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6
回覆列表
  • 1 # 哲學詩畫

    是誰不想長大?

    現在的兒童(6~12歲)總是揹著大大的書包,放學後除了完成課堂作業之外還要參加名目繁多的校外培訓,從小學習鋼琴、舞蹈、美術和書法的他們缺少無憂無慮的童年,據一些調查顯示,目前大部分小學生在其成長過程中都顯示出不同程度的不願上學、害怕考試的煩惱。他們的作文中也常常流露出害怕長大的想法。

    12~18歲的青少年階段是個體的自我意識高度發展,生理、心理迅速發育並逐漸達到成熟的時期。處在這個階段的初中生和高中生逐漸開始思考自己的未來,形成自己的價值觀,張揚自己的個性。同時他們還面臨著很大的學習任務,特別是站在人生重要轉折點上的高年級學生正準備考大學找工作,精神負擔也許超出其所能承受的範圍,當他們自覺沒有能力持久地應對當前壓力時,會逃課、退縮、固執、哭泣、玩世不恭,甚至產生輕生的念頭,而這些消極的行為和想法實際上根源於他們“不想長大”心理的消極一面。

    如今在高校,除了那些有著“奶瓶情結”的大學生之外,還有部分大學生熱衷於收集維尼熊、流氓兔、加菲貓等玩具:另外也有整天沉迷於動漫世界或沉醉於網路遊戲而夜宿網咖的,這些年輕人“長不大”的行為中也折射出一些“不想長大”的情結。

    在步入社會身處職場的人當中,偏愛並收集各種玩具和模型的成年人也不在少數。他們在家裡、辦公桌和汽車上擺滿各種玩偶、芭比娃娃和各類小車模型等,還時常感慨:“要是人水遠不長大,永遠是個無憂無慮的小孩子,該有多好呢?”

    積極方面和消極方面

    當遇到挫折和壓力時人們在行為上的表現分為消極反應或積極的應對,前者有迴避、忘記、自我否定、推卸責任、不成熟行為等,後者比如微笑面對、嘗試著超越自我。心理與行為雖然不存在——對應關係,但行為通常是心理活動的外在表現,消極行為常常源於消極的心理,反之亦然。

    “不想長大”的心理普遍地存在於人們心中,但它有積極和消極之分,眷戀童年、愛幻想是二者的共同之處。

    著名漫畫家朱德庸在上海的一次書展上說:“成年人怎樣才能找回快樂的本能?建議大家每天做一次小孩,就會發現快樂其實就那麼簡單。”保留“不想長大”心理的積極一面,可以讓我們簡單地活著、單純地思考、自由地幻想,將這些積極的品質運用到創作中也許還能寫出美麗的童話故事、動聽的兒童歌曲,編出迷幻的網路遊戲。

    持有“不想長大”心理消極一面的個體可能會更多地表現出一些負面情緒:逃避易幻想、脆弱易自卑、焦慮易退縮、孤獨易失落、浮躁又空虛、反抗又妥協、莽撞又怯懦、獨立又依賴、自我封閉又渴望被理解、懷有夢想又深陷迷茫。如若個體不能以適當的方式調整心態,就容易迴避現實併產生不成熟或幼稚行為,傷害自己的身體甚至他人。

    深層的心理原因

    很多的心理現象是可以透過心理學的相關理論來解釋的。“不想長大”心理的產生實際上源於自我防禦機制中的退行和固著。自我防禦機制是由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提出的概念,是指當遇到威脅而引起強烈的焦慮和罪惡感時,人們不自覺地進行潛意識的心理活動來消釋焦慮,維持心理上的平衡。而弗洛伊德把退行與固著比喻為戰爭過程中的撤退,在行軍過程中,一旦遭遇到不可克服的障礙或失敗,只好以退為進,從長計議。

