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楊策
-
2 # 鬼馬2010
古代歷史上的皇帝、皇后以及諸侯大臣等社會地位相對較高人物或相對,在其去世之後朝廷會依據其生前所作所為,從而給出一個具有評價意義的稱號,這就是通常意義的諡號,用來高度概括一個歷史人物的生平,始於西周。
諡法制度有兩個要點:一是諡號要符合死者的為人,二是諡號在死後由別人評定並授予。君主的諡號由禮官確定,由即位皇帝宣佈,大臣的諡號是朝廷賜予的。諡號帶有評判性,相當於蓋棺定論。
李鴻章諡號:文忠
一九二七年六月二日,著名學者王國維自沉身亡,溥儀“詔”諡“忠愨”,墓碑上刻著“王忠愨公”。愨:行見中外曰愨;執德不惑曰愨;誠以致志曰愨;表裡如一曰愨;誠心中孚曰愨。
親貴、大臣死後賜諡,唐宋有議駁制度,即由太常博士議上,若名實不相符,給事中可以駁奏再議;明清則由禮部擬諡,皇帝核定,禮部有時也會多擬幾個以備皇帝選擇。
朝廷賜諡,很多時都是有褒有貶的,有的還既揚善、又不諱惡。例如唐代蕭瑀諡號貞祩,貞表示他端直,褊(祩)表示他多猜疑。美諡亦可追奪,如秦檜死後,宋高宗賜諡忠獻,意思是褒揚他危身奉上、智質有聖,至宋寧宗時追奪原諡,改諡繆醜,那是指斥他名實相悖、怙威肆行。明清的情況則較為特別,規定禮部奏請才能得諡。換句話說,獲得請諡者必是朝廷眷念憐惜之臣,其諡號自然沒有貶意,只不過讚美程度有輕重之別。
左宗棠諡號:文襄
與皇帝相比,臣屬的諡號要簡明一些,或一字,或二字,所選之字,限制在一定範圍之內,明清兩朝群臣諡號定為二字,且有嚴格規範。《明會典》記載,以“文”字為第一字的諡號,等級最高的是“文正”,其次是“文貞”,正、貞之後,依次與“文”搭配的字為成、忠、獻、端、定、簡、懿、肅、毅、憲、莊、敬、裕、節、義、靖、穆、昭、恪、恭、襄、清、修、康、潔、敏、達、通、介、安、烈、和、僖、榮、愍、思。與此同例,與“武”字搭配組成二字諡號的用字依次為寧、毅、敏、惠、襄、順、肅、靖、信、康、壯、恆、愍、烈、勇、僖。還有一種文武通用的諡法,與“忠”字搭配組成二字諡號的用字,依次為文、武、定、烈、簡、肅、毅、敬、憲、節、貞、靖、襄、敏、安、僖、穆、介、威、端、壯、宣、裕、果、勇、愍、剛、惠、愨、懷、清。
曾國藩諡號:文正
這樣一來,諡號不僅具有特定的涵義,而且具有特定的等次。
宋代幾個名人的諡號:
韓琦——忠獻
富弼——文忠
呂大防——正愍
王安石——文
岳飛——先諡“武穆”,後諡“忠武”
秦檜——先諡“忠獻”,後諡“繆醜”,又改回“忠獻”,後又諡“繆狠”
明代幾個名人的諡號:
于謙——忠肅
王守仁——文成
解縉—— 文毅
楊士奇 ——文貞
-
3 # 大宋蘇老泉
我是老泉,我來回答~
對於古代的臣子來說,死後能夠獲得一個褒義的、正面的諡號,是一種至高無上的榮譽。尤其從唐朝開始,諡號成為了文人士大夫畢生事業的追求,是其蓋棺定論的功績的總結和歸納。
而在所有的諡號中,“文正”這兩字可說是最崇高、最具有正面意義的一個,能夠被諡為“文正”的大都是當時文人敬仰的物件,他們不僅飽學多才,而且還必須道德高尚正直。也就是說,“文”這個字簡單,但是“正”這個字難得。歷史上被諡為“文獻”、“文昭”、“文忠”的有一大堆,但是能夠諡為“文正”的,卻屈指可數。
北宋名臣司馬光曾經說過:“文正是諡之極美,無以復加”。可見,“文正”足可以稱為諡號中的極品,不是想得就能得的。在中國歷史上,能夠獲得“文正”諡號的大都是如雷貫耳的人物,而統計一下數量,也只有范仲淹、司馬光、耶律楚材、曾國藩等區區十餘人。
其實,在唐朝的時候並沒有“文正”這種諡號。對於那些人品正直、對國家有很大貢獻的人,一般諡為“文貞”。例如貞觀之治的名臣魏徵、開元盛世的名臣宋璟等等。不過,到了北宋仁宗時期,由於當時的仁宗皇帝名叫趙禎,“文貞”犯了皇帝的避諱,因此改成了“文正”。
那麼,古代的帝王是如何給臣子定諡號的呢?
