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寒導演的電影《後會無期》裡有這麼一句經典臺詞——聽過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從小到大,我們聽到的人生大道理實在太多,例如,聽爸爸媽媽話的孩子是好孩子;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努力才可以成功等。
聽了這麼多道理,步入社會,還是會茫然,怎麼活才算不枉這一生?應試教育裡有很多科目要學,卻獨獨沒有這一門課:人該怎麼活著?而這卻是每一個成年人都要面對的重要問題。
在這個追求成功和財富的年代,網路、書籍、媒體都在不遺餘力地叫賣:怎樣更快速地成功,怎樣追求更多的財富,怎樣去尋找活著的價值,以及怎樣活著。
我們都知道,風雨之後有彩虹,但是風雨常有,彩虹卻不一定如期而至。
我們都知道,要與人為善,但扶起摔倒的老人有被訛詐的危險,那到底扶不扶?
結果一成不變:聽過很多道理,無論怎麼努力,還是過不好這一生。
太陽底下無新事。小的時候我們都盼望長大,長大後都盼望結婚,結婚後都盼望生孩子,等到老了,才發現,一生不過如此,活了好像沒活過。一輩又一輩,故事都一樣。
戀愛容易,結婚難;結婚容易,過日子難。
生孩子容易,養孩子難;養孩子容易,教育孩子難上加難。
人生充滿困惑,每個人都在自己的旅途中苦苦追尋,渴望命運之神賜予一個正確答案,怎麼做才能少走彎路,直接找到對的人,做對的事,一步到達成功。市面上到處是成功學、勵志類書籍,看了似乎都懂,然而,幸福、成功的光環,永遠屬於別人,自己還是原地踏步。
如果你感到困惑,不知何去何從,或許,你需要的是從以下幾個方面好好問問自己。
—1—
聽了很多道理,你懂了嗎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年少時聽到的道理,不一定懂。因為聽不懂,聽了也是白聽,遇到問題,還是不知怎麼辦。很多年長者自以為掌握了不少人生經驗,但經驗若沒化作人生智慧,那也只是個人的人生經驗而已。
講道理是家長朋友們所擅長的,當束手無策時,講道理成了爸爸媽媽們的尚方寶劍。經常可以看到,當孩子想要別的小朋友的玩具,對方不給孩子哭泣時,爸爸媽媽開始講道理:別人的東西不能拿。
孩子的哭泣,激起家長內心隱藏的羞恥感、無能感,講道理可以壓抑這些感受;抑或家長無法表達對孩子的關心和愛護,用講道理隔離與孩子的感情。這個時候,孩子懂不了也接受不了這個道理。因為他的情緒和感受沒有得到接納,他所得到的資訊是:我的要求是不好的,我的感受是不對的。
成年後,看到別人有車有房很羨慕,儘管知道別人的東西不能拿,但沒滿足的慾望充滿著誘惑,於是,透過貪汙受賄去得到,透過坑蒙拐騙去得到。直到受懲罰才終於明白:別人的東西不能拿。這樣的事例,新聞上天天都有。
從聽到懂,是把別人說的道理化為自己知曉的道理。任何道理,只有自己深深懂得、接受,才能為我所用。心理學中的認知行為療法,就是針對不合理的認知,透過改變對自己、對人或對事的看法和態度來改變心理問題。
在運用這個療法進行心理諮詢時,常常會展開對錯誤認知的反覆辯論,直到來訪者接受正確的認知。這個正確的認知往往就是人們公認的一些“道理”,而從聽到懂,就是接受新的認知的過程。
錯誤的認知有時根深蒂固,並非一朝一夕形成,要想改變絕非易事。例如,對人格障礙患者講道理,他似乎永遠也懂不了,也許他自認為懂了,但最多是思維層面懂了,而不是靈魂層面懂了。因為他已畫地為牢,為自己的人生設了限。在自己的人生侷限裡,他的心已聽不懂別的“道理”。
發展新的客體關係也可以慢慢帶來改變。當諮詢師給予來訪者充分的共情和抱持,不需要講道理就會悄悄引起認知的改變。自體心理學家科胡特將這一過程稱作“內化”,即個體在成長過程中,把重要客體的功能轉化為自身的心理結構。別人的道理,從聽到懂,再汲取其中的營養,就是一個轉化內化的過程。這時,才是真正懂得了“道理”。
—2—
懂了很多道理,你會了嗎
任何道理只有落到行動上,才具有意義。從理論到實踐,你所需要的是付諸行動。比如,講道理的人說,要積極、樂觀、向上,微笑著面對生活。但當事情發生時,每個人卻有不同的反應。消極主義者會想,我真倒黴,我就是那個運氣不好的人;積極主義者則不以為然,這只是一次小意外而已,一切都會好起來。
有時候,我們懂得了一些道理,卻無法與行動保持一致,這時,要好好探索自己,心靈深處有什麼東西卡住了,讓我們不能心隨我願,而這也正是自己需要成長和改變的地方。
