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舉報你好啊
-
2 # 米樂讀書
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需要先了解一下春秋時期指的是歷史上哪段時期。
春秋指的是東周的一個時期,它的命名來自於魯國的史書《春秋》。魯國史官把當時各國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記錄下來,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記錄,簡單括號起來就把這部魯國編年體史書以《春秋》來命名。
其實,在當時其他諸侯國都有記載本國曆史,而且記錄本國曆史的書名也叫《春秋》。只是在歷史的長河裡,別的諸侯國寫的《春秋》都丟失找不到了,只有魯國記錄的《春秋》幸運地流傳了下來。《春秋》是由孔子所修訂,而不是孔子寫的。
春秋時期始於周平王東遷東周開始的一年即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開始,止於公元前403年,趙、魏、韓三家分晉。之後便進入了戰國時期。春秋戰國的歷史精彩紛呈,各種思想學說百家爭鳴,是中國歷史上文化燦爛的一個時代,對後世的影響極其深遠。
說到春秋時期的著作,就不得不提到初秋時期的歷史名人。春秋時期,名人眾多,各領風騷,這裡選擇一些耳熟能詳的名人及作品加以介紹。
1、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道家學派創始人。
傳世作品《道德經》
《道德經》是全球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2、孫武子 孫武,字長卿。春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尊稱兵聖或孫子(孫武子),又稱“兵家至聖”,被譽為“百世兵家之師”、“東方兵學的鼻祖”。
傳世作品《孫子兵法》
《孫子兵法》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軍事理論著作,也是中國古籍在世界影響最大、最為廣泛的著作之一。
3、管子 管仲,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春秋時期齊國政治家,幫助齊國強齊圖霸,輔佐桓公九合諸侯,禮讓天下,開法家先驅。
傳世著作 《管子》
《管子》共24卷,85篇,今存76篇,內容極豐,包含道、名、法等家的思想以及天文、輿地、經濟和農業等方面的知識,其中《輕重》等篇,是古代典籍中不多見的經濟文作,對生產、分配、交易、消費、財政、等均有論述,是研究中國先秦農業和經濟的珍貴資料。
4、范蠡 春秋末期政治家、商業理論家,被後人尊稱為“商聖”。
傳世著作《計然篇》、《陶朱公商經》,還著有《范蠡》二篇,今佚。
5、孔子 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祖籍宋國慄邑,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
儒家傳世作品多為孔子修訂整理文獻或孔子弟子所著而成 傳世的有《詩經》《尚書》《禮記》《樂經》(已佚),為《易經》做註解,稱易傳,修訂《春秋》。後人合稱之為《六經》,還有其弟子編撰整理的《論語》。
6、左丘明 春秋末期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散文家、軍事家。孔子,司馬遷尊左丘明為君子。左丘明是中國傳統史學的創始人,中國史學的開山鼻祖,被譽為“文宗史聖”、“經臣史祖”,“百家文字之宗、萬世古文之祖”。
傳世著作 《左傳》、《國語》
7、墨子 墨子名翟,墨家學派的創始人,也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家、軍事家。
傳世著作 《墨子》
墨子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農民出身的哲學家,墨家在先秦時期影響很大,與儒家並稱“顯學”。他提出了“兼愛”、“非攻”等觀點。
8、扁鵲 姬姓,秦氏,名緩,字越人,又號盧醫,春秋戰國時期名醫。
著作 《扁鵲內經》、《扁鵲外經》均佚,現存《難經》為後人託名扁鵲之作。
醫學界歷來把扁鵲尊為中國古代醫學的祖師,說他是“中國的醫聖”、“古代醫學的奠基者。”…
回覆列表
《左傳》原名為《左氏春秋》,漢代改稱《春秋左氏傳》,簡稱《左傳》.舊時相傳是春秋末年左丘明為解釋孔子的《春秋》而作.《左傳》實質上是一部獨立撰寫的史書.它起自魯隱公元年(前722年),迄於魯悼公十四年(前453年),以《春秋》為本,透過記述春秋時期的具體史實來說明《春秋》的綱目,是儒家重要經典之一.
《墨子》主要內容有兼愛、非攻、尚賢、尚同、節用、節葬、非樂、天志、明鬼、非命等項,以兼愛為核心,以節用、尚賢為支點.墨子在先秦時期創立了以幾何學、物理學、光學為突出成就的一
墨子硯
整套科學理論.墨子關於物理學的研究涉及到力學、光學、聲學等分支,給出了不少物理學概念的定義,並有不少重大的發現,總結出了一些重要的物理學定理.墨學在當時影響很大,與儒家並稱“顯學”.墨子死後,墨家分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鄧陵氏之墨三個學派. 墨子精通手工技藝,可與當時的巧匠公輸班 (俗稱 魯班 )相比.他自稱是“鄙人”,被人稱為“布衣之士”.墨子曾做過宋國大夫,自詡說“上無君上之事,下無耕農之難”,是一個同情“農與工肆之人”計程車人.墨子曾經從師與儒者,學習孔子之術,稱道堯舜大禹,學習《詩》、《書》、《春秋》等儒家典籍.但後來逐漸對儒家繁瑣禮樂感到厭煩,最終舍掉了儒學,形成自己的墨家學派.墨家是一個宣揚仁政的學派.在代表新型地主階級利益的法家崛起以前,墨家是先秦和儒家相對立的最大的一個學派,並列“顯學”.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李耳(似是作者、註釋者、傳抄者的集合體)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在前,《德經》在後,並分為81章.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
《國語》是中國最早的一部國別史著作.記錄了周朝王室和魯國、齊國、晉國、鄭國、楚國、吳國、越國等諸侯國的歷史.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西征犬戎(約前947年),下至智伯被滅(前453年).包括各國貴族間朝聘、宴饗、諷諫、辯說、應對之辭以及部分歷史事件與傳說.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論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與《大學》《中庸》《孟子》《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並稱“四書五經”.通行本《論語》共二十篇.
《孫子兵法》又稱《孫武兵法》、《吳孫子兵法》、《孫子兵書》、《孫武兵書》等,英文名為《The Art of War》,是中國古典軍事文化遺產中的璀璨瑰寶,是中國優秀文化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世界三大兵書之一(另外兩部是:《戰爭論》(克勞塞維茨) ,《五輪書》(宮本武藏) )其內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贍,邏輯縝密嚴謹.作者為春秋末年的齊華人孫武(字長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