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晨光176200599

    這是一戰一位法國王牌飛行員根據鐘錶原理設計而成的,開創了戰機載入機槍新型射擊方式的先河,後該名飛行員和飛機被德空軍設圈套俘獲,這種新型設計也落到了德軍手中!

  • 2 # 魑魅涅磐

    早期的戰機一開始都是將機槍和發動機分開佈置的,比如噴火戰鬥機的發動機在機頭位置,但是機槍都是佈置在兩側機翼位置的,這樣做的好處是機槍的發射並不會受到螺旋槳的干擾,其次由於機翼的空間大,可以多佈置幾挺機槍,來提高火力輸出。但是缺點也很大,就是由於飛行員和機槍沒有在一條線上,所以很多時候明明飛行員瞄的很準,但是機槍的子彈大多數都打偏了,所以很多時候都白白貽誤了戰機,而且還白白的浪費了寶貴的子彈。

    後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又將機槍挪到機身位置,當時由於機頭有螺旋槳,所以機槍只能朝後或者左右射擊,這樣就需要戰鬥機一直要將屁股指向敵機,而且很可能會自己把自己戰機的垂尾打的稀巴爛後戰鬥機墜毀。所以這種辦法並不好。

    後來法華人給螺旋槳上包裹了金屬,想的是子彈萬一射中槳葉後也會被打偏,這樣槳葉也能夠繼續選裝拉動戰鬥機飛行,當然現實還是毫不留情的打了法華人好幾個巴掌。直到後來德華人發明了能夠避免子彈打中槳葉的協調器。也就是當螺旋槳轉動槍口的旁邊時,機槍都會擊發。機頭位置裝有一個名叫機槍射擊協調器的東西,它能使飛機在開槍時和飛機螺旋槳協調一致,並避免子彈射到螺旋槳葉片上,讓子彈從旋轉的葉片空隙中射出。也就是當槳葉和槍管形成一條直線時,機槍停止射擊。後來這一顛覆式發明迅速傳遍,很多戰機都開始裝上了這一革命性元件,機槍射擊協調器可謂是空戰中革命性的發明,這種裝置從誕生一直使用到北韓戰爭時期,直到二戰後戰機開始步入噴氣時代後,這一偉大發明才成為了歷史。

  • 3 # 楠竹一

    一戰時,因為飛機的出現導致以往那種陸軍拼槍拼刺刀的戰爭模式發生了轉變,空中力量的產生使戰爭策略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一戰時飛機技術跟如今相比差的遠,當時飛機的主要攻擊方式就是機載火炮,在我們看一些插圖時,都會發現機槍竟然都是在機頭螺旋槳的後面發射,那麼會不會打到螺旋槳,發生危險呢?

    有人說,因為飛機螺旋槳轉的極快,而子彈的速度跟螺旋槳相比還差的遠,所以說一般不會發生打到螺旋槳的事情,當時很多人都認同了這個觀點,後來有人做了一個模型,用機槍進行了實驗,發現事情並不是這麼簡單,那麼以當時的技術,是如何解決這個難題的?

    其實,這跟一種名叫射擊斷續器的裝置有關,原理也並不是多麼複雜,就是透過聯動裝置使螺旋槳和機槍扳機連結在一起,當螺旋槳的葉片正好和槍口一條直線時,這時子彈並不會發射,而一旦偏離,子彈就處於可以自由發射的地步,這時候就不會發生擋住子彈導致飛機出事的情況發生了。

    在這個裝置發明以前,其實困擾了法國很長一段時間,那是個他們採用在傷口對著的葉片用鋼片覆蓋的方法來保護螺旋槳,但是時間一長也會發生危險,而且子彈會反彈到其他方向,甚至射向駕駛員,後來先進的聯動裝置發明了以後才解決了這個問題,所以說,人類的智慧才是無窮的。

  • 4 # 兵器世界

    一戰中出現的飛機已經克服了機槍和螺旋槳的矛盾,早期戰鬥機加裝機槍只能向後、向兩邊開火,這就需要駕駛員和機槍手密切配合才能高效作戰!由於早期的航空發動機功率小搭載兩個人的飛機相當笨拙,如何簡化人力成為阻礙飛機大規模用於戰爭的瓶頸。比較笨的方法就是將機槍安裝在機身上方,彈道高出螺旋槳的半徑,這個方法簡單但不實用,因為它同樣不方便瞄準。

    安裝機槍最理想的方式就是保證與駕駛員的視線平齊!如下圖所示:駕駛員面前就是機槍可以同時進行飛行和射擊兩種操作,戰鬥中的效率大大提高。但是,這種佈置不可避免的會讓子彈打中螺旋槳,很明顯是不可行的。為了克服子彈與螺旋槳的相互干擾問題,各參戰國花招百出!

