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keso在這篇文章中稱:“差不多是從2011年開始,3Q大戰之後,每當有朋友問我,騰訊的股票可不可以買,我的回答都是可以,任何時候都是最好的買入時機,如果股價跌了,那就是更好的時機。這幾天騰訊股票大跌,是不是又是最佳買入時機?這個話題暫且放一放,咱們先回到2011年。”
9
回覆列表
  • 1 # Lscssh科技官

    很多人對騰訊的印象就是抄襲,各種抄襲,不管是軟體也好,遊戲也好,而且遊戲這塊也的確存在很多問題,氪金!但騰訊在3Q大戰後也的確改變了很多,不再是完全封閉的狀態,真的算是放開了自己。

    從這些年騰訊對外的投資可以看出,其基本都是以合作的形式進行,都是尋求各方協作,實現大家共贏,而不是說自己完全掌控,僅僅實現騰訊自身的贏利。很多被收購的公司基本都是原有的團隊繼續運營,充分發揮原有創始人的能動性。所以我們也看到了騰訊將自己經營不好的業務乾脆半賣半送的給了更合適的合作方,比如把搜尋業務給了搜狗,電商業務賣給了劉強東。

    至於文中提到的騰訊搭建了全世界最大的網際網路公益籌款平臺,目前已累計籌款34億元,參與人次超過15億。這些個人倒是並不清楚,作為一個混IT的也不清楚,那估計普通使用者更無從知曉。這多少跟馬化騰為人比較低調有關,一個企業的文化和創始人有很多大的關係,有什麼樣的領導就有什麼樣的企業。

    3Q大戰前個人對騰訊是各種不爽,但這些年看到的這些變化,越來越肯定騰訊的做法,但離大家認可的值得尊敬的騰訊可能還很遠,有些問題還得不斷做出調整和改變。

  • 2 # 我為科技狂

    現在網友們都對網際網路圈中這些八卦類水文有牴觸情緒了,稍微懂事理的網友應該不會把這文章當回事。Keso說自己尊敬騰訊,是真心尊敬騰訊還是嘴上那麼一說,外人又有幾個能清楚Keso到底是怎麼想的。況且,在我看來,如果有網友把他的文章當真了,是不是太容易被他人哄住了。

    一家企業要贏得人們的尊敬,在行業中成為偉大的企業。是靠所作所為,而不是天天向人們宣傳自己做了這好事那好事。如果把騰訊和華為放在一起比較,我相信有更多人會發自內心地尊敬華為,因為華為在自己所屬的行業裡,把業務和技術幹到了極致,並且一直保持著創新。為什麼那麼多人對谷歌很尊敬,對本土的百度卻懷著“恨鐵不成鋼”的複雜情感,因為谷歌在行業裡把自己的業務和技術不斷推進到了新高度。各行各業裡的企業其實都是這個道理。

  • 3 # 賈敬華

      7年前,與keso一起參加《診斷騰訊》的活動,對於《我為什麼尊敬騰訊?》文中的觀點也比較認同。作為BAT中的一員,普通消費者對騰訊的瞭解並不多,這才有了把抄襲與騰訊劃上等號的言論。

      以微信來說,哪怕是一位普通使用者的意見,微信團隊也會慎重的去對待。如果確實有提升的空間,微信會改進。如果意見不同,微信官方會與使用者進行溝通。正是因為這種對產品功能的執著,才讓騰訊的“抄襲”成功了。事實上,在騰訊的很多產品,都是類似的做法。有不少網友還感嘆,馬化騰給他的留言點了贊。

      對使用者足夠的尊重,才讓騰訊從同質化的競爭中脫穎而出。當然了,騰訊龐大的使用者群是成功的基礎,但騰訊也有很多失敗的產品。搜尋失敗了,電商失敗了,這說明龐大使用者群並不是騰訊產品成功的優勢。

      2、騰訊的開放思維:在3Q大戰之前,騰訊的霸道是有目共睹的。最近幾年,騰訊正在用開放的思維做業務。電商業務失敗後,騰訊開始投資了京東。搜尋業務,騰訊與搜狗合作。同樣,在與蘋果的合作上,騰訊也是用開放的思維,為蘋果提供諸如安全這樣的服務。

