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公婆歌

    同:都主張削藩。,提的建議都是針對同一個問題,就是諸侯勢力太大,影響中央政府的集權統治。 異:賈誼建議漢文帝增加諸侯人數,減少每個諸侯的封地,這就是“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主旨;晁錯的辦法是逐步削奪諸侯的封地,收歸中央政府;主父偃建議漢武帝允許諸侯王把土地分封給自己的子孫,“推恩令”其實是師賈誼之故智。三人中賈誼最高明。

  • 2 # 煙雨樓臺夢中人

    因為晁錯跟賈誼是同齡人,晁錯是潁川人(河南禹州),賈誼是洛陽人,都是河南老鄉,我愛拿他兩個做比較,但是他沒有賈誼成名早,也沒有賈誼的名氣大,賈誼少年就聞名於洛陽,漢文帝以“全國績效考核第一”的名義提拔在中央政府沒有根基背景,便於管理的新官僚,他把洛陽的地方高官吳公提拔到長安,吳公一來就保舉賈誼,賈誼立即得到漢文帝的重用。

    正因為晁錯沒有高官引薦,他進入漢文帝的視野比賈誼晚了不少。也許正是因為成名晚,他和賈誼提出的目標一致的一些改革政策反而被漢文帝採納了,而且得到了一大部分元老功臣派的擁護。咱們前面寫過一篇關於賈誼的文章,因為得罪了元老功臣和皇族派,賈誼被貶出長安,抑鬱而死,很多利國利民的措施和戰略構想都沒有實現。晁錯看似沒有賈誼幸運,其實真的挺幸運的。賈誼的治國理念有很多都是晁錯實現的。

    有時候啊,人總是跑第一名不一定是好事兒,因為第一名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萬一摔倒了,站都不一定站起來,就會被很多人超越。反而跑第二名的,在跟隨過程中容易發現第一名會遇到哪些障礙,也容易看出來第一名有哪些失誤,這就導致第二名成功的機會更大,成功來的也要比第一名更輕鬆。

    晁錯早年學習了申不害和商鞅的法家學說,因此做了太常手下的小官吏,晁錯的官小,但是他所在部門的長官官可不小。

    太常其主要職責,是主管祭祀社稷、宗廟和朝會,尋醫問藥、婚喪嫁娶等禮儀。祭祀時皇帝是主祭人,太常充當皇帝的助手,還兼管文化教育、也統轄顧問、博士和太學。另外還主管皇帝的寢廟園陵及其所在的縣。太常每月要巡視諸帝陵墓一次。漢代因太常事重職尊,其位列漢朝九卿之首,

    西漢時多以列侯任該職。其屬官有太史、太祝、太宰、太藥、太醫、太卜、六令及博士祭酒。

    這裡有要論平臺的重要性了,晁錯官小,但是他所在的平臺比較大!可以接觸到高層領導,有發展潛力,很快機會就來了。

    漢初是黃老思想治國,當時打了那麼多年仗,的確需要與民休息,因此講究無為而治。但是漢文帝年輕啊,常說,年輕有為,他想幹一番事業,也願意接受新事物、新思想,就想多瞭解一些儒家學說。當時朝中百官找不到學習《尚書》的學霸。漢文帝聽說在齊國有個老頭叫伏生,他專攻尚書,曾經還當過秦朝的博士。前面講《以史為鑑漢高帝系列》影片節目的時候,多次提到叔孫通,叔孫通才是後補博士,水平就相當高了,伏生可是正兒八經的博士。

    秦時焚書,伏生藏《尚書》於牆壁之中,漢初,僅存二十九篇,據說他能倒背如流,世傳流傳下來的《尚書》出自他。漢文帝聽說伏生快九十歲了,以當時的交通條件,從山東來一趟長安可能會要了伏生的老命,就讓太常學派學生到山東去學習,太常派了頭腦靈活、願意進步的晁錯。

    呵呵,又要論平臺的重要性了!太子不出意外的話就是未來的皇帝,太子劉啟又特別喜歡這位陪讀,從此,晁錯一路順風順水,太子稱他為智囊!

