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江湖夜雨92

    寺廟裡斷齏畫粥,少年時苦讀不輟。范仲淹苦學的故事流傳很廣。他小時候家貧,寄居在寺廟中苦讀,留下了斷齏畫粥的故事。為了節省時間,他先把兩升小米煮好,冷卻後,用刀分成四塊。他每天只吃兩頓飯,每頓就用一塊粥充飢。

    後來,范仲淹又前往全國的四大書院之一的應天書院求學。應天書院在河南的商丘,現在遺址仍存。他晝夜苦讀,五年未曾脫下衣服,睡一個安穩覺。困了就用水洗臉。

    應天書院拒饋贈,書通六經展宏圖。有一個當地官員的兒子,和他在一起學習,看他生活很艱苦,每天都是粗茶淡飯,回去告訴了父親,父子倆很同情他,決定把家中做好的菜餚帶給他一些。然而,當他的同學來拿碗筷的時候,發現哪些雞鴨魚肉一點都沒動。范仲淹趕緊解釋說,我怕吃了這些後,就再也咽不下哪些野菜飯糰了。

    有一天,皇帝到南京視察,各位學子都跑到大街上,隨著人流,想一睹宋仁宗的風采,只有范仲淹不為所動,呆在學堂中讀書。功夫不負有心人,范仲淹終於精通了六經的旨要,考中進士。

    後來,范仲淹由地方官員做起,一步一個腳印,直至出將入相。他武能定幫,文能安國,成為歷史上少有的立德,立言,立功的第一流人物。

    范仲淹少年苦讀的經歷,給我們留下了什麼啟示呢?

    少年志當存高遠。非志無以成學,一個人沒有志向,就會放縱懈怠,就不能激勵自己振奮精神。范仲淹年輕時,就慨然有志於天下,立志不為良相,便為良醫。正是有了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的渴望,才有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執著追求的過程,才會有,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不期而遇。吃苦方能敢擔當。苦是人生必須的營養,能吃苦方才能擔當。有一個經濟學家調查總結了富人的家教秘訣,那就是從小讓自己的孩子多吃苦。反觀我們現在農村的孩子,卻恰恰相反,父母過的很苦,卻富養孩子,縱然他們吃美食,穿名牌,以至於脆弱,不能受一點委屈的巨嬰越來越多。雖然巧學,樂學更好,但立志,吃苦,是我們每一個人必不可少的一課,它能幫助我們健全性格,培養完整的人格。可見,范仲淹的苦讀,帶給我們的啟示不容小覷。

  • 2 # 楚襄蠻

    從范仲淹苦學中得到了什麼啟示?

    有志的男人就要對自己狠一點!

    網上常說——有人一出生就拿著一副好牌,最終卻打的稀巴爛;而有人一出生拿著一副爛牌,最終卻打成了“王炸”。

    范仲淹顯然屬於後者。

    宋以來,為什麼范仲淹一直是無數知識分子敬仰的道德楷模呢?我想可能是與青少年的苦讀有很大關係。

    范仲淹是個苦命的孩子。兩歲喪父,其母被逐出家門,原因可能是其母為妾,而非正妻。最後其母被迫改嫁一家境殷實的官員朱文翰,懵懂的范仲淹也隨之改名朱說。

    繼父朱文翰待朱說(范仲淹)不薄,陪伴范仲淹衣食無憂的成長不說,還把自己所學傾囊相授。

    如果日子一直如此,范仲淹的一生可能會黯然許多。

    改變源於一次偶然。

    說是朱文翰有兩個敗家的兒子,終日裡遊手好閒,揮霍鋪張。從小節儉的范仲淹有一次實在看不過去了,就婉言相勸。

    豈料那兩個兒子也不是啥省油的燈,專門提了沒開的那壺水,也往范仲淹心底的隱蔽傷口撒了一大把鹽——

    我自用朱氏錢,何予汝事”

    說白話就是:我浪費的是我們朱家的錢,跟你有什麼關係?

    從此,天驚石破。范仲淹明白了自己的身世。

    沒過多久,傷感不已的范仲淹就毅然拜別了慈母,且拒絕了繼父的資助,靠親朋好友的賙濟考上了彼時的“頂級學府”——應天府書院。由此,“範氏苦讀”進入日程。

    雖不同於頭懸樑、錐刺股,少了血淋淋畫面的既視感,但“範氏苦讀”也讓人心疼不已。

    在書院求學的那些年,我們的勵志典範,小范同學,清早起床,洗漱完畢,就生一個小火爐,煮一碗粘稠的粥,等粥冷卻凝固以後,分成四塊。早上吃兩塊,晚上吃兩塊,並佐以幾根醃菜。

    這就是劃粥斷齏的由來,也說分粥劃齏。

    如果這樣就成了“別人家的孩子”,那還不能充分說明範仲淹的“勵志”。

    當時,范仲淹有一富家同學,看到范仲淹如此刻苦。心生憐憫,於一日送來一桌豐盛美食。

    第二天,他滿以為“營養不良”、“垂涎欲滴”的範同學會喝的連湯都不剩。結果進入範同學的書房一看,滿桌飯菜,竟然一筷子未動。

    可惜了那麼可口的一桌盛宴,最後都餿了。

    富家同學十分不解的問道,如此美食,君何故無動於衷呢?範同學的回答既高、又大、且上——其大意是“由簡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美味雖好,但吃過了這些,只怕是再也咽不下我的醃菜和稠粥了呀。

    苦讀中的範同學在面對美食的誘惑時,能有如此定力,真讓我這個饞蟲震撼。

    如此,就夠“勵志”了嗎?

    NO,NO.還不夠。

    有一年,宋真宗率文武百官去亳(音bó)州朝拜太清宮,途經範同學的書院,引得全城百姓都來圍觀。

    封建時代,還未考取功名的讀書人很難見到皇帝“真身”。

    於是,同學們叫範同學一起去看看。去晚了,擠不進人群,就不能“零距離”面見“聖上”了。

    哪知我們的範同學輕輕一笑,鎮定的說:遲早有一天皇上會召見我,那時再見也不晚。

    …………

    這番“豪言壯語”終於在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兌現”。我們昔日裡吃醃菜、喝涼粥五年未曾解衣入眠、寒窗苦讀的範同學終於進士及第,得天子召見。

    後來的范仲淹為官有政績,推行慶曆新政;辦學出高徒,培養出孫復(宋初三先生之一)、張載(北宋五子之一)等思想巨擘;練軍傳美名,可拒西夏數十萬雄兵;為文留名篇——著有《范文正公文集》……

    其死後更是獲得了封建時代裡的頂級諡號——“文正”。(終宋兩朝,獲得文正諡號的僅9人)

    他的“不為良相,便為良醫”;“寧鳴而死,不默而生”;“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至今還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華人。

    而范仲淹身上的刻苦、隱忍、寬厚、剛正、至善,福澤後世900餘年、數十代至今。在其範氏家風的薰陶下,後世子孫大都非等閒之輩。

    當年范仲淹苦讀的應天府書院今天還在。只是,裡面再也沒有了曾經的朗朗讀書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李隆基是誰的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