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對艾灸很感興趣,但是不知如何入門,不知是否可以考證?請問哪位有好的培訓機構或者其他入門方式推薦?
4
回覆列表
  • 1 # 心心家美食

    學艾灸首先要學習中醫理論基礎知識,比如陰陽,五行,四診八綱,經絡,穴位。因為艾灸要順著經絡上的穴位灸,效果才好。亂灸沒效果,大家又說中醫沒有用咯,其實是自己都沒有深入瞭解和學習過中醫!

  • 2 # 金錦源

    首先要通讀一些有關艾灸的書,比如灸繩。

    第二瞭解什麼是直接灸、隔物灸、灸具灸和懸灸(包括迴旋灸和雀啄灸),還有電熱灸等等,要親身體驗一番。

    第三有煙灸和無煙灸皆要親身體驗。

    第四灸久穴位順序需明確,宜從上到下,先陽後陰,最後引火歸元並封穴。選穴宜精少。

    第五要懂得灸之反應,如起水泡,灸部發癢。

    第六私人自用,自學即可。若要學全,可去世界灸法大會學,有證書發。

  • 3 # lucy999

    我也是從一個什麼都不懂的開始入門的,開始只是買那種艾絨用艾灸盒,但是效果一般,後來接觸的是根據倒流煙的原理開發的艾灸貼,然後做了這個,開始了系統的學習,首先要根據人體穴點陣圖學習穴位的分部,找準穴位你的艾灸就成功了百分之八十!然後就是百分之二十的學習,分清穴位的功能!比如腳上的穴位能管住你的感冒,手上的穴位能管住你的咳嗽,就是這麼神奇!

  • 4 # 中醫艾灸達人雅萱

    艾灸不像針灸那樣對穴位要求精準,俗話說離穴不離經,主要沿著經絡走就不會有錯,所以最開始要把經絡找到。(可看一些相關掛圖或百度)

    再就是學習一些常用穴位,雖然不用找的太精確,但是也要知道每個穴位的作用和大概位子,這些都是基本功,在哪裡學都要自己去記住的。

    艾灸順序一般都是先陽後陰(也就是先後背再胸腹),先上後下,先左邊再右邊。

    艾灸的注意事項:

    1.劇烈運動後不可以馬上做艾灸

    2.孕婦,例假,餓肚子(過飢),酒醉,不可做艾灸

    3.艾灸時,不要吹風,夏天也要注意

    4.不要吃飽飯後馬上艾灸,飯後1個小時再艾灸

    5.艾灸前要喝點溫水,艾灸後喝熱水利於排毒

    6.艾灸後1小時內不要用冷水洗手洗臉,因為艾灸後身體裡的毛孔開啟,容易受涼

    7.艾灸後不要吃涼的東西,注意保暖

    8.心臟處,不要做艾灸

    9 .用於保養三到五天灸一次,用於調理疾病可以灸一週休息一天。

    10.艾灸沒有副作用,但容易上火,所以經常艾灸的記得偶爾要灸湧泉和太沖

    艾灸具有祛溼寒,通經活絡,昇陽舉陷,消腫散結,回陽救逆的功效。用艾灸調理身體沒有副作用,對身體基本沒有傷害,但是艾條的選擇很關鍵,使用劣質艾條對身體的傷害還是有的,這個要注意。

  • 5 # 得意洋洋的大亨

    其實艾灸學起來並不難,本人也是小白入門,對艾灸也略有了解要想學艾灸首先你需要了解一下經絡和穴位,艾灸不像針灸那樣對穴位準確率要求較高,之所以說艾灸學起來相對容易就是在這裡了,艾灸對穴位的要求不高,俗話說離穴不離經,只要經絡對準了穴位略有偏差也是可以的

    其次你需要了解各個穴位的作用,就比如說感冒引起的扁桃體發炎,嗓子不舒服,我們一般是天突穴配合谷穴,這也就是中醫所講的對症下藥,找準了穴位對病症的治癒效果是事半功倍的剛才說了瞭解穴位作用的好處,現在要說的就是配穴了,就好比中藥的藥方一樣,哪一味藥配哪一味藥用來治什麼病,配穴也是這樣,只不過配穴比較靈活,同樣的病不同的人可以配出不同的穴位來治療,這個主要是因人而異,也因病症而異艾灸還有一個最簡單的方法,就比如說關節炎引起的關節疼痛,如果不知道配哪個穴位,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灸痛點,我們俗稱阿是穴接下來呢,我們在說一下艾灸的順序,艾灸的順序呢我們說是先陽後陰,先上後下,先左後右,先背後胸,先頭部後四肢,先少量後逐步增加說了這些想必對艾灸也有所瞭解了,那我們就再來說一下艾灸的一些禁忌

