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手機使用者74814551740

    朴正熙執政南韓期間,南韓經濟迅速發展,在於其對南韓經濟的轉型,改變原有傳統農業的發展模式,另外歸根於其政治制度,朴正熙權力集中,增加了辦事的效率,也正是因為其權力集中,缺乏民主,造成其後來被暗殺。

  • 2 # 車子194229416

    朴正熙,南韓慶尚北道人,又叫高木正雄。1917年11月14日出生,1944年畢業於日本東京陸軍士官學校。1961年5月16日成功發動軍事政變。推翻了時任總統李承晚政權,以反腐敗名義上臺,並手握大權成為總統。

    (一),由於在反腐敗鬥爭中取得了豐碩成果,並且使各項有利於經濟發展的政策得到更好的實施。(二),改善和發展與美國和日本的關係,吸收大量的精英人才,去學習國外的先進經驗與枝術。

    (三),使南韓經濟迅速產業化,併成功轉型。經濟開始步入快車道,以後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因此,朴正熙在任期間對南韓的經濟發展是功不可磨的。

  • 3 # 歷史神秘人

    軍人的朴正熙上臺後,在南韓締造了南韓的經濟奇蹟,被稱為“漢江奇蹟”。朴正熙用國家權利強勢的實行出口主導型開發經濟戰略,說白了就是讓南韓接入以美國為主導的全球化分工體系當中,為南韓的工業化發展提供技術和吸引外資,讓更多的南韓人進入工廠打工積累財富,而朴正熙在其中所提供的作用就是用強權解決那些有反對意見的人,讓政策落實到位,當然啦南韓的經濟也有政治上和經濟上的原因啦!

    朴正熙掌握權利後,他在政治上就倒向美國,他出兵參加北韓戰爭和越南戰爭,美國看到南韓這麼為自己賣力當然就給一些好處啦!本來要給日本代工的一些武器製造就給了南韓,南韓因此獲得了美國武器的訂單,為自己工業發展積累了原始財富,隨著和美國的關係的加深,美國的企業也願意在南韓設廠,讓南韓代工一些產品,如三星企業不就是一開始就代工蘋果某些零件的嘛!這樣以來南韓就積累了技術,消化吸收西方的技術,以這些技術開發自己本土的工廠,而朴正熙政府也為各個企業提供稅收和政治上的支援,這樣南韓的經濟就發展起來了,當然啦,政府刻意扶持的那些大企業也畸形的發展變成了大財閥,對南韓的政府都有影響,也也是從朴正熙政府開始的。一個強權的政府辦事的速度就高效,朴正熙正是這樣的人,他用自己的權利為南韓經濟的穩定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政府支援,南韓的經濟自然就發展起來了,人民的收入也增多了!日本的經濟發展起來也是類似,就是靠著美國為主導的全球化分工系統分了一杯羹。

    現在的南韓人其實對朴正熙的態度是很複雜的,為他讓南韓的經濟實現騰飛,內心是認可的,同時他對南韓民主實施高壓的態度南韓人也是反感的。這不僅是南韓社會的寫照,也是南韓政治的寫照,要民主還是強人政治還真的兩難呢!

  • 4 #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1948年8月15日宣告成立的大韓民國在上世紀60年代初的經濟發展水平和1994年之前一直被聯合國認定為最不發達國家的迦納幾乎沒什麼差別,然而30年後南韓已得以躋身全球前十五位的工業大國,而迦納則剛擺脫最不發達國家的帽子。南韓的這一發展歷程被國際上稱之為“漢江奇蹟”,而這一切始自於1961年5月16日開始的朴正熙時代。

    在1961年至1979年朴正熙掌權的十八年間他根據南韓國情開展了系列五年經濟規發展規劃:先是透過強勢的政府幹預模式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與此同時透過吸引外資完善南韓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公民掃盲,此後逐步擴充套件到重點發展重工業和化工業。對錶現優異的廠商透過政策扶持和經濟補貼以提升其積極性。事實上相比工業化而言:教育領域的成就更早表現出來——南韓人的識字率在朴正熙時代由1945年獨立建國時的22%上升到71%。

