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是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人們對夏天最熱的一個時間段的稱呼,分為“初伏”、“中伏”和“末伏”,為期二十一天。“三伏”的時間採用陰曆,以中國古代的干支紀日法來表示它的具體日期。“三伏”以夏至日為界線——如今夏至日通常在每年陽曆6月22日前後(不同的年份裡夏至日期最多相差一兩天),夏至後的第一個庚日(庚日共有庚子、庚寅、庚辰、庚午、庚申、庚戍等6個,其中任何1個都叫“庚日”)是“初伏”,第二個庚日是“中伏”,第三個庚日是“末伏”。如果“初伏”是庚子日,那“中伏”就是庚寅日,“末伏”就是庚辰日了——計算方法先看“初伏”是庚什麼日,然後再按6個地支子、寅、辰、午、申、戍的順序往後推,即可得出後面兩伏是庚什麼日。
在中國的干支紀年、月、日、時的方法中,因為天干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10個,地支卻有“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等12個,位於奇數位置的5個天干與同樣位於奇數位置的6個地支結合,成為30個數字;位於偶數位置的5個天干與同樣位於偶數位置的6個地支結合,也成為30個數字;兩者之和就是60——干支紀年、月、日、時的方法,就是每滿60迴圈一次,稱為“六十化甲”(如第1年和第61年都是甲子)。
要使日子的干支完全相同,需要度過時間60日;但是如果只是天干相同而地支不同,相隔只有10天。所以,夏至後第一、二和三個庚日之間,間隔都是10天,“三伏”頭尾共有二十一日。
“三伏”是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人們對夏天最熱的一個時間段的稱呼,分為“初伏”、“中伏”和“末伏”,為期二十一天。“三伏”的時間採用陰曆,以中國古代的干支紀日法來表示它的具體日期。“三伏”以夏至日為界線——如今夏至日通常在每年陽曆6月22日前後(不同的年份裡夏至日期最多相差一兩天),夏至後的第一個庚日(庚日共有庚子、庚寅、庚辰、庚午、庚申、庚戍等6個,其中任何1個都叫“庚日”)是“初伏”,第二個庚日是“中伏”,第三個庚日是“末伏”。如果“初伏”是庚子日,那“中伏”就是庚寅日,“末伏”就是庚辰日了——計算方法先看“初伏”是庚什麼日,然後再按6個地支子、寅、辰、午、申、戍的順序往後推,即可得出後面兩伏是庚什麼日。
在中國的干支紀年、月、日、時的方法中,因為天干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10個,地支卻有“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等12個,位於奇數位置的5個天干與同樣位於奇數位置的6個地支結合,成為30個數字;位於偶數位置的5個天干與同樣位於偶數位置的6個地支結合,也成為30個數字;兩者之和就是60——干支紀年、月、日、時的方法,就是每滿60迴圈一次,稱為“六十化甲”(如第1年和第61年都是甲子)。
要使日子的干支完全相同,需要度過時間60日;但是如果只是天干相同而地支不同,相隔只有10天。所以,夏至後第一、二和三個庚日之間,間隔都是10天,“三伏”頭尾共有二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