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述律
-
2 # 抱撲若拙
資訊鏈條從海灣戰爭起就成了戰爭機器的神經系統。未來大戰一起,首先就是全網癱瘓。交戰國之間會隔斷彼此網路。然後就看誰的網路更能連結全球的經濟要素。但弱勢一方會設法侵入對方網路,設法癱瘓其網路。以目前攻防看,攻一方相對容易,所以可能最依賴資訊鏈的經濟體首先倒下。
那就很清楚了,誰的駭客(不管是官方還是民間的)具有保護自己網路的能力,誰就佔據了戰略主動權。
-
3 # 加特林快評
目前,私人駭客組織發動的網路攻擊,已經可以嚴重影響許多企業或者行業的正常運轉。
而以國家為後盾的龐大網路攻擊,可能令被攻擊的國家社會生產生活停轉!
後果非常嚴重!因此各國都在大力打造網路戰以及防禦網絡戰的能力!
過去常見的網路攻擊行為,通常就是電腦中毒、資料竊取、網站被入侵等,在網際網路發展浪潮之下,現在攻擊重心開始擴散至各種連網系統與裝置,包括了軍用的各種網際網路裝置,受到攻擊與濫用的比例已有增加的現象。以往在電腦、智慧手機上才有的隱私保護、資訊保安問題,也成為軍事上更多聯網裝置與系統同樣需要面對的事。
假如以國家機器的能力來打造駭客或者網路攻擊,將產生對大量裝置,乃至整個網路體系的癱瘓作用!
2015年底造成烏克蘭3家電力公司有關的惡意程式BlackEnergy,導致數十萬戶大停電的危機,同時也直接影響若干烏克蘭軍事基地的運轉。
在戰爭中,軍事基地或者武器假如失去依賴網際網路操縱的供電或者其他服務,將不得不依賴各種小型發電機,增加了操作困難和暴露自身的可能性。
這一事件也提醒各國對於關鍵基礎設施安全性的重視,不可輕忽工業控制系統的防護,這類攻擊通常帶有特定軍事和政治目的,且影響層面極為廣大。假如是國家進行的攻擊,將遠遠不只是令電廠停電那麼簡單!
當然,還有不少非典型的基礎系統遭駭客入侵事件,像2016年越南機場發生廣播系統,突然廣播出以英語辱罵越南及菲律賓的言詞。海灣戰爭時,美軍使用無線電入侵伊拉克無線電電臺與電視廣播系統,使得許多伊拉克軍人認為美軍已經大獲全勝。而目前的話就會主要針對敵人的民用網際網路體系,將恐慌或虛假資訊注入,進而影響收到這些資訊的軍人。這類系統遭入侵而濫用的事件,帶來的危害雖然並不直接,但很容易在生活帶來一些影響。
美國國家情報總監科茨也警告表示,俄羅斯等國對美國重要基礎設施的毀滅性網路攻擊的威脅正在增加,能夠影響美國軍事力量部署與國防安全防禦,在9·11恐襲發生近二十年後,“警示燈正再次亮紅”。
他表示,國家之間的網路攻擊,會產生深遠的傷害。
科茨表示,俄羅斯、伊朗每天都在對美國的軍隊、聯邦政府、州及地方政府機構、美國公司和學術機構的計算機網路發動攻擊。科茨警告表示,外國行為者對“我們的關鍵基礎設施的致命網路攻擊的可能性正在增加”。
他說“在將近二十年後,我們在這裡表示,警示燈正再次亮紅。”他甚至宣稱俄羅斯的網路攻擊目的是破壞美國的價值觀。
美國已經不斷宣揚俄羅斯對美國的網路進行網路戰場偵察,企圖控制美國的關鍵基礎設施,包括美軍基地必須使用的電網、交通、金融及其它關鍵系統。作為迴應,美國軍方計劃對敵方基礎設施進行類似的網路攻擊。這一計劃來自美國國家安全域性局長及網路司令部指揮官中曾根(Paul M. Nakasone)3月的一份書面參議院證詞。
這也說明了,國家之間的網路戰鬥,很可能已經開始,即便還未開始,必然也在不久的將來就會發生。
中曾根在針對參議院情報委員會提出的政策問題中指出,對基礎設施網路的攻擊已經是美國的關鍵弱點,對國家安全構成重大威脅。“我們面臨一個充滿挑戰和不穩定的威脅環境。對我們國家安全利益和關鍵基礎設施的網路威脅已經變成目前頭等大事。” 中曾根說。
