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苦集滅道,"苦集滅道",指四諦道理,也稱四諦法門。
"諦"為"真理"的意思。"苦諦"者,是人對於社會及自然環境所作的價值判斷。苦,指生死果報,有三苦、四苦、八苦等的說法,簡而言之,大凡世間上一切逼惱和身心不安的事,都可以叫做苦;"集諦"是指造成世間人的痛苦的原因,"集"是"招集一切苦惱"的意思。世人所以有苦惱,都因為傾向於以"我相"為基礎和出發點,因有"我相",故執著我有與我所有的妄想,一切爭奪欺詐、窮奢極欲無不因之而起,也無不因之而導致更大的痛苦。世間的快樂,說到底也仍是苦,正所謂"樂是苦因"。眾生因貪慾而造罪,招集眾多苦報,所以苦集二諦是世間法,又是有漏因果,集是苦因,苦是集果。明白了這種煩惱業因的來源,自然就會思量厭離苦惱,並因此而行動起來,修善止惡,斷滅集的苦因。
至於"滅"與"道"二諦,是出世間法,又叫無漏因果。"滅諦"指斷滅產生世間諸苦的一切原因。"滅"者,滅有為還於無為,也就是涅槃,亦即靠修行而達於最終的寂靜;"道諦"是指脫離"苦"、"集"的世間因果關係而超入無苦有常無我清淨地的理論說教和修行方法。"道"有"能通"的意思。簡而言之,它包括了戒、定、慧三無漏學及所謂"三十七道品"。人有造罪的業因,所以一定會招來苦果,自作自受。罪業只能自己為自己消滅,這是滅諦;要消滅罪業,只有依據一定的方法,此為"道諦"。道諦為正道修習法門。這個法門又可以簡單地說成"知苦、斷集、修道、證滅"。
無智亦無得,"智"作"般若"解。亦即智慧、能知的妙智。"智"為能求的心;"得"為所證的佛果或者所求的境界。佛果有四種,一緣覺、二聲聞、三菩薩、四佛。二乘菩薩修行六度法門,上求法於諸佛,下普化眾生,自己修行得利益,又以利益澤潤他人。所以能如此,都因為以智慧為第一,有智慧,也便能夠徹上徹下,自己得真空大智,又能教益眾生,使除惑生慧。在凡夫看來,入了菩薩階次,功行很大,智慧非凡,已經很了不得;但在菩薩本人看來,這不過是還了本來面目,並沒有什麼智慧可言。其實,什麼也沒有證得,不過是迴歸本來寂寥而已。因為真心本來空寂,在般若真體當中,一念圓融,本來沒有修習的事,因此也就沒有什麼可以證得。所以不見有知的大智,也就沒有所證的果德,若是以有所得的心去求,就已經不是真空。知而無知,才是真知;得而無得,才是真得。所以歸結為"無智亦無得"。換言之,人人皆有本覺真心,智慧本然,不假修行。只要不起妄念,不作分別,也就復了本性和真心,就能返觀自性本空,除去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等等智慧之障。障礙一除,本心顯露,一切世間的空性、真如性了了分明。
從這個意義上說,修佛其實是復性。既然智慧本來就在心中,修般若也就不必執為實有,否則也就成了迷妄,成了遍計所執了。所以《中觀》上說:"大乘說空法,為離諸見故,若復見於空,諸佛所不化。"道理大致如下:眾生執有為病,證空是除病的藥草,有病既除,空也隨之消滅,正如病癒而不再用藥一樣。如果明白這點,為什麼說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等等諸法本性是空也就可以理解了。進一步,還可以說,緣覺所修的十二因緣法門,聲聞乘所修的四諦道理,二乘菩薩所修的六度萬行,都是空,都是假設,都是譬喻。但這是得了大道之後的返觀,是回首下看的結果。若眾生尚在修行路上,就宣佈佛說十二部經原本虛擬,那就是說胡話,信口雌黃,我慢如須彌山了。修行之人,依法修持,一步一趨,待到功夫圓滿,機緣成熟,自然真心常住不變,其中既沒有絲毫虛妄,也就沒有什麼解脫無礙,生死惑盡,安樂現前。這就是大乘菩薩親證後的境界。
