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岐黃叟

    《增廣賢文》字數大約在4500字,少於老子的道德經(大約5400字),我覺得《增廣賢文》是目前為止,最簡短的哲學類讀物了,儘管它是萬曆年間寫給兒童的啟蒙讀物,但該書對社會,對人性,對人生等都有廣泛洞察和概括。書中旁徵博引儒釋道等各家經典,充滿了人生智慧;且對杖工整,講究韻角,讀之琅琅上口,也好記易背。這正是:少兒讀物,奧理精深;人活百歲,難索彌真!

  • 2 # 文城觀點

    如果這個問題指的是比較通俗和篇幅不大的哲學書,那麼,筆者介紹三部書,一部是喬斯坦·賈德著的小說《蘇菲的世界》,一部是威爾·杜蘭特編寫的《哲學的故事》,還有一部是馮友蘭先生著的《哲學的故事》,這部本通俗哲學書都是比較可讀的,也是學習哲學的比較好的入門書。第一部是以小說的形式來講述哲學,非常通俗,很是有趣,引入入勝,是由形象進入抽象的很好的讀物。第二部以娓娓動聽的敘述來介紹人類史上數十位哲學家的境遇、情感、生平和思想,是透過講哲學家來介紹哲學思想的,這部妙趣橫生的通俗哲學書,已成了一部極富魅力的人文經典;第三部是關於中國哲學的著名著作,馮先生編寫這本書奠定了現代中國哲學史學科的基本框架,時至今日,這部介紹中國哲學思想的書至今仍是世界各地許多高校使用的基本教材,是現代中國影響最大的哲學史著作。從第一部到第二部再到第三部,閱讀過程可以說是由淺入深的過程,也是從小說到故事再到哲學理論的過程,這能讓對哲學有興趣的人順序漸進地學習哲學,並不斷提高哲學的越來能力和哲學的修養,是有效的知哲學的入門訓練。

    《蘇菲的故事》用一種很巧妙的結構設定來演繹哲學故事,提出真實和虛構二者之間關係的問題,蘇菲認識到自己的虛構身份,而後又接受了自己的身份,到最後她還發現,她和哲學家艾伯特·諾克斯,還有席德以及塑造他們的作者也都不是真實的,不過,他們接受了不真實的現狀,並開始期待進入虛幻的文學世界,她認識到,文學作品中的人物是永遠不會老的。

    《蘇菲的世界》雖在表現形式上是一部小說,可它又是哲學史的通俗書,書中的主題是哲學,而在蘇菲的”世界“裡,哲學並不是那種無事可做的人進行深奧思考抽象論題,而是作為與生活相統一的事物而出現,蘇菲和艾伯特需要運用哲學去理解他們的世界,但他們又並非和現實的人們格格不入的。蘇菲所知道的”世界“是艾勃特·納格的創造,但僅僅是因為人們還沒有找到關於自己世界本源的答案。蘇菲後來明白,要想成為一名哲學家,就不能停止提出問題。蘇菲開始認為自己不是真實的很失望,但後來艾伯特努力讓她意識到她自身的存在是非常了不起的。人們提出的問題可能並沒有任何答案,但這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們在提問題,能夠提問題,而問題的不斷出現,他們也成了是存在的人。蘇菲的故事是虛構的文字,同時這個虛構的文字是存在於一個更大的虛構的文字之中,這就是作為讀者的不真實的席德所在的世界。蘇菲和席德的故事讓讀者對現實和虛構進行深刻反思,思考人的存在是否是可解構的,思考客觀知識是否可能?《蘇菲的世界》透過書信、明信片、哲學、歷史、文學等各種語類形式來表述,思考世界和人生。蘇菲的世界》把哲學趣味化、生動化,但又把通俗的表現引向哲理、深奧和抽象,文學的藝術形式與思考巧妙統一,《蘇菲的世界》順應了近年來歐美哲學通俗化的潮流,使得它一直很受大眾歡迎。當然,《蘇菲的世界》似乎缺少整體性和連貫性,結構有些零散,情節也不夠流暢,但是,作為一部用小說來述說哲學的文學著作,它能讓讀者形象地去思考抽象的哲學,並能思考現代哲學的一些重要問題,已經是非常不錯了。