他透露,美國軍方已經採取措施來準備對敵方關鍵基礎設施的網路攻擊。這是對俄羅斯進行威懾戰略的一部分,讓其看到美國有能力關閉或破壞它們的基礎設施。
美國等國家還在立法方面,準備好了進行網路戰,在一定情況下,可透過法律強制由國內企業或者外資持有的澳洲能源及運輸資產營運商採取行動,減輕對澳洲國家安全的威脅。
-
4 # 鎂客網
用手機都能殺人,所以只是影響軍事戰場對於頂尖駭客來說簡直易如反掌。
《完美案件》這部網劇就能很容易的解釋為何用手機殺人如此簡單,甚至作為駭客本身根本就不需要去現場,只要坐在家裡操控一切就夠了,而犯罪的兇器只有一部手機,給手機植入病毒使手機發射的電磁波輻射超出人體正常承受範圍,利用電磁場和手機發射的訊號能催眠人體大腦出現幻覺,只要你身上帶著手機,又進入了發射訊號的範圍之內,你的手機就是殺死你的殺手。
可能對於普通人來說用手機殺人是天方夜譚,但對於駭客來說這都不是事,只要他想幹,就算沒有那麼高的技術用手機殺人,他也完全可以進入軍事基地電腦系統中搞破壞,比如讓我方導彈在該發射的時候發不出去,或是釋出錯誤的指令,在戰場上,每一個錯誤的指令都很有可能導致全軍覆沒,並且國家軍事基地的電腦裡有很多都是保密性的檔案,一旦被駭客放出流傳到民間,比如前幾年流傳出的美國驚現大量UFO資料震驚世界,這種還好一些,如果傳出來的是美國打算如何攻打其他國家的計劃或是其他任何一個國家不想被知道的小秘密,例如別國的軍事基地地圖,軍事分佈圖,新研究的武器設計圖………這些一旦傳開,很有可能會導致國家與國家之間的誤會加深,更有可能就是下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
不過想破解進入軍事系統也沒有那麼容易,而且駭客一般都不會選擇進入軍事系統搞破壞,大部分駭客無非就是想弄點錢,去破解一些公司或是遊戲的風險比直接破解國家軍事系統的風險要低的多,萬一被抓不是槍斃就是終身監禁,怎麼算都划不來。
-
5 # 述律
1.破解加密通訊:早在二戰期間,著名的計算機理論學家圖靈,就製作了破譯密碼的“炸彈機”,實時破解德國的英格瑪密碼機,截獲德軍加密的通訊,使得二戰後期盟軍及時掌握了德軍的各項動態,可以說是計算機駭客影響軍事戰場的最早例子了。
2.破壞重要的戰略設施:2010年,美國利用震網病毒,不費一兵一卒,破壞了伊朗的核設施。
3.捕獲無人操作的軍事飛行器:2012年前後,伊朗則多次使用駭客技術捕獲美國的無人機。
4.實時掌握敵人軍隊的位置資訊:2014年,烏克蘭炮兵因為一款安卓手機上的“火控計算”應用被俄羅斯駭客入侵,導致炮兵陣地位置洩漏,遭受巨大損失。
5.竊取軍事情報或者軍工科技:美國政府多次指責中國駭客入侵美國的軍隊、兵工廠,竊取機密軍事資料和高尖端武器設計資料。
目前世界各國都成立了駭客部隊,來應對這種局勢。
可以想見,隨著國防現代化的不斷推進,隨著各種智慧裝置在軍事上更廣泛的運用,未來駭客透過技術手段影響甚至左右戰局的情況也會越來越多,甚至好萊塢大片中經常出現的駭客直接操作導彈、衛星、智慧火炮等等的橋段也並非是遙不可及的科學幻想。
-
6 # 抱撲若拙
資訊鏈條從海灣戰爭起就成了戰爭機器的神經系統。未來大戰一起,首先就是全網癱瘓。交戰國之間會隔斷彼此網路。然後就看誰的網路更能連結全球的經濟要素。但弱勢一方會設法侵入對方網路,設法癱瘓其網路。以目前攻防看,攻一方相對容易,所以可能最依賴資訊鏈的經濟體首先倒下。
那就很清楚了,誰的駭客(不管是官方還是民間的)具有保護自己網路的能力,誰就佔據了戰略主動權。
-
7 # 加特林快評
目前,私人駭客組織發動的網路攻擊,已經可以嚴重影響許多企業或者行業的正常運轉。
而以國家為後盾的龐大網路攻擊,可能令被攻擊的國家社會生產生活停轉!
