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遇見練字
-
2 # 鹽水蟲
首先,我覺得這幅字寫的很好。
第二,喜歡書法就多參賽。
第三,也可以把書法僅僅當成個人愛好,只要能透過作品舒發情感,滿足自己就行了。
-
3 # 藍天白雲crc
字寫得不錯!民間也屬於一流了。我也是愛好者,不懂得那麼多的藝術名言,只懂得欣賞字的結構與整體的觀感,寫得能給人流暢美觀的視感就是好字。
-
4 # 麓風軒
此幅行草書作品,作者有一定的書法基礎,看得出來不是初學者,章法上大小參差、錯落有致,筆畫有輕有重,並注意了字的姿態,通篇寫得較為痛快,這是可圈可點之處。
個人認為待提高之處有幾點:
2、用筆上過於繁瑣、扭捏,不夠簡潔大氣,也不夠自然。草書之美在簡不在繁,以第一個“滾”字為例,右邊的筆畫就顯得過於繁瑣,通篇有很多這種情況,有流俗之氣。
3、通篇字字獨立,可以適當構建一些組合,營造一些空間,變換一下節奏,書法味道會更強。
建議參照古人優秀範本來深入學習和創作,相信會更上一層樓。
書法公益課堂,寫字經驗分享!
-
5 # 不二齋
說一點自己的個人看法,不對的地方還請多指正。
首先值得肯定的是作者的用筆的功夫還是很深的,這樣的一幅作品,在白紙上一口氣寫下來,洋洋灑灑,還是需要很深的功夫的,包括對於毛筆、章法、字的結構和墨法掌控能力。
有時候我也會寫這樣的四尺的作品,內容很長,有時候是“滾滾長江東逝水…”,有時候是“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每次都要寫上好幾遍才能滿意,耗時費力,好不容易寫好了,還發現寫的太俗氣了,格調也不高。
俗氣就是這樣,哪怕你天天臨帖,天天學習古人,你下筆的時候如果性情太多,或者章法、內容超出了自己的掌控能力,就很容易變得俗氣起來。
而像作者寫的這樣的內容,太熟悉了,反而容易寫的太順手,俗氣了。
作者這幅作品,一切都好,就是格調太低了,屬於俗書一類,若是按照作者的筆性,多去臨寫米芾的字帖,還是有出路的。
其實很多的字看起來也有出處,有米芾的味道,但是仍然擋不住作者的隨意書寫帶來的俗氣,唯俗不可醫啊。
這個俗主要來自三點:1、章法的亂章法的亂一眼就可以看出來,整體上給人的感覺就是亂,原因是作品中粗心用筆太過於散亂。
你看整幅作品中的比較重的筆畫,分佈在一幅作品的角角落落,好的書法作品應該粗細、輕重分佈均勻才對。
這樣散亂的分佈,就容易作品顯得俗氣。觀察王羲之的《喪亂帖》(如上圖),看他是如何分佈粗細和大小的。
2、用筆的“飄”整體上用筆太飄,而且輕重變化太過於急促,最為關鍵是,這種急促的粗細變化在一幅作品中反覆出現,這是俗的標誌啊。
我還見過一些作品,一切都很好,就是喜歡忽細、忽然粗,而且一幅作品反覆這樣,這是作者主關認識的問題。
3、結構的“造”我們書法創作的字是要來自於古帖的,字形結構是不能自己創造的,自己造了,沒有古法,就容易俗氣。
這一點上作者很多字寫的很隨意,太自我了,臨帖的功夫不到家,又想自由揮灑的結果,就比如開篇第一個字,右半部分就繞的太多了。
-
6 # 菩提子90455
從整幅作品看,作者還是有一定的書法功底,筆法的掌控運用自如。問題是筆畫過於繁複,單薄。我字型矣。臨古,用古,化古還欠一定火侯。
-
7 # 千年蘭亭
