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白楊樹下談歷史
-
2 # 使用者6633513569255
大拙:隆美爾卻有軍事才能,沙漠之徒,非虛名。希特勒,有傑出的才能。但還是少遠見。攻多國,在東西夾擊下,敗。如利用蘇聯與歐美矛盾,價值觀等因素,挑起爭端,黃雀在後。效果不同。上兵伐謀,不戰而勝等,中華謀略,希特勒不太懂。
大拙:隆美爾卻有軍事才能,沙漠之徒,非虛名。希特勒,有傑出的才能。但還是少遠見。攻多國,在東西夾擊下,敗。如利用蘇聯與歐美矛盾,價值觀等因素,挑起爭端,黃雀在後。效果不同。上兵伐謀,不戰而勝等,中華謀略,希特勒不太懂。
1935年,德國悍然撕毀《凡爾賽合約》,走上了軍事興國的道路。同一時期的歐洲列強,依然深陷經濟危機的泥潭中不能自拔,眼看著昔日的手下敗將做大、做強。德華人久違的民族自尊心也徹底爆發,走上了一條“瘋狂”的道路。
與其“瘋狂”相稱的是,作為一個沒有太多背景和政治資本的隆美爾上校,也像“坐火箭”似的青雲直上,去了一趟總理府僅40分鐘,出來時已是一身嶄新的將軍服。這讓人們不禁要問,隆美爾憑什麼能得到德國元首的“特別”青睞呢?
這還要從隆美爾的個人經歷說起。作為一個出身於小資產階級家庭的隆美爾,與傳統的普魯士軍官家庭相比,其家族向上數三代也沒有一個軍人,他是憑藉自己的努力和“兇悍”的戰術風格,成為軍校的高材生、一戰的英雄,被追捧的教員。而這,正是受到元首青睞的原因。
首先,對國防軍不信任。在德國,傳統的“容克集團”控制著軍隊、國家的一切,作為政治交換,他不得不解散幫其走向政治舞臺的“衝鋒隊”。這對生性多疑的他來說,屈服於某種勢力是一件既不舒服,又不安全的事情,他需要信任的人。
其次,對黨衛隊不放心。為了平衡關係,這支新組建的隊伍雖然是自己的“死忠”,但畢竟勢單力薄,更沒有什麼戰鬥力,還不足以“抗衡”。而隆美爾是一名優秀的軍人,他需要在國防軍中培養自己的勢力,在其內部樹立一個典型。
更關鍵的是,兩人強調的軍事理念相同,那就是“進攻、進攻、再進攻”。隆美爾所著《步兵攻擊》中“快、狠、準”、 不拘一格、先發制人的戰術風格,正是他最為欣賞的。當然,沒有多少政治頭腦和野心的隆美爾,是他更放心的原因。
於是,在其貼身警衛營指揮官人選的問題上,既不是普魯士軍官團成員,又不是黨衛隊一員的隆美爾,是最合適的人選。從嚴格意義上來說,這個職務是倆人關係逐漸從“上下級”走向密切的關鍵,成為彼此欣賞、信任的“自家人”。
作為元首的“身邊人”,受寵若驚的隆美爾實現了人生輝煌,成為一名令人羨慕的少將。作為戰時大本營的指揮官,他跟隨元首征戰四方,從布拉格到立陶宛,再到捷克,德軍所到之處銳不可當,他對元首已崇拜得五體投地,成為“死忠”。
但作為軍人,他更想去戰鬥。1939年,德國準備進攻波蘭。隆美爾帶著警衛營先期趕到波蘭邊境,他對這次進攻有一種別樣的興奮感。原屬德國領土的但澤,一戰後被波蘭瓜分,而這裡有他為之驕傲的軍校,更是他收穫愛情的地方,收復但澤是他夢寐以求的行動。
然而,突然的變故讓進攻推遲了,這讓隆美爾焦急萬分。原來,就在進攻的前一天,英、法兩國與波蘭簽訂了軍事互助條約。也就是說,德國進攻波蘭,就等同與英、法兩國宣戰。無獨有偶,墨索里尼也照會德國,義大利沒有做好戰爭準備。
