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定要跟大家講講,所謂的“泡泡麵膜”,其實背後都是營銷的套路!
最近在各大直播平臺,看到有一款面膜非常火——泡泡麵膜
品牌名就不說了,相信大家應該對這款風很大的面膜產品有所耳聞。淘寶一搜,月銷量居然已經達到了100w+。。白花花的銀子啊!心疼大家來之不易的人民幣啊!
最近第一眼看到這個所謂的“泡泡麵膜”,就讓我想起了10年前我第一次走進屈臣氏,裡面的導購推銷我的那種面膜。。。後來南韓也出現一款塗抹式“泡泡麵膜”,一時間營銷遍地,“好評”如潮,也就是傳說中的“豬皮面膜”。
本以為這場表面活性劑的面部化學實驗已經隨著科普徹底終結,誰能想到十年後,“泡泡麵膜”又捲土重來了。
商家是這樣打造這個所謂“原理”的:精華液裡有揮發性成分,和氧氣接觸變成泡泡。
是不是完全看不懂是什麼原理?還覺得挺厲害的?“精華液”?“氧氣”?好像是精華的作用?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
揮發性成分和精華沒什麼關係,這就是一個化學成分在面板上的氧化反應而已!
可以看到成分表中包含“椰油醯兩性基乙酸鈉”、“月桂醯穀氨酸鈉”這兩種成分,其實是兩種起清潔作用的表面活性劑。
這些表面活性劑,就包含商家精心包裝的起泡特性。
在洗面奶、沐浴露、洗髮水中一般都會新增這些表面活性劑,用於起泡加強清潔力。
雖然面膜在臉上敷著,並不需要揉搓,不像洗面奶那樣揉搓發泡,但商家想出了新的辦法:
來點全氟化物啊,揮發揮發,刺激起泡就得了!
這就是面膜起泡的幕後原因了。
既然“起泡”這個動作只是化學反應,起泡快慢和“面板”這個化學容器就並無一點關係了!
所謂的“面板缺氧”,只是一種營銷的手段,既然你“缺”了,就要焦慮了,下一步就是乖乖掏錢包付款了。
不僅無法舒緩所謂的“面板缺氧”,表面活性劑在面部過多停留,還容易把你的面板變成脆弱的敏感肌!畢竟洗面奶、沐浴露、洗髮水,在身上就停留那麼幾分鐘,用水衝乾淨就清潔完畢了。而面膜可不一樣,一敷就是十五分鐘起,角質層薄的妹子要注意了,清潔成分一般都比較刺激,長期停在臉上,很容易造成敏感肌!
看到網上吹的這股“泡泡麵膜”風潮,真的讓我很無語。很多妹子可能也只是盲目跟了風,並沒有想太多。
其實對於面膜這個話題,市面上有很多爭議,包括我有很多醫生朋友,自己對面膜也是一個很中立的態度:要說有用,確實是有的,但是並沒有長期的護膚作用。
想美白的妹子:基本上可以放棄透過面膜達到美白效果了。畢竟,面霜和精華那麼貴,在臉上停留一晚上也做不到的美白,一塊幾十塊的面膜敷15分鐘,就更做不到了。。。
想透過面膜抗老的妹子:也同理,如果有幾十塊就能抗老的好東西,相信明星們就不會買那麼多名牌高階線的護膚品了,畢竟他們對美的訴求可比普通人大得多。
如果只想要滋潤的效果:那麼只用基礎的水乳和麵霜真的就足夠了。有買面膜的錢,倒還不如換一款更貴更適合自己的面霜試試看。
但是對於面膜,也不用去抵制,因為短期的效果還是可以達到的,比如換季期的補水保溼、曬後的舒緩修復,面膜還是能夠達到很不錯的效果。
當然,前提是你選對了面膜。
面對所有“風很大”的產品,都需要警惕再警惕!很可能只是品牌和一些網紅聯手做的一場秀,目標就是你口袋裡的錢。至於效果、口碑,只能是誰花錢誰知道了。
既然針對面膜,合理的訴求是“補水保溼”和“舒緩修復”,護膚的成分就很日常很簡單了,真的沒必要花很多錢去追所謂的明星同款和大牌產品。因為不管是貴价品牌還是便宜的小牌子,在這兩方面使用的成分也都是大同小異,效果也都差不多。
推薦兩款我經常用來補水和修復的面膜吧。兩款都是國貨,為什麼不推日系面膜和歐美系面膜,先按下不表,稍後再說:
顧名思義,一款蘆薈提取物成分的補水面膜。成分是如此的簡單,感覺都被用爛了,但確實是天然又安全的。以補水為訴求的妹子,用這一款面膜就已經能夠滿足需求,一片還不到20塊。
這款面膜的有效成分:馬齒莧提取物(刺激細胞新生)、甘油(滋潤修復)、精氨酸(補水保溼)
面膜的成分也是比較基礎簡單的,但是其實選擇這款面膜還有一個理由,就是這款面膜的面膜布真的很舒服,感覺比普通的面膜更清透,好像還申請了專利。
因為這款面膜對應的訴求是“舒緩修復”的,所以這個狀態下的肌膚其實是有點敏感的,如果再使用厚重的面膜布敷在臉上,很可能會起到反作用,讓肌膚更敏感!
