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陽光語言矯正師

    手語“方言”確實存在,而且是個全世界普遍存在的現象,給很多聾啞人造成了各種各樣的困難。

    手語是一種真正的語言嗎?

    手語與語言的差別不但表現在是否有無語音,更重要的區別是輸出方式上。有人認為手語只是一種符號,缺少形成語言的必要音素(最小語音單位),並不能稱為語言;但是語音病理學家、特殊教育從業者以及聾啞人從言語語言泛屬性認為,手語同樣是語言,雖然它的輸出渠道不是喉舌唇齒等構音器官,但是它依然能夠幫助人們達到交流溝通的目的,也符合語言思維的屬性,至少算是一種特殊的語言形式,一種書寫符號的視覺語言。

    為什麼手語也有“方言”

    由於古代並沒有針對聾人集體的特殊教育,聾人作為少數特殊人群,交流成為難題,集體活動受限,缺乏形成統一語言的必要條件,直到近現代的手語發展也是不統一的,不同的交際範圍有不同的手語表示法,導致不同地域之間、不同民族之間,使用手法都有較大差異。但某些手語一旦形成習慣,在特殊人群中得到約定成俗的認可,就相當頑固,就像地域方言一樣,形成自己的特點。

    手語“方言”很麻煩,有位學習手語的朋友就親身經歷了過:

    “現在手語和盲文在推廣上急需做標準化,統一化推廣,最好能做到全國通用,盲文難度較大,但手語最慘,作為一種替代殘缺的語言,不同學校和不同地方的打法都不一樣,例如數學這個詞語,我知道的就有三種打法,學生理解起來好難的,很多志願者去外地都無法和當地聾啞人溝通,這是最大的麻煩!”

    首次在中國舉辦的世界手語大會上,主席臺旁邊有 4位手語翻譯,別為:南韓手語、自然手語、國際手語、中國手語,同時用4種手語全程“直播”開幕式,他們用不同的表達手式,表達著同樣的內容,讓我們真正見識了手語中的“方言”。

    手語不通用,帶來的麻煩

    聾啞人數量龐大,特殊原因導致他們無法從小接受正常教育,因此特殊機構的教育是他們唯一能夠學習的途徑,國內兩種手語的普及人群不同,帶來了溝通的難度。

    聾啞人手語不通用,僅僅適合同類人群小範圍內交流,另外大眾對手語的普及不足,這些直接導致了他求職和就業的障礙。

    他也跟正常人一樣有生活需求和生理需求,他也要組建家庭,也要結婚生子,手語不通限制了他們的交流範圍,降低了生活的幸福指數。

    因為語言限制,手語不通用,聾啞人享受不到很多應該享受的權益保護,比如聾啞人本身的法律意識很淡薄,在法律訴訟方面經常遇到各種困難。

    國內兩種手語的區別

    目前我們的常用手語分兩種,一種是中國手語,為官方配音使用,比如新聞聯播等視聽媒體翻譯,大會翻譯,學校教學等途徑。一種是自然手語,更接近自然形成發展起來的普通手語。後者被認為是我們學習手語的核心。

    第一、中國手語中除了自然手語句子表達方式和大量的自然手勢詞彙,還使用漢語拼音字母指語拼。中國自然手語則很少用拼音手指語,成年聾人社交群聊時很少用漢語拼音指語的。

    第二,語法方面,傳統的學習中國手語的方法是按照漢語詞序去打手勢,國內出版的書刊雜誌大部分是這樣排列的;中國自然手語則利用錄影多媒體直觀展示聾人自己習慣的打法,按照視覺空間邏輯來組織手勢的順序和變化,靠視覺直接理解一系列手勢的意思。

    第三,自然手語更加重視手語本身的自然屬性,重視表情、空間位置、身體姿勢等的語義和語法作用,有利於直接表達思想和感情的功能。

    我們的手語歷程:

    1. “手語”一詞早在唐朝後的五代中出現,《崑崙奴》傳中:“知郎君穎悟,必能默識,所以手語耳”。這是中國關於手語的最早的文字記載。

    2. 1887年美國傳教士安妮塔-梅耐德在中國山東登州(今蓬萊)創辦“啟喑學堂”。用貝爾音符和賴恩字母手指語教中國聾童學習漢語。

    3. 1934年杭州的聾人校長龔寶榮首創注音符號手切,包括40個指式。

    4. 第一套中國聾人手語詞典於1959年出版,後來分別在1979,1987 和2002年修訂。

    5. 1990年5月中國聾人協會編輯了《中國手語》。從此中國手語被正式承認為一種語言適用於學校和社群,並進行全國推廣。後成為各地聾校在教育、教學中使用的標準教材。

    如今國際手語是比較通用的手語,但普及率並不太高,國際手語70%的是以美國手語為模板的。而臺灣手語有50%中國手語和50%日本手語混合的,香港手語70%中國手語和30%英國手語。目前,我們常用的不僅有較為通用的中國手語,在各個地區還有部分使用的其他自然手語,在一些場合互相交流時,可能會需要進行手語翻譯,才能達到聾人們的交流需要。2007年美國總人口3億中就有9000多人的專職手語翻譯,但中國13億人口中,手語翻譯成熟者不上百人。國內急需專業院校開設有手語相關專業,彌補特殊教育人才缺口。

    目前擺在聾人面前最大的問題,不僅是聽力的問題,而是解決交流溝通的問題,手語固然是一種便捷的替代方式,但普及教育還有很長路要走,最好的辦法還是盡最大可能,在解決聽力的前提下,進行語言康復矯正,畢竟語言才是社會溝通的主流方式,所以說幫助聾人恢復駕馭語言的能力,達到自由交流後,才算成功,才能真正迴歸社會,融入社會主流。

    作者簡介:Sunny語言矯正學校始創於2004年,業務涵蓋語言障礙矯正基礎研究、語言障礙矯正、語言矯正師資培訓三大領域。創始人何玲教授,畢業於華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為醫學碩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高階語言矯正師、美國言語語言聽力協會會員、中國唇顎裂診治聯盟特約專家會員,為國際領先AFPP完美語言矯正技術發明者。

  • 2 # 天津海之聲河北旗艦店

    手語與語言的差別不但表現在是否有無語音,更重要的區別是輸出方式上。有人認為手語只是一種符號,缺少形成語言的必要音素(最小語音單位),並不能稱為語言;但是語音病理學家、特殊教育從業者以及聾啞人從言語語言泛屬性認為,手語同樣是語言,雖然它的輸出渠道不是喉舌唇齒等構音器官,但是它依然能夠幫助人們達到交流溝通的目的,也符合語言思維的屬性,至少算是一種特殊的語言形式,一種書寫符號的視覺語言。由於古代並沒有針對聾人集體的特殊教育,聾人作為少數特殊人群,交流成為難題,集體活動受限,缺乏形成統一語言的必要條件,直到近現代的手語發展也是不統一的,不同的交際範圍有不同的手語表示法,導致不同地域之間、不同民族之間,使用手法都有較大差異。但某些手語一旦形成習慣,在特殊人群中得到約定成俗的認可,就相當頑固,就像地域方言一樣,形成自己的特點。

  • 3 # 樂往科技

    就像中國方言一樣,不同地區的手語自然也有不同的差異,所幸國家現在正在制定通用手語標準,就像普通話一樣,但是聾啞人也不侷限於手語交流,現在都是用手機輔助軟體語音轉文字,比如慧譯APP,它整合科大訊飛語音系統識別,在普通話標準前提下,識別率可達95%以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法國國歌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