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家的湯普,有的經常喝,有的偶爾喝,都很好喝。希望你喜歡 羅漢果白菜乾湯 羅漢果1/3-1/2個,白菜乾50克、瘦肉100克。 功效:養陰清肺、潤燥化痰。 方法:清水將羅漢果、白菜乾洗淨,豬肉洗淨切片,一起放入煲中,武火30分鐘,文火1小時。 木瓜花生排骨湯 木瓜1個,花生100克、龍骨(或排骨)、蜜棗2個、生薑2片。 功效:清熱潤燥、美容。 方法:排骨用開水煮一下(去血水),過冷水;木瓜切塊,花生蜜棗洗淨,排骨花生蜜棗一起放入煲中,大火煲開15分鐘,小火2小時,放入木瓜煲30分鐘。 百合蜜棗豬肺湯 豬肺1個、白杏仁20克、百合10克、蜜棗6個。 功效:滋陰潤肺、止咳化痰、乾燥天氣最適宜。 方法:豬肺洗淨切件,杏仁、百合、蜜棗洗淨,所有材料一起放入煲中,武火煲開,文火3小時。 鯉魚烏豆湯 鯉魚一條約500克,烏豆100克,紅棗4個,陳皮一小片。 功效:溫腎,補中益氣 方法:魚洗淨瀝乾水,稍煎香;烏豆用鍋爆炒過即倒清水,剷起置清水中洗淨撈起豆衣不要,紅棗去核洗淨,陳皮浸軟刮瓢洗淨,先清水滾開放入所有材料煲開後,慢火煲約3小時即可。 青、紅蘿蔔豬舌湯 豬舌一條約600克,青蘿蔔400克、紅蘿蔔250克,蜜棗4個,陳皮一小片。 功效:秋冬季節合時湯水 方法:豬舌用開水燙過,颳去舌苔洗淨,青、紅蘿蔔去皮洗淨切角塊,陳皮浸軟刮瓢洗淨,先清水滾開放入青、紅蘿蔔、陳皮、蜜棗煲1小時,加入豬舌再煲至豬舌夠稔為止調味 蜆肉茵陳湯 大蜆肉(廣東叫:沙白)6-10只,茵陳篙20克,紅棗8個 功效:蜆肉性寒味甘鹹。此湯清熱、利溼、解毒 方法:河蜆或淡水蜆取肉,與茵陳篙、紅棗(去核)加清水煲1小時去渣飲湯 淮山老鴨湯 老鴨1只、淮山15克(可用鮮淮山500克)、桂圓肉10克、枸杞子15克、益智仁15克。 功效:補腦益智、補中益氣 方法:老鴨剖開去內臟洗淨,將全部材料放進煲內加水,大火煲開,小火煲4小時即可。(如鮮淮山要在煲好前30分鐘放入煲內煲) 巴戟、杜仲、扁豆煲龍骨 豬龍骨500克,巴戟15克、杜仲10克、扁豆10克、生薑2片 功效:清熱驅溼、利尿 方法:豬龍骨洗淨用開水煮一下(去血水),巴戟、杜仲清水洗淨去泥、扁豆洗淨。所有材料放入煲中,大火煲開,小火3小時,調味即可。 竹蔗、茅根、馬蹄、玉米、紅蘿蔔煲龍骨 豬龍骨500克,竹蔗200克、茅根20克、馬蹄15克、玉米2個、紅蘿蔔1根 功效:清熱、清肝 方法:豬龍骨洗淨用開水煮一下(去血水),竹蔗洗淨剖開切斷(約小指大小),茅根、馬蹄、玉米、紅蘿蔔洗淨,茅根、玉米、紅蘿蔔切斷,竹蔗、茅根、玉米、紅蘿蔔、龍骨一起煲開後放入馬蹄,小火煲3小時。 五指毛桃根煲豬腳(或雞) 五指毛桃根(中藥店有售)100克、豬腳1對、生薑2~3片 功效:夏日化溼氣、舒筋骨、健脾胃、益氣血 方法:用清水把五指毛桃根洗淨,並稍浸泡片刻;豬腳去毛、甲,並斬為塊狀,然後一起與生薑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2500毫升(約10碗水量),先用武火煲沸後,改為文火煲約2個小時,調入適量的食鹽便可。此量可供2~3人用,豬腳還可撈起拌入醬油佐餐用 平肝鯇魚湯 鯇魚尾250克,冬瓜500克,生薑3片 功效:平肝清熱,治療頭痛眼花 方法:鯇魚去鱗洗淨,生油下鍋煎香;冬瓜去皮切粗塊,加生薑清水煲2小時。 