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9326727985

    在回答此問題前,首先我們要明確“廬江”指的是廬江縣還是廬江郡。

    廬江縣,古今縣名。春秋時為舒國地,秦朝屬九江郡,漢朝置舒縣,陏朝置廬江縣,縣轄境東至江,南至潛山,西至龍舒,北至鵲渚(今三河),凡數百里。唐開元23年(735年)分合肥、廬江地置舒城縣。宋朝時拆分廬江、巢縣地設無為縣。元朝時縣境仍沿舊域。明永樂年間,廬南以青竹澗至古埂72戶由桐城撥歸廬江。民國33年(1944年),廬江縣境總面積為2534平方公里。此後幾十年間,廬江縣境雖歷有調整,但總歸是一個縣的建制,總面積變化不大。廬江縣現隸安徽省合肥市。

    廬江郡,古代郡名,轄境比廬江縣要大很多,歷朝調整變化也較大。西漢高祖10年(前196年)7月,九江郡屬漢,境內設舒縣(治設今廬江縣城池埂),地名大城坂。漢元狩2年(前121年)7月,撤銷江南廬江郡,在江北以原衡山郡東部與九江郡南部地區合併,組建新的廬江郡(治設舒縣)。此時,廬江郡設12個縣,分別是舒縣(今廬江縣陳埠鄉)、龍舒(今舒城縣龍河口)、皖縣(今潛山縣梅城鎮)、湖陵邑(今太湖縣東)、松滋(今宿松縣柳溪鄉)、潛縣(今霍山縣南嶽鄉)、襄安(今無為縣襄安鎮)、臨湖(今無為縣百勝鄉)、樅陽(今樅陽縣樅陽鎮)、居巢(今市東北)、英山、黃梅,轄境涉及今皖西南及鄂東南。東漢複名舒縣,屬揚州廬江郡。章和2年(88年)撤銷六安國,併入廬江郡,在皖境內轄4縣(舒縣、皖縣、襄安、潛縣)6侯國(居巢、臨湖、龍舒、六安、安風、陽泉),郡境包括今巢湖、六安、安慶及江西九江等地。漢獻帝建安4年(199年)遷郡治至皖城(今潛山縣梅城鎮)。漢獻帝建安19年(214年)閨5月,孫權親率大軍攻破皖城,吳國將廬江郡治仍設皖城,魏國則將廬江郡治遷至今六安城北。晉遷廬江郡治至陽泉(今霍邱縣臨水鎮),南齊遷回廬江縣。陏初廢廬江郡,置廬州,大業3年(603年)又改廬州為廬江郡,以合肥為郡治,轄境磊為縮小,只有合肥、廬江、舒城、巢縣、慎縣(今肥東)等數縣。

    綜上所述,本文絕不是討論在廬江縣境內發生了什麼戰爭,因為轄境有限的一個縣境內的作戰,最多隻是很小的戰鬥而已,不會對全域性產生較大影響,肯定不能稱之為戰爭;而在轄境廣闊的廬江郡內發生的作戰,也許會對全域性產生較大影響。所以,本文要討論的問題,就是三國時魏吳兩國是否在廬江郡發生過作戰?此作戰規模、檔次能否稱之為戰爭?

    據《資治通鑑》所記,下列四事與魏吳兩國在廬江郡有關:

    (一)、漢獻帝建安13年(208年)12月,孫權率兵圍困合肥。漢獻帝建安14年(209年),“孫權圍合肥,久不下”。曹操派大將張喜率兵解圍,許久未到,蔣濟獻計:“偽得喜書,雲步騎4萬已到雩婁”,並有意將送往城中的書信讓孫權獲得。“權信之,遽燒圍走”。雩婁縣,即今河南固始縣黎集鎮附近,此時屬廬江郡。

    (二)、漢獻帝建安14年(209年)12月,“廬江人陳蘭、梅成據潛、六叛,操遣蕩寇將軍張遼討斬之”。潛,即今霍山縣;六,即今六安縣,此時皆屬廬江郡。

    (三)、漢獻帝建安18年(213年)初,“曹操在譙,恐濱江郡縣為孫權所略,欲徙令近內”。曹操問計於蔣濟,蔣濟說不可,“操不從。既而民轉相驚,自廬江、九江、蘄春、廣陵,戶十餘萬皆東渡江,江西遂虛,合肥以南,惟有皖城。”

