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因風飛過薔薇
-
2 # 九尾讀正史
這種說法要從兩個方面去看,一是小說層面,即《三國演義》與《隋唐演義》的人物對比;二是歷史層面,即《三國志》與《新舊唐書》等史料的人物對比。
先說結論:
小說層面:此說法正確
歷史層面:此說法不正確
小說層面
《三國演義》的第一武將非呂布莫屬了,最能體現其武力值的戰績為著名的“三英戰呂布”,劉備未加入之前,呂布一人戰關羽、張飛兩位超一流戰將而不落下風,呂布的武力值明顯高於關羽和張飛任何一人,所以說起《三國演義》武力值,呂布是公認的第一。
《隋唐演義》有明確的武力值排行,李元霸排在第一位,書中戰績:“單挑十八路反王共計180萬大軍,一人一天殺了50萬人,迫使李密交出傳國玉璽。”
很明顯李元霸已經不屬於“人類”的範疇了,呂布雖然厲害,但和李元霸比起來還是差的遠的,以呂布的武力值,恐怕接不了李元霸一錘。
歷史層面
在歷史層面,按照相關史料記載,三國時期武力值第一人不好評判,有這樣幾位候選:關羽、張遼、典韋、曹仁、文鴦。我們分別來看一下史書上幾人的戰績:
關羽
《三國志》:“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遂解白馬圍。”
關羽斬顏良,是三國史書中記載的唯一一例陣斬敵軍主將並決定戰場勝負的案例,史書記載顏良“勇冠三軍”,但就是這樣一位猛將,卻被關羽斬於萬軍從中,足以看出關羽的勇武。所以三國之後的南北朝時期,但凡猛將必“自比關張”。
張遼
《三國志》:“平旦,遼被甲持戟,先登陷陳,殺數十人,斬二將,大呼自名,衝壘入,至權麾下。權大驚,眾不知所為,走登高冢,以長戟自守。遼叱權下戰,權不敢動,望見遼所將眾少,乃聚圍遼數重。遼左右麾圍,直前急擊,圍開,遼將麾下數十人得出,餘眾號呼曰:"將軍棄我乎!"遼復還突圍,拔出餘眾。權人馬皆披靡,無敢當者。”
張遼在合肥之戰,率八百“作死小分隊”突擊孫權前軍,不但沒死,還殺得孫權“膽寒”,也可以看出張遼的勇猛。
典韋
《三國志》:“賊前後至稍多,韋以長戟左右擊之,一叉入,輒十餘矛摧。左右死傷者略盡。韋被數十創,短兵接戰,賊前搏之。韋雙挾兩賊擊殺之,餘賊不敢前。”
典韋同學受傷數十處,依然還能拿著兩個“人”做兵器,簡直兇殘!
曹仁
《三國志》:“餘眾未盡出,仁復直還突之,拔出金兵,亡其數人,賊眾乃退。”
曹仁在南郡之戰面對周瑜,刷出了著名的“天人之勇”,輪勇猛,曹仁也可以算得上一號。
文鴦
《資治通鑑》:“師使左長史司馬班率驍將八千翼而追之,鴦以匹馬入數千騎中,輒殺傷百餘人,乃出,如此者六七,追騎莫敢逼。”
文鴦這個就有點“臥槽”了,真實版的“七進七出”,一人一馬殺得八千人不敢追,雖然有點假,但確實是史書記載。
結論:單論史料記載,如不考究其真實性,三國武力值第一,當屬文鴦,簡直不似“人類”!
再看隋唐時武將的武力值,個人認為當屬秦瓊秦叔寶,史書記載:“每敵有驍將銳士震耀出入以誇眾者,秦王輒命叔寶往取之。躍馬挺槍刺於萬眾中,莫不如志,以是頗自負。”
萬軍從中取上將頭顱,中華上下幾千年來,除了關羽,也就只有秦瓊能做到了。更關鍵的是還不只一次!
綜上所述,比較歷史上的兩個時期的武將武力值,應該拿文鴦比秦瓊。
對比之下,顯然題目的說法就不妥當了。
文鴦與秦瓊,顯然文鴦變的武力值更高!