後果非常嚴重!因此各國都在大力打造網路戰以及防禦網絡戰的能力!
過去常見的網路攻擊行為,通常就是電腦中毒、資料竊取、網站被入侵等,在網際網路發展浪潮之下,現在攻擊重心開始擴散至各種連網系統與裝置,包括了軍用的各種網際網路裝置,受到攻擊與濫用的比例已有增加的現象。以往在電腦、智慧手機上才有的隱私保護、資訊保安問題,也成為軍事上更多聯網裝置與系統同樣需要面對的事。
假如以國家機器的能力來打造駭客或者網路攻擊,將產生對大量裝置,乃至整個網路體系的癱瘓作用!
2015年底造成烏克蘭3家電力公司有關的惡意程式BlackEnergy,導致數十萬戶大停電的危機,同時也直接影響若干烏克蘭軍事基地的運轉。
在戰爭中,軍事基地或者武器假如失去依賴網際網路操縱的供電或者其他服務,將不得不依賴各種小型發電機,增加了操作困難和暴露自身的可能性。
這一事件也提醒各國對於關鍵基礎設施安全性的重視,不可輕忽工業控制系統的防護,這類攻擊通常帶有特定軍事和政治目的,且影響層面極為廣大。假如是國家進行的攻擊,將遠遠不只是令電廠停電那麼簡單!
當然,還有不少非典型的基礎系統遭駭客入侵事件,像2016年越南機場發生廣播系統,突然廣播出以英語辱罵越南及菲律賓的言詞。海灣戰爭時,美軍使用無線電入侵伊拉克無線電電臺與電視廣播系統,使得許多伊拉克軍人認為美軍已經大獲全勝。而目前的話就會主要針對敵人的民用網際網路體系,將恐慌或虛假資訊注入,進而影響收到這些資訊的軍人。這類系統遭入侵而濫用的事件,帶來的危害雖然並不直接,但很容易在生活帶來一些影響。
美國國家情報總監科茨也警告表示,俄羅斯等國對美國重要基礎設施的毀滅性網路攻擊的威脅正在增加,能夠影響美國軍事力量部署與國防安全防禦,在9·11恐襲發生近二十年後,“警示燈正再次亮紅”。
他表示,國家之間的網路攻擊,會產生深遠的傷害。
科茨表示,俄羅斯、伊朗每天都在對美國的軍隊、聯邦政府、州及地方政府機構、美國公司和學術機構的計算機網路發動攻擊。科茨警告表示,外國行為者對“我們的關鍵基礎設施的致命網路攻擊的可能性正在增加”。
他說“在將近二十年後,我們在這裡表示,警示燈正再次亮紅。”他甚至宣稱俄羅斯的網路攻擊目的是破壞美國的價值觀。
美國已經不斷宣揚俄羅斯對美國的網路進行網路戰場偵察,企圖控制美國的關鍵基礎設施,包括美軍基地必須使用的電網、交通、金融及其它關鍵系統。作為迴應,美國軍方計劃對敵方基礎設施進行類似的網路攻擊。這一計劃來自美國國家安全域性局長及網路司令部指揮官中曾根(Paul M. Nakasone)3月的一份書面參議院證詞。
這也說明了,國家之間的網路戰鬥,很可能已經開始,即便還未開始,必然也在不久的將來就會發生。
中曾根在針對參議院情報委員會提出的政策問題中指出,對基礎設施網路的攻擊已經是美國的關鍵弱點,對國家安全構成重大威脅。“我們面臨一個充滿挑戰和不穩定的威脅環境。對我們國家安全利益和關鍵基礎設施的網路威脅已經變成目前頭等大事。” 中曾根說。
他透露,美國軍方已經採取措施來準備對敵方關鍵基礎設施的網路攻擊。這是對俄羅斯進行威懾戰略的一部分,讓其看到美國有能力關閉或破壞它們的基礎設施。
