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陰陽動漫

    鶺鴒(學名:Motacilla alba):是雀形目鶺鴒科的鳥類,屬小型鳴禽,全長約18釐米,翼展31釐米,體重23克,壽命10年。體羽為黑白二色。棲息於村落、河流、小溪、水塘等附近,在離水較近的耕地、草場等均可見到。經常成對活動或結小群活動。以昆蟲為食。覓食時地上行走,或在空中捕食昆蟲。飛行時呈波浪式前進,停息時尾部不停上下襬動。繁殖期在3-7月,築巢於屋頂、洞穴、石縫等處,巢由草莖、細根、樹皮和枯葉構成,巢呈杯狀。每窩產卵4-5枚。主要分佈在歐亞大陸的大部分地區和非洲北部的阿拉伯地區,在中國有廣泛分佈。

    中文學名 白鶺鴒

    別名 白顫兒、白麵鳥、白頰鶺鴒、眼紋鶺鴒

    外文名 White Wagtail

    拉丁學名 Motacilla alba

    界 動物界

    門 脊索動物門

    綱 鳥綱

    目 雀形目

    科 鶺鴒科

    屬 鶺鴒屬

    種 白鶺鴒

    亞種 11亞種

    命名者及年代 Linnaeus, 1758

    分佈區域 分佈於歐亞大陸及非洲北部,包括整個歐洲、北迴歸線以北 的非洲地區

    體徵 白鶺鴒,額頭頂前部和臉白色,頭頂後部、枕和後頸黑色

    收起

    外形特徵

    白鶺鴒,額頭頂前部和臉白色,頭頂後部、枕和後頸黑色。背、肩黑色或灰色,飛羽黑色。翅上小覆羽灰色或黑色,中覆羽、大覆羽白色或尖端白色,在翅上形成明顯的白色翅斑。尾長而窄,尾羽黑色,最外兩對尾羽主要為白色。頦、喉白色或黑色,胸黑色,其餘下體白色。 虹膜黑褐色,嘴和跗蹠黑色。

    大小量度:體重♂15-30g,♀17-29g;體長♂156-195mm,♀157-195mm;嘴峰♂11-17mm,♀11-16mm;翅♂85-96mm,♀81-98mm;尾♂83-101mm,♀82-97mm;跗蹠♂20-28mm,♀22-27mm。

    (注: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於河流、湖泊、水庫、水塘等水域岸邊,也棲息於農田、溼草原、沼澤等溼地,有時還棲於水域附近的居民點和公園。

    生活習性

    常單獨成對或呈3-5只的小群活動。遷徙期間也見成10多隻至20餘隻的大群。多棲於地上或岩石上,有時也棲於小灌木或樹上,多在水邊或水域附近的草地、農田、荒坡或路邊活動,或是在地上慢步行走,或是跑動捕食。遇人則斜著起飛,邊飛邊鳴。鳴聲似‘jilin-jilin-’,聲音清脆響亮,飛行姿式呈波浪式,有時也較長時間地站在一個地方,尾不住地上下襬動。主要以昆蟲為食,主要為鞘翅目、雙翅目、鱗翅目、膜翅目、直翅目等昆蟲,如象甲、蠐螬、叩頭甲、米象、毛蟲、蝗蟲、蟬、螽斯、金龜子、螞蟻、蜂類、步行蟲、蛾、蠅、蚜蟲、蛆、蛹和昆蟲幼蟲等。此外也吃蜘蛛等其他無脊椎動物,偶爾也吃植物種子、漿果等植物性食物。

    分佈範圍

    白鶺鴒分佈圖

    白鶺鴒分佈圖

    分佈於阿富汗、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安道爾、亞美尼亞、奧地利、亞塞拜然、巴林、孟加拉國、白俄羅斯、比利時、貝南、不丹、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保加利亞、布吉納法索、高棉、喀麥隆、維德角、中非共和國、查德、中國、剛果民主共和國、克羅埃西亞、塞普勒斯、捷克共和國、丹麥、吉布地、埃及、厄利垂亞、愛沙尼亞、衣索比亞、法羅群島、芬蘭、法國、甘比亞、喬治亞、德國、迦納、直布羅陀、希臘、格陵蘭、幾內亞、幾內亞·比索、香港、匈牙利、冰島、印度、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伊拉克、愛爾蘭、以色列、義大利、日本、約旦、哈薩克、肯亞、南韓、北韓、科威特、吉爾吉斯斯坦、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拉脫維亞、黎巴嫩、利比亞、列支敦斯登、立陶宛、盧森堡、馬其頓、馬來西亞、馬裡、馬耳他、茅利塔尼亞、墨西哥、摩爾多瓦、蒙古、黑山、摩洛哥、緬甸、尼泊爾、荷蘭、尼日、奈及利亞、挪威、阿曼、巴基斯坦、巴勒斯坦、菲律賓、波蘭、葡萄牙、卡達、羅馬尼亞、俄羅斯聯邦、聖馬利諾、沙烏地阿拉伯、塞內加爾、塞爾維亞、獅子山、新加坡、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索馬利亞、南蘇丹、西班牙、斯里蘭卡、蘇丹、斯瓦爾巴群島和揚馬延島、瑞典、瑞士、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塔吉克、泰國、突尼西亞、土耳其、土庫曼、烏干達、烏克蘭、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英國、美國、烏茲別克、越南、西撒哈拉、葉門。

    旅鳥:澳洲、汶萊、蒲隆地、加拿大、葛摩、加彭、北马里亞納群島、帛琉聖皮埃爾和密克隆群島、塞昔耳、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多哥、千里達託貝哥。

    不確定起源:關島、盧安達、尚比亞、辛巴維(威)。

    中國為中北部廣大地區的夏候鳥,華南地區為留鳥,在海南越冬。

    繁殖方式

    繁殖

    繁殖

    繁殖期4-7月。通常營巢中邊等水域附近巖洞、巖壁縫隙、河邊土坎、田邊石隙以及河岸、灌叢與草叢中,也在房屋屋脊、房頂和牆壁縫隙中營巢,甚至有在枯木樹洞和人工巢箱中營巢的。巢呈杯狀,外層粗糙、鬆散,主要由枯草莖、枯草葉和草根構成,內層緊密,主要由樹皮纖維、麻、細草根等編織而成。巢內墊有獸毛、絨羽、麻等柔軟物。巢的大小為11-16釐米,內徑6-11釐米,深4-5釐米,高7-8釐米。營巢由雌雄親鳥共同承擔,巢築好後即開始產卵,每窩產卵通常為5-6枚,但也有每窩少至4枚和多至7枚的。卵的大小為19-22毫米×14.5-16毫米,重2-2.6克,灰白色、被淡褐色斑。孵卵由雌雄親鳥輪流進行,但以雌鳥為主,孵化期12天。雛鳥晚成性,孵出後由雌雄親鳥共同育雛,14天左右雛鳥即可離巢。

    亞種分化

    白鶺鴒(11亞種)

    中文名稱 拉丁學名

    1.

    白鶺鴒指名亞種

    Motacilla alba alba

    2.

    白鶺鴒西南亞種

    Motacilla alba alboides

    3.

    白鶺鴒東北亞種

    Motacilla alba baicalensis

    4.

    白鶺鴒西部亞種

    Motacilla alba dukhunensis

    展開全部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佈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佈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佈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 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釋出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注:白鶺鴒全部圖冊網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雙瓜白茅根飲用途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