絕大多數面膜的膜材都是無紡布材質,感覺敷在臉上就是個大型溼巾!雖然只敷15分鐘,但那個憋悶的感覺也夠受了(尤其是個別日系面膜裡還新增酒精。。厚重刺鼻還辣眼睛。。)。
首先,不知道大家找代購的經歷是不是充滿了坎坷,反正我確實是的。
尤其是面膜這種用的很快的產品,一次買太多不可能,因為代購背不回來。但是夏季和換季時節用的很快就總要買,總感覺自己是在給代購和物流打工。更何況,熟悉的代購不幹了,再找代購就又要操心產品的真假問題。我不是鑑寶大師,也沒那個時間一天到晚研究產品批號和品相。
因為選擇面膜的訴求也很簡單,就那麼些成分,用中國產還是進口,沒什麼區別。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只有華人才懂你的臉型。
作為一個173cm的高妹子,我有一個大骨架,還遺傳了老爸老媽中原人的扁平臉型。
日系面膜,在我的臉上小的捉襟見肘,顧得了額頭就顧不了下巴。歐美面膜,在我臉上鼻子附近根本就是一團亂麻,畢竟我並沒有那麼高聳入雲的鼻樑,還有張無法被100%覆蓋的大臉。
只有華人生產的面膜,才是適合華人臉型使用的。尤其是我這種長得“非常華人”的臉型,外國的面膜,恕我擔待不了那些謎之尺寸了。
選對的,不選貴的,進口產品和國貨在我眼裡都只是護膚的工具。
搞清楚自己的訴求,按需選擇,就能挑到適合你的護膚產品了——這一點絕不僅限於面膜哦~
希望這篇文章能幫你在面膜的選擇上避雷並得到啟發~~
今天一定要跟大家講講,所謂的“泡泡麵膜”,其實背後都是營銷的套路!
最近在各大直播平臺,看到有一款面膜非常火——泡泡麵膜
品牌名就不說了,相信大家應該對這款風很大的面膜產品有所耳聞。淘寶一搜,月銷量居然已經達到了100w+。。白花花的銀子啊!心疼大家來之不易的人民幣啊!
最近第一眼看到這個所謂的“泡泡麵膜”,就讓我想起了10年前我第一次走進屈臣氏,裡面的導購推銷我的那種面膜。。。後來南韓也出現一款塗抹式“泡泡麵膜”,一時間營銷遍地,“好評”如潮,也就是傳說中的“豬皮面膜”。
本以為這場表面活性劑的面部化學實驗已經隨著科普徹底終結,誰能想到十年後,“泡泡麵膜”又捲土重來了。
今天一定要跟大家講講,所謂的“泡泡麵膜”,其實背後都是營銷的套路!
#讓面膜起泡的,絕對不是你以為的營養物質商家是這樣打造這個所謂“原理”的:精華液裡有揮發性成分,和氧氣接觸變成泡泡。
是不是完全看不懂是什麼原理?還覺得挺厲害的?“精華液”?“氧氣”?好像是精華的作用?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
揮發性成分和精華沒什麼關係,這就是一個化學成分在面板上的氧化反應而已!
可以看到成分表中包含“椰油醯兩性基乙酸鈉”、“月桂醯穀氨酸鈉”這兩種成分,其實是兩種起清潔作用的表面活性劑。
這些表面活性劑,就包含商家精心包裝的起泡特性。
在洗面奶、沐浴露、洗髮水中一般都會新增這些表面活性劑,用於起泡加強清潔力。
雖然面膜在臉上敷著,並不需要揉搓,不像洗面奶那樣揉搓發泡,但商家想出了新的辦法:
來點全氟化物啊,揮發揮發,刺激起泡就得了!
這就是面膜起泡的幕後原因了。
#起泡慢說明面板缺氧?可能是缺心眼吧...既然“起泡”這個動作只是化學反應,起泡快慢和“面板”這個化學容器就並無一點關係了!
所謂的“面板缺氧”,只是一種營銷的手段,既然你“缺”了,就要焦慮了,下一步就是乖乖掏錢包付款了。
不僅無法舒緩所謂的“面板缺氧”,表面活性劑在面部過多停留,還容易把你的面板變成脆弱的敏感肌!畢竟洗面奶、沐浴露、洗髮水,在身上就停留那麼幾分鐘,用水衝乾淨就清潔完畢了。而面膜可不一樣,一敷就是十五分鐘起,角質層薄的妹子要注意了,清潔成分一般都比較刺激,長期停在臉上,很容易造成敏感肌!
