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明德儒商書院
-
2 # 唐門吹水
陸游曾經寫過一首詩:“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可見自古以來,人們都把九州代指全中國。不同時期,九州的分法和叫法也各有不同。 《尚書》中的《夏書·禹貢》記載,大禹的時候,天下分為九州,分別為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梁州、雍州、豫州。豫州是中心,其他州環繞豫州。 《周禮·夏官·職方》有幽、幷州而無徐、梁州。
現在,人們普遍都把華夏大地叫做神州大地,這神州就是從九州引申而來的。 -
3 # 文史不假
華夏九州,又稱神州大地或九州大地,是中國在先秦時期的典籍《尚書·禹貢》中所記載的地域範圍。從東周以後,“九州”逐漸演變成了一個泛稱,就籠統的指古代中國的所有疆域。直到東晉以前,九州專指漢族人居住的地區,也稱為“漢地”。
其實,“州”字,在古語中的意思就是“陸地”的意思。所以,九州通俗一點講,就是九塊不同的陸地而統合成的疆域。《呂氏春秋·有始覽·有始》記載:
“河、漢之間為豫州,周也。兩河之間為冀州,晉也。河、濟之間為兗州,衛也。東方為青州,齊也。泗上為徐州,魯也。東南為揚州,越也。南方為荊州,楚也。西方為雍州,秦也。北方為幽州,燕也。”
以上,就是所謂的“九州”,接下來,一個一個摘出來認識認識。
一、豫州
此地,為周天子都城洛陽的所在地,又稱為“中州”,是九州的中心之地。範圍以今河南省為中心,覆蓋了山東省、山西省、安徽省、河北省和湖北省的部分地區。同時,它也是很多歷史上很多朝代的政治和文化發祥地和集散地。
二、冀州
這個無需多言,此地被譽為“華夏第一州”,位於黃河流域的大部分割槽域,中國最早的文化形成地。其中,包括今山西省大部和河北省的西部和北部、北京市的全部、還有太行山以南的河南省一小部。
三、兗州
此地為“孔孟之鄉”和“禮儀之邦”。東仰“三孔”(孔府、孔廟、孔林),北觀泰山,南望微山湖,西臨梁山,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商賈雲集之埠”。大體位於古黃河和濟水之間,因為黃河經常氾濫,所以導致了兗州人民經常遷徙,包括今山東省西部、河南省東北部和河北省東南部地區。
四、青州
據《周禮》記載“正東曰青州,蓋以土居少陽,其色為青,故曰青州。”周時期,青州成為了姜尚的封地,就是後來齊國的所在地。位於今山東半島的一部分,據考古發現,早在7000多年前,青州就有人類定居了。
五、徐州
徐州古稱為彭城,歷來都是為州、都、府、道的治所在地,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建城史。徐州地處黃淮平原,位於江蘇省的西北部,北扼齊魯之地,南屏江淮,東襟黃海,西接中原之地,氣候宜人,環境優渥,素有“五省通衢”、“兵家必爭”和“商賈雲集”之稱。
六、揚州
“煙花三月下揚州”這首詩的名氣太大了,指的就是如今的江南一代。範圍大致包括淮河以南、長江中下流域以及嶺南的部分地區。之前發展較慢,直到宋朝之後,尤其是南宋以後,隨著中國經濟的南移,逐漸發展壯大,成為了中國重要的經濟中心和政權的支柱。
七、荊州
荊州,大體相當於今湖北省和湖南省的大部,從荊山一代的地區,一直延綿到了衡山以南的地區,是史上兵家必爭之地。關於荊州,歷史上最有名的恐怕就要數“劉備借荊州”了,三國名將關羽就曾經長期屯兵駐守於此。
八、梁州
梁州,是一個漢族和少數民族共同雜居的地區,自然資源豐富,文化包容多樣,民風強悍好戰,是古代中國統治歷來都薄弱的地方。大概包括今陝西省、四川省以及雲貴等部分地區。
九、雍州
雍州,位於今陝西省、青海省、甘肅省和新疆自治區的部分地區。東界抵晉陝二省分界的黃河,西界至黑水或張掖河,是古絲綢之路的載體,很多西域的商人都是透過雍州,進入中國內地通商或者結盟的。
直到現在,我們仍喜歡用“九州”來代指全中國。但是,這九個州中,現在有三個州徹底成為了古地名,完全消失在全國的行政區劃之中。另外,徐州、揚州和荊州,則降級變成了現在的地級市,而冀州、兗州和青州,則成為了縣級市。
-
4 # 毛劍傑
從戰國以來,九州就是古代中國的代稱,或者說是華夏族先民、華夏文化圈原初的核心地域概念。“九州”之名,最早出現在先秦典籍《尚書·禹貢》中,然後最遲在晉代已成了古代中國的代稱。 不過,託名上古大禹之作的《禹貢》,實際上應該是戰國末期的作品,因為《禹貢》中所記載的很多東西,都是戰國末期才有的現象。 《禹貢》的九州,分別是: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 其中,冀州最大,兗州即今山東南部一帶,青州則是今膠州半島一帶,徐州在兗州南方,揚州最南,荊州即兩湖之地,豫州今中原河南一帶,梁州是陝西及西南巴蜀雲貴州之地,雍州則是西北之地。 不過,《周禮·夏官·職方氏》沒有梁州,冀州則分出了幷州和幽州: “東南曰揚州”,“正南曰荊州”,“河南曰豫州”,“正東曰青州”,“河東曰兗州”,“正西曰雍州”,“東北曰幽州”,“河內曰冀州”,“正北曰幷州”。
回覆列表
有史書記載,古代中國有“九州”之說,但說法不一,有三代九州說法:《尚書》所記被稱為夏朝九州:冀州、袞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涼州、雍州;《爾雅》所記被稱為商朝九州:冀州、袞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雍州、幽州、營州;《周禮》所記被稱為周代九州:冀州、袞州、青州、揚州、荊州、豫州、雍州、幽州、幷州。
這是一種按照行政區域劃分的九州;還有一種按照天然地理劃分的九州;
四千多年前,中國古代洪水為患,大禹受命治水,他採用“治水須順水性,水性就下,高處鑿通,低處疏導”的治水理念,疏通河道,讓洪水快速透過,最終導之流入大海。大禹經過13年的治理,洪水終於都向下游流入海里,江河從此暢通,中國大地初步形成九州。
而古代中國有一個大型的井田制九宮格,橫著的兩條線是黃河、長江,這兩大河流的上游、中游、下游的臨界處就是豎著的兩條線,剛好就分成了九大板塊。
北方三大板塊:上游,後來稱為涼州,今甘肅一帶;中游:後來稱為幷州,今山西、河北一帶,春秋晉國稱霸於此;下游:幽州,今河北以北;
南方三大板塊:上游:後來稱益州,今四川一帶;中游:古荊州,湖北、湖南一帶,春秋楚國稱霸於此;下游:揚州,今江浙一帶,春秋吳、越稱霸於此;
黃河與長江之間的三大板塊:上游:雍州,今陝西一帶,秦國稱霸於此;中游:豫州,後稱為中州,今河南一帶,下游:後來稱為青州,春秋齊國稱霸於此;
因此,中國的中是指居黃河、長江之中,這也是中國之所以叫中國的緣由;古中國的九州,實際上就是分佈在黃河長江沿岸的九大陸地板塊:涼州、幷州、幽州、雍州、中州、青州、益州、荊州、揚州。
九州,就是一個巨大的井田制九宮格,天子居中,八方朝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