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霍小姐的八卦爐
-
2 # 向日葵的原野
這是在拿生命當賭注,拼一條5月4日青年節先鋒的新聞嗎?如果是一輛市裡奔跑的公交車,載著心臟病人直接去醫院還可以理解。而一列火車開了十幾站找醫院救人,顯然很不負責。
5月3日4點20分,由深圳開往洛陽的k536上,旅客石佔偉突發心臟病,服用了5粒速效救心丸後並未好轉,廣播問醫無果後,列車長決定向車輛排程求援。
沿路十餘站點,二十餘列火車聯動,讓出了所謂生命通道。k536提前半個小時到達當陽站,石佔偉才被送到醫院就醫。
新聞看上去讓人感動不已,但是為什麼十幾站地就沒有一個醫院能救治心臟病嗎?
要知道心臟病救助的黃金時間是4分鐘以內,每增加一分鐘的救助時間,生命機率可能就消失10%,4-6分鐘心臟驟停,腦組織會造成永久性損害,10分鐘就有可能導致死亡。
面對心臟病突發,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瞭解一下救助常識。01.首先,肯定是服用藥物。然後尋求120幫助。
02.做心臟胸外按壓。雙手疊加由節奏地按壓患者胸腔乳頭連線中間位置,每分鐘100次,下壓5CM。直到救援人員到來。
03.可以做人工呼吸,散開人群,讓患者平躺,頭部略向後仰,往患者嘴中吹起。
蠻幹不是治病救人的方法,當然正能量值得鼓勵,可是我們也要用科學的辦法,救人。
治病救人是前提,然後才是事件本身值得宣傳的其他點。
-
3 # 沙湖泛舟
四面八方搶救病人是一次系統工程。還望社會各方理解。
今年5月3日凌晨由深圳開往洛陽的k536次列車成功地協調沿線鐵路部門,搶救了一名心臟病患者,廣受社會好評。
今年鐵路部門喜憂參半,之前已有一列列車成功協調,一例失敗。成功的幹線是濟南至哈爾濱的幹線,列車出發以後遭遇病人危急狀態,迅速啟動應急預案,就近下車,成功地將病人送至醫院搶救。
也有一次不能調整的,那是蘭州開往廣州的幹線,病人家屬提出聯動搶救要求,但鐵路部門最後無法滿足要求,病人不幸死亡。
這幾次事件都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心臟病人突發疾病。根據鐵路部門的持點,廣大乘客一定要清醒認識到,協調列車執行決不僅僅是資金問題,它更是涉及沿途各站旅客的身家性命,沒有十分緊急情況不能協調。
萬一協調不成也不能罵娘,它畢竟要上報管理中心。行進中的四面八方,要統一步驟並非容易事。比如這趟列車由深圳開往洛陽的途中先後有20餘趟列車避讓,這是一般人無法想像的高難度任務。在此也提醒患有心腦疾病的患者要十分注重出行前的簡易體檢,帶足藥品。
-
4 # 夢醉西樓145817102
但是,夢醉記得以前也發生過類似的事情,總覺得以前的處理方法更合理,更靠譜,以前在火車上臨時出現突發病人時,火車與最近的地方醫院取得聯絡,火車臨時停靠後,地方醫院的急救車已在等候,待把病人送下車時,得到最短時間,最快的速度的救治,病人到地方醫院治療康復再回家。
夢醉看本文描述,此人的突發心臟疾病,我感覺用以前的方法救治更合理,這樣大張旗鼓的讓20部車避讓,提速用半小時時間提前到站,半小時說長不長,但對病人來講,就是陰陽兩界的爭奪戰,好在他很幸運的還活著,只能說他命大,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但是,夢醉又要說但是了,有點杞人憂天,但還是要問,火車這樣做法安全嗎?會不會有安全隱患?如果協調不了怎麼辦?因為以後這樣的事還會發生的,怎麼讓病人既能夠得到有效的救治,又能使乘坐火車的人都正點到達,就擺在鐵路人的面前,也是我們所關心的問題,安全問題,現在火車都提速了,車也多,遇到突發事件的協調問題,安全問題,錯車避讓是否合理問題,這跟羅老師扒門是一個道理,只不過是一個是正義的,一個是狹義的,但都是延誤其他車執行的問題,做為普通人我更關心安全問題,能不能保證我們的出行安全?
-
5 # 北國清雪
這幾個月來鐵路部門出現了兩起鮮明對比的新聞事件!一起是蘭州開往廣州的客車,一旅客突發重病!家屬多番哀求有關鐵路部門就地停車去當地醫院救治,可是鐵路有關部門沒有滿足要求?以致病人死亡!假如客車就近車站停一下?無論病人後果如何?這個鐵路執行部門肯定會收到一個大大的贊!雖然客貨車執行時間要調一下,但是人的命總是要寶貴的。真是無獨有偶,而深圳開往洛陽的K536客車上,這個鐵路有關部門卻顯示出了高貴的品質來,他們用人間真情協調了多輛客車及調整行車時間,及時讓病人就醫,挽回來了病人寶貴的生命!同樣都是鐵路行車部門,在對待乘客病危需要幫助的情況下,所採取了各自不同的措施和態度,必然會有兩種截然不同的結局,這就是差距!乘客買票乘車是履行了消費的義務,在飛馳的火車上突然發病,那鐵路有關部門就必然尊重患者本人和家屬的意見是否就近醫治?火車執行時間可以調整,可是人命關天就不好調了吧。同樣一件類似的事情,兩個鐵路局的有關單位,卻給了全社會截然不同的說法,其中含意,大家都心知肚明。規定是死的,可人是活的。有些事情是自己沒真正遇到而已吧。我想起多年一件事情來,那時候在公路上跑的汽車很少的,有_天在公路上某處一騎摩托車者遭遇車禍,於是有人跑過來哀求正線上路上領工人幹活的某鐵路頭頭,其頭頭理也未理,直接讓司機開車拉本單位工人走人了。
回覆列表
而此前同樣是乘坐夜間列車(K228次蘭州——廣州)的女生姚某父親,就沒有這麼幸運了,姚某的父親剛上列車也是突發了心臟病,家屬多次請求開車門施救,卻遭到拒絕,導致姚某的父親不治身亡。
兩起對比鮮明的列車乘客突發事件,同一個起因情況,不同的服務態度,完全迥異的結局,讓人不禁浮想聯翩,感慨不已。值得肯定的是,透過總結經驗教訓,強化服務意識,鐵路部門的應急反應能力,處置突發事故的水平,有了可喜的提升。這次快536列車上發生的感人一幕,就是鮮明的例證。然而還必須重視和加強的是,由於鐵路部門點多面廣,區域之間服務發展不平衡,各項服務工作與廣大乘客(群眾)的出行期盼,還存在一定的差距。比如列車上是否能配備有一定醫療知識的乘務人員;能不能增配一些諸如心臟除顫器、吸氧裝置等必須的救治儀器;列車部門能否定期舉行緊急聯動救治的服務綜合“大演練”…
隨著高鐵(列車)日漸深入人們的生活,大夥的感受和需求要求可謂日新月異,希望鐵路部門及時傾聽廣大群眾的呼聲,不斷提升“和諧服務”,打造一流優質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