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石榴親子

    這個事情還真的發生在我周圍。

    親戚家的三哥和三嫂過年走親到我家玩,他家條件特別好,開賓士自駕到我家的。

    大年初六,也沒地方可逛的就去超市吧,我們一行人去了超市。

    三哥從散貨裡的山楂片抓了一個,扒開給他兒子吃了,一個兩歲的小男孩兒。我兒子看見說,舅舅,沒結賬的東西不能吃,他對孩子說,噓,沒人知道。

    我心裡覺得不好,礙於情面也沒說什麼。接下來三哥又零零散散的吃了一些東西。

    兩個孩子從中學到的是什麼呢?偷竊嗎?別人沒看見就可以拿嗎?

    我婆婆也是有一次在孩子小的時候從超市的散裝八寶米里拿了一塊冰糖塞寶寶嘴裡,我就說了她,別認為孩子小,他的模仿能力超強的。

    各類育兒專家宣揚的一個重要的觀點就是,沒有問題孩子只有問題父母,孩子的言行品質不都是觀察周圍的人學來的嗎?

    對於發生的這類事情我們應該怎麼辦?

    第一,孩子能自己帶的自己帶

    如果實事求是的講,上一輩人的文化素養不如我們,那孩子應該自己帶,因為養成的習慣形成的問題會讓你更費心費力去糾正。

    我們就是最好的榜樣

    榜樣的力量是無限的,我們的誠實、善良、守信這些好的品質都會毫無保留的滲透到孩子的行為習慣當中。

  • 2 # 希媽育兒

    《弟子規》裡有一句:“用人物,需明求,倘不問,即為偷。”超市裡未結賬的物品,還不屬於你自己的東西,隨便拿就吃,屬於偷竊行為。這樣會給小孩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小孩的行為是效仿大人的,如果家長在小孩面前總是做這種貪小便宜的行為,會讓孩子認為這樣做是對的,便宜不佔白不佔。今天可能只是偷吃一點零食,明天呢?偷拿一個玩具?長大了呢?

    俗話說,“小時偷針,長大偷金。”孩子小的時候你不教育好,他長大以後就會做出有違法律的事情,那時就不是遭受社會道德譴責這麼簡單了,蹲監獄都有可能。

    所以奉勸這些家長,莫把這種行為當正常,還是付了錢再大大方方地吃吧。

  • 3 # 小王子愛上狐狸

    在超市把未結賬的商品拿給小孩子吃,這不是個例,這些家長的心理是:反正我遲早會買單的,不如先讓孩子吃了再說。那麼這種做法到底對不對呢?個人認為是不對的,在規則意識面前,這樣的引導完全不應該!

    為什麼不對?原因如下:

    1.培養規則意識,應該從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入手

    很多家長其實內心是希望孩子具有規則意識的,但是在實際育兒過程中卻往往背道而馳。說穿了,就是架不住孩子的軟磨硬泡,自己也沒有以身作則的概念,什麼事情都覺得無所謂。比如說,有的家長會說:“哎呀,我也不想這麼做,可是比起讓孩子在超市大哭大鬧,我這麼做也是情有可原的。”沒錯,表面上看起來是這樣,一次兩次大家也都理解,只不過長此以往就會遭人厭惡。不但破壞了對孩子規則意識的培養,同時也讓孩子養成了以哭鬧來解決需求的陋習。

    2.家長的錯誤示範,導致孩子受到不良影響

    我曾經在超市看到過這樣的家長:直接擰開礦泉水瓶喝了,然後再放回貨架。被工作人員發現以後,還當著孩子的面拒不承認。說白了,這也就解釋了為何會把沒有結賬的商品拿給孩子吃,這就是素質問題。有些家長過後會自覺結賬,有些則是丟棄在一邊,這樣的行為怎麼可能給孩子樹立正確的榜樣呢?讓孩子也會覺得我吃過以後,可以不買單的,這種錯誤的示範,其實就是教壞了孩子,只不過家長自己不想承認罷了。

