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亞北農產品

    俄羅斯是在20世紀初開始在聖彼得堡進行軍事佈局的。當時主要是採取海軍基地爭奪戰的做法,這裡面藏著的是俄羅斯海洋爭霸的野心。2008年7月27日,在聖彼得堡進行的俄羅斯海軍節上,俄羅斯海軍 司令維索茨基( Vladimir Vysotsky)宣佈俄羅斯近期將建立5~6個航空母艦戰鬥群,我們稱之為海上航空母艦系統,它們將屬於北方和太平洋艦隊,這個系統將於2012年後開始建立。

    按照維索茨基的說法,這個航母系統將與軍用衛星、空軍及防空力量緊密互動。俄羅斯目前只有一艘航母,即蘇聯在1985年下水的 Nikolai Kuznetsov,但自蘇聯解體後,很長時間沒有運轉了。 將於未來建造的航母系統,將用核能作為驅動力。同時,俄羅斯還將對現役 Borei級核能潛艇進行現代化改造。維索茨基說:“在2040年之前,俄羅斯海軍核武裝的核心將是現代化 Borei潛艇……我們不僅積極使用新技術,不僅要與西方競爭,還要採取全新的舉措,發展21世紀中期的潛艇技術。 俄羅斯先後制訂了《2010年前俄海軍政策要點》和(2020年前俄海洋理念》兩個中長期海軍發展規劃。根據規劃,俄羅斯將分階段更新海軍艦艇、武器和技術裝備,建造新式戰艦,恢復海軍大國地位。

  • 2 # Banana4878

    當地時間2017年7月28日,俄羅斯海軍在聖彼得堡為海軍節閱兵進行預演。每年7月的最後一個星期日為俄羅斯海軍節,這一節日是199年原蘇聯政府作出建立強大的遠洋艦隊決定時確定下來的。

  • 3 # 郭宣翻譯

    聖彼得堡是俄羅斯的西北大門,當年彼得大帝傾全國之力建成聖彼得堡城,就是為的開啟並守住俄羅斯在西部的唯一出海口,因此,三百多年來,聖彼得堡向來是俄羅斯的軍事重鎮、屯兵之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的裝甲洪流橫掃歐洲,但卻遇阻在時名“列格格勒”的聖彼得堡城下,耗時經年也未能拿下這座西北要塞。

    現在,聖彼得堡仍然是俄軍重點佈防的要塞:俄羅斯兵力強大的西部軍區司令部就位於聖彼得堡,海軍的波羅的海艦隊及北方艦隊皆歸屬西部戰區領導,而海軍四大艦隊之一的波羅的海艦隊,更是以聖彼得堡為第一守衛目標。此外,俄空天部隊、空降兵、遠端航空兵都在聖彼得堡及其附近衛星城布有重兵。而且,聖彼得堡擁有庫茲涅佐夫海軍學院、普希金海軍工程大學等多所高等軍事院校,俄海軍的北方造船廠、上將造船廠等軍工企業也都是位於聖彼得堡。

    聖彼得堡駐軍中,陸軍最讓歐洲列強頭疼的,應屬西部軍區新建裝甲第一軍,其強大的坦克鐵軍在二戰中曾一路打到柏林,在2017年的俄白聯合軍演中,裝甲第一軍的遠端投放能力也震驚了西方。常駐聖彼得堡並將司令部安在聖彼得堡的是第六軍,此外,拱衛聖彼得堡的還有第20軍。

    空降兵中裝備最良好的空降第76師,也屬西部軍區。除76師之外,另外還有空降98師、空降106師及第45空降獨立旅。

    在聖彼得堡方向上,空軍及防空兵的第一軍及第六軍屬於西部軍區的主戰部隊,此外,遠端航空兵司令部及軍事航空運輸司令部也設在西部軍區的轄區之內。

    西部軍區的轄區內,包括了俄海軍的兩大艦隊;核潛艇及水面戰艦都是最強大的北方艦隊,以及新式戰艦列裝比較多的波羅的海艦隊。

  • 4 # 風雲焦點說

    聖彼得堡是俄羅斯的中央直轄市,俄羅斯之心,算是俄羅斯最西方化的城市,也是通往歐洲的視窗,很多外國領事館,銀行均在此地,這是座集合了科學和工業的國際化大都市。 作為俄羅斯西北的中心城市,重要的水陸交通樞紐,聖彼得堡距今已經有300多年的歷史,從1972年彼得大帝遷都到此地一直到1918年,200多年的時間這裡都是俄羅斯的政治,文化,經濟中心,後來因為紀念列寧才更名成了列寧格勒,1991年又恢復為聖彼得堡,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

