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淡定灬363

    兵聞拙速,未睹巧之久”

    對《孫子兵法·作戰篇》中“故兵聞拙速,未睹巧之久也”這句話,不少讀者反映不好理解。有必要做進一步說明。

    曹操注此句說:“雖拙,有以速勝。未睹者,言其無也。”杜牧注:“雖拙於機智,然以神速為上。”(以上見《宋本十一家注孫子》)指出“拙”是講指揮員的“機智”問題,認為指揮員雖然機智不足,但能行動神速,亦可取勝。張景陽《雜詩》:“巧遲不足稱,拙速乃垂名”(見《文選》),其對孫子這句話的理解與曹操等人同。但後人亦有不贊同者,當以清人於為代表,他說:“蓋久必拙,速必巧。”意謂不存在拙而能速、巧而反久的問題,既然拙,就必定久;既然巧,就必定速。拙於機智,又求其神速,是做不到的。因而把“拙速”解釋為“因過速而取敗”。

    是否“巧”必定速,“拙”必定“久”呢?不能做這樣絕對的判斷。

    拙,笨拙之意,與巧相對,在此不應釋為失敗。巧在古代漢語中有技巧和機巧兩個層次的內容。《周禮·考工記序》“工有巧”之巧,指的就是技藝之巧;《孫子兵法·九地篇》“巧能成事”之巧,指的就是機巧,意謂謀劃巧妙。人之巧有大巧、小巧之分。老子說:“大巧若拙。”這種拙,看似拙,實是巧,是大巧。相反,有些巧則是小巧,這種小巧,從大的方面看,有時恰是拙。《墨子·魯問》中說:“公輸子自以為至巧。”這裡的“巧”是指技巧,是一種小巧。墨子認為,公輸盤以有這樣的小巧做為發動戰爭的依據,就是拙,是不聰明的做法。我們有時說某人精明,但不聰明,也是指他精於小巧而拙於大巧之意。如此說來,拙未必不能速,巧也難免久,拙而速與巧而久並非是完全不可能出現的事情。

    這裡有兩對互相關聯的範疇應予注意:一是巧拙,二是久速。巧拙是指揮員的主觀因素,久速是軍隊行動的客觀效果。這兩對範疇互相交叉,可以出現四種情況:巧速、巧久、拙速、拙久。這四種情況中,最理想的無疑是巧速,最差的當然是拙久,對這兩者,人們是容易做出取捨的。最難選擇的是巧久和拙速,孫子正是在將這兩種情況作比較的情況下,才做出寧要拙速,不要巧久這一抉擇的。這是因為,在他看來,“兵久而國利者,未之有也”,故雖巧而久者,亦不可取;而“速”卻常常能補“拙”之不足,達成出其不意、攻擊無備的效果。孫子這樣說,目的在於強調速度對戰爭勝負的重要作用。其說並未自相矛盾。因此,我們說曹操、杜牧之注是正確的,只是言而未詳。於之言則失之絕對化了。

    但應該承認,孫子這一觀點有道理而不全面。孫子認為,“凡興師十萬,出征千里,百姓之費,公家之奉,日費千金,內外騷動,怠於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萬家”(《用間篇》),戰爭曠日持久,國家難於承受,因此應該速決。這是其有道理的一面。其不全面則在於,他只見“久”之害,未見“久”之利,沒有看到這種“久”不但對我有害,而且對敵也有害,更沒有看到,當這種“久”造成的對敵之害大於對己之害時,對我就是一種利了。可見,對“久”採取絕然排斥的態度,就失之片面了。唐朝的李世民、李靖君臣看出了這一奧秘,從理論上提出了“以持久弊之”①、“避其鋒銳,與之持久”②的謀略思想。至明代,俞大猷作《拙速解》,認為天下統一後,堂堂正正地打仗,十圍五攻,力求“萬全之畫”,應講究巧而不嫌其遲。也不完全苟同於孫子。到了近代,李鴻章等人已將持久上升到戰略的層面。“持久”的地位從孫子那裡被提高了許多。後來,毛澤東同志提出戰略上持久,戰役戰鬥上速決的戰略戰術思想,從而將持久與速決辯證地統一起來。他們在久速問題上的這些論述,反映了人們對戰爭規律認識的不斷深化。