從你的字來看,應該練了不少年,對筆的把控能力較,字也寫得很順暢。
但是,你的問題是,取法不明,格調低下。一句話,路子走偏了,這是比較典型的老幹部體。
書法尤其是草書,法度是非常嚴謹,每一個字的草法是有規定的,只不過在書寫過程中,因提按的不同,字形會有變化,但基本形狀、基本動作要表現出來。
如果你只是愛好,寫寫玩玩倒無所謂,若是想在書法上有所追求,那建議你還是靜下心來認真臨帖。
-
8 # 冀之筆
這幅書法作品的書寫內容是四大名著《三國演義》的開篇詞臨江仙。先說總體印象:行筆流暢,可謂行雲流水!對筆墨的把控、章法的佈局、用墨的濃淡較為純熟,書者的書法功底是有的,並且相當老到!如果我沒猜錯的話書寫者的年齡應該在45-55歲之間!但就書法藝術的角度看這幅作品,尚存在以下不足:
(一)匠氣太濃,書氣不足。何為書氣,所謂書氣就是書法承傳、臨摹的痕跡不是很明顯,率性、臆造的成分太多,許多字的書寫方法和結構鉤沉上是沒有出處的,換句話說就是很多字的書寫是不正確的!
(二)興趣太濃,藝趣不夠。何為藝趣?任何藝術的表現都是有它特定的規範、標準和約定俗稱的,無論是行草還是草書,都必須按照相關的規範和規定去寫,要讓行家能夠看透(堅持看下去),要讓外行(局外人)能夠看懂!
(三)在現有基本功的基礎上,加大臨摹臨帖的力度,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能上手,然後放慢節奏,選擇幾家自己喜歡的法帖進行潛心臨摹,估計很快就能突破自己!很快就能形成自己的風格!多讀帖多臨摹這是應該花功夫的地方!寫不是問題,問題是如何去寫?希望你能儘快突破自己!
-
9 # 中州耕牛堂主
仔細看了題主的這幅字,總體感覺是:書寫者是喜歡漢字書寫的,也是熱愛書法的,且有一定的毛筆書寫功夫,不足之處是尚未入“法”,應稱之為“自由體”。
第一,題主可臨《懷仁集王羲之聖教序》,專工這一帖,把這一帖臨到七分像時,在進行書法創作。由於題主有一定的漢字、毛筆字書寫基礎,若臨《懷仁集王羲之聖教序》,進入狀態應該是很快的。在臨帖的時候,先不要急於寫作品,要把精力全部投入到臨摹之中。
第二,用筆要入法,結字要入法。至於章法和墨法,在臨帖時先不予重點考慮。學習書法,不從晉人的字入手,終究都是野路子。請題主記住這句話。
第三,在臨摹《懷仁集王羲之聖教序》一個階段以後,可嘗試臨摹王羲之的《蘭亭序》、顏真卿的《祭侄文稿》和蘇軾的《黃州寒食帖》,並做到邊臨,邊讀,邊悟。這對你今後的書法創作是有幫助的。
第四,如果時間允許,題主還可以臨摹一下漢碑。因為草書,楷書和行書都是從漢隸演變和發展而來。至於篆書,先不臨摹也可以。
第五,在書法創作時,一定要注重結字的變化,但字的變化是建立在筆法不變的前提下。也就是說,筆法到任何時候都不能變,字可變,章法可變,墨法可變。
第六,書法作品要向高雅,古意,線條質量,技術含量,神韻,藝術觀賞性等方面靠攏。記住,書法作品一定要摒棄俗氣!
回覆列表
首先,我不是老師!只是愛好書法。
不論是單個字還是整體的章法,或者格調恕我直言都大有欠缺,要學就學經典,不要人云亦云,受時代風氣影響,可能當前看你覺得很有“範兒”,但隨著你年齡閱歷的積累回頭再看時便會覺的膚淺幼稚。
言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