無苦集滅道,"苦集滅道",指四諦道理,也稱四諦法門。
"諦"為"真理"的意思。"苦諦"者,是人對於社會及自然環境所作的價值判斷。苦,指生死果報,有三苦、四苦、八苦等的說法,簡而言之,大凡世間上一切逼惱和身心不安的事,都可以叫做苦;"集諦"是指造成世間人的痛苦的原因,"集"是"招集一切苦惱"的意思。世人所以有苦惱,都因為傾向於以"我相"為基礎和出發點,因有"我相",故執著我有與我所有的妄想,一切爭奪欺詐、窮奢極欲無不因之而起,也無不因之而導致更大的痛苦。世間的快樂,說到底也仍是苦,正所謂"樂是苦因"。眾生因貪慾而造罪,招集眾多苦報,所以苦集二諦是世間法,又是有漏因果,集是苦因,苦是集果。明白了這種煩惱業因的來源,自然就會思量厭離苦惱,並因此而行動起來,修善止惡,斷滅集的苦因。
至於"滅"與"道"二諦,是出世間法,又叫無漏因果。"滅諦"指斷滅產生世間諸苦的一切原因。"滅"者,滅有為還於無為,也就是涅槃,亦即靠修行而達於最終的寂靜;"道諦"是指脫離"苦"、"集"的世間因果關係而超入無苦有常無我清淨地的理論說教和修行方法。"道"有"能通"的意思。簡而言之,它包括了戒、定、慧三無漏學及所謂"三十七道品"。人有造罪的業因,所以一定會招來苦果,自作自受。罪業只能自己為自己消滅,這是滅諦;要消滅罪業,只有依據一定的方法,此為"道諦"。道諦為正道修習法門。這個法門又可以簡單地說成"知苦、斷集、修道、證滅"。
無智亦無得,"智"作"般若"解。亦即智慧、能知的妙智。"智"為能求的心;"得"為所證的佛果或者所求的境界。佛果有四種,一緣覺、二聲聞、三菩薩、四佛。二乘菩薩修行六度法門,上求法於諸佛,下普化眾生,自己修行得利益,又以利益澤潤他人。所以能如此,都因為以智慧為第一,有智慧,也便能夠徹上徹下,自己得真空大智,又能教益眾生,使除惑生慧。在凡夫看來,入了菩薩階次,功行很大,智慧非凡,已經很了不得;但在菩薩本人看來,這不過是還了本來面目,並沒有什麼智慧可言。其實,什麼也沒有證得,不過是迴歸本來寂寥而已。因為真心本來空寂,在般若真體當中,一念圓融,本來沒有修習的事,因此也就沒有什麼可以證得。所以不見有知的大智,也就沒有所證的果德,若是以有所得的心去求,就已經不是真空。知而無知,才是真知;得而無得,才是真得。所以歸結為"無智亦無得"。換言之,人人皆有本覺真心,智慧本然,不假修行。只要不起妄念,不作分別,也就復了本性和真心,就能返觀自性本空,除去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等等智慧之障。障礙一除,本心顯露,一切世間的空性、真如性了了分明。
從這個意義上說,修佛其實是復性。既然智慧本來就在心中,修般若也就不必執為實有,否則也就成了迷妄,成了遍計所執了。所以《中觀》上說:"大乘說空法,為離諸見故,若復見於空,諸佛所不化。"道理大致如下:眾生執有為病,證空是除病的藥草,有病既除,空也隨之消滅,正如病癒而不再用藥一樣。如果明白這點,為什麼說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等等諸法本性是空也就可以理解了。進一步,還可以說,緣覺所修的十二因緣法門,聲聞乘所修的四諦道理,二乘菩薩所修的六度萬行,都是空,都是假設,都是譬喻。但這是得了大道之後的返觀,是回首下看的結果。若眾生尚在修行路上,就宣佈佛說十二部經原本虛擬,那就是說胡話,信口雌黃,我慢如須彌山了。修行之人,依法修持,一步一趨,待到功夫圓滿,機緣成熟,自然真心常住不變,其中既沒有絲毫虛妄,也就沒有什麼解脫無礙,生死惑盡,安樂現前。這就是大乘菩薩親證後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