    威爾·杜蘭特編寫的《哲學的故事》是一部很有名的通俗哲學書,筆者還是武漢大學的碩士生時,曾在《彌爾頓》的研究專家和翻譯家金髮燊老師的指導下,參與翻譯過《哲學的故事》,後由三聯出版,這是一本引人入勝的書。作者的文筆令人歎服。威爾·杜蘭特(Will Durant,1885―1981)可不是一般的作者,他曾獲普利策獎和自由勳章,他用五十多年的時間寫了一系列令讀者神往的有趣著作,比如《哲學的故事》、十一卷本《世界文明史》(後幾卷是他和妻子阿里爾合著)和《歷史上最偉大的思想》等。杜蘭特有一個追求,那就是致力於將哲學從學術象牙塔中解放出來,讓哲學為普通大眾所知曉,這一部《哲學的故事》出版後,成了大暢銷書,第一年連續再版22次,並迅速被譯成18種語言,不僅讓愛好哲學的讀者陶醉,而且還掀起了世界範圍哲學圖書“熱”。這一部書與通常的哲學史著作不同,它不是直接講哲學思想史,而是透過講故事的方式,順序漸進而又很有吸引力地介紹有史以來主要哲學家的生平及觀點,在講述每位哲學家的思想時,講人物的背景,講生活境遇,講人生經歷,講情感際遇,並且,作者還對每一位哲學家做出比較客觀的評述。在杜蘭特筆下,哲學家們生動有趣,或詼諧可愛,或嚴肅刻板,或故作高深,或平凡真實,或激情彭拜……,形象非常具體,真實。杜蘭特以夾敘夾議,深入淺出的表述方式,將艱澀、抽象、深奧的哲學,變成了連中等文化程度的人都能聽懂的娓娓動聽的故事。

    馮友蘭先生是現代中國的哲學大家,他是真正的哲學“科班”出生,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後留美,獲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後任清華大學教授,西南聯大教授等,他關於中國哲學的著作成了二十世紀中國哲學的經典,如《貞元六書》,異常精彩。他關於人生境界論影響深遠,他認為:人生有四種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境界越高格局也越高,越越是超越動物,哲學家更有追求“天地境界”。馮先生曾作一幅對聯來概括他所寫的重要著作:“三史釋古今,六書紀貞元”,“三史”即《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簡史》《中國哲學史新編》三套中國哲學史著作。“六書”是“貞元六書”,即《新理學》《新世訓》《新事論》《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6本自成體系的哲學著作。這裡介紹的是“三史”中的《中國哲學史》。

    《中國哲學史》將中國哲學思想史分成子學時代與經學時代來講述,並以此將全書分為上下冊。子學時代主要講先秦諸子,經學時代主要是講從董仲舒到康有為、譚嗣同的時代。此書是第一部完整的、具有現代意義的中國哲學史著述,它採用西方哲學的形式來闡釋中國哲學的思想,努力使傳統哲學的研究成為現代學科,就構架、方法和視角來看,馮先生的這部書,劃時代地奠定了中國哲學研究的基本正規化,書中的許多真知灼見,亦成為學術界的所接受並讚賞。比如,馮先生將先秦名家分為合異同、離堅白兩派,區別了宋明理學中的二程,即程頤、程顥的思想,提出墨子的功利主義,孟子的理想主義,老莊的楚人思想,法家的三種派別,以及王充的自然主義等,在當時都屬於創見,並已被學術界所認同。馮先生這一部書,是學習中國哲學的最好的入門書,即便是從事哲學研究的專業人士,仍然是閱卷有益,越讀越有啟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不能與人道及的痛應該怎樣釋放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