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白楊樹下談歷史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歐洲各國面對“露出爪牙”的德國,可謂是“人人自危”,紛紛“抱團取暖”。蘇聯也不例外,放下價值觀的不同,向英、法兩國頻頻投出“橄欖枝”,卻遭到了拒絕。因為在西方國家眼裡,更希望看到“禍水東流”。

    然而,《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簽訂,讓所有人為之感到意外。人們不禁產生疑問,為什麼西方國家對蘇聯這麼冷漠,難道僅僅只是意識形態上的不同嗎?更奇怪的是,蘇聯為什麼與其未來的“敵人”簽訂條約,背後有什麼鮮為人知的秘密嗎?

    這還要從第一次世界大戰,沙俄退出戰爭說起。

    由德國挑起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在戰爭最初是幾個月裡,迅速解決法國和俄國的“施裡芬計劃”破產,不得不同時進行兩線作戰。在曠日持久的戰爭中,各國損失慘重,第一個承受不了的就是俄國,但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沙皇的統治。

    在沙皇300年的統治期間,人們一直生活在農奴制的枷鎖中,雖然也進行了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廢除農奴制,但變革不徹底,民眾生計並沒有大的改善,再加上連年的戰爭,民眾對沙皇制度愈發的不滿,經常發生農民運動和武裝起義。

    第一次世界大戰更是給俄國帶來了無盡的苦難。開戰兩年就損失了700萬人,慘重的傷亡讓軍隊計程車氣更加低落。而落後的工業生產,致使上戰場計程車兵3個人共用一支槍,這樣的戰鬥力可想而知,幾乎沒有打贏過一場戰役。

    更加痛不欲生的是,落後的經濟根本維持不了規模宏大的戰爭。政府債臺高築,通貨膨脹嚴重,百姓民不聊生,紛紛走向街頭,廢黜沙皇制度的呼聲越來越高,終於爆發了“二月革命”,沙皇退位,羅曼諾夫王朝壽終正寢。

    有意思的是,沙皇沒了,卻誕生了兩個政府。一個是由工人和農民組成的蘇維埃政權,他們希望儘快結束戰爭,修身養性、重建家園。而另一個是杜馬成立的臨時政府,卻希望將戰爭繼續下去,堅持到最後一刻,雙方為此爭論不休。

    臨時政府認為,美國已參戰,德國失敗指日可待。作為戰勝國,按照協約國達成的協議,可以得到幾百年來俄國夢寐以求的黑海海峽,以及出海口——君士坦丁堡。更何況,此時退出戰爭將揹負“背信棄義”的罵名,與西方國家交惡。

    希望俄國退出戰爭的德國,利用其矛盾做文章。

    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正酣之際,俄國爆發了“二月革命”。儘管其儘快結束戰爭的呼聲很高,但臨時政府繼續戰爭的做法,也引發了德國的強烈不安,因為兩線作戰已經讓他們焦頭爛額、精疲力盡,俄國一旦退出,可以全力進攻法國。

    如何利用蘇維埃政權與臨時政府的矛盾,迫使俄國退出戰爭?成為德國迫切考慮的問題。他們想到了一直在瑞士流亡的列寧,並安排他返回了俄國。他在彼得堡四處演講,呼籲停止戰爭,對抗臨時政府,布林什維克在俄國不斷壯大。

    為了支援列寧的革命活動,德國提供大約2600萬馬克的資金幫助,相當於現在的7.5億人民幣。儘管臨時政府下令繼續向德軍發起進攻,但無心戀戰計程車兵們乾脆殺了軍官,自行解散回家。緊接著,俄國爆發了著名的“十月革命”。

    為了穩固脆弱的蘇維埃政權,蘇聯與德國簽訂了《佈列斯特和約》。這份《合約》對蘇聯來說是十分苛刻的,不僅丟掉了芬蘭、拉脫維亞、愛沙尼亞在內的,大約1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而且失去了絕大部分的煤、鐵礦區,以及1/3的工業裝置。

    讓蘇聯人始料不及的是,割讓出去的領土,德國並沒有直接佔領,而是宣佈這些地區可以自由的獨立。也就是說,儘管德國很快戰敗,大量的賠償和條款不再執行,但這些割讓出去的領土,已經不可逆的成為獨立國家,離開了蘇聯。

    收復丟失領土的願望,極大影響了二戰前蘇聯的外交政策。西方國家意圖“禍水東流”的做法,蘇聯是“心知肚明”,而德國再次利用矛盾,與蘇聯簽訂《互不侵犯條約》。蘇方之所以爽快答應,就因為在秘密條款中,規定這些領土將重回蘇聯。

    俄國退出戰爭後,德軍大部分兵力調往了西線,並加大了對法國的進攻。由此可見,對於獲得的領土,德國沒有佔領而是宣佈其獨立,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無兵可派,但無形中讓蘇聯失去了大片領土,並進一步加劇了與西方國家的矛盾。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二戰全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佔耕地建房被強拆,要事先通知當事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