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熊飛葉

    順其自然,別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不要為了你望子成龍的私慾去要求孩子,他是個有獨立思想的人,等他到了某個階段,他自然會懂的體諒父母,就像我們小時候一樣,父母太過要求了,我們也一樣反抗啊!

  • 2 # 晨風說語文

    這是一個很普遍的問題,也是令家長頭疼的問題。為什麼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會出現逆反心理?青少年時期是一個特殊的時期,心理學把它稱為疾風暴雨時期,孩子的情緒波動會非常大。這個時期,青少年有一個非常突出的心理變化,就是自我意識的第二次高漲。 這時孩子有一種強烈的,想要成為成年人的慾望,有一些內在的需要,這種需要是極其強烈的。由於他的心理年齡、生理年齡擺在那裡,他又沒有辦法成為成人,具有半獨立性、又具有半依賴性,所以學生會出現強烈逆反的心理。

    家長不要覺得我的孩子為什麼會變化這樣,原來他很好,心裡會有一種驚慌和害怕。當家長有了這種擔心、恐懼和害怕的時候,這種心理狀態會帶到他和孩子的交往中。 

    第一,家長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看到孩子有逆反心理、和家長對著幹的問題,這是很正常的。

    第二,如何和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去溝通。孩子們通常把自己的東西鎖起來,有一些心裡話也不和你說,甚至和你有強烈的情感上的衝突。當孩子有強烈的情感反應出現的時候,家長要去聽,不要去講道理,這是一種沒有效果的做法,已經被無數人證明了。我們要傾聽孩子為什麼有這麼強烈的情緒反應,是不是因為孩子渴望成為成人、渴望獨立,我們沒有滿足孩子的這種需要。

    第三,因為他們具有非常強烈的獨立意識,我們要給予他們相應的信任。孩子們常常說,我爸爸、媽媽不信任我、不理解我。這種情況下,我們要給予他一定的權利、信任,一些事情可以讓他獨立去做,接納他們做得不那麼好的一面。因為他們處於半成人期、兒童化的狀態,所以,信任是非常重要的。 這時家長對孩子的信任、接納,對孩子做得不夠好的方面給予他們寬容,這是非常重要的。滿足他們內在的需要,成為“獨立人”的需要,滿足他們被信任、認可的需要。  

    青少年怎麼保持自己良好的情緒?  除了青少年特定的心理年齡之外,可能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我們如何看待情緒。情緒是心理健康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在人的心理健康的發展過程中,你的心理是否健康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你是否懂得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緒,這是今天中小學生甚至很多成人需要去學習的一個重要的人生課題。怎麼才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呢? 

    第一,認識情緒。在華人的文化傳統中,我們往往覺得積極情緒是好的,消極情緒是不好的。什麼是消極的情緒,比如憤怒、生氣、悲傷、恐懼。很多父母告訴孩子,你不可以憤怒,不允許生氣,很多家庭有這樣的家庭規條,孩子在大腦中形成一種想法:生氣是不好的。當我生氣時怎麼辦呢? 往往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把憤怒壓下去了,但在人的潛意識裡還存在。當我一次、兩次、多次壓抑憤怒的時候,它會累計到一定的程度。壓抑到一定程度,我沒有辦法再壓抑,有一天就會爆發出來,這時是巨大的爆發。另外一種是逃避壓力。在消極情緒背後其實是有積極的意義,每個人都會出現消極情緒,當我們看待這些消極情緒的時候,不能“一刀切”。 我舉一個例子,一位媽媽的孩子兩歲多,比較常見的方式是拿自己的頭去撞牆,甚至撞出血來。這麼強烈的情緒反應背後是什麼呢?兩歲多的孩子已經有了自我意識。有時媽媽讓她去刷牙,她不去,媽媽就強迫她去。媽媽說你要把玩具收起來,我們一家人要出去了,但她不願意,玩得正高興。當她有不開心、負面的情緒出來,小孩子不知道怎麼化解,而她又想表達她心中的不滿。她最後就運用頭撞牆的方式表達我內心中的生氣、不滿和憤怒。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看到的是,當孩子生氣、憤怒的時候,父母告訴他你允許有這種憤怒的情緒,你告訴媽媽為什麼會憤怒。