我自以為經過多年的努力,內心已比較淡定、從容,而不久前,在夜晚回家的路上(那是一條小路,行人較少),突然遇到劫匪搶走了我的包包。我當時的第一反應竟然是不顧安危,趕緊去追,想追回我的包包。毫無疑問,我完全追不上劫匪。
報案時,警察提醒我,這種情況,我一個女子,要注意自身安全,如果跟劫匪搏鬥,容易遇到危險。可是這些道理,我不是早就懂了嗎?還在講課時講給別人聽,怎麼在突發情況下就忘了?我認真思考了下:在那一瞬間,我在乎的並不是丟失的財物,而是劫匪嚴重破壞了我的控制感和自戀,以至於我要立即扳回,卻忘了明天和意外沒有誰能掌控。
這種思維需要經過長久的訓練,一次又一次的覺察,在各種情況下,以不變應萬變,形成內心那個穩固的內聚性自我。
科胡特對內聚性自我有一段形象的描述:在情緒的驚濤駭浪中,有一個內聚性自我穩穩地在那裡。當一個人不斷努力成長,形成內聚性自我,無論環境怎麼變化,情緒多麼糟羔,都無法干擾你,你仍可以清醒地跳出環境和情緒,做出應有的正確選擇。此時,“道理”對於你不再止於聽懂,而是順其自然的所作所為。
—3—
會了很多道理,適合你嗎
這世界上的道理千千萬萬,哪些才是適合自己,指引自己一生的真理?彼之砒霜,吾之蜜糖,一樣的東西,對不同的人來說有著不一樣的價值。
當看到朋友處於事業低谷,人們往往會這麼講道理:真正的成功是熬出來的,堅持就是勝利,卻忽略了另外的可能。
也許這份事業並不適合他,他無法在這樣的工作中發揮自己的優勢,找到自己存在的意義和價值;也許是方法不對,一樣的目的地,此路不通,可以換條路,就算無路可走,還可以換一個目的地,說不定會看到不一樣的風景;也許是本領不夠,這時需要的是為自己充電,增長知識,以適應工作所需;也許是工作關係出了問題,那麼則需要在尊重他人的同時,合理表達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必要時,維護自己的心理界限;也許是……
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道理,所以不能因為“道理”而關閉了其他可能。重要的是,你要明白你是誰,你想要過什麼樣的人生?如果你懂得了很多道理,又明白自己是誰,清楚內心所需,那麼,別再猶豫,也別再彷徨,人生是你的主場,你終會成為你自己,一切都將如你所願。
韓寒導演的電影《後會無期》裡有這麼一句經典臺詞——聽過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從小到大,我們聽到的人生大道理實在太多,例如,聽爸爸媽媽話的孩子是好孩子;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努力才可以成功等。
聽了這麼多道理,步入社會,還是會茫然,怎麼活才算不枉這一生?應試教育裡有很多科目要學,卻獨獨沒有這一門課:人該怎麼活著?而這卻是每一個成年人都要面對的重要問題。
在這個追求成功和財富的年代,網路、書籍、媒體都在不遺餘力地叫賣:怎樣更快速地成功,怎樣追求更多的財富,怎樣去尋找活著的價值,以及怎樣活著。
我們都知道,風雨之後有彩虹,但是風雨常有,彩虹卻不一定如期而至。
我們都知道,要與人為善,但扶起摔倒的老人有被訛詐的危險,那到底扶不扶?
結果一成不變:聽過很多道理,無論怎麼努力,還是過不好這一生。
太陽底下無新事。小的時候我們都盼望長大,長大後都盼望結婚,結婚後都盼望生孩子,等到老了,才發現,一生不過如此,活了好像沒活過。一輩又一輩,故事都一樣。
戀愛容易,結婚難;結婚容易,過日子難。
生孩子容易,養孩子難;養孩子容易,教育孩子難上加難。
人生充滿困惑,每個人都在自己的旅途中苦苦追尋,渴望命運之神賜予一個正確答案,怎麼做才能少走彎路,直接找到對的人,做對的事,一步到達成功。市面上到處是成功學、勵志類書籍,看了似乎都懂,然而,幸福、成功的光環,永遠屬於別人,自己還是原地踏步。
如果你感到困惑,不知何去何從,或許,你需要的是從以下幾個方面好好問問自己。
—1—
聽了很多道理,你懂了嗎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年少時聽到的道理,不一定懂。因為聽不懂,聽了也是白聽,遇到問題,還是不知怎麼辦。很多年長者自以為掌握了不少人生經驗,但經驗若沒化作人生智慧,那也只是個人的人生經驗而已。
講道理是家長朋友們所擅長的,當束手無策時,講道理成了爸爸媽媽們的尚方寶劍。經常可以看到,當孩子想要別的小朋友的玩具,對方不給孩子哭泣時,爸爸媽媽開始講道理:別人的東西不能拿。
