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家漢中

    是的,王績不僅才華洋溢,而且嗜酒如命,不拘一格。他最先在六合縣當縣丞,因為喝酒不管公務,被參了。後來又去門下省當官,是因為那時候規定每天給好酒三升,他非常樂意。門下省的領導知道這個情況,每天干脆給他一斗酒。最後他主動要求去太樂屬做官,就是單單因為太樂屬的一個叫焦革的善於釀酒。直到焦革本人和他妻子去世,沒人給他送酒了,他就辭官了。真是性情中人

  • 2 # 水煮汗青

    我們都知道歷史上有一位“酒仙”叫李白,卻很少人知道還有一位“酒鬼”叫王績。

    王績是橫跨隋唐的詩人,既在隋朝為官,又在唐朝為官,而他為官的理由只有一個——酒!

    公元605年,正是著名暴君隋煬帝建朝初期,王績入朝為官,做了個秘書省正字,就相當於現在編輯社校正的職位。王績對這個職位非常不滿意,但又沒有辦法,幸好在職場中還有酒可以喝,於是便每天沉醉在酒鄉。最後因為喝醉酒而誤事,被貶去了官職。

    初次罷官的王績回到自己的家鄉,過起了隱居的生活。這時候的王績其實還是想繼續為官的,在隱居這段時間創作了著名詩《野望》。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從詩中可以看出王績雖然過著休閒的生活,但還是很彷徨,有種壯志未酬的感覺。

    時光飛逝,江山變遷,隋朝被唐朝取代了,在新的社會環境中王績有了重新踏入任途的衝動。在一起與舊友薛收相見的時候,王績向好友表露了自己的想法。薛收非常贊成王績的想法,還幫忙薦舉。於是王績被列入唐朝的官員編制,但還是繼續以前的職位——秘書省正字。

    王績對這個職位非常的反感,卻又不想拒絕,因為這裡每天都有三升美酒的標配。後來有人問王績:“你做這個不膩嗎?為什麼不另謀高就?”王績說:“這裡每天有三升的好酒,我哪裡捨得走啊。”王績的這些話讓管事的聽到了,就說:“以先生的才華可不是三升酒可以留得住的,要加量才行。”於是每天給王績三升酒的標配變成了一斗酒的頂配!

    王績愛酒已經聞名朝野,他可以一次喝五斗酒而不醉,這樣的酒量絕對不在李白之下。而且王績文采飛揚,性格豪邁,跟人喝酒從不在意對方的職位高低,特別的平易近人。

  • 3 # 春水流的囈語

    詩仙李白也號稱酒仙,“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杜甫《飲中八仙歌》)但初唐一位詩人,他的詩歌成就不如李白,但在律詩發展的貢獻比李白還大,而在好酒、知酒上,李白就不知要被他甩出幾條街。

    天才詩人王勃14歲就給宰相上書陳述政見,他的爺爺大儒王通15歲就為人師,但比起王通的弟弟王績來,這爺孫又不算早慧了。

    隋開皇二十年(600年),11歲的詩人王績遊歷京都,就被公卿稱為“神童仙子”,16歲中第被授官為秘書省正字。少年得志的王績卻對酒情有獨鍾,《過酒家》:

    洛陽無大宅,長安乏主人。黃金銷未盡,只為酒家貧。此日長昏飲,非關養性靈。眼看人盡醉,何忍獨為醒。竹葉連糟翠,蒲萄帶曲紅。相逢不令盡,別後為誰空。對酒但知飲,逢人莫強牽。倚爐便得睡,橫甕足堪眠。有客須教飲,無錢可別沽。來時長道貰,慚愧酒家胡。

    他不喜歡在朝廷做官,自己請求做個小縣丞。天下紛亂,他乾脆不管公務天天飲酒,因此被彈劾去職。王績感嘆說:““網羅在天,吾且安之!”於是就回到了家鄉。鄉人都嘲笑他,他託名無心子,說無心子做官面無喜色,罷官面無怒色。

    別人替他惋惜,他卻說奔跑優美的馬勞累而死,會踢會咬又會尥蹶子馬被丟棄野外,反倒膘肥體壯。唐朝建立後徵召前朝官員,王績以原官待詔門下省。

    有人開玩笑問他怎麼又快樂做官了,他很老實說就是貪圖這個職位每天供給三升的酒。待中陳叔達聽說後,把供他的酒加到一斗,時人稱為“斗酒學士”。貞觀初年,他又以病罷官。《醉後》:阮籍醒時少,陶潛醉日多。百年何足度,乘興且長歌。

    王績第三次被朝廷徵召,他聽說太樂署史焦革善釀酒,就自求降職任太樂丞,吏部竟然也同意了。焦革去世後,他妻子還一直給他送酒,但一年後也去世了。王績感慨老天不讓他暢飲美酒,就棄官離去了。

    《獨酌》:浮生知幾日,無狀逐空名。不如多釀酒,時向竹林傾。王績隱居家鄉後,遵循焦革家釀酒法為經典,又採用杜康、儀狄以後善於釀酒的方法編為酒譜。他築杜康祠用以祭祀,並以焦革相配,還寫了一篇著名的《醉鄉記》。

    《贈程處士》:百年長擾擾,萬事悉悠悠。日光隨意落,河水任情流。禮樂囚姬旦,詩書縛孔丘。不如高枕枕,時取醉消愁。飲酒到五斗不醉,有人以酒相邀,無論地位高低,總是前往。

    他寫了《五斗先生傳》,自稱以酒德遊於人間。耕作一天之後的晚歸途中,與好友相遇,《秋夜喜遇王處士》:北場芸藿罷,東皋刈黍歸。相逢秋月滿,更值夜螢飛。

    醉飲鄉間,重陽節突然想起仍在高位的朋友,想到的還是酒,《九月九日贈崔使君善為》:野人迷節候,端坐隔塵埃。忽見黃花吐,方知素節回。映巖千段發,臨浦萬株開。香氣徒盈把,無人送酒來。

    他常以琴酒詩歌自娛,擅長彈琴,曾“加減舊弄”,改編琴曲《山水操》,為世人讚賞。他想繼續亡兄王凝未完成的《隋書》,可惜也沒完成。貞觀十八年(644年),病重的王績預料到自己時日無多,與陶潛創作《自祭文》一樣自己寫了墓誌銘,並囑咐家人薄葬。

    奠定他在詩歌發展史地位的,是他隱居時所寫的《野望》: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自從南朝齊永明年間,沈約等人將聲律的知識運用到詩歌創作當中,律詩這種新的體裁就開始醞釀。到初唐的沈佺期、宋之問律詩定型,成為一種重要的詩歌體裁。

    而早於沈、宋六十餘年的王績,已經能寫出《野望》這樣成熟的律詩,被後世公認為是五言律詩的奠基人,為開創唐詩做出了重要貢獻,在中國詩歌史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花的花語是陪你一起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