雞骨草瘦肉(或豬骨)湯 雞骨草60克,豬瘦肉100克 功效:清熱解毒利溼 方法:雞骨草洗淨,豬瘦肉洗淨切絲,同放入鍋內煮1――2小時 老桑枝煲雞肉湯 老桑枝60克、雌雞一隻去毛及內臟(約500克)、生薑3片。 功效: 有益精髓,祛風溼、利關節的功效。廣東民間亦常用它輔助治療風溼性關節炎、四肢攣痛麻痺、頸背牽引疼痛,慢性腰脊勞損 方法:老桑枝洗淨,並稍浸片刻;雌雞宰淨,去毛及內臟,洗淨。與生薑一起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2500毫升(約10碗水量),先用武火煲沸後,改用文火煲約2個小時,此量可供3~4人用,可把雞撈起,拌入醬油佐餐用。 荸薺白果蛋花湯 白果10粒,雞蛋2個,荸薺15粒,冰糖適量。 功效:清熱解毒,除胸中實熱,清熱利尿,隆血壓,配白果,蛋花,冰糖,更有清潤、預防熱毒感冒之效,且味道鮮美。 方法:荸薺去皮洗淨,略切小塊,白果去殼,冰糖和雞蛋後下,煲2小時湯成。 沙葛清熱湯 沙葛2個,瘦肉100克。 功效:生津止渴,潤喉,解熱除煩,解毒,解酒精中毒等。 方法:沙葛(並非粉葛)去皮切片,瘦肉切片,一起煮沸即湯成,飲湯食肉及沙葛,爽口清甜。 降壓清熱海帶湯 海帶50克,白蘿蔔1條,海蜇或魚丸。 功效:降血壓,降火氣,除煩躁,化痰清熱。 做法:海帶洗淨切段;白蘿蔔去皮切塊;海蜇皮洗淨切絲、加鹽調味。全部用料同時入煲,放水4碗,煲2小時,待蘿蔔軟稔即可飲食 番茄豬肝湯 豬肝100克,番茄100克,粟米粒100克,生薑4片。 功效:補肝養血,多用於貧血或浮腫,腳氣。粟米功能調中健胃,利尿清腫。番茄微酸健胃,滋養陰血,健胃而養肝補血。 方法:豬肝洗淨,切片,用鹽、生粉、白酒拌勻;番茄洗淨,切片;生薑洗淨,去皮切絲;粟米粒洗淨。粟米粒放入鍋內,加適量清水,文火煲20分鐘,放入番茄、生薑煲10分鐘,再放入豬肝,煮沸幾分鐘至豬肝剛熟,調味食用 黨參砂仁豬肚湯 [用料] 豬肚150克,黨參15克,高良薑20克,砂仁5克,生薑20克,油鹽適量。 [功效] 理氣溫脾。 [製法] 將豬肚去掉油脂後,洗淨切塊備用;砂仁、黨參分別洗淨,高良薑和生薑磨成茸,與豬肚一起放進燉盅,加清水適量,燉盅加蓋,用文火隔水燉2個小時,調味後即可飲用。 豬肚雞:鍋乾燒熱,將豬肚翻過來粘熱鍋(主要是去除豬肚有異味的粘膜)後洗淨,放入花椒,用線紮緊口,雞焯水,兩者一起放入開水的砂鍋中,煮2個小時即可。適宜虛勞瘦弱者食用;適宜脾胃虛弱,食慾不振,洩瀉下痢者食用;適宜中氣不足,氣虛下陷,男子遺精,女子帶下者食用;適宜體虛之人小便頗多者食用;適宜小兒疳積者食用。 鮑魚西洋參湯 乾貝蘿蔔或冬瓜湯 田七 石斛 花旗參 降血脂 西洋參 石斛 杞子 瘦肉 清補涼 養生津 益脾胃 脘魚 芫荽 隔水清燉 香菇排骨或雞胸肉湯 百合排骨湯 海魚 潮汕酸菜 西紅柿 湯 老虎魚苦瓜湯 夏季食用 紫菜 西紅柿 蛋 蝦湯 豆腐魚 番茄 潮洲酸菜 肉湯 海鰻 潮洲酸菜 番茄 肉 香菜湯 橄欖 排骨湯 黃瓜 海蝦湯 海支角或其它魚蛋也可以 粉絲 白菜湯 墨魚乾 瘦肉 白蘿蔔 芹菜末湯 苦瓜 潮洲酸菜 黃豆 排骨湯 瘦肉 西洋菜 豬血湯 西洋菜瘦肉湯 百合雪兒瘦肉湯 海參切長條,與鮮筍或水發筍切片一同入鍋,加瘦肉一起煨熟,加入鹽、味精、糖、酒後食用。 生栗子去殼,切成兩半,用鴨湯適量煨至熟透,再放入白菜條200克,鹽、味精少許。 荀殼魚芫荽勝瓜(絲瓜)湯 順德勒流菜系 可幫小孩子去積 也可去煙積
