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790867763499

    張愛玲返回上海,因為經濟關係,她以唯一的生存工具——寫作,來渡過難關。《第一爐香》和《第二爐香》卻成為她的成名作,替張愛玲向上海文壇宣佈了一顆奪目的新星的來臨。張愛玲的這兩篇文章是發表在由周瘦鵑先生主持的《紫羅蘭》雜誌上的。繼之而來的《紅玫瑰與白玫瑰》《傾城之戀》《金鎖記》等等更奠下她在中國現代文學重要的地位。就在她被認定是上海首屈一指的女作家,事業如日中天的同時,她卻戀愛了。偏偏令她神魂顛倒的是為大漢奸汪精衛政府文化部服務的胡蘭成。

      張愛玲為這段戀情拼命地付出。她不介意胡蘭成已婚,不管他漢奸的身份。戰後人民反日情緒高漲如昔,全力捕捉漢奸。胡蘭成潛逃溫州,因而結識新歡範秀美。當張愛玲得悉胡蘭成藏身之處,千里迢迢覓到他的時候,他對她的愛早已燒完了。張愛玲沒能力改變什麼,她告訴胡蘭成她自將萎謝了。然而,凋謝的不只是張愛玲的心,她驚世駭俗的寫作才華亦隨之而逝。往後的日子縱然漫長,她始終沒再寫出像《金鎖記》般悽美的文章。在1945年出版的《文化漢奸罪惡史》中,張愛玲榜上有名,這多多少少拜胡蘭成所賜。張愛玲與胡蘭成相識於1944年,分手在1947年,只有短短三年,卻是張愛玲一生中濃墨重彩的一筆。此後張愛玲在美國又有過一次婚姻,她與第二任丈夫賴雅相識於1956年,對方是個左派作家,兩個人同年結婚。直到1967年賴雅逝世。

  • 2 # 席婕寒的書桌

    我們瞭解一下張愛玲和胡蘭成之間的悲歡離合、恩恩怨怨。

    也許你聽過這麼一句話: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裡,但她心裡是歡喜的,從塵埃裡開出花來。你看,短短几十個字,就寫出了一個人對自己傾慕物件的喜愛與崇拜,而低到塵埃這四個字,更是成了很多人用來形容過往情傷的詞

    那麼,這句話是誰說的呢?它又是怎麼來的呢?沒錯,這就是我們的才女張愛玲寫給她的第一任丈夫胡蘭成的。可這位胡蘭成到底是何許人也?要知道在當時,張愛玲才女的名聲在外,傾慕她的男人不少,為什麼誰都不選,偏偏鍾情於他呢?

    哎,彆著急,我們先簡單介紹一下胡蘭成這個人。

    胡蘭成生於1906年,比張愛玲大了14歲。他家境貧寒,但是人很聰明,讀書成績也很好。畢業了以後,他在燕京大學副校長室做過抄寫文書的工作,一邊工作還一邊旁聽學校的課程,也算刻苦。北伐時期,他回到浙江老家,當上了老師。但是他這個人的志向並不在於教書,而在於步入政壇混官場。這本書裡說,他骨子裡是一箇舊式的中國文人——不光覺得自己要治國平天下,還覺得自己有能力治國平天下。但是這個人呢,很沒有骨氣,更沒有大是大非的辨別能力。他覺得自己身逢亂世,如果要建功立業,就必須得輔佐一位明君。機緣巧合之下,他遇到到了當時南京偽政府主席汪精衛。同樣祖籍出身浙江的汪精衛,對胡蘭成禮貌客氣、十分重視,兩人之間似乎有一種亂世中找到知己的感覺。汪精衛把胡蘭成看成自己的心腹,胡蘭成以汪精衛馬首是瞻。但我們都知道,汪精衛是買貴求榮的人,由此我們可以看出,胡蘭成的三觀不正。在他的眼裡,有名頭就是明君,至於這個人主張什麼,做的事情是否有利於國家、民族和百姓,胡蘭成也不管,只要能讓他風光無限、有權有勢就行。在給汪偽政府效命的那幾年,胡蘭成先後擔任過中央委員、宣傳部次長、行政院法治局局長等高職,其中有一段時間,他甚至還當過汪精衛的機密秘書。