      總之,騰訊有其霸道的一面,也有優秀的一面。如同人一樣,有優點也有缺點。總的來說,在國內網際網路行業,騰訊能夠傾聽使用者的聲音,這一點是值得尊重的。對於錯誤,騰訊從來不掩飾,這在業內確實罕見,這也是keso尊重騰訊的一個原因。

  • 4 # 毛琳Michael

    騰訊在2010年3Q大戰後就實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的確是值得尊敬,起碼從《狗日的騰訊》到現在幾乎人人讚譽,騰訊做的非常好,但keso這篇文章卻有失偏頗。

    一、每個人都是有立場的,KOL也一樣

    keso和程苓峰老師一直以來都是騰訊的擁躉,幾乎在每個場合都是為騰訊達call。受限我認為幾乎沒有任何一個媒體或者自媒體沒有態度偏好,某些媒體會將自己的態度偏好放在媒體責任感和道德感的大背景下,所以我們對用於表達不同聲音和媒體價值觀的媒體來說,保有敬意。但中國是個人情社會,人情、產品糾結在一起就形成了KOL的態度。keso老師明顯站騰訊的態度讓這樣的表述並不是太客觀,起碼說是明顯偏向於騰訊了。

    二、騰訊的確開放,但仍然不夠

    在2Q大戰後,騰訊開啟了開放,到目前為止每年投入1700億(2017年公佈的投資總額)讓騰訊系得以養育了很多的朋友,形成了騰訊和他的朋友們的格局。但是這仍然不夠。

    三、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小馬哥領導下的騰訊成了網際網路的半壁江山,帶來的副產品是微信、QQ等社交產品方便了使用者生活,遊戲音樂等方便了使用者娛樂,但這些都是騰訊盈利帶來的副產品,微信日活破10億,騰訊遊戲破億日活,也會使用者帶來了很好的體驗和便捷,但這些都是自然而然的,網際網路的免費模式決定了必須服務好使用者才有可能獲得更大商業的發展。這些不值得誇讚,也不值得大奏凱歌。騰訊能否為使用者提供更好的服務,才是關鍵。

  • 5 # 默爾索

    尊敬是一個感情色彩很豐富的詞嗎?在我看來,尊敬不代表無條件支援,也不代表跪舔,更多隻是一種欣賞狀態。keso可以說他尊敬騰訊,我可以說我尊敬谷歌,但這並不代表我們和這些企業之間有多少利益關係,也不代表這些企業出了問題我們就不批評了,相反,可能會批評得比別人更狠。

    歷史上,敵人之間尚且可以互相尊敬,現如今作為使用者尊敬一家公司,反而成了眾矢之的,這沒有道理。

    總結keso的這篇文章,我認為他尊敬騰訊就一個理由:騰訊是一家要臉的公司。

    前段時間騰訊上線了一款產品叫“立知”,剛一上線,就被指出抄襲“即刻”,騰訊對此的處理是產品直接下架。可是真正在圈內人看來,立知有沒有抄襲即刻,這事兒不是那麼確定的,雖然有共同之處,但一些核心功能上還是有許多區別的。華人現在動不動就說抄襲,但抄襲是什麼意思,很多人根本就沒搞明白,不是說百度做了搜尋引擎,搜狗360就是抄襲百度,不是說賓士做了汽車,寶馬再做汽車就是抄襲賓士,這是個基本事實。

    我當時認為,騰訊直接下架“立知”,這種自我懲罰似乎有些過了,因為我們可以想象,一個產品從策劃到開發除錯之後上線,中間付出了多少人力物力和時間,不留情面一刀下去,確實很殘忍。可這恰恰也證明,這是一家非常在乎臉面的公司,任何有可能為公司帶來汙點的事都要被處理掉。

    這樣的行為方式獲取一點尊敬,也不算過分吧。

    我覺得更可悲的是因這篇文章引出的我的個人思考,看了keso說他尊敬騰訊,我在想,國內除了騰訊,還有哪些公司值得尊敬呢?想了想,確實不多,而且我想到的都是一些小團隊,大公司們,大多不太在乎臉面這件事了,因為他們更習慣花錢讓批評者閉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家裡有一輛轎車的同時,想增加一輛suv,買新能源還是燃油車呢?有推薦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