    作為一個家長,一定要時刻記住: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自己的言談舉止就是最好的教材。以小見大,請做好榜樣,為孩子設立規則意識,這才是正確的育兒方式。

  • 4 # 大希小樂

    沒有結賬就讓孩子吃,是一種沒有素質的體現。我個人很不喜歡這樣,對這樣對孩子不好,會讓孩子沒有自覺性,慢慢會形成習慣,到任何地方他都會這樣,。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所以家長應該以身作則,這種做法不應該支援。

  • 5 # 丁媽親子時光

    看到這個問題,我臉紅心跳,曾經這樣幹過。

    孩子2歲的時候帶孩子去超市,他看見酸奶一個勁的要喝,簡單的告訴他沒有結賬以後不能喝酸奶,孩子由剛開始的小聲墨跡變成大聲哭鬧,我為了息事寧人,給了孩子一瓶,心想著反正自己要結賬,就提前給孩子喝了。

    為了這件事情,老公把我“教育”的上綱上線,甚至上升到了道德品質的層面。

    培養孩子遵守規則

    成人也好,孩子也好,要想融入集體安全的生活,首要的就是遵守法律與道德,其次是約定俗成的規則。

    去超市購物,就是應該先結賬後吃東西,結賬人多時先排隊,這是去超市購物的規則和常識。

    孩子的規則規矩的培養就是從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小事情做起。

    不好的行為會成壞習慣

    第一次、第二次孩子拿著未結賬的食物就吃,沒有父母的制止和管教,讓孩子誤以為,去超市想吃什麼就可以隨便拿起來吃,等孩子形成這樣的壞習慣時父母在管教要比第一次孩子拿東西吃時多花好幾倍的精力。習慣是非常可怕的,會如影相隨相伴我們一生,培養孩子良好的購物習慣從小開始,杜絕不良的購物喜歡。

    做有原則的父母

    教育孩子時,真的是沒有不是的孩子,只有有問題的父母。

    孩子在超市吃未結賬的東西,一開始去超市孩子並不知道這些規則,父母沒有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和教育,為了防止孩子哭鬧或者其他別的原因而放棄自己的原則向孩子妥協,當孩子“惡行斑斑”時,父母只會抱怨孩子不聽從管教,卻從來不在自身找原因。

  • 6 # 安娜與唐老鴨

    艾瑪,這個問題我也搞過。逛超市時熊孩子非得要吃,不給就瞎鬧,撒潑。我想反正我會去結賬的,吃就吃了吧!但素,散裝的小食品我真的沒給娃拿過,好吧!不排除熊孩子自己伸手拿的,沒來得及制止呢就塞嘴裡了……那啥就這樣讓熊孩子毀了……還好平時沒少跟娃講,不能隨便拿別人或者超市的東西……我想大多數的家長都是跟我一樣,不會任憑孩子拿東西,因為這是最基本的道德。

  • 7 # 小公主變形計

    的確,在超市有時能看到父母拿著未結賬商品給小孩吃,這個肯定跟商場裡的規定是不符的。一般,我不建議這麼做。畢竟,孩子還小,正是建立規則意識的階段。父母應該先付賬,然後再讓小孩子吃喝。

    但也會有一些例外情況:比如,逛商場到一半,小朋友的確很渴。怎麼辦?家長會開啟一瓶未結賬的水或者飲料讓孩子先喝。這時,我建議家長一定要跟孩子說清楚:是因為你太渴了爸爸媽媽才這麼做。正確的順序應該是先交錢後喝。然後確保小孩子明白。

    最怕的是那些孩子吃了喝了,家長不付帳而是把還剩一半的商品隨手丟在超市。這種貪小便宜的做法是對小孩的影響最大的。

    總之,家長是一面鏡子,身教重於言傳。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家長就要先做到。孩子越小,家長越要謹慎言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黑色的棉褲子曬掉色了,怎麼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