  • 2 # 使用者3584327801933

    兵聞拙速,未睹巧之久”

    對《孫子兵法·作戰篇》中“故兵聞拙速,未睹巧之久也”這句話,不少讀者反映不好理解。有必要做進一步說明。

    曹操注此句說:“雖拙,有以速勝。未睹者,言其無也。”杜牧注:“雖拙於機智,然以神速為上。”(以上見《宋本十一家注孫子》)指出“拙”是講指揮員的“機智”問題,認為指揮員雖然機智不足,但能行動神速,亦可取勝。張景陽《雜詩》:“巧遲不足稱,拙速乃垂名”(見《文選》),其對孫子這句話的理解與曹操等人同。但後人亦有不贊同者,當以清人於為代表,他說:“蓋久必拙,速必巧。”意謂不存在拙而能速、巧而反久的問題,既然拙,就必定久;既然巧,就必定速。拙於機智,又求其神速,是做不到的。因而把“拙速”解釋為“因過速而取敗”。

    是否“巧”必定速,“拙”必定“久”呢?不能做這樣絕對的判斷。

    拙,笨拙之意,與巧相對,在此不應釋為失敗。巧在古代漢語中有技巧和機巧兩個層次的內容。《周禮·考工記序》“工有巧”之巧,指的就是技藝之巧;《孫子兵法·九地篇》“巧能成事”之巧,指的就是機巧,意謂謀劃巧妙。人之巧有大巧、小巧之分。老子說:“大巧若拙。”這種拙,看似拙,實是巧,是大巧。相反,有些巧則是小巧,這種小巧,從大的方面看,有時恰是拙。《墨子·魯問》中說:“公輸子自以為至巧。”這裡的“巧”是指技巧,是一種小巧。墨子認為,公輸盤以有這樣的小巧做為發動戰爭的依據,就是拙,是不聰明的做法。我們有時說某人精明,但不聰明,也是指他精於小巧而拙於大巧之意。如此說來,拙未必不能速,巧也難免久,拙而速與巧而久並非是完全不可能出現的事情。

    這裡有兩對互相關聯的範疇應予注意:一是巧拙,二是久速。巧拙是指揮員的主觀因素,久速是軍隊行動的客觀效果。這兩對範疇互相交叉,可以出現四種情況:巧速、巧久、拙速、拙久。這四種情況中,最理想的無疑是巧速,最差的當然是拙久,對這兩者,人們是容易做出取捨的。最難選擇的是巧久和拙速,孫子正是在將這兩種情況作比較的情況下,才做出寧要拙速,不要巧久這一抉擇的。這是因為,在他看來,“兵久而國利者,未之有也”,故雖巧而久者,亦不可取;而“速”卻常常能補“拙”之不足,達成出其不意、攻擊無備的效果。孫子這樣說,目的在於強調速度對戰爭勝負的重要作用。其說並未自相矛盾。因此,我們說曹操、杜牧之注是正確的,只是言而未詳。於之言則失之絕對化了。

    但應該承認,孫子這一觀點有道理而不全面。孫子認為,“凡興師十萬,出征千里,百姓之費,公家之奉,日費千金,內外騷動,怠於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萬家”(),戰爭曠日持久,國家難於承受,因此應該速決。這是其有道理的一面。其不全面則在於,他只見“久”之害,未見“久”之利,沒有看到這種“久”不但對我有害,而且對敵也有害,更沒有看到,當這種“久”造成的對敵之害大於對己之害時,對我就是一種利了。可見,對“久”採取絕然排斥的態度,就失之片面了。唐朝的、李靖君臣看出了這一奧秘,從理論上提出了“以持久弊之”①、“避其鋒銳,與之持久”②的謀略思想。至明代,俞大猷作《拙速解》,認為天下統一後,堂堂正正地打仗,十圍五攻,力求“萬全之畫”,應講究巧而不嫌其遲。也不完全苟同於孫子。到了近代,李鴻章等人已將持久上升到戰略的層面。“持久”的地位從孫子那裡被提高了許多。後來,毛澤東同志提出戰略上持久,戰役戰鬥上速決的戰略戰術思想,從而將持久與速決辯證地統一起來。他們在久速問題上的這些論述,反映了人們對戰爭規律認識的不斷深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兒童可以做哪些家務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