孩子的哭泣,激起家長內心隱藏的羞恥感、無能感,講道理可以壓抑這些感受;抑或家長無法表達對孩子的關心和愛護,用講道理隔離與孩子的感情。這個時候,孩子懂不了也接受不了這個道理。因為他的情緒和感受沒有得到接納,他所得到的資訊是:我的要求是不好的,我的感受是不對的。
成年後,看到別人有車有房很羨慕,儘管知道別人的東西不能拿,但沒滿足的慾望充滿著誘惑,於是,透過貪汙受賄去得到,透過坑蒙拐騙去得到。直到受懲罰才終於明白:別人的東西不能拿。這樣的事例,新聞上天天都有。
從聽到懂,是把別人說的道理化為自己知曉的道理。任何道理,只有自己深深懂得、接受,才能為我所用。心理學中的認知行為療法,就是針對不合理的認知,透過改變對自己、對人或對事的看法和態度來改變心理問題。
在運用這個療法進行心理諮詢時,常常會展開對錯誤認知的反覆辯論,直到來訪者接受正確的認知。這個正確的認知往往就是人們公認的一些“道理”,而從聽到懂,就是接受新的認知的過程。
錯誤的認知有時根深蒂固,並非一朝一夕形成,要想改變絕非易事。例如,對人格障礙患者講道理,他似乎永遠也懂不了,也許他自認為懂了,但最多是思維層面懂了,而不是靈魂層面懂了。因為他已畫地為牢,為自己的人生設了限。在自己的人生侷限裡,他的心已聽不懂別的“道理”。
發展新的客體關係也可以慢慢帶來改變。當諮詢師給予來訪者充分的共情和抱持,不需要講道理就會悄悄引起認知的改變。自體心理學家科胡特將這一過程稱作“內化”,即個體在成長過程中,把重要客體的功能轉化為自身的心理結構。別人的道理,從聽到懂,再汲取其中的營養,就是一個轉化內化的過程。這時,才是真正懂得了“道理”。
—2—
懂了很多道理,你會了嗎
任何道理只有落到行動上,才具有意義。從理論到實踐,你所需要的是付諸行動。比如,講道理的人說,要積極、樂觀、向上,微笑著面對生活。但當事情發生時,每個人卻有不同的反應。消極主義者會想,我真倒黴,我就是那個運氣不好的人;積極主義者則不以為然,這只是一次小意外而已,一切都會好起來。
有時候,我們懂得了一些道理,卻無法與行動保持一致,這時,要好好探索自己,心靈深處有什麼東西卡住了,讓我們不能心隨我願,而這也正是自己需要成長和改變的地方。
我自以為經過多年的努力,內心已比較淡定、從容,而不久前,在夜晚回家的路上(那是一條小路,行人較少),突然遇到劫匪搶走了我的包包。我當時的第一反應竟然是不顧安危,趕緊去追,想追回我的包包。毫無疑問,我完全追不上劫匪。
報案時,警察提醒我,這種情況,我一個女子,要注意自身安全,如果跟劫匪搏鬥,容易遇到危險。可是這些道理,我不是早就懂了嗎?還在講課時講給別人聽,怎麼在突發情況下就忘了?我認真思考了下:在那一瞬間,我在乎的並不是丟失的財物,而是劫匪嚴重破壞了我的控制感和自戀,以至於我要立即扳回,卻忘了明天和意外沒有誰能掌控。
這種思維需要經過長久的訓練,一次又一次的覺察,在各種情況下,以不變應萬變,形成內心那個穩固的內聚性自我。
科胡特對內聚性自我有一段形象的描述:在情緒的驚濤駭浪中,有一個內聚性自我穩穩地在那裡。當一個人不斷努力成長,形成內聚性自我,無論環境怎麼變化,情緒多麼糟羔,都無法干擾你,你仍可以清醒地跳出環境和情緒,做出應有的正確選擇。此時,“道理”對於你不再止於聽懂,而是順其自然的所作所為。
—3—
會了很多道理,適合你嗎
這世界上的道理千千萬萬,哪些才是適合自己,指引自己一生的真理?彼之砒霜,吾之蜜糖,一樣的東西,對不同的人來說有著不一樣的價值。
當看到朋友處於事業低谷,人們往往會這麼講道理:真正的成功是熬出來的,堅持就是勝利,卻忽略了另外的可能。
也許這份事業並不適合他,他無法在這樣的工作中發揮自己的優勢,找到自己存在的意義和價值;也許是方法不對,一樣的目的地,此路不通,可以換條路,就算無路可走,還可以換一個目的地,說不定會看到不一樣的風景;也許是本領不夠,這時需要的是為自己充電,增長知識,以適應工作所需;也許是工作關係出了問題,那麼則需要在尊重他人的同時,合理表達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必要時,維護自己的心理界限;也許是……
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道理,所以不能因為“道理”而關閉了其他可能。重要的是,你要明白你是誰,你想要過什麼樣的人生?如果你懂得了很多道理,又明白自己是誰,清楚內心所需,那麼,別再猶豫,也別再彷徨,人生是你的主場,你終會成為你自己,一切都將如你所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