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advisland

    失敗談不上,這船的定位是火力投送平臺,老美前幾年一直在反恐,每次都去航母開銷太大,才有的這東西,說白了這船就不是和055 一樣用法的,自然不會和航母編隊一起剛正面的,整合艦隊就你一艘隱形有毛用,況且和一般驅逐艦作戰就算1換2 1換3都是虧的。只能說定位不同造就了這船的特殊性

  • 2 # 吾評武願

    DDG-1000專案是1990年代初美國海軍啟動的,其實還是對“阿利·伯克”形成威脅了的,說它失敗不厚道,而且有些毒蛇,在社會上混這樣沒好處。

    這種“21世紀驅逐艦”設計目標非常先進,強調海軍水面火力支援(NSFS)和瀕海(近岸)地區作戰,包括一體化電傳推進系統等自動化技術。 但是,DDG-1000的建造成本實在是太貴了,美國海軍有點受不了呀。嘿嘿。

    前2艘艦的建造成本,2014年評估的時候就達到77.952億美元,那會還沒怎麼海試呢。到了2014年,3艘艦艇的成本增加到116.184億美元,40億美元呢,花出去砸舌呀。 所以,美軍目前的省錢方案是給“阿利·伯克”級升級,比如升級雷達情報保障能力,使用比AMDR功率更大的雷達的非戰鬥艦艇,與其他阿利艇共同作戰。

    DDG-51 Flight III計劃是加長船體,船體可以加長20米左右就能容納更多的作戰系統,比如彈垂直髮射系統。另外,甲板船室也要重新設計,支援直徑比目前直徑3米多直徑更大的AMDR雷達。

    因此,考慮到艦艇的綜合研發成本和採購單位成本,美國海軍在維持現有專案投資標準的情況下,其實是把朱姆沃爾特的專案推遲了,而DDG-51 Flight III的採購數量減少這一訊號,表明美軍未來還是要用DDG-1000的。

  • 3 # 魂舞大漠

    我們做過學生,常有這樣的經驗,第一次、第二次,第N次名列前茅之後,總想著第一,壓力堪謂山大,結果往往是十名之後的學生最終得以考上理想的學校,這是為什麼?教育部門反思過這一現象,沒給一命名,我們今天可以稱之為ddg1000現象,DDG1000是美軍領跑21世紀的戰艦,可以單獨活動,不再受編隊制約,以其隱身能力和超級武器,想去哪則去哪請便,想法是不錯的了,只是效果不理想,電磁炮和鐳射炮都沒有實現,滿排高達1.45萬噸的戰艦居然成了沒牙老虎,它集成了美國最前沿的高新科技,想不到如今是這般模樣,花了不少錢只具實驗性質,還有點不甘心,接著砸下重金,至少造三艘,意思是今天不成明天就可以,踮踮腳夠得著,依自己科技實力,沒有什麼不可能,仍在持續努力之中,不到最後,就不能說成功還是失敗,心比天都高。

    如意算盤。隱身就是一切,要不然不能單獨活動,僅以兩座AGS艦炮而言,62倍口徑,發射制導彈藥高達185公里,普通的炮彈也有40公里之遠,每分鐘12發,一門炮相當於過去的一個155榴彈炮連,可惜先進的效能指標代價巨大,一門炮全重高達250噸之巨,嚴重改變的是艦體結構,可見美國追求過高的技術性能優勢,實現起來並不輕鬆,這麼大的艦也只能裝兩門這樣的炮。如此之類,一切都是全新的,全新研製而成,花了大價錢的,如MK-57垂直髮射系統,SPY-3有源相控陣雷達和工作在S波段的SPY-4雷達,等,幾乎一切都是全新的,研製經費花得老鼻子了,要說取消捨不得,想要裝備又苦於沒有錢,心裡還是轉腸子轉得相當厲害,從幾十艘壓縮到現在的3艘,就是3艘也蠻糾結的,要在新型技術無法實現,現在有個想法改一下做為反潛艦使用,只是改就得掏錢,再掏錢連它自己也說不走了呢,到底花多少錢才合適,要知道已經付了73億美元。

