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369109692826

    應急避難場所是指為應對突發事件,經規劃、建設,具有應急避難生活服務設施,可供居民緊急疏散、臨時生活的安全場所。加強應急避難場所的規劃與建設,是提高城市綜合防災能力、減輕災害影響、增強政府應急管理工作能力的重要舉措。

      一、 應急避難場所的規劃與建設原則

      (一)以人為本。以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為準繩,充分考慮市民居住環境和建築情況,以及附近可用作避難場所場地的實際條件,建設安全、宜居城市。

      (二)科學規劃。應急避難場所的規劃作為城市防災減災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規劃應當與城市總體規劃相一致,並與城市總體規劃同步實施。應急避難場所的規劃要合理制訂近期規劃與遠期規劃。近期規劃要適應當前防災需要,遠期規劃要透過城市改造和發展,形成佈局合理的應急避難場所體系。

      (三)就近佈局。堅持就近就便原則,儘可能在居民區、學校、大型公用建築等人群聚集的地區多安排應急避難場所,使市民可就近及時疏散。

      (四)平災結合。應急避難場所應為具備多種功能的綜合體,平時作為居民休閒、娛樂和健身的活動場所,配備救災所需設施(裝置)後,遇有地震、火災、洪水等突發重大災害時作為避難、避險使用,二者兼顧,互不矛盾。

      (五)一所多用。應急避難場所應具有抵禦多災種的特點,即在突發地震、火災、水災、戰爭等事件時均可作為避難場所。但多災種運用時,應考慮具體災害特點與避難需要的適用性,注意應急避難場所的區位環境、地質情況等因素的影響。

      二、 應急避難場所建設思路

      根據國內外資料和經驗,筆者對應急避難場所建設提出如下設想:

      (一)城市應急避難場所的規模

      結合城市行政區劃、人口分佈、人口密度、建築密度等特點以及居民疏散的要求,可將應急應急避難場所分為三級建設:

      一級應急避難場所為市級應急避難場所,一般規模在15萬平方米以上,可容納10萬人(人均居住面積大於1.5平方米)以上。為特別重大災難來臨時,災前防災、災中應急避難、災後重建家園和恢復城市生活秩序等減輕災害的戰略性應急避難場所;

      二級應急避難場所為區級應急避難場所,一般規模在1.5-5萬平方米,可容納1萬人以上。主要為重大災難來臨時的區域性應急避難場所;

      三級應急避難場所為街道(鎮)應急避難場所,一般規模在2千平方米以上,可容納1千人以上。主要用於發生災害時,在短期內供受災人員臨時避難。

      以上三級避難場所應在建設過程中,應以一級避難場所為中樞、以二級避難場所為節點、以三級避難場所為末梢,梯次配備、網狀配置、分步實施,構建完整的城市應急避難場所體系。在建設的過程中,應按照分級建設的原則,由各級分別承擔相應的建設任務。

      (二)應急避難場所的設定

      1. 應急避難場所的覆蓋半徑

      一級應急避難場所:災難預警後,透過半小時到2小時的摩托化輸送應可到達;

      二級應急避難場所:災難預警後,在半小時內應可到達;

      三級應急避難場所:災難預警後,5-15分鐘內應可到達。

      2. 應急避難場所的要素與功能

      三級應急避難場所:設定滿足應急狀況下生活所需帳篷、活動簡易房等臨時用房,臨時或固定的用於緊急處置的醫療救護與衛生防疫設施,供水管網、供水車、蓄水池、水井、機井等兩種以上的供水設施,保障照明、醫療、通訊用電的多路電網供電系統或太陽能供電系統,滿足生活需要和避免造成環境汙染的排汙管線、簡易汙水處理設施,滿足生活需要的暗坑式廁所或移動式廁所,滿足生活需要的可移動的垃圾、廢棄物分類儲運設施,棚宿區周邊和場所內按照防火、衛生防疫要求設定通道,並在場所周邊設定避難場所標誌、人員疏導標誌和應急避難功能區標誌。

      二級應急避難場所:在三級應急避難場所的建設基礎上,在棚宿區配置滅火工具或器材設施,根據避難場所容納的人數和生活時間,在場所內或周邊設定儲備應急生活物資的設施,設定廣播、影象監控、有線通訊、無線通訊等應急管理設施。

      一級應急避難場所:在二級應急避難場所的基礎上,在場所附近設定應急停車場,設定可供直升機起降的應急停機坪,設定洗浴場所,設定圖板、觸控式螢幕、電子螢幕等場所功能介紹設施。

      3. 應急避難場所的選址

      可選擇公園、綠地、廣場、體育場、室內公共的場、館、所和地下人防工事等作為應急避難場所的場址。選址要充分考慮場地的安全問題,注意所選場地的地質情況,避開地震斷裂帶,洪澇、山體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易發地段;選擇地勢較高且平坦空曠,易於排水、適宜搭建帳篷的地形;選擇在高層建築物、高聳構築物的跨塌範圍距離之外;選擇在有毒氣體儲放地、易燃易爆物或核放射物儲放地、高壓輸變電線路等設施影響範圍之外的地段。應急避難場所附近還應有方向不同的兩條以上通暢快捷的疏散通道。

      (三)應急避難場所的建設方式

      應急避難場所建設可採取以下方式:一是體育館式應急避難場所,指賦予城市內的大形體育館和閒置大型庫房、展館等應急避難場所功能。二是人防工程應急避難場所,指改造利用城市人防工程,完善相應的生活設施。三是公園式應急避難場所,指改造利用城市內的各種公園、綠地、學校、廣場等公共場所,加建相應的生活設施。四是城鄉式應急避難場所,指利用城鄉結合部建設應急避難場所。五是林地式應急避難場所,指利用符合疏散、避難和戰時防空要求的林地。

      三、 應急避難場所的維護與管理

      (一)實行誰投資建設,誰負責維護管理的原則。應急避難場所的所有權人應按要求設定各種設施裝置,劃定各類功能區並設定標誌牌,建立健全場所維護管理制度。

      (二)應急避難場所的政府管理部門,應制定針對不同災難種類的的場所使用應急預案,明確指揮機構,劃定疏散位置,編制應急設施位置圖以及場所內功能手冊,建立資料庫和電子地圖,並向社會公示。有條件的地方,還可組織檢驗性應急演練。

      (三)各級政府、各部門編制的單項應急預案應與全市應急避難場所規劃建設相銜接。應急避難場所建設經費應納入各級政府年度財政預算。

      (四)建立一支訓練有素的應急志願者隊伍。透過對志願者組織的培訓、演練,使之熟悉防災、避難、救災程式,熟悉應急裝置、設施的操作使用。

      (五)建立一套規範的應急避難場所識別標誌。應急避難場所附近應設定統一、規範的標誌牌,提示應急避難場所的方位及距離,場所內應設定功能區劃的詳細說明,提示各類應急設施的分佈情況,同時,在場所內部還應設立宣傳欄,宣傳場所內設施使用規則和應急知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馬杜羅提議提前國民大會選舉,目前大會由反對派控制,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