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錦繡中華一捧土

    英國當地時間3月14日凌晨3時46分,英國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歲。

    史蒂芬.霍金1942年1月8日出生於英國牛津,英國劍橋大學著名物理學家。代表作品有《時間簡史》、《果殼中的宇宙》、《大設計》等。他最大的成就就是以殘疾之軀自信的進行科研活動,他頑強的意志本身就是人們學習的榜樣。他在研究科學技術的同時,成功進行了科普活動,獲得了世人的尊重。

    有關史蒂芬霍金資料顯示:1963年21歲時大學還沒有畢業的霍金患上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身體極度衰弱;後來不斷髮展全身癱瘓不能言語,手部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動。但是經過自身不懈努力,克服了常人難以克服的困難,於1979成功就任英國盧卡斯數學教授,主要研究領域是宇宙論和黑洞,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定理,提出了黑洞蒸發理論和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統一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基礎理論——愛因斯坦創立的相對論和普朗克創立的量子力學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

    今天外交部發言人就霍金去世做出了評價,看後非常激動。他是戰勝疾病的鬥士;是科學研究的奇人;是與命運抗爭的科學奇人。

    霍金曾三次來訪中國:

    第一次來中國是1985年。到中國科技大學和北京師範大學訪問 。

    第二次來中國是2002年8月。在北京、杭州作了主題為《膜的新奇世界》科普報告,向公眾闡釋他的關於天體演化的“M理論”。

    第三次來中國是2006年6月。他從北京來到北香港。2006年6月19日上午,霍金在首都人民大會堂向北京的公眾講述《宇宙的起源》;6月21日在香港科技大學體育館發表一個題為《宇宙的起源》演講時,轟動一時。

  • 2 # 就是一個夢

    史蒂夫 霍金,劍橋大學數學和理論物理學教授。

    20世紀70年代霍金與彭羅斯一起證明了奇性定律,他們獲得1988年沃爾夫物理獎。他的(時間簡史)擁有千萬讀者。

    霍金在為我們理解黑洞和宇宙本源奠定基礎。

    1973年,時空的大尺度結構

    1988年,時間簡史

    1993年,黑洞,嬰兒宇宙及其他

    2001年,果殼中的宇宙

    2002年,在巨人的肩膀上

    2005年,上帝創造整數

    2007年,喬治的神秘宇宙鑰匙,喬治的宇宙尋寶之旅,喬治與大爆炸

    2010年,大設計

    2013年,我的簡史,時間簡史續編,時空本性

    ,未來的魅力,喬治開啟宇宙的秘密鑰匙。

  • 3 # 南山華泰256

    霍金在20實紀70年代和彭羅斯一起證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為此他們共同獲得了1988年的沃爾夫物理獎,他因此被譽為繼愛因斯坦之後世界最著名的科學思想家和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他還證明了黑洞的面積定理。他1988年寫了《時間簡史》,這是一篇優秀的天文科普小說,這本書發行量已達2500萬冊,被譯成40多種語言,他還有很多的科學貢獻,可以去具體的瞭解一下。

  • 4 # 天才小公子

    霍金就是一個包裝出來的騙子,他的書都不是本人所寫,而是靠團隊。他的很多預言,說白了就是吃飽喝多了瞎想的。一個生活都不能自理的人卻天天包裝成大師,還吹噓說是“宇宙之王”,真是好笑之極。他的世界盃公式都是實現不了的。總之,在看到別人吹捧時好好獨立思考,別人言亦言,讓王林、張寶勝、霍金之流無所遁形。

  • 5 # 求上進的一隻貓

    我不懂多高深的物理學知識,只能拋開其物理學的學術貢獻來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霍金啟迪了大眾的思維,讓很高深的物理學概念得到普及和認知,這一點沒有多少科學家做到了。同時正是由於這種啟迪,讓我們對宇宙、對星空有了視角,有了嚮往,讓我們不再覺得宇宙有多神秘多奧妙。

    其次,霍金的人生經歷讓我們在面對困難時受到了鼓舞,軀體雖然被病魔輪椅困住了,但是精神意志卻仍在翱翔。

  • 6 # 談科論普

    霍金的貢獻主要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論述。

    首先是學術方面的貢獻,或者說對科學研究上的貢獻。

    他是相對論的後起之秀。雖然21歲時就罹患肌萎縮側索硬化(ALS),即盧伽雷氏(Lou Gehrig)病,但是這並未阻止他在學術上的成就。

    在60年代以前,大多數物理學家把宇宙學看作是一個外圍的科學領域—如果它真的被看作是科學的話。對宇宙的科學研究充其量處於科學和哲學的中間點。它有形而上的維度,且其理論不能透過觀測進行驗證。1974年,霍金在《自然》上發表了一篇意義重大的論文,該論文表明黑洞並不是吸收所有的東西—它們釋放出一種最終被稱為霍金輻射的熱量。由於這個重大發現,他被吸納為皇家學會會員,這是英國最著名的科學協會,當時他才34歲。

    這可謂他對學術研究的重大貢獻。

    其次是他對科學文化或者說科學傳播方面所做的貢獻。

    他的《時間簡史》於1988年首次出版之後,就連續147周登上《紐約時報》的暢銷書榜單,而在《星期日泰晤士報》(Sunday Times)暢銷書榜單上的時間長達237周。在出版的僅僅三年時間裡,其銷量就達到450多萬冊,並且被譯成了40種語言,成為全球最暢銷的科普圖書。很多人認識霍金也是透過《時間簡史》這本書來實現的。

    此外,他還在很多影視劇中客串過自己,一系列媒體有關他的媒體採訪也把他樹立為脫離了肉體的心靈的典型,這些都有助於讓公眾熟悉霍金,熟悉科學,並且把科學帶入到了大眾文化之中。

    再次,霍金是一個明星科學家,是一個網紅,他的微博有近480萬粉絲,他的臉書賬號也有390萬左右的粉絲。

    這都是當代的科學家需要學習的地方,特別是如何進行科學傳播方面,霍金為科研人員樹立了典型和模範。

    這也是他對科學傳播的巨大貢獻。

  • 7 # A展示自我

    史蒂芬·威廉·霍金[1](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2018年3月14日),出生於英國牛津,英國劍橋大學應用數學與理論物理學系物理學家,著名物理學家、宇宙學家、數學家。霍金畢業於牛津大學、劍橋大學,1979年至2009年任盧卡斯數學教授,後為榮譽盧卡斯數學教授(牛頓曾任此職,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教授職位)。霍金是繼愛因斯坦之後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和當代最偉大的科學家,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人物之一,被譽為“宇宙之王”。他的代表作品有《時間簡史》、《果殼中的宇宙》、《大設計》等[2]。2015年7月20日,史蒂芬•霍金啟動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外星智慧生命的搜尋行動。2016年1月,史蒂芬·威廉·霍金獲得盧德獎。 2018年3月14日,史蒂芬·威廉·霍金去世,享年76歲。3月31日,史蒂芬·霍金的葬禮在劍橋大學的教堂舉行。 2018年5月3日,史蒂芬·霍金在去世前10天最後修改過的一篇論文在《高能物理雜誌》(Journal of High Energy Physics)上發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腎衰竭如何治療更為有效?如需進行透析,都會有什麼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