首先,並不是所有臣子死後都能有諡號的,只有王公大臣,或者是三品以上的官員,才有資格定諡。
一般情況下,當一個大臣去世後,他的家屬會寫一篇描述他生平事蹟的文章,類似於簡歷報告,提交給吏部下屬的考功司,進行評價和審定。然後,考功司將稽核後的報告提交給太常禮院,也就是朝廷中一個專門負責禮儀的部門。
可以看出,古代為一個大臣定諡號,有著一套非常嚴謹和繁雜的流程。假如是一個品行低劣的人,或者是一個政績不突出的人,是不可能獲得非常高褒獎的諡號的。
不過,有的時候皇帝也可能會直接違反這個流程,直接為一個大臣定諡號。例如宋仁宗曾經想為他的老師夏竦定一個“文正”的諡號,卻遭到了滿朝大臣的極力反對,反對的原因就是夏竦這個人品行不端,達不到“正”這個字的要求。面對浪潮一般的反對聲,宋仁宗最後只能選擇妥協,只給夏竦定了個“文莊”的諡號。
從諡號這件事可以看出,古代人對死後的聲譽是非常看重的,這就使他們非常注重生前的行為舉止和道德言論,無形之中為社會建立了一種積德向善的良性迴圈機制。
回覆列表
清代的諡號中“文正”最高,“文忠”次之,“文恭”再次,以下為“文成”“文端”“文恪”“文襄”之類。 諡號是人去世之後加給他的稱號,既表示對逝者的尊敬,也是對此人一生的評價。皇帝有皇帝的諡號,大臣有大臣的諡號。清朝的諡法基本延續前朝。文臣一般入過翰林的諡號為文*,後面一個字就是對大臣的評價,其中區別很有講究。 最好的諡號就是文正,這是作為一名大臣身後的最高追求,所謂正,主要還是講究品行操守,正色立朝,德被後世。清朝第一個文正是康熙年間的理學名臣湯斌,最有名的是曾國藩,還有像劉墉的父親大清官劉統勳。帝師一般都是道德的楷模,又受皇帝的尊重,所以可能被諡為文正,比如朱圭和李洪藻。曹振鏞是典型的誤國官僚,但因為一生受道光皇帝信任,也是文正。 其次好的是文忠,凡是諡為文忠的大臣,都是真正實心為朝廷辦事的,受人尊敬的,比如李鴻章、林則徐、文祥、胡林翼、榮祿。 有武功的大臣可以諡為文襄,典型的是左宗棠、勒保、福康安。張之洞一生沒打過仗,臨死希望諡文襄,可能是對書生揮斥方遒的嚮往。 很多有名的大臣諡號是文端,也是不錯,顧名思義是講理學的,像尹繼善、鄂爾泰、王傑、朱軾。諡號為文恪的似乎下場不大好,比如孫毓汶、王鼎、高士奇。 其他的,文定(沈桂芬、孫嘉淦)、文恭(翁同和、董誥)、文靖(寶均)也不錯,還有丁寶楨(文誠)、劉墉(文清)、張廷玉(文和)、紀昀(文達)、陶澍(文毅)、阿桂(文成)。 有的人的特點,從諡號上一下就可以看出來,比如康熙朝的大清官于成龍(清端),雍正年間的李衛(敏達)、田文鏡(端肅) 戰爭中遇難的都有“壯、烈”一類的字眼,比如傅恆的哥哥傅清被西藏叛軍殺害,諡號襄烈,王有齡在杭州被太平軍攻破後遇難,諡號壯愍,江忠源也是與太平軍作戰自殺,諡號“忠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