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農民的小幫手
-
2 # 暢談新三農
一、小麥感染了根腐病、紋枯病、赤黴病、全蝕病就會出現白穗
1、小麥全蝕病是典型的土傳病害。種子帶菌和機械作業是造成遠距離傳播的主要途徑。整個生育期均可侵染,秋苗期和返青期是兩個發病高峰,後期枯死或形成白穗。小麥全蝕病造成枯白穗(第一個白穗),又稱立枯病、黑腳病。小麥抽穗後,田間提早出現一片片死亡的麥株,應懷疑是全蝕病。小麥灌漿期―乳熟期是全蝕病症狀明顯時期。小麥全蝕病症狀有三黑----黑根、黑腳、黑膏藥。該病在小麥全生育期均可發病。
2、小麥紋枯病,土傳病害。返青拔節後小麥基部1-2節在拔節後顯出中間灰白色,邊緣褐色的雲紋狀斑。病斑向內侵入莖稈,發病嚴重的主莖和分櫱常抽不穗,形成枯白穗,病斑還向上蔓延到旗葉。小麥全生育期均可受害,出現爛芽、病苗枯死、花稈爛莖、枯株白穗等症狀,秋苗期和返青拔節期是侵染髮病高峰。一般播種過早、播種量過大,群體過大的地塊,以及施氮肥偏多、田間溼度偏大和遭受“凍害”的麥田,發病比較嚴重。相鄰地塊或上一年發病的地塊,如果4-5月份雨溼條件適宜病害也有可能發生。
3、小麥根腐病主要是生長後期發病,病株易拔起,但不見根系腐爛,引起倒伏和形成“白穗”。感病種子胚區域性或全部變褐色形成“黑胚粒”。種子表面也產生梭形或不規則形褐斑。各地均有發生。
4、小麥赤黴病。從苗期到穗期均可發病,種子和土壤帶菌引發病害。開花灌漿階段悶熱、連續降雨、潮溼利於發病。氣流傳播,小麥抽穗揚花期如遇3天以上連續降雨,可造成病害流行。引起苗腐、莖基腐、杆腐、穗腐,以穗腐危害最大。小穗或全穗,呈枯黃色,溼度大時在穎殼合縫處或小穗基部長一層紅色黴層,小麥赤黴病病害名稱由此而生。小穗發病後枯白不結實,而結實籽粒呆白、秕瘦,發芽率下降,或呈玫瑰紅色。穗軸或穗梗受侵染後,形成枯白穗,病粒枯白、縐縮,胚部線紫紅色
二、減輕小麥田間白穗的措施
1、降低小麥田間白穗首要的是殺菌防病,可以透過選育抗病品種、小麥拌種、田間化防(一噴三防)等措施來降低病害發生。
2、最根本的還是要從消滅土壤病原菌著手,為作物提供良好健康的土壤環境。但最簡便而又有效的便是使用含菌複合肥,一肥雙效,在傳統複合肥的基礎上新增解澱粉芽孢桿菌與耐高鹽芽孢桿菌等有益菌,活化土壤養分,改良土壤結構的同時,在作物根系周圍形成一層生物膜屏障,同時新增的有益菌在土壤中大量繁殖形成優勢菌群,抑制病原菌生長和減少病原的入侵和繁殖機會,從根本上消滅土壤中病原菌,防治土傳病害發生,從而減輕小麥白穗,為高產奠定基礎。
-
3 # 十星科技
這個問題,三個關鍵詞:原因有兩類;預防效果最好;發現了再控制要以“少花錢,多噴幾桶”。
然後,就剩下了“土傳病害”危害根部或根莖部,導致小麥植株的水肥吸收收到抑制,甚至“小麥根部腐爛”或者“莖基部腐爛”,建議你順著“白穗”的小麥,檢視一下根根莖部。如果是,那就是“小麥全蝕病”或“小麥根腐病”或“小麥紋枯病”或“小麥莖基腐病”啦——這4種病害名稱不同,表現有所差異,但是共同點是4個:都危害“根部或莖基部”,都會表現為“田間零星枯白穗”,都是真菌病害,都是一樣的防治措施。
第二,一定要“預防為主”,小麥“兩噴八防”保安全在小麥返青後到拔節節期,小麥抽穗前後到揚花前,這兩個時期是“用藥關鍵期”,噴施“小麥壯漢9組合”,基本上可以預防“所有的病害”和“所有的蟲害”,而且對“旱、鹼、凍害、熱害、倒伏、早衰”也有良好的防控效果,起到“兩噴八防”的效果。
