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4956102793449
-
2 # 父母的愛陪伴
1)3歲以前的孩子“打人”,往往不是故意的。這個階段的孩子,因為語言表達能力還不強,往往更習慣用肢體語言。比如想和別人打招呼,或者想引起對方注意,就會“打人”。遇到這種情況,“打人”孩子的媽媽不用擔心,“被打”一方的家長也請持寬容的態度。當孩子語言能力逐漸提高,肢體語言的動作就會減少。需要注意的是,在小寶寶“打人”後,家長不要有過於強烈的反應,如果孩子看到“打人”很有“效果”,反而會強化這個做法。在孩子“打人”後不用批評孩子,把孩子抱離,用語言引導孩子,“寶寶那樣做是不是想說......”被打一方的家長,也不要強化自家孩子的“委屈”。有時候,孩子之間的“小衝突”,孩子自己本來沒覺得什麼,往往是家長在一邊“小題大做”,反而讓孩子發現,這個時候能帶來家長的額外“關注”,這樣就有可能“打人”的更願意打人,“被打”的越發顯得委屈並向成人求助,對兩方都起到了強化的作用。(2)別太在意孩子之間的肢體動作孩子的精力非常旺盛,尤其是男孩子,而現在的都市生活往往把孩子侷限於一個封閉的小環境中一呆就是一天,孩子的精力無處釋放。很多孩子遇到一起時,喜歡打打鬧鬧搞成一團,這其實是天性的一種釋放,是孩子游戲的一種,我們也經常可以看到小動物在一起嬉戲打鬧;可是卻總有一些家長看不得這樣得現象,生怕磕著碰著受傷了,就會制止孩子。家長們往往更喜歡安靜聽話的孩子,卻把那些力量型的、動作相對“野性”一些的孩子定性為“愛打人”的孩子。這樣是很不妥的。在孩子的交往中給孩子更多的自由,孩子之間的打打鬧鬧和小衝突,往往並不是問題,這是孩子成長的正常經歷。2、分析孩子愛打人的兩種原因:平時在孩子的交往中,我們可以看到,確實有些孩子的攻擊性比較強,情緒容易衝動,不習慣用語言表達感受,稍有不滿就動手。這樣的孩子,往往因為愛打人,在集體生活中不被其他孩子接受,顯得不合群。媽媽們會很著急,改變這樣的局面。那麼,就要先從父母身上、從家庭環境中尋找問題的起因。(1)是否家庭中存在暴力行為?孩子在6歲以前主要以家庭中最親密的人為模仿物件,如果孩子的父母情緒容易衝動、父母之間存在暴力衝突;或者在父母的教育方式中,如果遇到孩子出現問題,習慣於打孩子、用暴力解決,而不是和孩子講道理,孩子就會從中學會用暴力解決問題。(2)是否孩子缺少關愛?如果家庭缺少溫暖,或者父母太忙而忽略孩子、很少與孩子交流,缺少愛的孩子,往往會發展為兩種傾向,一種是封閉自己內在的需要,表面上顯得乖巧聽話;還有一種就是富於攻擊性,用暴力去保護自己。對於愛打人的孩子,千萬不能以暴制暴,要給予孩子充分的關愛、多和孩子交流,當孩子感受到被愛之後,內心的安全感逐漸增加,慢慢地就會改變自己的行為,表現出親社會的一面。此外,對於愛打人的孩子,有的父母生怕孩子惹事,就減少孩子和其他小朋友接觸的機會,這樣也是非常不妥的。愛打人的孩子更需要多參加集體活動,需要在父母的耐心引導下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學習正確的社會交往方法。
回覆列表
當幼兒園老師告訴你,你的孩子在學校裡總是欺負別的小朋友時,你有可能會很吃驚。我膽小害羞的乖寶寶怎麼可能欺負別人!或者,你可能只是覺得孩子比較頑皮好動。是啊,你有看到過孩子在遊樂園裡動作稍微有點大,有一點霸道,但是,所有的孩子不都是這樣的嗎,偶爾?他怎麼可能是個暴力小霸王……會嗎?
