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秉燭讀春秋

    話說秦朝末年,陳勝吳廣的農民起義軍,極大的動搖了秦朝的統治,與此同時,楚國名將項梁帶領著8000子弟兵和侄子項羽起兵響應,此時,範曾投身項梁叔侄的軍隊,範曾他對項梁說:“秦滅六國,楚最不幸。楚懷王被秦始皇殺死在秦國,楚華人至今都懷念著他。

    假如將軍以楚懷王的後代做“領導”,會號召更多的人來投奔將軍,畢竟楚國百姓懷念楚懷王。

    項梁覺得范增的話很有道理,就派人四處尋訪楚懷王的後代。沒過多久,大家找到一個楚懷王的孫子熊心,這時他才13歲,正替人家當放羊娃。於是項梁帶領大家把熊心立為楚王,為了順應楚人懷念故國的心情,仍稱他做“楚懷王”。這個訊息傳開以後,果然又有很多人趕來參加項梁的隊伍。

    當時,趙國受到秦國的攻擊,趙王於是向楚懷王求援,楚懷王派宋義為上將軍,叫他帶著次將項羽、末將范增北上救趙。

    宋義率領大軍很快出發了,宋義是個膽小怕死的人,當他走到安陽(今山東省曹縣東)的時候,便號令全軍原地休息,他自己每天在大帳中飲酒作樂,從不提出兵援趙的事。

    項羽實在忍耐不住,便來見宋義:“救兵如救火,現在趙王危險,我們應該立即率兵渡過黃河,與趙王來個裡應外合,就一定能夠大敗秦軍!”宋義根本置之不理。並且諷刺挖苦項羽,項羽本是個火暴脾氣,強忍沒有發作。

    一天早晨,項羽全副武裝,大步跨進宋義軍帳,再次要求立即出兵救趙。宋義大發脾氣,喊:“我已下可軍令,出戰者斬之,難道你要以頭試令嗎?”

    項羽火往上撞,忍無可忍,大吼一聲:“我要借你頭髮令!”說時遲那時快,項羽一劍斬下他的腦袋。

    將士們聽說殺了宋義,都立刻表示願意服從項羽的指揮,並擁立項羽代理上將軍一職。

    項羽大權在握,他擔任了援趙大軍的主帥,下令士兵每人帶足三天的口糧,然後又下令砸碎全部行軍做飯的鍋。將士們都愣了,將軍是不是瘋了,把吃飯傢什砸了,怎樣生火做飯。

    項羽說:“沒有鍋,我們可以輕裝前去,立即挽救危在旦夕的趙國!至於吃飯嘛,讓我們到章邯軍營中取鍋做飯吧!”

    大軍渡過了漳(zhāng)河,項羽又命令士兵把渡船全都鑿沉,同時燒掉所有的行軍帳篷。戰士們一看退路沒了,這場仗如果打不贏,誰也活不成了!

    《史記·項羽本紀》:“項羽已殺卿子冠軍(楚軍統帥宋義),威震楚國,名聞諸侯。乃遣當陽春、蒲將軍將卒二萬渡河(漳河),救鉅鹿。戰少利,陳餘復請兵。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

    項羽指揮楚軍很快包圍了秦國的軍隊,同秦軍展開了激烈的戰鬥,渡河的楚軍無不以一當十,以十當百,個個如下山猛虎,人人都奮勇拼殺。

    經過多次交鋒,楚軍終於以少勝多,把秦軍打得大敗。這就是著名的“鉅鹿之戰。

  • 2 # 苦茶庵

    這個成語主要是指斷絕後路、一心進取之義,來源於項羽與秦軍之間的“鉅鹿之戰”。在秦末的農民起義戰爭中,這是全面扭轉戰局的一次戰役,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例,故事的主角項羽經此一戰,威懾了秦末起義中紛紛自立所有勢力,為以後西楚霸王的地位奠定了基礎。這一舉措在這次戰役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項羽,名籍,字羽,下相人,他是中國軍事思想“勇戰派”代表人物,與“謀戰派”孫武、韓信等人齊名。項羽是楚國名將項燕之孫,對於他的事蹟更需從農民起義說起。