    退行,是主體透過倒退至人格發展的前一個(甚至前幾個)階段,來消除他自己對成長的恐懼。比如一個三四歲的孩子本來已經順利地通過了口腔期(0~1歲的階段),但是當其母親又生了一個小妹妹或小弟弟之後,因父母的注意力更多地轉移到更小的嬰兒上,這個孩子便感覺受到冷遇。可憐的孩子為了消釋失去母愛的焦慮,於是退回到“口腔期”,重新吮吸手指、咬指甲、亂吃零食等等。

    也有一種對身心有益無害的退行,比如“老夫聊發少年狂”,年邁者返老還童,表現出與自己的實際年齡完全不相符的天真、單純、頑皮、執著和快樂,這種“退行”昭示了個體的人老心不老,無疑是心理健康的表現。

    人格的正常發展應該是穩定地從一個時期過渡到另一個時期。然而,進展有時會停止,人可能停留在原處而不能登上更高一級臺階,這種心理現象叫“固著”。個體面對不安全因素,失敗和懲罰時,為了避免自尊心遭受打擊,覺得原地踏步反倒安全,按照經典的精神分析學說,固著是正常發展的不可避免的特點,也可成為適應不良行為的根源。每個人的人格發展中,都或多或少地有一些固著現象。

    自我防禦機制是人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逐步形成發展起來的,它已經成為人格中穩定的、有機的組成部分,成為一種近乎習慣化的反應方式,因此,影響人格形成的家庭教養方式和社會文化環境也會間接地影響到“不想長大”心理的形成,

    美國加里福尼亞大學的心理學家根據父母要求和孩子反應這兩個維度將父母的教養方式分為權威型、專制型、溺愛型、忽視型。研究發現,權威型家庭教養方式下成長的孩子心境樂觀積極,有較高的自信,社會適應能力比較出色,能夠坦然地面對成長,較好地處理成長過程中的各種問題。而其他3類教養方式下成長的孩子會不同程度地表現出缺乏自信、對未來的擔憂、對成長的焦慮,表現出退縮等負面的情緒和行為。

    每個人都生活在特定的社會文化環境中,文化透過父母的教養觀念、學校教育、大眾媒體傳遞給孩子,進而影響他們的人格特徵,在提倡獨立意識的社會文化背景中成長的孩子,會被更多地鼓勵去獨立面對生活,接受一些磨難訓練,以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成長。

    坦然面對成長

    心理學認為,一般來說人人都有某些不現實、不正確乃至不健康的慾念或衝動,有的人不能控制它,有的人只是消極壓抑,有的人卻能以理性的自覺和堅強的意志去克服、消除、拋棄這些不良意念和衝動。這種差異實際是習慣化的人格特徵的必然結果,而人格雖然具有一定的穩定性但並非一成不變,它會隨著生理的成熟和環境的改變而產生或多或少的變化。因此,從作用於“不想長大”心理的人格因素來看,我們可以透過提高自我調整、自我控制和自我修養的水平來克服此類心理的消極方面。

    一方面,當覺察到自己的消極情緒時,不是消極壓抑、埋怨、發洩,而是採取理智和冷靜的態度將下正確、不現實、不可能的思想要求用客觀條件允許的思想行為表達出來。比如因被誤解而受到朋友批評時,首先應該讓自己的情緒平靜下來,回憶事件的來龍去脈,待到心平氣和的時候再和朋友探討此事,避免因衝動而產生更多的矛盾。再如,當個體面對繁重的學習或工作壓力時,可以暫時用音樂來放鬆自己,或透過運動來緩解不滿情緒,或者對朋友傾訴一下自己的煩惱,待到情緒緩和時再繼續學習或工作,而不是消極地迴避現實或應付了事。

    最後,對於父母而言,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應該給予他們必要的關注和愛,對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並對其行為做出適當的限制,設立恰當的目標並堅持要求孩子服從和達到這些目標,耐心傾聽孩子的觀點,鼓勵孩子參與家庭決策,在理性、嚴格、民主、有耐心並充滿愛的家庭環境中成長的孩子,會更容易形成樂觀積極健康的心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什麼好的家庭教育課推薦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