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考試製度。也是政府選拔官吏的一種方式。
開始於隋朝(公元518年——公元618年),一直到清朝(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共延續了1000多年。
讀書人要先參加“童試”,參加的人不論年齡多大都叫“儒童”或“童生”,考試合格被錄取“入學”後稱為“生員”,俗稱“秀才”。
秀才分三等,成績最好的稱“稟生”,由國家按月發給糧食;二等的叫“增生”不供給糧食,“稟生”和“增生”是有一定名額的;三等是“附生”,即才入學的附學生員。取得秀才資格的人,才可參加正式科舉。
正式科舉分“鄉試”、“會試”、“殿試”三級。
鄉試:每三年在省城舉行一次,稱“大比”。考上的叫“舉人”。考試第一名稱為“解元”,第二名稱為“亞元”。
會試:在鄉試後的第二年春天在首都的“禮部”(政府的一個管理機構)舉行,考上的叫“貢士”,第一名稱“會元”。
殿試:由皇帝親自主持,只有“貢士”才有資格參加,分“三甲”錄取。
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第一名稱“狀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合稱“三鼎甲”;
二甲賜“進土出身”,第一名稱“傳臚”。
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在古代中國兩千多年的考試史中,古人幾乎嘗試過各種可能想到的考試內容。
從西漢到南北朝的察舉時代,以推薦為主,考試還只是一種輔助手段。那時的考試內容有兩項:讀書人考試經學,在朝官吏考試章奏。此後薦選時代的考試內容變化不多。
到了以考選為主的科舉時代,舊的考試內容被逐漸豐富。唐朝進士錄取以詩賦為重,從而促成了唐詩的空前繁榮。到了宋元兩朝,經義逐漸取代詩賦成為一種主要的考試內容。明、清科舉考試分量和難度都有所增加,八股文作為一種考試的文體格式逐漸發展定型。
總之,中國古代選舉考試的主要內容不外乎經學(家法、帖經墨義,經疑、經義)與文學(詩賦)。在察舉時代,經學、文學分途;科舉時代,兩者漸漸合一。
是中國明朝(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和清朝(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時期,科舉考試時所採用的專門文體。因為它要求文章中應有四段對偶排比的文字,一共八部分,所以叫八股文。“股”是對偶的意思。
八股文的題目都出於中國古代的兩本很古老的教科書《四書》(《論語》、《孟子》、《大學》、《中庸》)、《五經》,論述內容以中國古代的哲學家的註解為準,結構體裁有一套硬性的規格。全文由破題、承題、起講、入題、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大結等各部分組成,作用互不相同。八股文對字數有也有一定的限制,文中要求點句、格式等都有很嚴格的要求。
隋朝(公元581年——公元618年)建立後,廣大中小地主的勢力得到加強,要求做官參政的願望也愈加強烈。科舉制度不但能滿足這種願望,而且能更廣泛地發掘、籠絡人才,因此成為政府選拔官吏的方式之一。
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科舉制度開始系統和完善起來。在政府各級學館學習的生徒和不在學館的普通讀書人都可參加科舉,此外還有現任官員參加的科考等。科舉考試中,常見的科目有進士、明經、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開元禮、道舉等科,稍後又開設了制舉和武舉。考中進士只是具備了做官的資格,下一步還要經過吏部選試合格,才被授予官職。
宋朝(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科舉制度有了進一步的變化、發展。科舉考試中,常見的科目有進士科、制科、詞科、明經、三史、明法、童子、武舉以及“三舍法”取士等。 宋朝進士、明經等科考試一般分為州試、省試、殿試三級。省試、殿試透過以後,朝廷便立即授予考生官職。
元朝(公元1279年——公元1368年)蒙古統治者實行的科舉制度帶有明顯的民族歧視色彩。科舉考試每三年舉行一次,分為鄉試(行省考試)、會試(禮部考試)、御試(殿試)三級。在鄉試、會試時蒙古人和西北各少數民族只考兩場,而漢人則須考三場。御試時,雖然考生都考策問一道,但前兩種人僅限五百字以上,而漢人必須在千字以上。在考試內容上,漢人的題目也比較難。
明朝(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科舉考試以進士科考試最為重要。考生透過縣試和府試後稱為童生,就可以參加進士科的正式考試,考試中必須用八股文作文章。院試是國家科舉正式考試的最初一級,在府城或直屬省的州治所舉行。院試之後是鄉試,在京城及各省省城舉行,三年考試一次,鄉試取中的稱舉人,已經具備了做官的資格。 會試和殿試是最高一級的考試。會試由禮部主辦,在京城的貢院舉行,一般在鄉試的第二年。會試被錄取的人,稱為貢士,第一名叫做會元。貢士還要參加名義上由皇帝親自主持的殿試,出榜分三甲,其中一甲賜進士及第,就是大家熟悉的狀元、榜眼、探花。中了進士,功名就到了盡頭。
清朝(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科舉基本上沿襲了明朝的制度和考試程式。在清朝,每逢遇到皇帝生日、登基等慶典時,還額外有加科鄉試,叫做恩科。二甲、三甲的進士殿試以後還要進行一次考試,叫朝考。清朝科舉考試中也必須用八股文作文章。乾隆年間考試內容增加了詩賦,以後院試、鄉試、會試都必須考詩,稱為試帖詩。