-
3 # 誩哥有話說
亂世出英雄,東漢末年與隋唐亂世,俱是英雄輩出的時代。《三國演義》裡三國有五虎上將、五子良將這些蓋世英雄,而《隋唐演義》裡也有四猛八大錘這樣的絕世猛將。但是小說家之言三分真七分假。那麼歷史上的三國英雄到底能不能跟隋唐英雄抗衡呢?我們不妨來做個對比,看一下關公戰秦瓊是個什麼局面。
三國方上場選手是武聖關羽,為什麼選關羽呢?因為關二爺的才能受到了三國幾位大boss的一致好評,是一個很好的標杆。那麼關羽的武力如何呢?我們來看一下《三國志》對關羽武力的一段描述,即著名的斬顏良之戰:羽望見(顏)良麾蓋,策馬剌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袁)紹諸將莫能當者,遂解白馬圍。
我們分析下赤兔馬上的關二爺,應該屬於一位爆發力極強的選手。而考古研究表明三國時期,銅馬鐙已經出現,假設關羽還裝備了馬鐙提升了自己的穩定性,那麼關二爺的形象就是長槍在前,一馬當先刺死了顏良。而我們知道動能的計算公式為Ek=mv²/2,關二爺這一擊的動能在速度、質量的加持下讓敵方根本無法抵擋。
而隋唐方,關羽的老對手門神秦瓊(玩笑的)也不遑多讓。《新唐書》裡是這樣記載號稱勇力絕人的秦瓊:從討世充、建德、黑闥三盜,未嘗不身先鋒鏖陣,前無堅對。進封翼國公。每敵有驍將銳士震耀出入以誇眾者,秦王輒命叔寶往取之。躍馬挺槍刺於萬眾中,莫不如志,以是頗自負。
我們對比下不難發現,相對於關二爺一生難得的一次萬軍叢中取上將首級,秦瓊在衝陣方面是很有心得的,不止一次上演了單騎闖關的戲碼。所以僅以史書來看,隋唐猛將的單挑能力確實強於三國武將!
-
4 # 玉小王33
謝邀,要說起來《三國演義》和《隋唐演義》的作者都是羅貫中,小說裡的第一分別是呂布和李元霸應該沒爭議吧?至於呂布和李元霸的比較那肯定就讓人想起來關公戰秦瓊的笑話了,應該是沒有比較的,都很厲害。但是要是按起武俠小說的發展看起來,歷史越久武藝肯定越高強,金庸先生的小說就可以看的出來,歷史前期的《天龍》、《射鵰》等肯定比後期《書劍恩仇錄》、《鹿鼎記》的武藝要高強的多,所以我們可以延伸發展的想象一下,三國時期的武將武藝應該要比隋唐時期的武將武藝高明,各位看官大老爺你們覺得呢?
-
5 # 放棄的回憶
這個當然是真的。因為時代的發展,武器在更新,格鬥技巧在更新,提升體能的條件和方法也在更新,文明進步下,所有的事物都是朝更先進更強大發展。
也就是從歷史的層面,這個說法是正確的。
但如果從小說演義的角度,這個說法就不好說了。
-
6 # 手機使用者51979137512
提這個問題的人頭叫驢踢了,元朝以前秦朝以後的武將加一塊 都不是現在隨隨便便的一個機槍手的對手,大家說對吧
回覆列表
三國時期第一武將是呂布,此人身長九尺,胯下赤兔馬,一杆一百二十四斤的方天畫戟,在其手中打遍當世一流高手。
隋唐第一高手是西府趙王李元霸,此人出道年紀不大,身材瘦小,據傳是哪吒轉世,雙臂有萬斤之力。曾拜紫陽真人為師,學習武藝。四明山一戰,以一己之力打敗眾反王八十萬大軍。連當世第二高手宇文成都在其手上都走不了兩個回合。
個人認為呂布的實力應該和宇文成都相差無幾。因此若是他和李元霸交手,也撐不過兩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