猶豫歸猶豫,但在“瘋狂”的人眼裡,無非就是一場賭博。9月1日,德軍62個師160萬人,2800輛坦克兵分三路,向波蘭發起了“閃擊式”進攻,隆美爾不僅為但澤歸為己有而感到自豪,而且領略了裝甲師的威力,他有些躍躍欲試了。
一是,軍人應該上戰場。作為一名職業軍人,參加戰鬥是第一位的,這也是他“不願脫去軍裝”的原因。更何況,他研究戰術、總結經驗的目的,也需要在下一次戰爭中去得到檢驗。說到底,上戰場是隆美爾真正感興趣的事情;
二是,指揮全軍萬馬是他的夢想。作為一戰的英雄,他深知“亂世出英雄”的道理,更清楚統御千軍萬馬的“快感”。與其現在手裡不到300人的警衛營相比,他這個將軍名分沒有一點價值。他要再次衝鋒陷陣,實現自己更大的人生價值。
更重要的是,作為元首“身邊人”,自然“樹大招風”,引起他人的“羨慕、嫉妒、恨”。隆美爾不是“勾心鬥角”的人,更不願成為別人在背後指指點點的人。他要透過建功立業,告訴那些對他“另眼相看”的人,什麼是名副其實的將軍。
當隆美爾表達出上戰場的意思,得到了元首的同意。在他看來,既然是自己“扶持”起來的人,就應該有“服眾”的本事;同時,作為一名戰鬥英雄、戰術家,留在大本營裡,確實有些大材小用了。當然,他更需要一位“絕對服從”的高階將領。
在他的“特別”關照下,第7裝甲師被打造成“魔鬼師”。隆美爾要當裝甲師指揮官的請求,遭到了德國陸軍司令部的反對。他們認為,只做過山地營營長的隆美爾,根本沒有裝甲作戰的經驗,更何況,當時的德軍只有6個裝甲師,個個是“寶貝疙瘩”,無論如何不能把陸軍的精英部隊交給他。
但在元首的執意干預下,陸軍司令部只得將剛組建的第7裝甲師交給他。說是一個師,其實只有一個第25裝甲團,而且一半的坦克是捷克製造的輕型坦克,兵員素質更是稀稀拉拉,紀律性極差,隆美爾在臺上講,他們在臺下喧鬧。
隆美爾對此並不在意,在他的理念中“沒有帶不好的兵”。首先,他讓團部軍官全部放假,“在沒有掌握全團情況之前,不需要你們”。於是,泡在訓練場,鑽坦克、看資料,成了隆美爾每天的“必修課”。
其次,整肅軍紀。多年的戰爭經歷,讓隆美爾深刻理解到,任何先進的武器都不能代替技術、素質過硬計程車兵。他將一名散漫的營長撤職,並限令90分鐘離開營房,頓時收到了良好效果,軍事訓練有序開展,作風紀律煥然一新。
更加“如虎添翼”的是,“自家人”知道隆美爾的難處,給他派去了各方面的能手,有優秀的坦克團長,還有經驗豐富的政工幹部。當然,還有大量的資金保障,以及先進的坦克。在“自家人”的幫襯下,第7裝甲師的戰鬥力今非昔比。
經過兩個月的摸爬滾打和潛心研究,隆美爾的坦克作戰理論和實踐,有了很高的造詣。他用無線電指揮的方式,可以將全師編成可大可小的坦克群,並結合快速機動、以及支援火力的配合,最終形成屬於自己的、獨特的戰術。
1940年5月,第7裝甲師作為A集團軍群的先鋒,一舉突破阿登山區,一夜突擊60公里,比他裝備更好的第5裝甲師,落在了其後面50公里處。隆美爾所倡導的“進攻、進攻、再進攻”,在裝甲師上再次得到了充分體現,並一戰成名。
總之,隆美爾得寵並不完全是他“運氣好”,作為一名純粹的軍人,認真做好每一件事,甚至是追究完美的苛刻做法,是其脫穎而出的根本。當然,有“自家人”的照顧,讓他更加如魚得水。說白了,什麼都要看實力,溜鬚拍馬只能是一時。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隆美爾傳》、《步兵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