    這是胡蘭成於公的一面:只顧自己的飛黃騰達,不管國家危亡和同胞生死。我們再看看他的另一面,私生活混亂。張愛玲和胡蘭成相識相戀時只有20多歲,那時胡蘭成已經到了不惑之年。這個年齡段的男人,基本上都是有家室的,胡蘭成也不例外。書裡對於張愛玲和胡蘭成的結合,有這樣一段評論:“以傳奇的眼光去看,是天上人間,豔異佳話;以政治的立場去斷,有人要覺得有玷清白;而從世俗的眼光去看,它不過是一場婚外戀。”在這場三角戀中,胡蘭成的妻子備受煎熬,張愛玲的身份非常尷尬,唯獨胡蘭成他自己,泰然處之,若無其事,似乎他還是沉浸在封建時期男人本就應該坐擁三妻四妾的美夢裡。

    從這兩個方面來看,胡蘭成這個人,於公於私,都不能算是一個值得託付終身的良人。那麼問題來了,張愛玲為什麼會選擇他呢?這就得說到張愛玲的婚戀觀了。

    張愛玲覺得,女人在男人面前要謙虛,因為女人要崇拜男人才快樂,而男人要被女人崇拜才快樂。客觀而言,胡蘭成這個人,還是非常有才華的。他見多識廣,閱歷豐富,長得也不差,而張愛玲這類文藝女青年,正好就喜歡這一款。在胡蘭成面前,張愛玲可以滿足自己順從男人的心理需求。而且,張愛玲是一個典型的“水仙花”型性格。為什麼是水仙花呢?哎,在西方哲學裡,水仙花意指自戀型人格,而張愛玲正是如此。她內心膨脹,處處以自我為中心。她不僅孤芳自賞,也希望別人能夠欣賞她。胡蘭成就看透了這一點,他不僅懂得張愛玲,還能把她字裡行間的意思讀出來,處處捧著張愛玲,所以張愛玲在心理上獲得了極大的滿足。之前我們也說過,張愛玲早期的原生家庭非常不幸福,父親是一個不靠譜、不負責任的紈絝子弟,在這種家庭長大的女性,或多或少會帶有一些戀父情結。年長十幾歲的胡蘭成,恰恰填補了張愛玲內心的空缺。

    但好景不長,雖然胡蘭成拋棄了原配,和張愛玲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他們卻沒有過上理想中幸福的生活。首先,兩個人結婚時已是1944年,那時候日本大勢已去,等待著汪偽政權的結局也只有樹倒猢猻散這一種。作為這條破船上的一份子,胡蘭成必是憂心忡忡,即便他新婚燕爾,也沒有心情和張愛玲談情說愛。不光如此,胡蘭成喜歡在外頭招蜂引蝶的老毛病,還是是改不了。當時,逃到了武漢的胡蘭成住進了漢陽醫院,認識了醫院裡一位姓周的小護士。之後病好了,胡蘭成每天都會跑到病房裡和那個小護士鬼混。經過幾番胡攪蠻纏和連哄帶騙,胡蘭成終於把這個周護士騙到手,讓她當了自己的婚外情人。不過,如果只是偷偷摸摸地進行婚外情,也不是胡蘭成了。與其他人不同的是,胡蘭成絲毫不介意在自己的妻子面前,暴露他的婚外情。不管是這一回的周護士,還是日後生情的每一段私情,他都會直接告訴張愛玲,至於張愛玲心裡怎麼想,是尷尬還是悲痛,胡蘭成並不在乎。

    1945年8月15號,日本投降,胡蘭成看到大勢已去,自己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便開啟了流亡生活。他,化名張嘉儀,從武漢到南京,從南京到上海,最後潛逃回浙江杭州和溫州一帶。此時的他,早就顧不上張愛玲了,而張愛玲沒辦法,只能一邊透過各種方式給他匯錢,一邊滿世界找他。終於在1946年,張愛玲從一個密友那裡打聽到了胡蘭成的下落,才找到了他。可讓人沒想到的是,胡蘭成的身邊又多了一個女人。這個女人叫範秀美,以前是個姨太太,後來守寡多年。有人說,胡蘭成和範秀美在一起,多半是為了利用對方,因為範秀美很會過日子,能在逃亡路上照顧他,而且有一個女人在身邊,他也方便掩飾自己的身份。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張愛玲才終於看清了胡蘭成的心,也終於可以放下自己的執念。她給胡蘭成寫了一封信,信裡說:“我已經不喜歡你了。你是早已不喜歡我的了。這次的決心,我是經過一年半的長時間考慮的……你不要來尋我,即或寫信來,我亦是不看的了。”至此,張愛玲結束了她和胡蘭成的孽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一首日文歌中間有句歌詞是“再見謝謝喜歡你”PV是在山上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