#敷面膜之前,先想想自己想要的是什麼看到網上吹的這股“泡泡麵膜”風潮,真的讓我很無語。很多妹子可能也只是盲目跟了風,並沒有想太多。
其實對於面膜這個話題,市面上有很多爭議,包括我有很多醫生朋友,自己對面膜也是一個很中立的態度:要說有用,確實是有的,但是並沒有長期的護膚作用。
想美白的妹子:基本上可以放棄透過面膜達到美白效果了。畢竟,面霜和精華那麼貴,在臉上停留一晚上也做不到的美白,一塊幾十塊的面膜敷15分鐘,就更做不到了。。。
想透過面膜抗老的妹子:也同理,如果有幾十塊就能抗老的好東西,相信明星們就不會買那麼多名牌高階線的護膚品了,畢竟他們對美的訴求可比普通人大得多。
如果只想要滋潤的效果:那麼只用基礎的水乳和麵霜真的就足夠了。有買面膜的錢,倒還不如換一款更貴更適合自己的面霜試試看。
但是對於面膜,也不用去抵制,因為短期的效果還是可以達到的,比如換季期的補水保溼、曬後的舒緩修復,面膜還是能夠達到很不錯的效果。
當然,前提是你選對了面膜。
面對所有“風很大”的產品,都需要警惕再警惕!很可能只是品牌和一些網紅聯手做的一場秀,目標就是你口袋裡的錢。至於效果、口碑,只能是誰花錢誰知道了。
既然針對面膜,合理的訴求是“補水保溼”和“舒緩修復”,護膚的成分就很日常很簡單了,真的沒必要花很多錢去追所謂的明星同款和大牌產品。因為不管是貴价品牌還是便宜的小牌子,在這兩方面使用的成分也都是大同小異,效果也都差不多。
推薦兩款我經常用來補水和修復的面膜吧。兩款都是國貨,為什麼不推日系面膜和歐美系面膜,先按下不表,稍後再說:
#補水面膜:尋薈記蘆薈新精粹煥膚面膜圖都是官方店裡找的顧名思義,一款蘆薈提取物成分的補水面膜。成分是如此的簡單,感覺都被用爛了,但確實是天然又安全的。以補水為訴求的妹子,用這一款面膜就已經能夠滿足需求,一片還不到20塊。
#舒緩修復:悠美舒緩水嫩面膜圖都是官方店裡找的這款面膜的有效成分:馬齒莧提取物(刺激細胞新生)、甘油(滋潤修復)、精氨酸(補水保溼)
面膜的成分也是比較基礎簡單的,但是其實選擇這款面膜還有一個理由,就是這款面膜的面膜布真的很舒服,感覺比普通的面膜更清透,好像還申請了專利。
因為這款面膜對應的訴求是“舒緩修復”的,所以這個狀態下的肌膚其實是有點敏感的,如果再使用厚重的面膜布敷在臉上,很可能會起到反作用,讓肌膚更敏感!
絕大多數面膜的膜材都是無紡布材質,感覺敷在臉上就是個大型溼巾!雖然只敷15分鐘,但那個憋悶的感覺也夠受了(尤其是個別日系面膜裡還新增酒精。。厚重刺鼻還辣眼睛。。)。
#選擇國貨的理由首先,不知道大家找代購的經歷是不是充滿了坎坷,反正我確實是的。
尤其是面膜這種用的很快的產品,一次買太多不可能,因為代購背不回來。但是夏季和換季時節用的很快就總要買,總感覺自己是在給代購和物流打工。更何況,熟悉的代購不幹了,再找代購就又要操心產品的真假問題。我不是鑑寶大師,也沒那個時間一天到晚研究產品批號和品相。
因為選擇面膜的訴求也很簡單,就那麼些成分,用中國產還是進口,沒什麼區別。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只有華人才懂你的臉型。
作為一個173cm的高妹子,我有一個大骨架,還遺傳了老爸老媽中原人的扁平臉型。
日系面膜,在我的臉上小的捉襟見肘,顧得了額頭就顧不了下巴。歐美面膜,在我臉上鼻子附近根本就是一團亂麻,畢竟我並沒有那麼高聳入雲的鼻樑,還有張無法被100%覆蓋的大臉。
只有華人生產的面膜,才是適合華人臉型使用的。尤其是我這種長得“非常華人”的臉型,外國的面膜,恕我擔待不了那些謎之尺寸了。
選對的,不選貴的,進口產品和國貨在我眼裡都只是護膚的工具。
搞清楚自己的訴求,按需選擇,就能挑到適合你的護膚產品了——這一點絕不僅限於面膜哦~
希望這篇文章能幫你在面膜的選擇上避雷並得到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