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彗虹劍

    明朝專制、集權、退步,怎麼能說是進步?!秦始皇時期都廢除的活人殉葬在明代死灰復燃;皇帝廢除宰相制度集權又精力不足,只好使用太監,導致宦官專權,朝政腐敗;開國皇帝都嗜殺,動輒處死數萬人,多少冤魂犧牲在皇權專制下。

  • 2 # 歷史小兵感悟未來

    揣摩一下題主的問題,之所以提出西周和明朝是不是最進步的問題,估計題主指的是西周出現的華人暴動引發的“共和執政”與明朝出現的“內閣制”這兩個至今聽起來高大上的名號吧,筆者簡單就這兩個情況分析下,進步與否,一目瞭然。

    一,首先說說“西周共和”的事情,大家知道,處於奴隸社會時期的西周立國以來,一直實行的“君主制”和“分封制”。

    周厲王姬胡在位時期,比較有想法,於是敢為天下先的搞了改革,改革的內容嘛,和古代眾多改革大同小異,目的就是富國強兵,手段就是要收取諸侯貴族們領地的稅收,於是理所當然的受到了大家的抵制,周厲王自然的處理了一批反對改革的人,貴族們又在都城民間製造輿論,華人都在說周厲王做得不對,於是周厲王又下令老百姓不準議政,“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的典故便來源於此。這下,都城的老百姓就在一些貴族的煽動下爆發了著名的“華人暴動”,百姓們衝進了皇宮,將周厲王趕下了臺,周厲王逃到外地不敢回來,太子也差點被處死。那麼這下好了,國家沒有君主了,怎麼辦?於是大家就推出了周定公和穆公共同執政,史稱“共和執政”。

    那麼,西周的“共和”的本質是什麼,是否是國家制度的進步呢?非也,我們應該看到“華人暴動”中的“華人”到底是什麼群體,是真正的全國百姓嗎?是真正的農民嗎?都不是,他們就是住在首都的人的群體的總稱,他們中有相當數量的沒落的貴族,他們代表的不是廣大奴隸的利益而是貴族階層的利益。因此,西周的“華人暴動”從本質上講,只是一次西周貴族發動的政變而已,其後的“共和執政”方式,也只是各方貴族利益的妥協產物而已,遠遠談不上時代的進步。

    二,再說說明朝的“內閣制”。今天我們看新聞總會說某某國家的內閣大臣之類,那麼咱們明朝的內閣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最早的內閣大臣,只是皇帝的秘書,負責協助皇帝處理政務的官員,沒有那麼大的權利,永樂年間,內閣大臣成為了皇帝的幕僚機構,仁宗以後時期,內閣權利進一步上升,對呈報皇帝的意見由內閣草擬後再由皇帝審閱,這個期間,內閣已成為文官集團對抗皇權的橋頭堡,而且內閣對國家的治理也慢慢進入正規,排在了六部之前,內閣首輔雖無宰相之名,卻有宰相之權,看看一代牛人張居正就可知情。

    明朝的內閣制,是文官集團與皇權專制分享權利嘗試,而事實證明,這是行之有效的,即使在皇帝多年不上朝的情況下,大明朝依然可以正常運轉,沒有發生大的動亂,內閣制功不可沒,因此,說明朝的內閣制是治國制度的一次進步,這並無不妥。

  • 3 # 雲捲雲舒152754837

    這兩個封建王朝的歷史不是古代最進步的……

    周——作為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雛形:封建社會的漸趨形成和初步發展階段……

    明——恰恰又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漸趨沒落腐朽(清)階段……儘管明朝社會中後期江南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但總的來說,整個封建社會的沒落腐朽的頹勢歷史還是不可逆轉的!