可能你也有發現一點你的孩子是個小暴君的蛛絲馬跡,一起玩的隔壁小朋友的家長有可能有試圖向你提起。他可能在外面玩的時候容易“激動”,但是沒有很好的語言交流能力。他也可能愛說那些比較消極的話,或者在談論起別的小夥伴時似乎和他有矛盾,比如“我不喜歡他”,“我討厭他”。
儘早干預如果孩子在幼兒園裡是個小霸王,如果不適當干預,可能不會自己變成文明小天使。最難的事,莫過於面對這個事實,承認孩子表現不好,家庭教育可能出了問題(這……別賴老師)。很多父母可能難以接受孩子在家跟在學校裡表現不一樣,但積極地看待這個問題吧,早點干預可以讓孩子避免成為一個真正的小霸王。
雖然男孩女孩性別平等,但是男孩、女孩的確會表現出一些不同。男孩在幼年時更可能成為欺負人的小傢伙,特別是使用暴力行為。女孩通常會大一點才開始會欺負人。不過也並不是女孩不欺負人,只是她們幼年時更可能精神上地排擠小夥伴或者言語上的欺負,而不是用武力。
正視問題後,你需要做的第二件事就是仔細觀察孩子的周圍環境,日常接觸的人。研究表明,幾乎所有的小霸王都曾今是被欺負的那個人,可能是被他們的哥哥姐姐,其他親戚或者朋友欺負。
幼年的孩子在欺負別的小朋友是並不會真的懷有惡意。
他們更可能還沒有發展起完整的同情心,
或者不能完全理解他們的行為會對他人造成傷害。
很多時候,
他們只是在模仿他們經歷過的事和他們看到的行為。
幼年的孩子在欺負別的小朋友是並不會真的懷有惡意。他們更可能還沒有發展起完整的同情心,或者不能完全理解他們的行為會對他人造成傷害。很多時候,他們只是在模仿他們經歷過的事和他們看到的行為。所以,冷靜但是堅定地告訴孩子,他的行為會帶來的傷害,別的孩子有多難過。你也應該告訴他,他沒有權利欺負他人,如果再這麼做,會對他造成什麼後果。
無意識地欺凌很多模仿別人行為的孩子並不知道他還能怎麼做。學齡兒童更能理解欺負人這個過程和對他人造成的後果,學步幼兒和學齡前孩子不一定清楚,特別是年齡還小的那些。如果你和孩子討論發生了什麼,你可能瞭解到他們為什麼要欺負小夥伴。之後,你就應該教他一些正確的社交技巧,不但要教,還要和他多做練習。你可以安排一些有固定程式的遊戲在家裡做,如果有人欺負或者嚇到了別人,都要道歉和受罰,包括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兄弟姐妹。
更好的方式是安排一個時間,讓被欺負的小朋友一起來玩。這樣做可以向孩子示範,教他如何有禮貌地玩,同時要確保那個小朋友現在可以安全地和你的孩子一起玩了。
積極配合幼兒園的老師,一起採取措施來改掉孩子小霸王的行為。包括和老師一起,注意多強化好的行為,比如當孩子對別人溫柔禮貌的時候,表揚他。
暴力行為的連鎖反應有反覆欺凌行為的孩子不會自己變成溫柔禮貌小天使,他們需要幫助,越早干預越好。如果沒有及時干預,小霸王可能不能發展起好的社交技能,沒有真心的朋友,長大後也可能處理不好人際關係。所以早期的干預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社交能力的發展非常重要。
好在,孩子還小,問題還不嚴重,和孩子多交流,瞭解他們打人的原因,多給他們示範如何對他人友善,如何關心他人,如何禮貌地表達,幫助他們掌握起社交技巧,小霸王也能變回小天使。
其實,這世上並沒有熊孩子,只有需要幫助的孩子。
但是熊家長是有的,我們不要做熊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