第三,田間發現了“枯白穗”,儘量噴藥控制,每桶水約3元如果田間發現了“枯白穗”,應該儘量噴藥控制,採用3種實惠型、強內吸作用的不同型別殺菌劑,多噴一些藥水:10%苯醚甲環唑+80%乙蒜素+25%井岡黴素或70%甲基託布津(基本上3元左右),比較經濟實惠,能控制一下病情發展,以減少損失。
回覆列表
說到小麥“白穗”的問題,這幾天小幫手見的非常多,不少朋友給小幫手留言問到這個事情,其實,能引起小麥“白穗”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地下害蟲危害根系、前段時間低溫的影響、乾旱沒有及時澆水等(輕則減產20%~30%。嚴重的地塊可達50%~60%,甚至絕收),但是,針對上述幾個原因,很多朋友會說基本能排除,不用過多解釋,所以,本篇文章,小幫手要說的這時期引起小麥“白穗”現象的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病害。
小幫手不知道大家說的“白穗”,是不是真的很白,有些是枯黃後看著發白,有些是發紅後有些發白,大家可以具體觀察一下白穗,是不是有上面說的這種情況,其實,這時期,能引起小麥“白穗”的病害有不少(其實有時候並不是白穗,但是大家猛一看,像白穗),常見的有以下4種:
1、赤黴病
把赤黴病放在第一位,可見它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赤黴病被稱為小麥的“癌症”,也就是一旦發病,基本無藥可救,一般在揚花期遇雨發病較嚴重,常見的症狀就是爛麥頭、紅麥頭,不過紅著紅著就發白了,因為赤黴病可引起上部小穗枯死,然後就形成了半個白穗。
2、全蝕病
全蝕病也是一種常見的病害,剛開始發病的時候,從根部開始(根部會發黑),然後麥株從下到上,出現發黃症狀,隨著揚花期後,根部腐爛,麥穗逐漸開始變白。
3、紋枯病
紋枯病的發生也比較好判斷,當小麥感染紋枯病後,可以看莖杆上,有類似的一些橢圓形的病斑,顏色呈褐色,隨著病情的加重,患病的麥株就會慢慢枯死,然後上部的麥穗吸收不到養分,就形成了白穗。
4、根腐病
根腐病從名稱上來看,很多人都以為僅是發生在根部的病害,其實,它不僅危害根部,對於小麥的葉片和莖部也都有影響,葉片感染後,會出現一些病斑,顏色為褐色,然後莖部感受,逐漸變黃枯死,而這時候的小麥穗部,就會出現白穗情況。
以上4種病害,是小麥生長過程中很常見的,所以小幫手經常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病害的預防,因為等到發病後在防治,根據病情的發生和防治的時期,多多少少對產量都會有影響。
另外關於防治措施,小幫手就直接給大家說藥劑吧(至於那些農業上的措施,比如整地方式、水肥管理、種植方法、播前拌種等,這裡就不多說,估計大家也不想聽,因為已經發病了,需要噴霧防治),赤黴病可選用烯唑醇、咪醯胺、戊唑醇等藥劑;全蝕病可選用三唑酮、矽噻菌胺等;紋枯病可選用苯甲·丙環唑、井岡黴素等;根腐病可選用三唑酮、丙環唑等藥劑,其實,有些殺菌劑能防多種病害,大家可根據田間發病的具體原因來選擇合適的藥劑,一遍不行,中間隔一週左右,再來一次(或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