    如果是保健養生用,建議三到五天灸一次就可以

    如果是治療疾病用,根據病症的嚴重程度,建議三到五天或者一週休息一天

    艾灸時間建議飯在前飯後一小時

    艾灸前後要喝熱水,不建議喝涼水或者涼性食物水果

    艾灸後,特別是艾灸的穴位切勿碰涼水,防止溼氣寒氣透過開啟的穴位進入體內

    艾灸的過程和灸後切勿著風,特別是涼風

    過於勞累時不建議施灸等等

  • 6 # 楊暘洋愛艾灸

    先說下艾灸,《孟子》記載“猶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說明這個時期艾灸療法非常普及,疑難雜症須選用三年陳艾來治療。艾灸歷史源遠流長,縱觀艾灸的發展,分為:

    一,傳統艾灸,艾絨,艾條,艾柱灸

    二,現代艾灸,新型器材,新型灸材,比如艾灸盒,比如艾艾貼。

    在家裡艾灸操作方便安全是未來艾灸的重要發展方向。

    怎樣才能確認自己找到的穴位是否正確呢?方法很簡單,在尋找按壓穴位時感覺有酸脹麻木或疼痛感,或按壓後感覺疼痛得到了緩解,說明找對了正確穴位。艾灸的作用是以穴位為中心的一個面,所以在艾灸治療時穴位的選取不必和書上所描述的位置絲毫不差,大體選對就可以。這點與針刺療法不同。

    施灸前後各飲一杯溫水,如果灸的穴位分散就應按先背後胸腹,先頭身後四肢的順序進行。艾灸常用的施灸體位及適合灸療的部位有六種,分別是仰坐位,側伏坐位,俯伏坐位,仰臥位,側臥位和俯臥位。灸治時間也不一樣。養生保健與普通疾病的灸療時間宜短,頑症重症灸療時間宜長,體質強壯者宜長,久病體虛者宜短,成年人宜長,小兒孕婦老年人宜短,初次灸療的人宜短,長期進行灸療的人宜長。

    俗話說“艾草不離身,醫家不登門”,艾在燃燒時產生一種比普通長紅外線滲透力高3-4倍的特殊紅外線,可以用來啟用細胞免疫啟用素提高人體免疫力,以及用艾灸的方法疏通經絡達到養生保健的目的。

  • 7 # 吉艾金金

    學習艾灸並不難,它是一門易學難精的養生之術。入門並不難,只是首先你要學會人體穴點陣圖,比如人體206個穴位,分佈在人體哪個地方,同時每個穴位相對功效作用是什麼。

    舉個例子,比如中脘穴,它屬於奇經八脈之任脈的穴位,主要調理脾胃問題,西醫叫消化系統類疾病。它位於人體上腹部,前中線上,當前臍中上4寸。

    如果你懂得中脘穴的位置及作用,那麼做艾灸就輕鬆上手了。因此你就要好好背熟人體穴位,並且運用自如。

    其次,你還要懂得一點,就是灸法,根據不同體質,灸法是不一樣,因為個人耐熱程度不一樣。

    舉例就說手持灸,它包含了雀啄灸、迴旋灸、單點溫和灸、雙點溫和灸等手法,因為手法不一樣,所呈現效果也是不一樣的。

    艾灸有考證的,以前有艾灸師症,現在應該沒有,只需要考一個健康證就可以了。

    學艾灸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自學,但是沒有老師帶著,容易走偏;另一種是去專業培訓機構學習,比如去艾驛古法艾灸學習,它專門教古法艾灸的。

    所以還是那句話,艾灸看似簡單,誰都能學會,但畢竟數千年的中醫養生之術,所沉澱積累下的艾灸知識體系,是特別龐大的。

    因此個人建議答主認真去學習下艾灸,千萬別自己學,因為紙上得來終覺淺,只有真正去實踐過,才能真正學到艾灸的精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美國男籃公佈了參加世界盃和奧運會的初選球員名單,為什麼NBA勇士隊庫裡沒有入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