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lanfengkd

    述職報告對自身所負責的組織或者部門在某一階段的工作進行全面的回顧,按照法規在一定時間(立法會議或者上級開會期間和工作任期之後)進行,要從工作實踐中去總結成績和經驗,找出不足與教訓,從而對過去的工作做出正確的結論。

    與一般報告不一樣的是,述職報告特別強調個人性。

    個人對工作負有職責。自己親身經歷或者督查的材料必須真實。

    這就要在寫作上更多地採用敘述的表達方式。

    還要據實議事,運用畫龍點睛式的議論,提出主題,寫明層義。

    講究擺事實,講道理;事實是主要的,議論是必要的。

    在寫法上,以敘述說明為主。敘述不是詳敘,是概敘;說明要平實準確,不能旁徵博引。 述職報告要寫事實,但不是把已經發生過的事實簡單地羅列在一起。

    它必須對蒐集來的事實、資料、材料等進行認真的歸類、整理、分析、研究。

    透過這一過程,從中找出某種帶有普遍性的規律,得出公正的評價議論,即主題和層義以及眾多小觀點(包括了經驗和規律的思想認識)。

    議論不是邏輯論證式,而是論斷式,因為自身情況就是事實論據。

    如果不能把感性的事實上升到理性的規律性的高度,就不可能作為未來行動的嚮導。

    當然,述職報告中規律性的認識,是從實際出發的認識,實踐理性很強,也就不需要很高的思辯性。

    不管怎樣,述職報告是否具有理論性、規律性是衡量一篇述職報告好壞的重要標誌。

    述職報告的目的在於總結經驗教訓,使未來的工作能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有所進步,有所提高,因此述職報告對以後的工作具有很強的指導作用。

    任何一項工作都不可能是憑空而來,總是具有一定的繼承性與創新性。

    而繼承性,就是要繼承以前工作中的一些好的方面,去掉不好的方面,然後加以創新,工作才會有進步,完全拋離過去的工作創新是不可能的。

    策略性也是規律性的一個方面。

    策略即今後工作計劃,是述職報告的重點內容。 面對會議聽眾,要儘可能讓個性不同、情況各異的與會代表全部聽懂,這就決定了講話稿必須有通俗性。

    對於與會者來說,內容應當是通俗易懂的。

    即使是專業性、學術性很強的內容,也要儘可能明晰準確,以與會者理解為標準。

    形式更是通俗的。結構是格式化的。語言則是口語化的。

    不同於一般的科學文章,更不同於一般的公文,最明顯的一點是語言的口語化。

    一般的科學文章,主要訴諸人們的視覺,要讓讀者理解,語言就要概括精練,甚至講究專業性。

    而一般公文尤其是行政公文,語言更是規範,有的格式用語甚至是特定的,最是重視準確、明晰、簡練。

    相反,講話稿的語言則由講話的本身性質所決定的,必須口語化。

    由於講話是聲入心通的人和人之間的傳播活動,需要更加適應人們的接受心理,拉近講話者和聽眾的心理距離,這就特別講究語言的大眾化、口語化。 述職報告的藝術性是魅力所在,直接影響著整個報告這一藝術生命體。

    這樣,寫作述職報告必然聯絡整體的講話活動特點來進行。

    “述職報告”一詞,可以分為兩部分來看待:

    “述職”,是主體的實質性道理。“報告”,是呈現表像而又整體的藝術生命體。

    報告者要兩者並重。寫作述職報告,最好從上述總的認識出發。

    通俗性和藝術性,一般表現在口語化、感情化、個性化的語言上。

    寫述職報告時要變文字為有聲語言:

    1.語言生活化、口語化、大眾化。

    2.多用短句子,注意長短交叉合理,隨物(公務和感情)賦形。

    3.慎用文語(古語和歐化語),作點綴之用。

    4.少用單音詞。

    5.避免同音不同義或易混淆的詞語。

    6.不隨便用簡略語。

    7.還可以適當增加語氣詞如“吧”、“嗎”之類。

    8.為了方便聆聽,有些標點符號還要用文字代替,

    如頓號改為“和”,破折號改為“是”,引號表示否定時加“所謂”,括號補充另用文字說明等。 述職報告,最初曾用“總結”或“彙報”的形式出現,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逐步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體式,其主要特點是:自述性、自評性、報告性。

    所謂自述性,就是要求報告人,自己述說自己在一定時期內履行職責的情況。

    因此,必須使用第一人稱,採用自述的方式,向有關方面報告自己的工作實績。

    這裡的所謂實績,是指報告人在一定時期內,按照崗位規範的要求,為國家做了些什麼事情,完成了什麼指標,取得了什麼效益,有些什麼成就和貢獻,工作責任心如何,工作效率怎樣,實實在在地反映出來。

    但是,要特別強調:所寫的內容必須真實,是實實在在已經進行了的工作和活動,事實確鑿無誤,切忌弄虛作假。

    所謂自評性,就是要求報告人,依據崗位規範和職責目標,

    對自己任期內的德、能、勤、績、廉等方面的情況,作自我評估、自我鑑定、自我定性。

    述職人必須持嚴肅、認真、慎重的態度,既要對自己負責,也要對組織負責,對群眾負責。

    對工作的走向,前因後果,要敘述清楚,評得恰當;

    所敘述的事情,要概敘,讓人一目瞭然,並從中引出自評。

    但要強調:切忌浮泛的空談,切勿引經據典的論證,定性分析必須在定量證明的基礎上進行。

    所謂報告性,就是要求報告人,明白自己的“身份”,放下官架子,

    以被考核、要接受評議、監督的人民公僕的身份,履行職責做報告。

    要認識到,自己是在向上級彙報工作,是嚴肅的、莊重的、正式的彙報,

    是讓組織瞭解自己,評審自己工作的過程,

    因此,語言必須得體,應有禮貌、謙遜、誠懇、樸實、掌握尺寸,

    切不可傲慢,盛氣凌人,不可誇誇其談,浮華誇飾。

    報告內容必須實在、準確,而且要用敘述的方式,將來龍去脈交代清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判斷是不是正品三葉草?需要看什麼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