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2301697434022
-
2 # 戚十九
要回答這個問題,先要清晰理解“祥林嫂”是何許人物。
一、掙扎著想改變命運的祥林嫂《祝福》中的“我”第一次見到祥林嫂時,祥林嫂頭上扎著白頭繩,烏裙,藍夾襖,月白背心,年紀大約二十六七,臉色青黃,但兩頰卻還是紅的。模樣還周正,手腳都壯大,很能吃苦耐勞,“簡直抵得過一個男子”。
後來陸續知道她家裡還有嚴厲的婆婆,一個小叔子,十多歲,能打柴了;她是春天沒了丈夫的;他本來也打柴為生,比她小十歲。
祥林嫂是做中人的衛老婆子介紹給魯四老爺的,介紹時說叫她祥林嫂,說是自己母家的鄰舍,死了當家人,所以出來做工了。
實際上,祥林嫂是瞞著逃出來的。
舊社會的女人有“三從四德”,“三從”即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她既然已經出嫁了,就是婆家的人,孃家是管不了的,又死了丈夫,也沒有孩子,還有個待娶的小叔子,她自己也知道面臨的命運是什麼。
所以才瞞著婆婆跑出來,因為不想屈從於既定的命運。
可終究,還是沒逃過。
二、像捱了錘的黃牛的祥林嫂王小波在《黃金時代》的開頭寫道:“那一天我二十一歲,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愛,想吃,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雲。後來我才知道,生活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後變得像捱了錘的牛一樣。我覺得自己會永遠生猛下去,什麼也錘不了我。”
祥林嫂再嫁後,大家都說她交了好運了,上頭又沒有婆婆,男人有的是力氣,會做活;房子是自家的,年底就生了一個孩子,男的。
那時的祥林嫂,心中充滿了希望,以為生活會永遠美滿下去。
誰料到有的是力氣的男人,因為傷寒就死了,以為春天不會有的狼,卻吃了自己的兒子。
生活會永遠美滿下去的奢望,突然變成了一個大鐵錘,錘的祥林嫂措手不及。
三、初現死屍跡象的祥林嫂丈夫死了,兒子被狼吃了,祥林嫂沒有辦法,又來到魯鎮,做了魯四老爺家的女工。
這時候的祥林嫂,“她仍然頭上扎著白頭繩,烏裙,藍夾祆,月白背心,臉色青黃,只是兩頰上已經消失了血色,順著眼,眼角上帶些淚痕,眼光也沒有先前那樣精神了。”
祥林嫂抬起她沒有神采的眼睛,以“我真傻,真的,”為開頭,講了兒子阿毛被狼叼走的事。
又經歷一次大難的祥林嫂,已經沒有往日的聰明勁了。
原文中說:“上工之後的兩三天,主人們就覺得她手腳已沒有先前一樣靈活,記性也壞得多,死屍似的臉上又整日沒有笑影,四嬸的口氣上,已頗有些不滿了。”
因為祥林嫂嫁了兩次人,是敗壞風俗的,所以不能幫忙準備祭祀的事情的。
而鎮上的人們,對她也只剩下鄙薄了。女人們一開始也還一遍一遍聽著她的悲慘故事,流些虛偽的眼淚,到最後,只剩下厭煩了。
而祥林嫂的故事,對別人而言,是茶餘飯後的故事,對她而言,卻是差不多要了她命的重錘,一遍一遍回顧著阿毛可愛的神態,想象著阿毛長大的樣子,自我安慰著,像一個失去靈魂的死屍,在世上孤零零的挨著時間。
四、百無聊賴的祥林嫂出現死屍跡象的祥林嫂,總還算是半個人。
但柳媽的話,讓她徹底對生活失去希望。柳媽說她,當時索性撞死了就好了,結果和第二個男人過活不到兩年,將來到陰司去,兩個死鬼的男人還要爭,閻羅大王只好把她鋸開來,分給他們。