中國古代的考試製度。也是政府選拔官吏的一種方式。
開始於隋朝(公元518年——公元618年),一直到清朝(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共延續了1000多年。
讀書人要先參加“童試”,參加的人不論年齡多大都叫“儒童”或“童生”,考試合格被錄取“入學”後稱為“生員”,俗稱“秀才”。
秀才分三等,成績最好的稱“稟生”,由國家按月發給糧食;二等的叫“增生”不供給糧食,“稟生”和“增生”是有一定名額的;三等是“附生”,即才入學的附學生員。取得秀才資格的人,才可參加正式科舉。
正式科舉分“鄉試”、“會試”、“殿試”三級。
鄉試:每三年在省城舉行一次,稱“大比”。考上的叫“舉人”。考試第一名稱為“解元”,第二名稱為“亞元”。
會試:在鄉試後的第二年春天在首都的“禮部”(政府的一個管理機構)舉行,考上的叫“貢士”,第一名稱“會元”。
殿試:由皇帝親自主持,只有“貢士”才有資格參加,分“三甲”錄取。
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第一名稱“狀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合稱“三鼎甲”;
二甲賜“進土出身”,第一名稱“傳臚”。
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古代考試內容在古代中國兩千多年的考試史中,古人幾乎嘗試過各種可能想到的考試內容。
從西漢到南北朝的察舉時代,以推薦為主,考試還只是一種輔助手段。那時的考試內容有兩項:讀書人考試經學,在朝官吏考試章奏。此後薦選時代的考試內容變化不多。
到了以考選為主的科舉時代,舊的考試內容被逐漸豐富。唐朝進士錄取以詩賦為重,從而促成了唐詩的空前繁榮。到了宋元兩朝,經義逐漸取代詩賦成為一種主要的考試內容。明、清科舉考試分量和難度都有所增加,八股文作為一種考試的文體格式逐漸發展定型。
總之,中國古代選舉考試的主要內容不外乎經學(家法、帖經墨義,經疑、經義)與文學(詩賦)。在察舉時代,經學、文學分途;科舉時代,兩者漸漸合一。
八股文是中國明朝(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和清朝(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時期,科舉考試時所採用的專門文體。因為它要求文章中應有四段對偶排比的文字,一共八部分,所以叫八股文。“股”是對偶的意思。
八股文的題目都出於中國古代的兩本很古老的教科書《四書》(《論語》、《孟子》、《大學》、《中庸》)、《五經》,論述內容以中國古代的哲學家的註解為準,結構體裁有一套硬性的規格。全文由破題、承題、起講、入題、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大結等各部分組成,作用互不相同。八股文對字數有也有一定的限制,文中要求點句、格式等都有很嚴格的要求。
各朝代情況隋朝(公元581年——公元618年)建立後,廣大中小地主的勢力得到加強,要求做官參政的願望也愈加強烈。科舉制度不但能滿足這種願望,而且能更廣泛地發掘、籠絡人才,因此成為政府選拔官吏的方式之一。
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科舉制度開始系統和完善起來。在政府各級學館學習的生徒和不在學館的普通讀書人都可參加科舉,此外還有現任官員參加的科考等。科舉考試中,常見的科目有進士、明經、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開元禮、道舉等科,稍後又開設了制舉和武舉。考中進士只是具備了做官的資格,下一步還要經過吏部選試合格,才被授予官職。
宋朝(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科舉制度有了進一步的變化、發展。科舉考試中,常見的科目有進士科、制科、詞科、明經、三史、明法、童子、武舉以及“三舍法”取士等。 宋朝進士、明經等科考試一般分為州試、省試、殿試三級。省試、殿試透過以後,朝廷便立即授予考生官職。
元朝(公元1279年——公元1368年)蒙古統治者實行的科舉制度帶有明顯的民族歧視色彩。科舉考試每三年舉行一次,分為鄉試(行省考試)、會試(禮部考試)、御試(殿試)三級。在鄉試、會試時蒙古人和西北各少數民族只考兩場,而漢人則須考三場。御試時,雖然考生都考策問一道,但前兩種人僅限五百字以上,而漢人必須在千字以上。在考試內容上,漢人的題目也比較難。
明朝(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科舉考試以進士科考試最為重要。考生透過縣試和府試後稱為童生,就可以參加進士科的正式考試,考試中必須用八股文作文章。院試是國家科舉正式考試的最初一級,在府城或直屬省的州治所舉行。院試之後是鄉試,在京城及各省省城舉行,三年考試一次,鄉試取中的稱舉人,已經具備了做官的資格。 會試和殿試是最高一級的考試。會試由禮部主辦,在京城的貢院舉行,一般在鄉試的第二年。會試被錄取的人,稱為貢士,第一名叫做會元。貢士還要參加名義上由皇帝親自主持的殿試,出榜分三甲,其中一甲賜進士及第,就是大家熟悉的狀元、榜眼、探花。中了進士,功名就到了盡頭。
清朝(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科舉基本上沿襲了明朝的制度和考試程式。在清朝,每逢遇到皇帝生日、登基等慶典時,還額外有加科鄉試,叫做恩科。二甲、三甲的進士殿試以後還要進行一次考試,叫朝考。清朝科舉考試中也必須用八股文作文章。乾隆年間考試內容增加了詩賦,以後院試、鄉試、會試都必須考詩,稱為試帖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