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緣來視你

    感謝邀請!官服,作為封建國家等級制度直接外化的標誌,更是對“禮”這一概念最直接的呈現。禮,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傳統核心,在歷代的統治中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是管理國家的有利武器。明太祖朱元璋曾說過“古昔帝王之制,天下必定禮制,以辨等威,明貴賤”。可見其作為一國之君,深知“禮”在統治國家中的巨大作用。中國古代服飾制度經兩千多年的發展完善,至明代已經達到了一個相當高的水準,不論在服飾內容、等級標誌、工藝選材,還是在實用性方面,都超過了歷代官服,稱得上是漢官服飾系統的整合與總結。明代的整個官服體系是朱元璋傾心打造的重要制度之一,其裝飾制度的變化很大程度上更體現著明王朝的統治理念。明代官服最為突出的特點體現在以下三方面:第一,排斥胡服,恢復傳統。按照漢族傳統習俗和禮制,“斟酌先王之典”,上採周漢,下用唐宋的古制,在“洗汙染之習”“復中國之舊”的原則下,制訂了明代的服飾制度。第二,突出皇權,擴大皇威。在整個封建社會中,每個朝代的君臣在服飾上都有一定的區別和界線,相比之下,明代服飾的區別最為嚴格。第三,以儒家思想為基準,進一步強化品官服飾之間的等序界限。在官服當中,充分挖掘、利用各代官員等序在服飾上的標誌,加以利用,從而最大限度地表現品級官階之間的差異,達到使人見服而能知官、識飾而能知品的效果。明代,凡常朝視事(皇帝每天早上召集大家開的例會)需穿常服。洪武三年(1370年)所訂常服制度內容,主要由烏紗帽、團領衫、束帶等組成。常服官員像從洪武二十四年開始,明代服飾內容得到了極大的豐富,在這年修改的常服制度中,加入的重要一項,就是在官服團領衫的前胸後背處加飾了補子(所謂“補子”就是一塊三四十釐米見方的織物,上面按需求織繡有不同的動物形象,綴於文武官員的團領衫上,以此達到區分官員等級的作用。補服的出現普及是明代服飾的一個新創)。補服的實際作用不僅豐富了明代官服的內容,而且在昭明官員等級的同時,還首次將文武官員的身份用系列規範的標誌形式表現出來,結束了歷代文官武官上朝同級、同品、同服飾令人難以分辨文武的傳統模式。明代規定官員常服補子內容:公、侯等用麒麟、白澤,文官用飛禽,武官用走獸。文官補案武官補案《明史·輿服志》記載:洪武二十四年定,公、侯、駙馬、伯服,繡麒麟、白澤。文官:一品仙鶴,二品錦雞,三品孔雀,四品雲雁,五品白鷳,六品鷺鷥,七品鸂鶒(xī chì 古書上指像鴛鴦一樣的一種水鳥),八品黃鸝,九品鵪鶉;雜職練鵲;風憲官獬豸(xiè zhì 傳說中的一種異獸,能辨曲直,見人爭鬥就用角去頂壞人)。電視劇中海瑞剛上任知縣穿的七品知縣的官服,官服補子為鸂鶒明代一品文官補子六品鷺鷥補子之一六品鷺鷥補子之二武官:一品、二品獅子,三品、四品虎豹,五品熊羆(xióng pí),六品、七品彪(民間傳說,彪為雌虎一胎中多餘的虎崽,和虎原有血緣關係,但也是不共戴天的仇敵),八品犀牛,九品海馬。電視劇中胡宗憲任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左僉都御史,又加直浙總督時所穿官服補子為獅子明武二品彩繡獅子補明早期獬豸背補(獬豸明辨是非,著此類補子圖案的官員相當於法官)明給事中獬豸補明後宮妃子服飾用補子另外,明代常服等級標誌除補子外,還在束帶上有所區分,除一品官員束帶用玉之外,其他文武官員常服等級差別標誌可參考下表:此外,內使和宮眷內臣們也穿補服,這部分人的補子多以各種花卉和時令內容為補案。