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了不了齋主人

    會試中式率的計算方法需要區分為兩種:

    一種是單科中式率,也就是單一科年的中式率,大約12取1【科年上有波動,這裡是平均值】。比如成化二十三年會試考生近4000人,錄取350名,中式率約12比1。

    另一種是人頭中式率,也就是舉人總數對應考中人數的比率。明代舉人總數10萬餘人,進士2.5萬不到,約4取1。

    所以從人頭中式率而言,舉人考中會試的機會是非常大的【有些地區達到3取1,如南畿】。但明代會試中,鄉、會試聯捷的人比較少,約佔總數的三分之一,更多的人需要重複參加會試才能考中,這就是單科中式率偏低的原因。

    但整體上來看,10取1或12取1的競爭難度都不應說很高。所以,當考生考中舉人後,進一步考中進士的難度不能說很大。

    最難考的還是鄉試。鄉試中式率約為30人取一人。同樣,鄉試考試中,也有許多人是反覆參加才考中的【考中舉人後,就具備參加會試的資格,反覆考試也沒有關係。但未考中舉人前,考生要想參加鄉試,需要先透過提學官的資格遴選考試,考不中鄉試的,下次仍要參加這種遴選,所以一個反覆參加鄉試的考生,意味著他也反覆參加了這種資格考試(通稱“科試”)】。

    關鍵的問題是:在反覆參加科試、鄉試和會試的背後,是考生的家庭需要有足夠的經濟支撐。這才是真正的困難所在。所以對普通人家而言,科舉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進士的難考,在這一點上的表現是比較突出的。

    最後附一張表,自己去判斷吧。

  • 2 # z山海

    明朝考上進士有多難,舉個不一定恰當例子,比現在考上清華、北大難得不多少倍!

    一、明朝時科舉考試考中進士,為科舉最高層次考試---皇帝主考的“殿試”錄取者,進士全部出仕為官,應該相當於現在博士後,並且參加全國公開招考領導幹部考試,錄用為縣處級領導幹部啦!

    別說考上清華、北大,就是畢業也是自主擇業,達不到考上進士就是縣處級領導幹部的待遇。

    考中進士,比現在考上清華、北大難得多的多了,不知難上多少倍,不要說比較孰難了,根本木有可比性!

    二、明朝時科舉考中進士,需經多年多次、至少5級考試。

    (一)首先須經童生試,取得參加科舉考試資格,相當於現在高中生,取得參加高考資格。

    (二)童生參加縣府院試,考中錄取為生員人俗稱秀才),始獲得功名,入縣府學校學習,相當於現在大學生。

    (三)生員參加省級三年開考一次鄉試,錄取者為舉人,取得參加向上層次考試資格,並可以出仕為官,相當於現在,大學畢業生參加省級地方公開招考領導幹部考試,錄用為領導幹部,或後備幹部。

    (四)舉人於省級鄉試次年參加全國會試,錄取者為貢士。

    (五)貢士參加皇帝主考殿試,錄取者為進士。

    進士是四年一次考試機會,錄取不過十幾、幾十人,明清時錄取量比較大,一般約在300人左右。

    歷史上科舉錄取進士,曾有錄取幾人之少,如隋朝三十多年,4~5次考試,僅錄取十餘人,每次幾人而已。

    清華、北大每年招考錄取達幾萬人,怎麼可以相比。而考上北大、清華,也就是相當於科舉初級考試,考上秀才而已,是不能出仕為官的!

    三、明朝時的科舉考試,分為童生試、縣府院試、鄉試、會試、殿試,才能考中進士,獲得不同的功名,下面簡述之。

    (一)古時的讀書人,首先須經童生試,取得參加科舉考試的資格,相當於現在高中生,取得參加高考資格;在科舉考試未考取生員以上功名之前的童生,俗稱白衣。

    你看,《水滸傳》中,梁山第一任寨主王倫,綽號“白衣秀士”,就是一個沒有功名的讀書人。

    既使讀書終生,不斷參加科舉考試,成為白髮老翁,未考取生員(秀才),也仍然是童生,白衣身份。

    (二)生員,縣府院試,童生參加,錄取者稱為生員,始獲得功名。

    (生員,俗稱秀才;院試,省學政主持的考試)

    生員分為廩生、增生、附生。

    1.廩生,可獲得政府膳食供給待遇,相當於現在大學公費生;

    2.增生,增加錄取名額的稱為增生;

    3.附生,附加錄取的稱為附生;

    增生、附生則沒有政府膳食供給待遇,相當於現在大學自費生。

    4.貢生,生員中選拔出優秀者,可以入最高學府國子監學習者稱為貢生,相當於現在大學生保研。

    生員只是取得入縣、府學校學習,拔貢,及向上層次考試的資格,不能出仕為官,享有可免除夫妻徭役賦稅、見官不拜、狀子直呈、罪不用刑等特權待遇。

    生員向上考試不第,可搞教育辦私塾、府州縣衙為吏、文臣武將幕僚、編志修譜等謀生,與現在大學畢業生自主擇業相同。

    (三)舉人,鄉試,省級三年舉行一次考試,生員參試,錄取者稱為舉人,人們習稱老爺,第一名稱解元。

    舉人除取得向上層次的考試資格外,享有免除全家賦稅徭役的特權待遇,因此,中舉後,有些土財主會給好處,將土地、人口依附於中舉者,以逃避賦稅徭役,舉人既使家庭不富裕,也可以生活的很滋潤了,因而有“窮秀才,富舉人”之說;窮秀才范進中舉後有人送房、贈銀,可見一斑。

    舉人不同於生員,作為後備幹部,可以出仕為官了,多是府、縣教喻、縣丞、主簿一類的八、九品級的佐官,亦有出任知縣主官的,但是很少。

    舉人,相當於現在,研究生參加省級地方公開招考領導幹部考試,錄用為領導幹部或後備幹部。

    為什麼范進中舉竟然高興的瘋癲了,可以理解了吧!

    (四)貢士,中央政府禮部主持,於省級鄉試次年舉行全國考試。

    舉人參加考試,錄取者稱為貢士,第一名稱會元,不授官出仕,取得參加殿試資格。

    (禮部,中央政府六部之一,主管外交、教育等事務)

    (五)進士,殿試,貢士參加考試,古代科舉最高層次考試,皇帝親自主持考試,對會試錄取的貢士,分等定級,皆稱進士,分為三甲:

    一甲三名,狀元、榜眼、探花,進士及第;

    二甲若干,賜進士出身;

    三甲若干,賜同進士出身。

    進士,古代被視為出仕為官的正途,引為榮耀,門楣生光,光宗耀祖。

    清朝重臣左宗棠,以舉人身份踏上仕途,最後官至東閣大學士、軍機大臣----宰相高位,出將入相,以功封侯,位極人臣,常以未能取得進士,終生為憾,雖然後來皇帝賜予同進士出身!

    進士,一般情況下,狀元高授六品官,相當於現在副司局級、也就是副市地級;其他榜眼、探花等進士皆授七品官,出仕為官,起步就是縣處級的啦!

    進士皆出仕為官,授予京官者,有擇優進翰林院備皇帝諮詢、學習為仕經驗,含有培養後備幹部之意,也有分發六部及其它官署附官;外放則可為知縣主官或府、州附官。

    看看,考中進士,相當於現在的博士後,參加全國公開招考領導幹部考試,並錄用為縣處級以上領導幹部!

    僅供參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孕婦的自然分娩過程有哪些階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