    為加強政府對國家經濟的行政干預力度在朴正熙時代南韓設立了經濟計劃委員會這一組織,他每個月都會親自主持經濟計劃委員會的會議,召集主要的內閣官員、銀行家以及各企業的負責人檢討上個月的表現,及時總結經驗教訓並對以往政策進行調整修補並制訂下月的計劃目標,對政府官員和企業負責人實行績效考核。經濟企劃院的智囊專家們制定出經濟發展計劃,規定五年計劃內容各個產業的發展目標;在執行層面上選擇各大企業集團(主要為私企)實現這一藍圖。軍人出身的朴正熙對國民經濟的發展實行軍事化的行政干預,一切以效率為最高原則。南韓人曾有過這樣的比喻:如果把整個南韓比作是一個大公司,那麼朴正熙就是公司總經理,政府部門是管理機構,而各企業便是這個龐大無比公司的各個生產車間。這種垂直管理的模式大大提高了政府的效率。

    這一時期的國際格局也對南韓相當有利:這一時期歐美日開始了產業轉移,南韓抓住這一有利時機大力吸引外資對造船、電子、機械、鋼鐵、汽車、石化、原子能等技術集約型核心產業進行重點發展。這一時期的南韓政府會在各領域選定一兩個民間企業樹立典範並對其給予各種優惠政策傾斜以製造示範效應。朴正熙政府首先從國家的基礎設施入手——電力、化肥,因為這兩項直接關係到工業化的方方面面。朴正熙政府合併了當時三個主要的電力公司,旨在加大其運營效率,產生規模效應。為擴建全羅州化肥廠,政府總共投入10億韓元並引入外資2700萬美元,於1963年建成投入生產,大大緩解了農業依靠進口化肥的歷史,此舉對南韓的農業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在電力和化肥領域取得的成功對南韓經濟的整體發展產生了積極的示範效應,激勵了其他領域的競相發展。

    1979年南韓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了1745美元,這一資料是1965年的16.5倍,是菲律賓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的三倍。這一時期的南韓也出現了其他新興經濟體的通病——城鄉區域之間的貧富差距拉大問題。為解決這一問題南韓政府在20世紀70年代初開始在全國範圍內開展“新村運動”:他們首先做的是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而公路則成為基礎設施建設中的重中之重,看來南韓人也知道“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與此同時他們大力改善農民的住房和醫療條件、孩子的教育條件,培養高產農作物,鼓勵農民開創副業並提供貸款和技術上的支援——這一時期南韓政府成立了各種農協組織專門為農民提供貸款和技術扶持。同時加強了對農村孤寡老人、留守兒童等人群的關注。在這一過程中南韓政府特別重視農村地區教育的改善——組織自願者深入農村進行掃盲運動,到1862年底約六十三萬文盲學會了文字的讀、寫。

    隨著經濟的發展,財富日益向少數人手中集中的趨勢越來越明顯——這點在南韓政府官員以及具有官方背景的財閥集團中表現尤為明顯。對此朴正熙領導的軍政府重拳懲治貪腐,在這點上當年的軍政府做得甚至比今天的南韓民選政府更好——不要說有明確證據顯示有貪腐行為的官員,即使只是有聽日本音樂、請家庭教師、打Golf球這些在總統朴正熙看來生活奢侈的行為都會被嚴肅處理。與此同時朴正熙本人也以身作則——對他而言這不是什麼難事,畢竟他所追求的是政治業績而不是個人享受,所以當別的官員熱衷於交際宴會時他卻總是奔波在工地和田間地頭。甚至在南韓民選政府上臺後揭露軍政府時期的政治弊端時也沒任何人指責朴正熙有任何貪腐行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人夢見自己在家裡客廳拉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