛鍊,在娛樂中開發了孩子的智力。下圍棋是作為寓教於樂的一個手段,不僅培養了孩子的智商,而且在對弈中,孩子們也加深了相互的交流,培養了孩子的品德情操,以及全域性觀念和麵對勝負的平和心態,從而開發了孩子的情商。那麼在圍棋教學活動中,幼兒的情商又是如何被開發和培養的呢?
一、注重教師自身的示範與榜樣,與孩子平等處之根據調查,教師在孩子心目中有三種類型:縱容型、權威型、獨裁型。其中獨裁型和縱容型就完全是兩個極端,這兩種型別的教師缺乏了教師的人格魅力,缺少與孩子之間的平等相處。經常聽到父母朋友說,“我們家的孩子是順毛驢,好好說怎麼著都行,逆著他,怎麼都不行”。“順毛驢”固然是人類渴望尊重的自然反應,但也是情商低的一種表現。不根據事實和利益進行判斷,而一味的“順毛驢”,就很容易被別人牽著鼻子走,為人所用,因小失大。第二種是任性,任性的人總是寧願付出很大的代價,也不願意委屈自己一點點。這是因為他們的自尊心過於脆弱了。這樣的人不能委曲求全、顧全大局,常常因為“小不忍”而“亂大謀”。他們因為缺乏彈性,很難在複雜的得失中做出明確的判斷。因為缺乏自制力,常常遭受不必要的打擊進而受到重創。而只有權威型的教師,他們很好的掌握自己與孩子之間的角色,為孩子創設一個良好的生活學習環境,更加吸引了我們的孩子。我們的老師就像一個孩子王,和孩子一起玩圍棋遊戲的同時,也會提醒和指導孩子正確的做法,但絕不是控制。只要孩子認可了您在她心中的地位,你的一言一行,你的優缺點都會被孩子一併吸收,所以教師的示範作用非常的重要。
二、學會謙讓和禮讓,培養幼兒與人交往很多的家長都喜歡跟我說:“我們家孩子就喜歡跟人家搶,看見別人的就覺得人家的就是好,很自私啊!”但造成孩子養成這樣習慣的原因是什麼呢?現在的孩子幾個大人帶一個,這邊住兩天,那邊住兩天,所以這邊爺爺奶奶寵著,那邊外公外婆依著,兩邊是互相比賽啊,久而久之,我們的孩子就開始嬌生慣養,得理不讓,無理取鬧。因為孩子小,各方面經驗不足,很多行為習慣和性格的養成都是大人們培養出來的,孩子以自我為中心也是正常,重要的是大人將如何給予正面的引導和積極地培養。
這個壞習慣在下棋的時候也會經常的出現:互相搶黑白棋子,兩人都要拿黑棋,因為覺得黑棋可以先走。有的老師直接指定一方執黑,則另一方肯定認為偏袒而產生心理不平衡,在圍棋當中我們的規定是:“猜先決定誰執黑”,我們發現雖然有這個規定,但是我們的孩子還是會互相的爭吵誰拿黑棋,我們應該解決的是孩子心理方面的問題,應該幫助他們學會禮讓,學會謙讓。所以這個方法只能解決一時的內戰,卻解決不了孩子的心理,是治標不治本。應該讓他們自己學會禮讓,於是我就是不管他們,她們都搶這要黑棋,那我都給你們發黑棋,“老師,你發兩盒黑棋我們怎麼下啊?”我也故作不理不睬“不是你們兩個人都要黑棋的嗎?怎麼下是你們的事情了”,然後慢慢的靜觀其變,突然下了一會,其中一個孩子堅持不下去了,於是就把自己的黑棋換成的白棋,然後兩人開始下棋。課後當著全班小朋友的面大大的表揚了這個孩子,肯定他的禮讓行為值得大家學習。同時也告訴大家:“黑棋白棋都是你的兵,無論拿到誰都應該一樣對待,就像你們都是老師的寶貝,我喜歡這個小朋友不喜歡你,好不好?”“不好”“就是啊,所以黑白棋子你們都應該一樣喜歡,對嗎?”
三、消除幼兒對失敗的恐懼,正確面對“勝”“負”成功和失敗讓誰選,誰都只會選擇成功。但是世界上沒有常勝將軍,也沒有永遠的勝利者!這就牽扯到孩子的一個抗挫能力,以及孩子遇到困難和失敗時積極樂觀的心態。
在很多新聞和報紙上都會經常看見,很多孩子因為受不了學習的壓力,一次考試不理想,就選擇消極的處事態度;同樣受到一點點的挫折和批評後,就開始悶悶不樂,採用極端的方法來處理問題,這些都說明了孩子情商發展的不完善、不成熟。這也是現在家長注重孩子情商教育的關鍵所在。
其實孩子們在進行一次又一次的對弈練習和參加比賽中,我們的情感態度就在一次又一次的接受挑戰,每次對弈或者比賽,總會有輸贏,那麼孩子們會用怎樣的心態去面對和接受呢?誰也不喜歡輸,但是輸了就應該尋找自身的原因,積極面對,這樣你才會有進步。孩子也分為:好勝型和挑戰型。
面對好勝型的孩子,首先透過心理分析和觀察,發現她喜歡和比自己棋藝水平差的人下棋,這樣她就可以永遠獲勝,同時也滿足了她的虛榮心,但是我們發現這些一直和自己棋藝差的孩子下的人,她自己的棋藝也在不斷的退步中,當他突然面對比自己強的對手後,有時會緊張的亂下棋,最後是滿盤皆輸。面對這樣的孩子,我們平時就會安排水平不同的人與他進行對弈,接觸不同的對手,處理不同的事態,透過不斷的練習,慢慢的弱化孩子的好勝心理,從而用平靜的心態去面對以後不同的人和事,讓孩子真正的學會用心去下棋。
對於喜歡挑戰的孩子來說,她們最喜歡挑戰比自己強的人,但是她們太過自大和自負,因為她們的水平也的確比一般的孩子要好的多,所以這群孩子就覺得他是他們班最棒的,就開始下“挑戰書”:“某某老師,我要跟你下盤棋。”如果遇到有水平不高的要跟他下棋,他會驕傲的說:“我們倆就不用下了吧?這樣吧,我教你。”說實話如果這種積極性用的比較好,遇到挫折會反思自己並且繼續學習,那他會受益一生。但如果太過驕傲,“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當他處於頻繁的輸棋時,她會積極還是消極,自信還是悲觀呢?於是我們對這種型別的孩子首先選他作為“圍棋之星”的榜樣,但是在對弈中,我們會安排能力和水平比其好,或者與其水平相當的人,或者跟老師下,這樣既不會打擊她的積極性,而且也讓他知道“贏需要努力,輸需要勇氣”,看見她對圍棋的積極性,喜歡幫助別人,教別人,我們讓他去帶動圍棋水平比較差的孩子,我們會發現她很負責,而且很有耐心,教的很認真。而且那些孩子的積極性也被帶動,水平也在不斷地提高。
隨著未來社會的多元化和融合度日益提高,較高的情商將有助於一個人獲得成功。現在大多數家長過多地重視孩子的智商發展,而忽略了孩子的情商發展,其實早期的情商教育尤為重要。孩子的天性就是遊戲,她們喜歡在遊戲中學習,在遊戲中快樂成長,而圍棋是一項將智力、體力、品質、意志融為一體的遊戲活動。透過幼兒圍棋教育,促進我們的孩子各方面的發展:從自我認知,積極探索,再從探索中建立自信心,以及對自我情緒的控制,抗挫折能力,喜歡與人交往,願意分享、合作等等能力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