如“五月初一日,至十三日止,宮眷內臣穿五毒艾虎補子。”“七月初七日,七夕節,宮眷穿鵲橋補子。”繼明朝之後的清王朝是一個少數民族政權,滿族統治者在北方後金文化和漢族文化共同的影響下,確立了自己獨特的服飾制度,並透過一系列的強制措施使之執行了下來,在中國的封建歷史上留下了濃重的最後一筆。褂,本是滿族人的一種傳統民族服裝,比袍短些。其具體形制為圓領,對襟,兩袖寬窄適中,平袖口,兩襟一般以扣襻相連。在穿服方式上,褂與宋明的衫襖等恰好相反,它不是穿在袍服的裡面,而是直接穿在外面。隨著滿族入主中原後文化的融合,清代的“褂”在原有基礎上廣泛吸納了明朝漢族的服飾特點,體現了清朝初期統治者對明朝統治階層服飾禮儀的肯定態度。褂根據不同的形式和使用物件可分為龍褂、常服褂、行褂、黃馬褂和補褂等等。龍褂一般是皇子穿的衣服;常服褂可以簡單理解為官員平時穿的休閒裝;行褂也叫馬褂,是官員出行時所穿的衣服;黃馬褂除了顏色外,其他形制和馬褂相同,黃馬褂一般由皇帝賜予,是一種極高榮譽的象徵。這裡我們重點要說的是補褂。補褂,又稱“補服”,是清代官員用以區分等級品位的官服之一,也是清代官服系列中直接承襲明代官服形式的服飾之一。清代的補褂規定穿在袍服之外,其式樣為圓領,長袖,對襟,平袖口,兩襟用帛扣相對紐襻,當胸和後背為補子圖案,其中前胸之補案由左右襟合成。補褂的前後、左右開有四衩,補子圖案內容亦與明代相差不多,即文官用飛禽,武官用猛獸。清皇帝皇后圓形補子服飾清代親王、郡王、貝勒、貝子等皇族穿用的補子不用明代的方形補子,而改用圓形補子;補子上所施用的圖案也不同於一般文武官員所用的飛禽猛獸,而是團蟒。鎮國公、輔國公、駙馬、公、侯、伯等貴族的補子圖案雖也可以用團蟒,但補子的形狀卻只能與一般朝廷品官一樣用方形補子。自親王至文武九品官員的補服均有嚴格規定。補服顏色不分高低貴賤,均用石青色。補子圖案自上而下依次為:親王補服為繡五爪金龍四團,前後圓補為正龍圖案,另外在補服的兩肩處飾有龍紋;郡王補服為前後繡五爪行龍四團,兩肩前後各一團;貝勒補子圖案為前後四爪正蟒各一團;貝子補子為四爪行蟒各一團;自鎮國公以下,至輔國公、駙馬、公、侯、伯的補子圖案均相同,都用方形補子,圖案則俱用五爪正蟒;鎮國將軍以下品官補子大體如同明代品官補子制度,如文官一品用鶴,二品用錦雞,三品用孔雀,四品用雁,五品用白鷳,六品用鷺鷥,七品用鸂鶒,八品用鵪鶉,九品用練鵲;武官補子圖案一品用麒麟,二品用獅,三品用豹,四品用虎,五品用熊,六品用彪,七品、八品用犀,九品用海馬;文官一品鶴武一品麒麟文二品錦雞武二品獅文三品孔雀武三品豹文四品雁武四品虎文五品白鷳武五品熊文六品鷺鷥武六品彪文七品鸂鶒武七品、八品犀八品鵪鶉武七品、八品犀文九品練鵲武九品海馬獬豸補子都御史、監察御史、按察史等執法官員的補服補子仍然採用傳統的獬豸圖案為飾。穿補服的官員至清代,以官服為主的一系列服務於統治階級的服飾形態,已經在功能性和藝術性上達到了高度的統一,它們和歷朝歷代的服飾一樣,是中國古代服飾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五千年中國服飾歷史表明,服飾的發展從未停留在某一歷史層面上而裹步不前,它伴隨著歷史的步伐與其他文化一樣,在歷史的程序中不斷變化、不斷髮展、不斷完善、不斷地產生著美。李澤厚先生曾把中國文化藝術行進的歷史形容為“美的歷程”,那麼,中國服飾藝術也必然是這“歷程”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蜂窩玉米是怎麼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