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用藥諮詢室

    高血壓患者得了腦梗賽,降壓治療的目的是為了減少腦梗賽復發的風險,推薦降壓目標為≤140/90mmHg.在可以耐受的情況下降至130/80更為理想,應避免降壓過快,應從藥物療效,用藥依從性,藥物副作用和經濟因素綜合考慮,進行個體化治療。

    目前常用的降壓藥物包括5類,鈣離子拮抗劑CCB(如氨氯地平),ACEI(如依那普利),ARB(如替米沙坦),β受體阻滯劑(如美託洛爾),利尿劑(如氫氯噻嗪)。腦梗塞後嚴格控制血壓是預防梗塞復發的硬道理,優先推薦的是利尿劑如氫氯噻嗪和AcEI類藥物如依那普利等,尤其推薦二者聯合使用。β阻滯劑如美託洛爾等降低卒中風險的作用不及其他類降壓藥物,因此部分指南不推薦β受體阻滯劑用於卒中合併高血壓的患者。ARB類如替米沙坦等在腦梗塞的預防復發的地位不如ACEI類藥物。CCB類如氨氯地平等在卒中二級預防也就是預防腦梗塞復發方面,尚無充分的多中心隨機雙盲對照前瞻性臨床試驗的研究。也就是說,沒有充分的循證醫學證據來確立這裡藥物在腦梗塞預防復發方面的優勢臨床地位。

    綜上所述 預防腦梗賽復發首選利尿劑如氫氯噻嗪,ACEI類藥物如依那普利或者二者聯合,ARB或CCB對腦梗塞預防復發可能有益,β受體阻滯劑不推薦作為腦梗塞二級預防的初始選擇。

    腦梗塞患者降壓治療過程中應注意不能把血壓降得過低,以避免出現心腦腎等重要臟器供血不足,尤其是對於老年人和嚴重體位性低血壓的患者,由於血管硬化,機體對血壓的調控能力差,更應該謹慎降壓,從小劑量開始,根據患者耐受程度調整藥物和劑量。

    還需要關注頸動脈狹窄程度,對於單側頸動脈狹窄≥70%時,收縮壓應控制在130-150mmHg,雙側頸動脈狹窄≥70%時,收縮壓應控制的更為寬鬆,應在150-170mmHg,頸動脈狹窄<70%的高血壓患者降壓治療目標同一般人群,因此,對於腦梗塞合併高血壓患者,建議進行頸動脈超聲以及頸內多普勒超聲檢查,以確定不同的降壓目標。

    還需要關注清晨覺醒後血壓的驟升,在降低腦梗塞復發方面非常重要。還需要注意舌下含服短效硝苯地平應杜絕,由於舌下含服吸收迅速,降壓幅度和速度難以掌控,對合並顱內顱內外血管狹窄的患者有誘發卒中再發的風險,因此,腦梗塞患者血壓波動時禁忌含服短效硝苯地平作為急性降壓藥物。

    參考文獻

    高血壓合理用藥指南2017

  • 2 # 張之瀛大夫

    臨床上常常有很多患者是高血壓同時合併腦血管疾病,這不難理解,因為高血壓患者最常見的併發症就是腦血管疾病。對於這群人來說,如何選擇降壓藥就是一個大問題,不但患者關心,而且患者家屬也十分關心。今天張大夫就給大家來說一說這個問題。

    應該說高血壓伴有腦卒中的患者常以腦動脈硬化為主要血管結構改變,抗動脈硬化治療的主要方法就是把血壓管理好,而且選擇適合這類患者的藥物也顯得很重要。其實六大類降壓藥(地平類降壓藥、普利類降壓藥、沙坦類降壓藥、β受體阻滯劑、利尿劑、a受體阻滯劑)都是可以選擇的,但是儘量選擇長效降壓藥,因為這樣可以有效平穩降壓。

    1、地平類降壓藥

    地平類降壓藥對於高血壓合併腦血管疾病的患者,是可以優先考慮使用的。因為地平類降壓藥可以部分進入血-腦脊液屏障,減少腦缺血後的鈣超載,有利於對腦細胞加以保護。尤其是長效的幾個地平類降壓藥,比如說硝苯地平緩釋片、控釋片,氨氯地平,非洛地平緩釋片等等,有利於平穩降壓、較少血壓波動,只要沒有禁忌症,比較適合高血壓合併腦血管疾病的患者。

    2、普利類降壓藥和沙坦類降壓藥

    普利類降壓藥和沙坦類降壓藥這兩類降壓藥,可以減少腎素血管緊張素的啟用,減少腦血管組織結構病變,有利於預防腦卒中患者發生再次卒中的機率。同時還可以有助於心臟大腎臟的保護。

    3、如何聯合用藥?

    對於腦血管疾病合併高血壓的患者,如果需要聯合用藥,一般建議儘量使用普利類降壓藥+地平類降壓藥,沙坦類降壓藥+地平類降壓藥,如果效果不佳可以再加用利尿劑或者β受體阻滯劑,但是要看患者具體情況了。

    總之,對於有腦血管疾病的高血壓患者,如何選擇降壓藥是一個大學問,最好要在有經驗的專業醫生指導下進行,切勿自行調整藥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國殺神將中為什麼會有呂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