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樂隊是由管絃樂(文場)和打擊樂(武場)兩大部分組成,鼓師則是這支樂隊的指揮,透過演奏鼓(又稱單皮鼓)和板(又稱檀板)將樂隊有機地組織在一起,為所演出的劇目伴奏,而京劇樂隊強烈的節奏感是京劇的重要特色之一,又以打擊樂(武場)最具代表性。這是與京劇演員的表演形式唱、念、做、打、舞密切配合的。京劇樂隊中的管絃樂(文場)在伴奏演員的唱腔、配合演員動作的曲牌時亦是把節奏的變化放在至關重要的位置上。鼓師則是整個打擊樂和管絃樂在伴奏時的組織者和指揮者,透過鼓師所操作的鼓和板演奏出節奏分明、音色突出的“點子”、“套子”,牢牢地控制著舞臺演出的節奏。 根據劇情發展的需要,無論是傳統戲、新編歷史劇或者是現代劇,創作者都為全劇安排了貫穿始終的打擊樂(又稱鑼鼓)和唱腔、過門、伴奏音樂等。打擊樂中運用了許多的“鑼鼓點”,唱腔、音樂中運用了許多不同調式、不同板式的唱段和曲牌 如打擊樂中的“衝頭”、“住頭”、“圓場”、“五錘”、“叫頭”、“九錘半”、“急急風”、“四擊頭”、“亂錘”等,.以及“水底魚”、“幹尾聲”、“四邊靜”等幹牌子,僅打擊樂自身演奏的鑼鼓點和幹牌子便不下百種。 管絃樂中以京胡為主奏的唱腔,如“西皮”、“二黃”、“反西皮”、“反二黃”、“慢板”、“原板”、“流水”、“快板”、“搖板”、“散板”、“二六”、“回龍”等等,以笛子為主伴奏的各類曲牌(主要源於崑曲)和以嗩吶為主伴奏的各類曲牌(主要也源於崑曲),更是多達幾百種, 曲牌中由打擊樂獨自演奏的叫“幹排子”,如“水底魚”、“四邊靜”、“馬伕贊”等;由京胡、笛子、嗩吶為主演奏的叫“清牌子”,如“小開門”、“柳青娘”、“朝天子”、“水龍吟”、“將軍令”、“萬年歡”、“傍妝臺”等,還有便是由管絃樂和打擊樂一起演奏的叫“混牌子”,比如“風入松”、“三槍”、“六麼令”、“園林好”、“出隊子”等。這些名目繁多的曲牌又各有各的特定用途。除了曲調的不同外,很重要的就是節奏的變化和差異。 文場音樂中主要分為唱腔和曲牌兩部分。唱腔又分過門和託腔兩部分。不論唱腔是二黃或西皮,是快板或慢板,在開唱前一般都有過門(唱腔中間也有過門或墊頭),過門開始前都有一段打擊樂演奏的“開頭”或打擊樂合奏,或鼓、板單奏。例如散板前,大部分由打擊樂先奏出鑼鼓點“鈕絲”或“鳳點頭”,操琴者及“文場”其他演奏員即知道這是要拉散板了!這個“鈕絲”或“鳳點頭”的鑼鼓點便是所謂“開頭”。有些唱段前面無須打擊樂一起奏。如一些慢板、原板即由鼓師獨自用板和鼓擊出“扎、多、大”即可。 鼓師在唱腔中對節奏的把握很大程度體現在對“開頭”節奏的把握上。比如“鳳點頭”或“鈕絲”,便有慢、稍慢、快、稍快等各種節奏之分,而對打擊樂合奏的“開頭”之前鼓師又有不同的領奏鼓點,我們稱之為“底鼓”,如“鳳點頭”之前鼓師奏出“八大”,這個“八大”的快慢(也稱之為尺寸),便決定了這個“鳳點頭”的速度,而這個“鳳點頭”的速度也決定了“文場”過門的演奏速度,於是當然也決定了演員的演唱速度。 還有一個更典型的例子比如“西皮流水”和“快板”的“開頭”是“緊錘”(又稱“望家鄉”)打法是“大大大 侖才 侖才……侖侖侖……侖才侖侖”,.“底鼓”是鼓師擊出的的“大大大”,而這“大大大”的節奏是後面“緊錘”節奏的關鍵,也是唱腔快慢的關鍵。 當然,也有許多“流水”或“快板”不用“緊錘”的,根據劇情、節奏的需要,也可打“閃錘”、“單籤鳳點頭”、“三錘”、“單籤一己”等等,比如“蘇三起解”的“蘇三離了洪洞縣”就是用“閃錘”開的,“斬馬稷”中諸葛亮唱的快板就有用“三錘”開的,這種例子不勝列舉,本文就不一一表述了。 