    陳勝、吳廣起義訊息傳來後,項梁、項羽叔侄在會稽(今浙江紹興境內)殺太守舉兵,隨後率八千子弟渡江,揮師北上。首先與陳嬰領導的東陽(今安徽天長市西北)起義軍會合,渡過淮河後又合併了英布和蒲將軍的隊伍,至此這支軍隊已經達到六七萬之眾抵達下邳後安營紮寨。在陳縣被攻破,陳勝被殺,各路起義軍群龍無首的情況下,他們及時地填補了這一空缺他們仍然打著“張楚”的旗號,成為起義軍的領袖。各地分散的起義隊伍紛紛向下邳集中,很快下邳成為新的中心,成為這時各地起義軍的聚集地。

    白這支起義軍在北上攻秦的道路上,受到陳勝起義軍的分支秦嘉的阻擊,項羽打敗秦嘉合併了這支軍隊,從此在正面與秦軍交戰。這期間70歲的范增前來投靠,建議項梁立楚國國君後代為王,於是找來已經淪為放羊娃的楚懷王孫子熊心,立為楚懷王,封陳嬰為上柱國,項梁自立為武信君,建立了更為完整的領導機構。從此楚懷王成為各地起義軍名義上的領袖,推翻秦王朝的戰爭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項梁在此後的戰爭中被殺,楚懷王從盱眙遷至彭城,以此為中心收攏分散在各地的起義軍。經過這次調整,克服了項梁死後出現的危機,各路兵馬重整旗鼓,統一在以彭城為中心的號令下,繼續向秦王朝發動攻擊。

    鉅鹿之戰是由河北境內的戰事引發。陳勝派出的一支北路大軍入河北後不久,將領武臣即自立為趙王,不久武臣又在內部鬥爭中被殺,張耳、陳餘迎立戰國時期趙國後代趙歇為王,趙國貴族復國成功。章邯在攻滅陳勝起義軍以後,掃平中原,認為南方崛起的起義部隊不足為患,將河北建立的趙國政權作為他的打擊目標。章邯移兵北上進入河北境內,直接將兵鋒指向趙王歇。此前秦將王離與趙王歇、張耳、陳餘苦戰於鉅鹿。章邯軍隊先至趙國國都,隨即與王離會師於鉅鹿。趙國形勢頓時危急起來,於是求救於楚。楚懷王派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范增為末將,率主力軍北上救趙。秦末具有決定性的戰役鉅鹿之戰就這樣拉開了帷幕。

    在北上救趙的過程中,因宋義逡巡不前,項羽遂殺死宋義,自任上將軍,懷王同時令英布、蒲將軍同歸項羽指揮。面對30萬秦軍,前鋒英布經過幾次艱苦作戰,無法取得進展。項羽隨後率軍北上,渡過漳水之後,鑿沉渡船,打破釜、甑,焚燒營帳,每人只攜帶三天糧食向鉅鹿挺進,以顯示起義軍義無反顧的決心與氣概,“破釜沉舟”一詞正是由此而來。而在此前各路舊貴族的諸侯軍早已到達,畏懼秦軍強盛,紛紛築起營壘不敢迎戰。6萬楚軍在項羽帶領下首先將秦將王離包圍,切斷秦軍甬道,斷絕其糧草供應,隨後與秦軍進行了9次大戰。《史記》描述楚國戰士喊聲震天,無不以一當十,大破秦軍,諸侯軍隊從營壁上向下觀望,被楚軍的氣勢懾服心驚膽戰,為之色變。如此高漲計程車氣和向披靡的戰鬥力,與項羽的破釜沉舟之舉有著很大的關係,起義軍已無退路,只有奮勇向前。回電能中用經此一戰,秦朝將軍王離被俘,蘇角被殺,涉間自焚。隨後項羽又閃擊秦軍主帥章邯軍隊於汙水,章邯由於損兵折將,士氣大損,同時又因為孤軍遠征,缺乏後援,在走投無路無可奈何之下,只好率餘部20餘萬投降項羽。從此秦朝賴以掃蕩起義軍的唯一一支部隊被全部消滅,無力再組織軍隊鎮壓起義軍,完全處於守勢。

    經此一戰,項羽完全懾服了各路諸侯,從此,他成了各路反秦軍隊的實際首領,各路諸侯無不服從項羽的號令,楚懷王已名存實亡。另一方面秦朝由於主力被殲,遂完全放棄了收復六國地域的奢望,採取守勢,任由起義軍在關東自由發展。這是秦末農民起義戰爭的轉折點,從此以後起義軍勢如破竹,直至顛覆秦王朝統治。破釜沉舟之舉,將項羽英勇善戰的特點展露無,在以弱敵強的艱難形勢下,為最終取得勝利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闌尾炎可以不開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