    (四)、漢獻帝建安19年(214年)初,“魏公操遣廬江太守朱光屯皖,大開稻田”。因恐曹操收稻後手中有糧,有糧則可招兵買馬,實力大增,“閨月,權親攻皖城”。諸將領想要孫權堆土成山,並添置攻城器具,只有呂蒙獨持異議,說堆土成山及添置攻城器具須多日才能完成,屆時敵人援兵也就到了;同時,我軍是乘雨多水大而來的,如果曠日持久,大水必定漸漸退走,我軍回程道路將成困難,也很危險。“今觀此城,不能甚固,以三軍銳氣,四面並攻,不移時可拔;及水以歸,全勝之道也。”呂蒙意見被孫權採納後,他又推薦甘寧為升城督。“寧手持練,身緣城,為士卒先;蒙以精銳繼之,手執枹鼓,士卒皆騰踴。侵晨進攻,食時破之,獲朱光及男女數萬口。”魏援兵張遼至夾石(今桐城縣北47裡)時,見城已破,遂退。“權拜呂蒙為廬江太守,還屯尋陽。”

    至此,上述四事中,魏國所派張喜之援兵,沒有與吳兵發生任何接觸;廬江人陳蘭、梅成反叛,不知是否與吳國策動有關,否則只能算是魏國內訌;廬江、九江、蘄春、廣陵10萬餘戶東遷至吳,只是魏國弄巧成拙,替他人做嫁衣裳而已;只有“權親攻皖城”是魏吳間真正的兵戈相見,但能否稱之為戰爭仍值得討論。皖城之戰規模不大,只是一個城池的須臾得失,短促突擊,立獲奇效,沒有曠日持久的攻城戰,以致於援軍都不願摻和進來了;作戰時間不長,拂曉攻城,辰時破城,大約自晨5時至9時就結束了;作戰成果一般,所俘守軍及百姓加在一起才上萬人,魏國換個地方又重設廬江郡治了,就連稻子成熟後也只是各家的地盤自己收割,吳國不能獨吞。所以,皖城之戰不能稱之為戰爭,鑑於吳國的一把手御駕親征了,從重視程度、投入兵力上來說,姑且將其稱之為一次小的戰役吧。

    所以,魏吳兩國在廬江郡沒有爆發過戰爭。為何原因呢?(一)、在魏國佔據廬江郡江北轄境時,此處對吳國來說屬雞肋,可有可無。廬江郡江北轄境的一部分(如六安、潛山、霍山、太湖、宿松、英山、黃梅、固始)地形為丘陵山地,連綿蜿蜒,路途艱險,行軍緩慢,拓展地盤困難;自此南下則需水軍,長江皖江段盡在吳軍掌握之中,孫權諒魏軍也不敢輕舉妄動;向東向北尚有出路,但首先必須佔據皖中之合肥,合肥不下,吳國即使拿下廬江郡江北全部轄境,也難達成自己的戰略目標。所以,孫權對佔據廬江郡江北全部轄境興趣不大,如果廬江太守朱光不是“大開稻田”,可能他也不會率部進攻皖城。即使在佔據皖城後,魏國另在六安新設廬江郡治了,孫權也沒有再率部續徵,而是於漢獻帝建安20年(215年)親率10萬大軍進攻合肥,遺憾的是圍困10餘日後,竟然被魏國7000守軍所破,只得狼狽而退,併成就了“張遼威震逍遙津”的一段英雄史話。(二)、在吳國佔據廬江郡江南轄境(九江、東至、大通及安慶)時,魏國雖對此富饒之地饞涎欲滴,但因缺失水軍只能是望洋興嘆。漢獻帝建安13年(208年)赤壁大戰後,魏國水師精銳盡失,曹操雖於漢獻帝建安17年(212年)率部進軍東扼長江西控巢湖的濡須口(今安徽含山縣東關,時屬九江郡),並攻破孫權江西營,但所部“號步騎四十萬”,沒有水軍;孫權率7萬士兵進行反擊,水軍舟輯相連,相持月餘,“操見其舟船器仗軍伍整肅”,發出了令今人仍記憶猶新的感嘆:“生子當如孫仲謀”,遂退兵而去。

    綜上所述,對魏吳兩國來說,廬江全郡雖好,但一方視為雞肋,可有可無;另一方雖有吞併意,無奈心有餘力不足。對雙方來說,最好的做法就是維持現狀,相安無事,歷史的軌跡也確是這樣執行的。所以,三國時期的廬江郡,除偶爾小的戰役外,沒有爆發過魏吳兩國的戰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跳交際舞有什麼禮儀要求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