    身為太子舍人,要對太子的學習成績負責任,晁錯就給漢文帝上了一道奏章,他告訴漢文帝,太子真聰明啊,也愛學習,讀了很多書,理論水平已經相當高了,隨著太子一天天的長大,光學一些太平盛世的仁義道德還不行,仁義道德對付仁義道德的好人管用,對付陰謀詭計的小人就玩完了!太子還應該學習如何駕馭臣子的帝王之術。

    晁錯比賈誼更進步的地方就是,他不單能提出大方向,還有具體內容,晁錯提出治國理政的好幾個例子可以證明,本文怎麼說說他要讓劉啟學習的帝王之術。

    晁錯認為太子主要應該學習怎麼讓大臣們害怕皇帝。其實就是如何管理人,我經常愛說一句話,想搞好管理首先得解決誰說了算的問題。一個人怎麼才能說了算?不外乎兩條,一、讓別人服你,大家心悅誠服,你有威信,你說了算,二、讓別人怕你,你手裡有讓別人敬畏的東西,大家不得不聽你的。

    讓人心服口服太難了,那可是統一思想的高難度動作,一般人都沒有那個水平跟能力。咱們講《以史為鑑漢高帝系列》影片節目的時候,提過太多的故事,漢高帝劉邦都怕手下的韓信、蕭何、彭越等人叛亂,人心隔肚皮,你知道別人嘴裡說的和心裡想的一樣嗎?想要讓別人死心塌地的服你,永遠跟你保持一致,太難了!連劉邦這樣的大忽悠都不敢保證手下人服他,更別說接班當皇帝的。漢文帝沒有跟大臣出生入死共過患難,他還說元老功臣推選出來繼的大位,想管理大臣們,想說了算,讓別人真心佩服行不通。

    用晁錯說的辦法是個不錯的選擇,讓大臣們害怕皇帝是太子必須學習的。當然讓大臣們害怕的手段有很多,最簡單的就是停發工資,一家老小等著吃飯呢,領導還是別得罪了,實在不行了可以學呂后啊,一個字,殺!

    那麼,在大臣們害怕皇帝的基礎上,太子還要學習如何不受大臣們花言巧語的矇蔽。在這一點上,晁錯的眼光很獨到,大家都怕你,必定順從你的意志,說話撿好聽的說,掙著討好你,越是聽著順耳的話,越容易假,皇帝一旦被阿諛奉承、諂媚獻寵所矇蔽的話,危害極大。

    光讓大臣們怕,又不受大臣們矇蔽,還不夠,太子還得學習如何讓大臣們盡忠。這一點也很關鍵,皇帝的權威夠了,但是皇帝難免也有失誤的地方,大家都怕皇帝,皇帝又有錯誤,或者說政策又偏差,誰都不敢忤逆皇帝的意思,順著皇帝指明的一條彎路或者死路走下去,置國家社稷於不顧,那也叫對皇帝不忠。

    這三條一提出,漢文帝十分重視,立即採納了,當然了光皇帝領著一幫大臣玩也不行。都知道得民心者得天下,大臣們聽皇帝的,都忠心耿耿,按時上下班,嚴格遵守規章制度,監督老百姓幹好活,種好地,繳好稅,收你多少你就繳多少,沒有理由,不找藉口,要是天下的老百姓再學劉邦那樣造反了,上哪來的長治久安?所以,一個好的太子還要學習如何教育、安撫百姓。只有把中層和基層都管理好,國家才能強盛,江山社稷才能穩固。

    從晁錯提出的太子應該學習的內容上看,晁錯的思想是真法家,假儒家,他所提出的如何管理大臣,如何管理百姓,正是最高管理者應該掌握的本領,漢文帝大為讚賞,提拔他為太子家令,太子的老師!

    當然我相信晁錯知道,他教漢景帝的那些套路,最終會用到他身上,但是他仍然教了,後來晁錯慘死,被腰斬,也跟漢景帝學習帝王權術有很大關係,成為太子家令之後,晁錯備受漢文帝青睞,提出了不少富國強兵的想法,被漢文帝採納並實施,他對“文景之治”的貢獻要比賈誼大,值得大家的關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最近steam春節打折,有哪些好玩的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