  • 4 # 小賢歷史解說

    我是小賢我來回答:

    一、西周透過分封制,西周把政權和族權結合起來,依據血緣關係的親疏來確定權位和財產的繼承權,建立起嚴格的等級從屬關係。經過逐步分封,打破了夏商時期眾邦林立的狀態,加強了周王室與各諸侯國的經濟、文化聯絡,推動了邊遠地區經濟開發和文化發展規律。具體來說,西周分封制總結了歷史經驗,把建立地方政權與鞏固自身統治有機結合起來,使王室能有效地對整個領土進行控制。調節了統治階級的內部矛盾,周王室用權利與義務的規定,使周天子成為名副其實的諸侯之君,改變了夏商時代國王為諸侯之長的狀況。分封制促進了諸侯國勢力的迅速發展,統一的奴隸制度在各諸侯國得麒建立和發展,這是奴隸制經濟繁榮的基礎。分封制加速了各族融合的程序,受分封的偏遠諸侯國逐步接受了中原文化,一些大諸侯不斷向周圍的夷、戎、狄等少數民族用兵,進而兼併其土地,進行了文化滲透。

    二、明朝在歷史的進步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農業:

    明代中後期,農產品呈現糧食生產的專業化、商業化趨勢。江南廣東一大片原來產糧區由於大半甚至八九成都用來生產棉花甘蔗等經濟作物而成為糧食進口區,其它一些地方則靠供給糧食成為商品糧食出口區。

    長江三角洲一帶是當時桑、棉經濟作物和手工業最發達的地步,常思患糧食不足……區域內調劑甚繁。但整個區域仍有不足,須由湖北,江西,安徽運入,所謂“半仰食於江、楚、廬、安之慄”。

    一般糧食作物的種植,主要有稻、麥、粟、梁、黍、菽等多種穀類;某些本來可以自給的區域,由於手工業的發展,非農業人口的劇增,或經濟作物種植面積的不斷擴大,使本地生產糧食不能滿足需求,因而每年需從外地輸入大量糧食。

    不少土地主縉紳也逐步將資金投向工商業,“富者縮資而趨末”,以徽商、晉商、閩商、粵商等為名號的商幫亦逐漸形成,並在一定地區和行業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農業人口轉為工商業者的數量急增。

    工業:

    明朝無論是鐵、造船、建築,還是絲綢、紡織、瓷器、印刷等方面,在世界都是遙遙領先,產量佔全世界的2/3以上,比農業產量在全世界的比例還要高得多。明朝民間的手工業不斷壯大,而官營卻不斷萎縮。

    明朝以較短的時間完成了宋朝手工業從官營到私營的演變,而且變化得更為徹底。迄至明朝後期,除了鹽業等少數幾個行業還在實行以商人為主體的鹽引制外,一些手工業都擺脫了官府的控制,成為民間手工業。

    商業:

    晚明時中國民間私營經濟力量遠比同期西方強大,當英國商人手工場業主擁有幾萬英鎊已算鉅富時,明朝民間商人和資本家動用幾百萬兩的銀子進行貿易和生產已經是很尋常,鄭芝龍海上貿易集團的經濟實力達到每年收入數千萬兩白銀,當時荷蘭的東印度公司根本無法與之相抗衡。

    在商業都市的發展規模、人口城市化狀況和市場化程度方面:16世紀的歐洲城市規模較小,1519年至1558年時期,擁有2萬至3萬人口即可稱為“大城市”。從城市規模和人口比例看,晚明中國的城市化程度反倒稍高一些。 據伊懋可的資料,中國城市人口在明末佔總人口的6%至7.5%。據曹樹基的估計,1630年時中國城市化率已達到8%,略高於清代城市化率的7.4%,晚明城市人口約達1536萬人(別忘了人口基數)。

    文化的發展:

    這一點本不想說感覺篇幅有點長了,明朝文化璀璨,四大名著中有三大名著是出自於明朝,而清朝曹雪芹所寫的《紅樓夢》實際上也是在思念明朝。換句話說,中國古典四大名著都是和明朝有關。除了四大名著,明朝在建築業也有很深的造詣。人們在北京旅遊所到的旅遊勝地基本上都和明朝有關,比如故宮、天壇、長城以及十三陵等,這些在世界上首屈一指建築也是為明朝增加人氣的重要砝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荀彧反對曹操進公加九錫,而這提議卻是荀攸提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