總之,可以概括地說,京劇表演中的所有唱腔,都是由鼓師用“開頭”來把握節奏的。 文場音樂的另一部分,即沒有演員的演唱而單獨由樂隊演奏的曲牌,通常是用於伴奏演員的動作,同樣也是由鼓師以“開頭”形式來設定節奏的。如京劇常用的嗩吶曲牌“吹打”,前面的“開頭”為鼓師用小堂鼓領奏的“咚咚”而這兩聲“咚咚”的節奏有多種速度,這速度也就決定了接下來嗩吶演奏的速度。 還有一種表現形式,即在胡琴為主伴奏演員動作“曲牌”或“小拉子”(或稱“行弦”)通常發生在唱段之間,這種伴奏的節奏變化往往是十分突出的。如“四進士”中宋士傑盜書、拆書時所用的“小開門”,“鎖麟囊”中“朱樓尋球”一場所用的“小拉子”,這些節奏變化很大的演奏都是在鼓師單籤“大大……”的帶領下完成的。 當然,.鼓師把握的節奏變化也是隨臺上演員的節奏變化而變化的。這也是鼓師跟著演員,樂隊跟著鼓師的規律。 武場音樂部分主要包括“開唱鑼鼓”、“動作鑼鼓”和“武打鑼鼓”三個部分。我們知道,京劇打擊樂在中國眾多的戲曲藝術中,它的表現是十分突出,十分重要的。尤其伴奏演員的動作和武打舞蹈時,表現手法之豐富,形式之繁多,節奏變化之強烈,都是在各類戲曲中首屈一指的!而這一切盡在鼓師的掌控之中。 比如演員出場時的“打上”,大鑼打上中有“四擊頭”打上,“回頭”打上,“五錘”打上,“水底魚”打上等等。小鑼打上中有小鑼“生上場”,“旦上場”,“小五擊頭”打上“長絲頭打上”等等 以“回頭”(又稱“一錘鑼”)打上為例,開始時由鼓師奏出“底鼓”:“嘟拉大大”然後接“倉才才才……”,而這個“嘟拉大大”的快慢,全在鼓師掌握之中。例如:“失空斬”中諸葛亮的出場,為了表現角色氣定神閒的氣質和官居宰相的地位,就要打的平穩緩慢,而馬謖的第二次上場“來也!”後,同樣是回頭打上,“嘟拉大大”就快得多了。這也是從人物、劇情所需要的節奏出發的。 再如同樣的“水底魚”打上,.“烏龍院”中宋江發現書信遺失後大驚失色上場時用的“水底魚”,不但節奏分明,而且頓挫強烈,烘托了此刻演員的動作和角色的焦急心情;而一般劇目的“探子”過場,也經常用“水底魚”,但急促得多,也“水”得多了。 再如同樣是“風入松”,.用在“群英會”中周瑜舞劍時為了配合演員的劍舞和體現周瑜的大將風度,就緩慢有力,一板一眼地配合演員的一招一式;而“古城會”中張飛上場時用的“急急風”接“風入松”,就要打得急促緊張,節奏也快得多,這就表現了張飛的勇猛暴躁。 京劇不同於一般地方劇種的一大特色,便是豐富多彩的武戲。京劇武戲的劇目多、難度大,表演規範,武戲演員功底紮實,要求嚴格,武打內容豐富、形式講究;而為武戲伴奏的主要是打擊樂,由不同節奏形式的鑼鼓點根據劇情和角色需要組成的打擊樂恰如其分烘托和渲染了戰爭場面,而這一指揮任務同樣是由鼓師完成的。當然也要求大鑼、鐃鈸、小鑼的演奏者必須有紮實的基本功。 武戲同樣強調節奏,.比如京劇鑼鼓“急急風”,以其急促的節奏和強烈的音量成為武戲中最常用的鑼鼓點。但是絕對沒有哪出武戲是“急急風”用到底,為了武戲中的開打也要有輕、重、緩、急,前輩藝術家早就設計出除“急急風”之外的許多用於開打鑼鼓點,例如“串子”、“馬腿兒”、“劈杆”、“滾頭子”、“出手”等等,而即便是“急急風”也有不同開法,不同打法,也有“漲調”、“陰羅”之不同,所以說節奏不僅在文戲中重要,在武戲中也相當重要。這也是為什麼要求一個好的鼓師要“文、武、昆、亂”不擋的道理。
