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倚天劍寒

    對老霍不太瞭解,只在新聞上看過幾次他預言地球或宇宙要毀滅的說法,聽了也沒相信,相信也不會害怕,因為那是很久很久很久以後的事情。

  • 2 # 火星一號

    霍金在理論物理學方面的主要成就有兩個,一個是與英國物理學家羅傑·彭羅斯在1970年共同提出了彭羅斯-霍金奇點定理,另一個是霍金自己在1974年提出霍金輻射,這兩個理論均與黑洞有關,或者說與廣義相對論有關。

    首先是彭羅斯-霍金奇點定理。此前,物理學家已經透過廣義相對論推匯出宇宙中存在一種奇特的天體,其表面逃逸速度為光速。這意味著這種天體無法輻射出光,是完全黑暗的,外界無法直接觀測到,所以物理學家將其稱之為黑洞。此後,霍金和彭羅斯從愛因斯坦的引力場方程中進一步推匯出黑洞的中心有一個十分奇特的奇點,黑洞的所有質量全部集中在這裡,而它的體積卻是無窮小的,這意味著這裡的密度無窮大。

    基於這樣的結論,這兩位物理學家還認為,在138億年前的宇宙最初時刻,宇宙也是一個奇點,任何一切都是不存在的。經過宇宙大爆炸,宇宙中的一切開始誕生,逐漸演變成今天的樣子。

    其次是霍金輻射。根據量子力學,宇宙真空並非完全真空,而會隨機出現正反虛粒子對,並且很快又會湮滅而不復存在。但如果在黑洞表面的邊緣出現這樣的粒子對,那麼,其中一個擁有負能量的粒子就會被黑洞吸進去,而另一個擁有正能量的粒子則會逃離黑洞。因此,黑洞會不斷向外輻射出能量,導致黑洞逐漸蒸發,這就是霍金輻射。不過,這種輻射效應非常微弱,對於一個最低質量的恆星級黑洞(3倍太陽質量),透過霍金輻射完全蒸發掉所需的時間約為6×10^68年,即6萬億億億億億億億億年。

  • 3 # 方圓論壇

    霍金1988年代表作《時間簡史》,主要講述的是探索宇宙起源,憑藉著豐富的想象,精妙的構思,闡述宇宙在未來的變化。這本書目前累計銷量2500萬冊。被翻譯成40多種語言。繼《時間簡史》之後霍金又一力作《果殼中的宇宙》。在本書中霍金再次把我們帶到物理理論最前沿。用通俗的語言解釋宇宙的原理。本書和《時間簡史》一樣。或得空前的銷量與認可。影響力深遠。簡單一句話概括,可以這麼說,霍金是最瞭解宇宙。最瞭解黑洞的地球人。沒有之一。而史蒂芬.霍金於今日也就是2018年3月14日去世。

  • 4 # 終南山無崖子

    霍金是一個偉大的科學家、無神論者,他的主要研究領域是宇宙和黑洞,他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定理。

    他提出了黑洞蒸發和無邊界,也叫霍金宇宙模型。

    1973年,他發現黑洞會像天體一樣發出輻射,其輻射的溫度和黑洞質量成反比,這樣黑洞就會因為輻射而慢慢變小,而溫度卻越變越高,最後以爆炸而告終。

    黑洞輻射或霍金輻射的發現具有極其基本的意義,它將廣義相對論、量子場論和熱力學統一在一起,其為彎曲時空中的量子場論。

    1973年以後,他的研究轉向了量子引力論。雖然人們還沒有得到一個成功的理論,但是它的一些特徵已被發現。例如,空間-時間在普朗克尺度下不是平坦的,而是處於一種粉末的狀態。在量子引力中不存在純態,因果性受到破壞,因此使不可知性從經典統計物理學、量子統計物理提高到了量子引力的第三個層次。