    第二,我們從認識情緒變到第二個方面:接納情緒。 接納承認我們的孩子有一些負面情緒的存在,而不是告訴他你不允許有負面情緒。我們看到了你的負面情緒,允許你有負面情緒,讓我們一起看看你為什麼這麼生氣,怎麼接納這些情緒。在和孩子交談的過程中,孩子會慢慢學習,我有了憤怒情緒時如何用更合理的方式去表達、宣洩,而不是自己一味“摸索”。  

    第三個方面:轉化情緒。當我出現了負面情緒時,可以透過方放鬆、想象、改變認知的式,去調整、轉化我的情緒,使消極情緒逐漸變成積極情緒。如果一時調整不到積極情緒,比如我今天還是非常焦慮,沒有關係,它提醒我有一些事情需要處理,就讓它存在著,沒有什麼。很多時候我們擔心的是,我很焦慮、我怎麼辦?當我越有這種想法的時候可能就越焦慮。相反地,焦慮是我身體的一部分,我允許它存在,它可能是我的朋友。當我們換成這樣一種方式去看待這些負面情緒的時候,負面情緒對我們產生的消極影響反而會減少很多。

  • 3 # 然規成長

    每個孩子都有叛逆期,會因為每個家長對待叛逆期的孩子方法不同,造成不同的結果。

    每當孩子不聽話,沒法管的時候,會認為這是孩子叛逆期的正常表現,其實,這是教育方法不當造成的。

    例如我們在給孩子提要求的時候,很少考慮孩子的心理需求,不和孩子商量,有時直接以命令的形式告訴孩子需要做什麼。所以會造成孩子的叛逆,嚴重時會採取極端的方法抗議。家長也會認為孩子是自己的,想怎麼教育就怎麼教育,也就是因為有這樣的觀念,造成了孩子與父母間對立的局面。

    家有叛逆期孩子,主要是多於孩子溝通,多考慮孩子的感受,多聽孩子說話。與叛逆期的孩子溝通時,最關鍵是批評這個問題,建議從這幾方面入手:

    1.注意時機

    沒有哪個孩子總想犯錯,孩子犯錯之後都會有個自我反省的過程,有時是礙於面子不願意表達和承認錯誤罷了。所以,批評的時機很關鍵,直接影響到批評的效果。

    2.不要翻舊賬

    批評孩子就事論事,不要“翻舊賬”,翻舊賬的結果是父母和孩子越說越氣,最後大家都是一肚子的氣,而且解決不了問題。

    3.態度也很關鍵

    “笨”“蠢”等難聽、傷人自尊的字眼不要出現在批評孩子的時候,因為這種不尊重孩子的教育很難有好的效果,還會給孩子貼上“笨”“蠢”的標籤,不利於孩子自我反省。

    4.群起而攻之

    本來是媽媽在批評孩子,結果爸爸聽到了也來批評,有時爺爺奶奶也想來說兩句,這就是群起而攻之,批評的人越多,錯誤的事例也就越多,孩子反而越不容易接受批評。

    5.詐屍式育兒要不得

    可能是因為工作忙,或者別的什麼原因,平時很少關注孩子,當孩子犯了錯誤或者成績不理想時家長才去批評教育,這樣的做法要不得。因為彼此之間缺乏溝通,當出現問題時才去溝通,孩子自然會產生逆反心理,這樣做根本起不到教育的作用。

    所以,家有叛逆期孩子,要多些思考,考慮做法是否適合孩子和孩子的感受,才能更好的與孩子溝通,避免與孩子對立的情況的情況出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DNF“若流年”預定競速爭霸賽冠軍,單人衝進2分鐘大關,你覺得有人能超過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