美國等國家還在立法方面,準備好了進行網路戰,在一定情況下,可透過法律強制由國內企業或者外資持有的澳洲能源及運輸資產營運商採取行動,減輕對澳洲國家安全的威脅。
-
8 # 鎂客網
用手機都能殺人,所以只是影響軍事戰場對於頂尖駭客來說簡直易如反掌。
《完美案件》這部網劇就能很容易的解釋為何用手機殺人如此簡單,甚至作為駭客本身根本就不需要去現場,只要坐在家裡操控一切就夠了,而犯罪的兇器只有一部手機,給手機植入病毒使手機發射的電磁波輻射超出人體正常承受範圍,利用電磁場和手機發射的訊號能催眠人體大腦出現幻覺,只要你身上帶著手機,又進入了發射訊號的範圍之內,你的手機就是殺死你的殺手。
可能對於普通人來說用手機殺人是天方夜譚,但對於駭客來說這都不是事,只要他想幹,就算沒有那麼高的技術用手機殺人,他也完全可以進入軍事基地電腦系統中搞破壞,比如讓我方導彈在該發射的時候發不出去,或是釋出錯誤的指令,在戰場上,每一個錯誤的指令都很有可能導致全軍覆沒,並且國家軍事基地的電腦裡有很多都是保密性的檔案,一旦被駭客放出流傳到民間,比如前幾年流傳出的美國驚現大量UFO資料震驚世界,這種還好一些,如果傳出來的是美國打算如何攻打其他國家的計劃或是其他任何一個國家不想被知道的小秘密,例如別國的軍事基地地圖,軍事分佈圖,新研究的武器設計圖………這些一旦傳開,很有可能會導致國家與國家之間的誤會加深,更有可能就是下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
不過想破解進入軍事系統也沒有那麼容易,而且駭客一般都不會選擇進入軍事系統搞破壞,大部分駭客無非就是想弄點錢,去破解一些公司或是遊戲的風險比直接破解國家軍事系統的風險要低的多,萬一被抓不是槍斃就是終身監禁,怎麼算都划不來。
回覆列表
1.破解加密通訊:早在二戰期間,著名的計算機理論學家圖靈,就製作了破譯密碼的“炸彈機”,實時破解德國的英格瑪密碼機,截獲德軍加密的通訊,使得二戰後期盟軍及時掌握了德軍的各項動態,可以說是計算機駭客影響軍事戰場的最早例子了。
2.破壞重要的戰略設施:2010年,美國利用震網病毒,不費一兵一卒,破壞了伊朗的核設施。
3.捕獲無人操作的軍事飛行器:2012年前後,伊朗則多次使用駭客技術捕獲美國的無人機。
4.實時掌握敵人軍隊的位置資訊:2014年,烏克蘭炮兵因為一款安卓手機上的“火控計算”應用被俄羅斯駭客入侵,導致炮兵陣地位置洩漏,遭受巨大損失。
5.竊取軍事情報或者軍工科技:美國政府多次指責中國駭客入侵美國的軍隊、兵工廠,竊取機密軍事資料和高尖端武器設計資料。
目前世界各國都成立了駭客部隊,來應對這種局勢。
可以想見,隨著國防現代化的不斷推進,隨著各種智慧裝置在軍事上更廣泛的運用,未來駭客透過技術手段影響甚至左右戰局的情況也會越來越多,甚至好萊塢大片中經常出現的駭客直接操作導彈、衛星、智慧火炮等等的橋段也並非是遙不可及的科學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