    1980年以後,霍金的興趣轉向了量子宇宙,提出了能解決宇宙第一推動問題的無邊界條件。2004年7月,他承認了自己原來的“黑洞悖論”觀點是錯誤的。

    《時間簡史》的副題是從大爆炸到黑洞。史蒂芬·威廉·霍金認為他一生的貢獻是在經典物理的框架裡,證明了黑洞和大爆炸奇點的不可避免性,黑洞越變越大,但在量子物理的框架裡,他指出,黑洞因輻射而越變越小,大爆炸的奇點不斷被量子效應所抹平,而且整個宇宙空間正是起始於此。

  • 5 # testgogo

    在物理領域的成就一般。而且宇宙學很多是理論性的東西,並沒有實驗能驗證。

    但是他的社會影響很高。

    原因是

    第一,他幾十年致力於科普工作,寫了許多科普書籍,知名度物理學家裡最高。

    第二,20出頭就得病,別人寫論文時,他連筆都拿不起來,這種身殘志堅追求科學的人生非常勵志。以至於在全球社會影響力巨大。

  • 6 # 愚公不會移山

    不可否認,世界上總有那麼幾個科學“瘋子”或許那是宇宙派來的吧!

    20世紀70年代他與彭羅斯一道證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

    那什麼是奇性定理簡單說一下就是:

    指在現在的宇宙膨脹相的開端,時空被高度地畸變,並且具有很小的曲率半徑。PS:感覺高深莫測的樣子,懷疑人生。

    2014年1月24日,英國著名科學家斯蒂芬·霍金教授再次以其與黑洞有關的理論震驚物理學界,在《黑洞的資訊儲存與氣象預報》PS:黑洞是什麼,就是黑色的洞嗎。

    1973年,霍金稱自己透過計算得出結論,黑洞在形成過程中其質量減少的同時,還不斷在以能量的形式向外界發出輻射。這就是著名的霍金輻射理論.

    2016年8月16日,海法以色列理工學院的教授傑夫斯坦豪爾(Jeff Steinhauer)在出版的《自然物理學》雜誌中一篇論文上證明了霍金輻射的量子效應。

    霍金一生的成就是不可衡量的,既然被稱作是愛因斯坦後最牛逼的物理學家。那自然是大腦構造奇特,神經網路複雜。當然,更重要的是為人類認識宇宙瞭解宇宙敬畏宇宙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一代巨星雖隕落,但是還會有新的太陽,冉冉升起!下一個是不是你!?

  • 7 # 小美食專家

    霍金是當代最重要的廣義相對論家和宇宙論家。70年代他和彭羅斯一道證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為此他們共同獲得了1988年的沃爾夫物理獎。他還證明了黑洞的面積定理,即隨著時間的增加黑洞的面積不減。這很自然使人將黑洞的面積和熱力學的熵聯絡在一起。 1973年,他考慮黑洞附近的量子效應,發現黑洞會像黑體一樣發出輻射,其輻射的溫度和黑洞質量成反比,這樣黑洞就會因為輻射而慢慢變小,而溫度卻越變越高,它以最後一刻的爆炸而告終。黑洞輻射的發現具有極其基本的意義,它將引力、量子力學和統計力學統一在一起。1974年以後,他的研究轉向量子引力論。雖然人們還沒有得到一個成功的理論,但它的一些特徵已被發現。例如,空間———時間在普郎克尺度(10^—33釐米)下不是平坦的,而是處於一種泡沫的狀態。在量子引力中不存在純態,因果性受到破壞,因此使不可知性從經典統計物理、量子統計物理提高到了量子引力的第三個層次。 1980年以後,他的興趣轉向量子宇宙論。《時間簡史》這本書的副題就是“從大爆炸到黑洞”。霍金認為他一生的貢獻是,在經典物理的框架裡,證明了黑洞和大爆炸奇點的不可避免性,黑洞越變越大;但在量子物理的框架裡,他指出,黑洞因輻射而越變越小,大爆炸的奇點不但被量子效應所抹平,而且整個宇宙正是起始於此。霍金明白聲稱,他企圖要去理解上帝的精神。這使得迄今所有努力的結論更加出人意外:一個空間上無邊緣、時間上無始無終、並且造物主無所事事的宇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旅行者一號到底飛出太陽系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