祥林嫂的臉上就顯出恐怖的神色來。她聽了柳媽的話,做了一年活,總算存夠十二元鷹洋,到土地廟裡去捐了一條門檻。
捐完門檻,她神氣很舒暢,眼光也分外有神,高興似的對四嬸說,自己已經在土地廟捐了門檻了。
她以為這樣,就算贖了自己的罪孽,從此不再是個恥辱之人了。冬至的祭祀節,她像第一次參加祭祀時那樣,準備去拿酒杯和筷子。四嬸的慌忙大聲說:“你放著罷,祥林嫂!”使她意識到,即使捐了門檻,她還是個不受待見的人,閻王爺還是要把她鋸成兩半。
從此,祥林嫂的境況便越發不好了,“眼睛窈陷下去,連精神也更不濟了。而且很膽怯,不獨怕暗夜,怕黑影,即使看見人,雖是自己的主人,也總惴惴的,有如在白天出穴遊行的小鼠,否則呆坐著,直是一個木偶人。不半年,頭髮也花白起來了,記性尤其壞,甚而至於常常忘卻了去掏米。”
“我”最後一次見到祥林嫂,就是“祝福”的前一天,那時候,她“五年前的花白的頭髮,即今已經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臉上瘦削不堪,黃中帶黑,而且消盡了先前悲哀的神色,彷彿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間或一輪,還可以表示她是一個活物。她一手提著竹籃。內中一個破碗,空的;一手拄著一支比她更長的竹竿,下端開了裂:她分明已經純乎是一個乞丐了。”
第二天,祥林嫂就死了。
五、被比喻成“祥林嫂”被比喻成“祥林嫂”,多半帶著鄙視、同情的含義。會被比喻成祥林嫂,一般會有三個特點,神態上的和語言上的,以及遭遇上的。
《祝福》裡,關於祥林嫂的描寫,最令人叫絕的就是“我”最後一次見到祥林嫂的場景,那時候祥林嫂銷售不看,彷彿木刻似的,尤其那句“只有那眼珠間或一輪,還可以表示她是一個活物。”
一個麻木、沒有生氣的活死人,就這樣付諸筆下。如果有人也經常毫無生氣,頹廢不堪,喪氣十足,坐在椅子上,眼睛沒有焦距,沒有神采,偶爾間或一輪,還可以表示他是一個貨物,那他就會被比喻成祥林嫂。
這是神態上的,祥林嫂的另一個大的特點,就是第二次出現在魯鎮後,總是嘮叨阿毛的事情。
如果一個人也這樣,以固定句式開頭,一遍又一遍的重複著自己悲慘的事情,自怨自艾,也有可能被比喻成祥林嫂。
祥林嫂是舊社會被踐踏,受鄙視的可憐人,在那個時代,踐踏她的是吃人的封建禮教。現代社會依然存在著祥林嫂式的人物,只是踐踏他們的,換了一種面貌,而他們自己的表現,與祥林嫂相比,也略有不同。
所以,第三種特點,是不易被發覺,人們多是從第一第二種特點上來判斷的。
以上。
回覆列表
祥林嫂的特點是愛嘮叨,總是反反覆覆說同樣的事情和話。她逢人便講起兒子的死和自己的悲慘遭遇,鄉親們起初特意過來聽聽祥林嫂的悲慘故事,漸漸的被鄉里人所厭惡。祥林嫂是魯迅短篇小說《祝福》中虛構的人物。祥林嫂是舊中國農村勞動婦女的典型形象。她勤勞、善良、質樸、頑強,但在舊社會她不但不能爭得一個做人的起碼權利,反而成為一個被踐踏、遭迫害、受鄙視而終甚至於被封建禮教和封建迷信所吞噬的人物。不過,她對封建禮教和封建迷信並沒有明確的認識,她也不知道造成自己人生悲劇的真正原因,她當然也不懂得,要改變自己人生命運的唯一道路是:推翻這造成人們人生悲劇的萬惡的封建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