    為了防禦瑞典軍隊的進攻,彼得大帝就已經在這兒建立了彼得保羅要塞,拍了重兵把守,後來才變成一座城,同時彼得大帝還在這裡建立了俄羅斯歷史上第一支海軍波羅的海艦隊。 二戰時期最長的圍城戰就是列寧格勒保衛戰,雖然最終蘇聯取得了勝利,但是也付出了十分慘痛的代價,據統計當時城內共有64萬2000人死於飢餓,兩萬多人死於德軍的空襲和炮火,城市面目全非,聖彼得堡之於俄羅斯,就好像俄羅斯之心,恨不得就把首都搬到這裡。

    聖彼得堡目前仍然是俄羅斯重要的佈防城市,俄羅斯的西部軍區司令部就在這裡,而俄海軍的波羅的海戰隊和北方艦隊都歸西部戰區指揮,除此之外,俄羅斯的空降兵,遠端航空兵等都在聖彼得堡,並且附近還有重兵把守,著名的庫茲涅佐夫海軍學院,普希金海軍工程大學等多所高等軍事院校都在這兒,俄羅海軍的造船廠等都位於聖彼得堡,所以這裡就是俄羅斯重中之重重視的軍事要塞。

  • 5 # 榮華之武器堂

    彼得一世1717年畫像

    眾所周知,俄國剛建國時是個內陸國家,當時整個波羅的海東岸和芬蘭灣都在瑞典的手中。彼得一世登基後,著手建立海軍,爭奪出海口。1696年,俄羅斯海軍建立,1700年發動了同瑞典爭奪出海口的北方戰爭。

    1702年10月11日(10月22日),在帆槳船隊配合下,俄軍經過40多天激戰,奪取了諾特堡(奧列舍克)。以後,該城改名為施呂瑟爾堡(意即鑰匙城),它標誌著俄羅斯開始進入波羅的海。

    1703年5月6日,彼得一世率領30艘戰船組成的區艦隊進攻瑞典一支小艦隊,經過接舷戰後俘獲2艘帆船,取得了俄國波羅的海艦隊誕生以來的第一次勝利。所有的參戰者都獲得了金質或銀質獎章,上面鑄著:“破天荒的事情發生了”。這一天成為了波羅的海艦隊成立的紀念日,波羅的海艦隊從此開始誕生!

    1703年5月涅瓦河口奪取瑞典艦隻

    1703年4月底,俄軍包圍了涅瓦河上的尼延尚茨要塞並在5月1日(5月12日)攻克要塞,隨即進入了芬蘭灣東岸。當年5月16日(5月27日)在兔子島為彼得保羅要塞奠基,它成為彼得堡的前身,這天也成為了列寧格勒(現名聖彼得堡)的奠基日。1712年彼得一世遷都彼得堡,從此彼得堡逐漸成為俄羅斯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當年冬季,俄軍在科特林島附近淺灘構築炮臺,並在島上建立了炮壘,這座新的要塞命名為喀琅施洛特堡,要塞最終於1723年建成並改名為喀琅施塔得,之後成為了波羅的海艦隊的主基地和彼得堡海上要衝不可逾越的堡壘。

    1720年的聖彼得堡

    戰爭最終於1721年結束,俄國確立了自己在波羅的海沿岸的地位並獲得了波羅的海出海口。這次戰爭也為艦隊建立了基地系統,其中主要基地是聖彼得堡與喀琅施塔得,前進基地是雷瓦爾(塔林);而槳帆戰船艦隊以維堡和芬蘭的赫爾辛福斯(即赫爾辛基)和奧布(即圖爾庫)為基地。

    1790年的喀琅施塔得要塞

    此後,俄國包括蘇聯海軍對於聖彼得堡(蘇聯時期成為列寧格勒)總體思想是在自身強大的水雷海岸炮陣地掩護下,海軍各種兵力(潛艇、中小水面艦艇和航空兵)對來犯之敵進行聯合短促突擊,這在一戰和二戰表現得尤為明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問電視劇讀心專家男主角演好多電視劇都叫什麼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