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橙心社
-
2 # 夕顏千落雲捲雲舒
不請自來
國漫崛起?在我看來,國漫從來都不是崛起,而是需要復興,復興昔日的榮光。
知道曾經的國漫有多麼牛逼嗎?
知道在世界史上有“中國動畫學派”。
知道中國水墨畫曾經它國稱為“奇蹟”嗎?而這個“奇蹟”只能華人拍。
我不知道日本如果沒有(手冢治虫)他《被稱為“漫畫之神”、“動畫大師”、“日本動漫之父.》日本現在的動漫會是什麼樣的。但我知道如果沒有中國動畫就一定不會有“他”
(我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吧)日本宮崎駿也是受到過中國動畫的影響,
說到動畫界有那些大師,你們可能會想到日本的宮崎駿,美國的華特·迪士尼,但中國呢?中國也有一位那就是萬籟鳴,萬籟鳴多牛我不想多說其他的了,只用說宮崎駿把他當偶像就夠了,這是宮崎駿親口說的喲,現在還有知道他的嗎?我希望哈日親們別忘了我們也有自己的動畫大神.
看看那些曾經為中國輝煌的動畫吧!
1941年《鐵扇公主》導演:萬籟鳴、萬古蟾、萬超塵 、萬滌寰
中國動畫史上第一部動畫,也創下亞洲地區第一部長片動畫片的記錄,在世界電影使上,它是名列《白雪公主》《小人國》《木偶奇遇記》之後的第四部大型動畫藝術片。
日本的手冢治虫就是因為這部動畫,棄醫而從事動漫的。
1955年《神筆馬良》導演:靳夕、尤磊
是中國第一部在國際上獲獎的中國美術片,更是百年來中國在國際上獲獎最多的一部影片。該片國內獲文化部1949年至1955年影片編劇一等金質獎章。國際獲義大利第八屆威尼斯國際兒童電影節八至十二歲兒童文藝影片一等獎、南斯拉夫第一屆貝爾格萊德國際兒童電影節優秀兒童電影獎、敘利亞第三屆大馬士革國際博覽會電影節短片銀質一等獎章、波蘭第三屆華沙國際兒童片電影節特別優秀獎、第二屆加拿大斯特拉福紀念莎士比亞國際電影節獎
1960年《小蝌蚪找媽媽》導演:特偉,錢家駿,唐澄
中國水墨畫先驅,驚豔世界的中國風
1961年《大鬧天空》導演:萬籟鳴,唐澄
《大鬧天空》可以說中國動畫的巔峰之作,中國動畫的“鎮國之作”中國動畫史上避不開的豐碑。曾先後榮獲:中國第二屆電影百花獎;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短片特別獎;倫敦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基多國際兒童電影節三等獎;菲格臘達福茲國際電影節評委獎。
1979年《哪吒鬧海》導演:嚴定憲、王樹忱、徐景達
本片於1980年獲第三屆電影百花獎最佳美術片獎、文化部1979年優秀影片獎、青年優秀創作獎(嚴定憲、金覆載),1983年獲菲律賓第二屆馬尼拉國際電影節特別獎,1988年獲法國第七屆布林波拉斯文化俱樂部青年國際動畫電影節評委獎、寬銀幕長動畫片獎。
1980年《三個和尚》導演:徐景達、馬克宣
本片於1981年獲首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美術片獎,文化部1980年優秀影片獎,第四屆歐登塞國際童話電影節銀質獎;1982年獲第三十二屆西柏林國際電影節短片比賽銀熊獎,葡萄牙第六屆埃斯皮尼奧國際動畫電影節最佳影片獎;1983年獲菲律賓第二屆馬尼拉國際電影節特別獎;1984年獲厄瓜多第七屆基多國際兒童電影節榮譽獎。
1988年《山水情》 特偉,閻善春,馬克宣
中國山水畫巔峰之作,《山水情》則是被公認為水墨動畫史上無人超越的典範,意境之高深在中國動畫史上是前無古人後(最少100年)無來者,絕對值得一看,可以說是那年最偉大的動畫,日本動畫界甚至稱之為“奇蹟”。這個真的美爆了,山水情中國風之一
1988年獲中國第一屆上海國際動畫電影節大獎,1989年獲第九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美術片獎廣播電影電視部,1988年優秀影片獎第一屆全國影視動畫節目展播大獎,蘇聯第一屆莫斯科國際青少年電影節勇與美獎保加利亞第六屆瓦爾納國際動畫電影節優秀影片獎,1990年獲加拿大第十四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最佳短片獎。
1999年的《寶蓮燈》導演:常光希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繼《大鬧天宮》、《哪吒鬧海》、《天書奇譚》、《金猴降妖》之後又一部改編自中國神話《寶蓮燈》的長篇動畫電影。本片在首映後獲得了巨大的成功,總共賺取了2400多萬元人民幣的票房。在陷入低谷的90年代中國動畫電影中是一抹難得的亮色。備註: 本片特意請來了中國大陸、香港與臺灣三地的著名歌手—劉歡、李玟、張信哲負責演唱片中的主題歌與插曲,同時片中登場人物的配音演員之陣容相當豪華,主要由陳佩斯、寧靜、徐帆、姜文等中國影視明星來為角色配音
2001年《麥兜的故事》導演:袁建滔
2001年的聖誕期間,《麥兜故事》票房超過了宮崎駿的動畫片《千與千尋》;2002年4月,《麥兜故事》獲得第2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原創電影音樂獎項;在香港電影節頒獎典禮上,《麥兜故事》一舉奪得由世界各地影評人評審頒發的“國際影評人聯盟獎。
其實真的還有很多電影其製作完全不輸它國,只不過從90年後沒有出神作而已,經典的作品絕對大把。出垃圾電影出現是很正常的事,每年日本好萊塢也是無數垃圾片。
我相信又朝一日中國動畫會像中國的國力一樣,重新復興,再起榮耀,從回昔日榮光 。
回覆列表
真不真假不假,都是要拿資料說話的。
其實上面看到2017的中國產動畫電影的出品量來看,那是真的不少,從1到28頁每頁8部,最後一頁三部,共219部動畫電影(這裡不計時間長短),但就我自己聽到的一些關於中國產動畫的訊息,最多也就是《星遊記之風暴法米拉》、《大護法》、《十萬個冷笑話2》的訊息,還真的沒聽見其他什麼聲音,而且評價也都是有好也有壞,其他大多都是低齡向的動畫電影,低齡向的作品,我個人倒是一直覺得沒有問題,畢竟國內有很大的這個需求。
網路動畫方面,最近幾年也是越做越多,有時候一部本身口碑不錯的作品,被動畫化了,但動畫質量出來都差強人意,動畫原畫與漫畫相差甚遠,且劇情很多被魔改的不過關,除了這些還有人設都會被篡改,簡直忍無可忍。
還有一些國內給錢承包給日本做的,做糟了的也不再少數,我覺得還不如給A-1做,畢竟他們還是看一分錢一分貨的那種。
簡單來說中國產動畫現狀是:只考慮量不考慮質,只知道用這個IP吸引人,卻沒想著怎麼做好,這是現在看來最為突出的問題之一,當然精品是有的,可惜的是太少。所以我覺得國漫崛起真假命題,說不準,假命題的可能性會大一點。
但作為一個從小看中國產動畫片的人來說,我是真的很希望中國產動畫能越來越好,並且有自己的特色。現在國內的動畫題材也越來越多,希望開闊的市場也越來越廣闊。
哦!對了,昨天我去全家還看到《狐妖小紅娘》的廣告了呢,開心!
署名: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