    法國在這方面是走在最前面的,它率先給戰鬥機螺旋槳加裝了“偏彈板”,也就是在螺旋槳面向飛行員一側的部分加裝金屬板,使打中螺旋槳的子彈被彈開!這樣就能有效保護螺旋槳不被自己的機槍打斷了!(戰鬥機的偏彈板示意圖)

    安裝偏彈板的莫蘭-索尼耶L型單翼戰鬥機,一出現就改變了空戰模式,協約國空軍開始在戰場上大顯神威。因此,最早嚐到災難感覺的其實是德華人。傳奇飛行員羅蘭·加洛斯駕駛莫蘭戰鬥機並取得了第一個戰果。(莫蘭-索尼耶L型單翼戰鬥機)

    偏彈板看似很神奇,實際上也不好用,畢竟螺旋槳距離敞開式座艙裡的飛行員太近,彈開的子彈亂飛很容易傷到飛行員自己,再者說當時的戰鬥機能攜帶的彈藥數量也就幾百發,浪費在偏彈板上實在可惜。根據試驗得出的結論可知,大約有1\4的子彈浪費在偏彈板上。因此空軍需要更加高效的技術,這時候德華人的創造性開始顯現出來。(機槍與發動機的同步機構圖)

    荷蘭人安東尼·福克受到凸輪控制機構的啟發,率先發明出了“機槍和螺旋槳同步調節器”,原理有點類似八音盒裡的發音機構。發條作動力的圓形滾筒上有很多點狀突起,規律性的撥動鋼條發出固定的旋律,這在一戰時期的工廠中也是隨處可見的機械原理之一,就像槓桿一樣普遍。

    透過簡單實驗福克印證了自己的猜想,上圖就是同步機構的模型,它讓當時的德國軍方大喜過望,很快安裝了機槍同步調節器的德國戰鬥機開始統治藍天。第一款安裝機槍同步調節器的德國戰機也是單翼機名為福克E-3,從此開始了協約國的噩夢。著名的紅男爵最後使用的福克D.VII型戰鬥機也安裝了這種同步調節器。(福克D.VII型戰鬥機)

    就像德華人能透過擊落莫蘭-索尼耶L型戰機獲得偏彈板技術一樣,機槍同步調節器也隨著協約國擊落德國戰機而洩密,並廣泛的應用到戰鬥機上,一戰中的另外兩大王牌飛機,法國斯帕德S13和英國索普威斯駱駝F1也都安裝了機槍同步調節器。不過,這種連結在發動機上的機構產生了額外的重量,而且隨著機槍的增多調節器也要增多、重量不斷攀升,對於那些追求戰鬥機火力優勢的國家來說很難接受。(4挺機槍都位於螺旋槳之外的機翼上)

    因此又出現了將機槍安裝在戰鬥機機翼上的設計,如上圖所示,機翼上的翼炮可以避開螺旋槳的干擾,而且翼炮的彈藥儲存空間更大可以攜帶更多的彈藥,同時也方便地勤人員的補給填裝工作。因此,在二戰期間翼炮設計大受歡迎,各國戰鬥機都不約而同的使用翼炮,美國的Mustang、海盜、地獄貓等主力機型甚至取消了機身機炮和同步調節器。理論上只要機翼夠長,機翼上的武器就可以無限增多,這又很符合攻擊機的使用要求。攻擊機追求更密集的火力、更大的載彈量,為翼炮的應用開拓了新的天地。下圖英國的霍克颱風攻擊機就採用了翼炮設計,

    透過上圖真實復原的模型可見,不僅僅是四門翼炮就連攻擊地面裝甲目標使用的火箭彈,也安裝在翼炮的位置上了。厚重的機翼裡堆滿了彈藥,可以保障颱風攻擊機擁有強悍的打擊能力!此時的颱風並沒有使用機槍同步調節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早上吃紫菜有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