    從無第一。世上從無第一的說法,哪來的第一呀,對不對?055出世說第一沒?DDG1000現在成為這種樣子,連自己都在嘟弄,這是第一嗎?這不得不使人吃驚國內網民的大膽,居然把這種不倫不類的玩意奉為第一,第一不是失敗,更不是什麼殲星艦,因而美華人OUT了,與其這樣,還不如老老實實把“阿利伯克”造得更好,老實才是最基本的做人態度,可以做成第一,但不言第一,第一併非靠先進的概念累積而成的,真要把第一看得神了,那還真就是個玩蛋玩意,電磁炮,MK57,超級隱身,成不了皇帝的新裝,不穿衣服如何出得門去去招搖過市,現在連傻子也看明白了,它什麼也沒穿呀,非關華麗,馬屁精可以說人體藝術是最美的,只是走不出門去,裝備與愛慕虛榮沒啥關係。73億美元的最華麗戰艦第一次沒有鮮花和香檳,第二次海試連個圍觀的人都沒有,有的只有一個小孩子,呆呆地望著它,好像在說,這是啥呀。

    真實想法。若問為何造出這種玩意來,美國自有道理。想稱第一當然,僅以水下作戰系統AN/SQQ-90而言,中頻和高頻,SQS-60和SQS-61,一部寬頻的LBVDS,主被動變深聲納,以及低頻的SQR-20被動拖曳陣列聲納,兼顧了深淺水反潛,好傢伙,這真是一切都要弄到極致,大有講究,此艦雖失敗,但為未來發展探了路,形成裝備不可能,要部署到亞太,明顯也是嚇唬人的稻草人,美國自己也知道,一切都弄不成了,只有2000萬美元的經費缺口,居然把SPY-4雷達給取消了。第一次出巡即趴窩,全電推出了大問題,有人還奉之為成熟,說中國技術雖先進卻不及美國研製了多年,已可實現工程化,噢,工程化都這樣呀,英國45,不也開膛破肚?不到萬不得已不會洩露真氣和元氣,多不吉利。

  • 4 # 陶德中士

    在DDG1000研發的時候,它的作戰環境主要是用於對岸支援攻擊。也就是當時美軍考慮到前蘇聯解體之後,在大洋上已經沒有對手可以與其抗衡。那麼其海軍的作戰任務可能會更多的參與到對陸攻擊支援作戰中。

    但是實際上,經過十多年的發展之後。美國的潛在對手迅速將遠端打擊能力完善化,也就是說具備了在大洋上與美軍作戰的能力。那麼DDG1000這樣的對陸打擊為主的戰艦,就很雞肋了。不能靠近對方的海岸,如何作戰?

    因此美國海軍決定將其改回制海型戰艦,雖然已經有兩艘DDG1000已經建好。但是已經有網友看到首艦又重新回到船廠恢復到建造模式。主要就是要對武器進行更換。

    其實,對於下一代大型水面戰艦來說,美華人自己也不能完成確定下一代制海武器到底應該具備什麼樣的作戰能力?想要電磁炮,又要無人機,還捨不得傳統火炮和大容量彈艙。大型防空雷達和拖曳聲納也要繼續加裝,航速慢還不行,有隱身能力則要更好。但是這麼一大堆的要求搞在一起,對於科技水平全球領先的美軍來說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最終還會會導致其採購價格高昂到無法接受,DDG1000就是這樣的例子,成本太高最終導致採購數量銳減到3艘。而對於戰艦來說,一個級別的主力戰艦隻有3艘,這基本無法形成有效的作戰能力。尤其是在應對同級別對手的情況下。

    對於失敗一說,倒也不是絕對的。畢竟依靠強大的工業基礎,將這級萬噸戰艦改裝成制海戰艦並不是什麼難事兒,而從DDG1000戰艦上獲得的寶貴經驗和技術,也可以用於改進型的伯克級戰艦上,這其實算不上是失敗~~比起瀕海戰鬥艦來說,DDG1000還是有很大價值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描寫聊天很愉快的成語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