京劇樂隊是由管絃樂(文場)和打擊樂(武場)兩大部分組成,鼓師則是這支樂隊的指揮,透過演奏鼓(又稱單皮鼓)和板(又稱檀板)將樂隊有機地組織在一起,為所演出的劇目伴奏,而京劇樂隊強烈的節奏感是京劇的重要特色之一,又以打擊樂(武場)最具代表性。這是與京劇演員的表演形式唱、念、做、打、舞密切配合的。京劇樂隊中的管絃樂(文場)在伴奏演員的唱腔、配合演員動作的曲牌時亦是把節奏的變化放在至關重要的位置上。鼓師則是整個打擊樂和管絃樂在伴奏時的組織者和指揮者,透過鼓師所操作的鼓和板演奏出節奏分明、音色突出的“點子”、“套子”,牢牢地控制著舞臺演出的節奏。 根據劇情發展的需要,無論是傳統戲、新編歷史劇或者是現代劇,創作者都為全劇安排了貫穿始終的打擊樂(又稱鑼鼓)和唱腔、過門、伴奏音樂等。打擊樂中運用了許多的“鑼鼓點”,唱腔、音樂中運用了許多不同調式、不同板式的唱段和曲牌 如打擊樂中的“衝頭”、“住頭”、“圓場”、“五錘”、“叫頭”、“九錘半”、“急急風”、“四擊頭”、“亂錘”等,.以及“水底魚”、“幹尾聲”、“四邊靜”等幹牌子,僅打擊樂自身演奏的鑼鼓點和幹牌子便不下百種。 管絃樂中以京胡為主奏的唱腔,如“西皮”、“二黃”、“反西皮”、“反二黃”、“慢板”、“原板”、“流水”、“快板”、“搖板”、“散板”、“二六”、“回龍”等等,以笛子為主伴奏的各類曲牌(主要源於崑曲)和以嗩吶為主伴奏的各類曲牌(主要也源於崑曲),更是多達幾百種, 曲牌中由打擊樂獨自演奏的叫“幹排子”,如“水底魚”、“四邊靜”、“馬伕贊”等;由京胡、笛子、嗩吶為主演奏的叫“清牌子”,如“小開門”、“柳青娘”、“朝天子”、“水龍吟”、“將軍令”、“萬年歡”、“傍妝臺”等,還有便是由管絃樂和打擊樂一起演奏的叫“混牌子”,比如“風入松”、“三槍”、“六麼令”、“園林好”、“出隊子”等。這些名目繁多的曲牌又各有各的特定用途。除了曲調的不同外,很重要的就是節奏的變化和差異。 文場音樂中主要分為唱腔和曲牌兩部分。唱腔又分過門和託腔兩部分。不論唱腔是二黃或西皮,是快板或慢板,在開唱前一般都有過門(唱腔中間也有過門或墊頭),過門開始前都有一段打擊樂演奏的“開頭”或打擊樂合奏,或鼓、板單奏。例如散板前,大部分由打擊樂先奏出鑼鼓點“鈕絲”或“鳳點頭”,操琴者及“文場”其他演奏員即知道這是要拉散板了!這個“鈕絲”或“鳳點頭”的鑼鼓點便是所謂“開頭”。有些唱段前面無須打擊樂一起奏。如一些慢板、原板即由鼓師獨自用板和鼓擊出“扎、多、大”即可。 鼓師在唱腔中對節奏的把握很大程度體現在對“開頭”節奏的把握上。比如“鳳點頭”或“鈕絲”,便有慢、稍慢、快、稍快等各種節奏之分,而對打擊樂合奏的“開頭”之前鼓師又有不同的領奏鼓點,我們稱之為“底鼓”,如“鳳點頭”之前鼓師奏出“八大”,這個“八大”的快慢(也稱之為尺寸),便決定了這個“鳳點頭”的速度,而這個“鳳點頭”的速度也決定了“文場”過門的演奏速度,於是當然也決定了演員的演唱速度。 還有一個更典型的例子比如“西皮流水”和“快板”的“開頭”是“緊錘”(又稱“望家鄉”)打法是“大大大 侖才 侖才……侖侖侖……侖才侖侖”,.“底鼓”是鼓師擊出的的“大大大”,而這“大大大”的節奏是後面“緊錘”節奏的關鍵,也是唱腔快慢的關鍵。 當然,也有許多“流水”或“快板”不用“緊錘”的,根據劇情、節奏的需要,也可打“閃錘”、“單籤鳳點頭”、“三錘”、“單籤一己”等等,比如“蘇三起解”的“蘇三離了洪洞縣”就是用“閃錘”開的,“斬馬稷”中諸葛亮唱的快板就有用“三錘”開的,這種例子不勝列舉,本文就不一一表述了。 總之,可以概括地說,京劇表演中的所有唱腔,都是由鼓師用“開頭”來把握節奏的。 文場音樂的另一部分,即沒有演員的演唱而單獨由樂隊演奏的曲牌,通常是用於伴奏演員的動作,同樣也是由鼓師以“開頭”形式來設定節奏的。如京劇常用的嗩吶曲牌“吹打”,前面的“開頭”為鼓師用小堂鼓領奏的“咚咚”而這兩聲“咚咚”的節奏有多種速度,這速度也就決定了接下來嗩吶演奏的速度。 還有一種表現形式,即在胡琴為主伴奏演員動作“曲牌”或“小拉子”(或稱“行弦”)通常發生在唱段之間,這種伴奏的節奏變化往往是十分突出的。如“四進士”中宋士傑盜書、拆書時所用的“小開門”,“鎖麟囊”中“朱樓尋球”一場所用的“小拉子”,這些節奏變化很大的演奏都是在鼓師單籤“大大……”的帶領下完成的。 當然,.鼓師把握的節奏變化也是隨臺上演員的節奏變化而變化的。這也是鼓師跟著演員,樂隊跟著鼓師的規律。 武場音樂部分主要包括“開唱鑼鼓”、“動作鑼鼓”和“武打鑼鼓”三個部分。我們知道,京劇打擊樂在中國眾多的戲曲藝術中,它的表現是十分突出,十分重要的。尤其伴奏演員的動作和武打舞蹈時,表現手法之豐富,形式之繁多,節奏變化之強烈,都是在各類戲曲中首屈一指的!而這一切盡在鼓師的掌控之中。 比如演員出場時的“打上”,大鑼打上中有“四擊頭”打上,“回頭”打上,“五錘”打上,“水底魚”打上等等。小鑼打上中有小鑼“生上場”,“旦上場”,“小五擊頭”打上“長絲頭打上”等等 以“回頭”(又稱“一錘鑼”)打上為例,開始時由鼓師奏出“底鼓”:“嘟拉大大”然後接“倉才才才……”,而這個“嘟拉大大”的快慢,全在鼓師掌握之中。例如:“失空斬”中諸葛亮的出場,為了表現角色氣定神閒的氣質和官居宰相的地位,就要打的平穩緩慢,而馬謖的第二次上場“來也!”後,同樣是回頭打上,“嘟拉大大”就快得多了。這也是從人物、劇情所需要的節奏出發的。 再如同樣的“水底魚”打上,.“烏龍院”中宋江發現書信遺失後大驚失色上場時用的“水底魚”,不但節奏分明,而且頓挫強烈,烘托了此刻演員的動作和角色的焦急心情;而一般劇目的“探子”過場,也經常用“水底魚”,但急促得多,也“水”得多了。 再如同樣是“風入松”,.用在“群英會”中周瑜舞劍時為了配合演員的劍舞和體現周瑜的大將風度,就緩慢有力,一板一眼地配合演員的一招一式;而“古城會”中張飛上場時用的“急急風”接“風入松”,就要打得急促緊張,節奏也快得多,這就表現了張飛的勇猛暴躁。 京劇不同於一般地方劇種的一大特色,便是豐富多彩的武戲。京劇武戲的劇目多、難度大,表演規範,武戲演員功底紮實,要求嚴格,武打內容豐富、形式講究;而為武戲伴奏的主要是打擊樂,由不同節奏形式的鑼鼓點根據劇情和角色需要組成的打擊樂恰如其分烘托和渲染了戰爭場面,而這一指揮任務同樣是由鼓師完成的。當然也要求大鑼、鐃鈸、小鑼的演奏者必須有紮實的基本功。 武戲同樣強調節奏,.比如京劇鑼鼓“急急風”,以其急促的節奏和強烈的音量成為武戲中最常用的鑼鼓點。但是絕對沒有哪出武戲是“急急風”用到底,為了武戲中的開打也要有輕、重、緩、急,前輩藝術家早就設計出除“急急風”之外的許多用於開打鑼鼓點,例如“串子”、“馬腿兒”、“劈杆”、“滾頭子”、“出手”等等,而即便是“急急風”也有不同開法,不同打法,也有“漲調”、“陰羅”之不同,所以說節奏不僅在文戲中重要,在武戲中也相當重要。這也是為什麼要求一個好的鼓師要“文、武、昆、亂”不擋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