自己家的湯普,有的經常喝,有的偶爾喝,都很好喝。希望你喜歡 羅漢果白菜乾湯 羅漢果1/3-1/2個,白菜乾50克、瘦肉100克。 功效:養陰清肺、潤燥化痰。 方法:清水將羅漢果、白菜乾洗淨,豬肉洗淨切片,一起放入煲中,武火30分鐘,文火1小時。 木瓜花生排骨湯 木瓜1個,花生100克、龍骨(或排骨)、蜜棗2個、生薑2片。 功效:清熱潤燥、美容。 方法:排骨用開水煮一下(去血水),過冷水;木瓜切塊,花生蜜棗洗淨,排骨花生蜜棗一起放入煲中,大火煲開15分鐘,小火2小時,放入木瓜煲30分鐘。 百合蜜棗豬肺湯 豬肺1個、白杏仁20克、百合10克、蜜棗6個。 功效:滋陰潤肺、止咳化痰、乾燥天氣最適宜。 方法:豬肺洗淨切件,杏仁、百合、蜜棗洗淨,所有材料一起放入煲中,武火煲開,文火3小時。 鯉魚烏豆湯 鯉魚一條約500克,烏豆100克,紅棗4個,陳皮一小片。 功效:溫腎,補中益氣 方法:魚洗淨瀝乾水,稍煎香;烏豆用鍋爆炒過即倒清水,剷起置清水中洗淨撈起豆衣不要,紅棗去核洗淨,陳皮浸軟刮瓢洗淨,先清水滾開放入所有材料煲開後,慢火煲約3小時即可。 青、紅蘿蔔豬舌湯 豬舌一條約600克,青蘿蔔400克、紅蘿蔔250克,蜜棗4個,陳皮一小片。 功效:秋冬季節合時湯水 方法:豬舌用開水燙過,颳去舌苔洗淨,青、紅蘿蔔去皮洗淨切角塊,陳皮浸軟刮瓢洗淨,先清水滾開放入青、紅蘿蔔、陳皮、蜜棗煲1小時,加入豬舌再煲至豬舌夠稔為止調味 蜆肉茵陳湯 大蜆肉(廣東叫:沙白)6-10只,茵陳篙20克,紅棗8個 功效:蜆肉性寒味甘鹹。此湯清熱、利溼、解毒 方法:河蜆或淡水蜆取肉,與茵陳篙、紅棗(去核)加清水煲1小時去渣飲湯 淮山老鴨湯 老鴨1只、淮山15克(可用鮮淮山500克)、桂圓肉10克、枸杞子15克、益智仁15克。 功效:補腦益智、補中益氣 方法:老鴨剖開去內臟洗淨,將全部材料放進煲內加水,大火煲開,小火煲4小時即可。(如鮮淮山要在煲好前30分鐘放入煲內煲) 巴戟、杜仲、扁豆煲龍骨 豬龍骨500克,巴戟15克、杜仲10克、扁豆10克、生薑2片 功效:清熱驅溼、利尿 方法:豬龍骨洗淨用開水煮一下(去血水),巴戟、杜仲清水洗淨去泥、扁豆洗淨。所有材料放入煲中,大火煲開,小火3小時,調味即可。 竹蔗、茅根、馬蹄、玉米、紅蘿蔔煲龍骨 豬龍骨500克,竹蔗200克、茅根20克、馬蹄15克、玉米2個、紅蘿蔔1根 功效:清熱、清肝 方法:豬龍骨洗淨用開水煮一下(去血水),竹蔗洗淨剖開切斷(約小指大小),茅根、馬蹄、玉米、紅蘿蔔洗淨,茅根、玉米、紅蘿蔔切斷,竹蔗、茅根、玉米、紅蘿蔔、龍骨一起煲開後放入馬蹄,小火煲3小時。 五指毛桃根煲豬腳(或雞) 五指毛桃根(中藥店有售)100克、豬腳1對、生薑2~3片 功效:夏日化溼氣、舒筋骨、健脾胃、益氣血 方法:用清水把五指毛桃根洗淨,並稍浸泡片刻;豬腳去毛、甲,並斬為塊狀,然後一起與生薑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2500毫升(約10碗水量),先用武火煲沸後,改為文火煲約2個小時,調入適量的食鹽便可。此量可供2~3人用,豬腳還可撈起拌入醬油佐餐用 平肝鯇魚湯 鯇魚尾250克,冬瓜500克,生薑3片 功效:平肝清熱,治療頭痛眼花 方法:鯇魚去鱗洗淨,生油下鍋煎香;冬瓜去皮切粗塊,加生薑清水煲2小時。 雞骨草瘦肉(或豬骨)湯 雞骨草60克,豬瘦肉100克 功效:清熱解毒利溼 方法:雞骨草洗淨,豬瘦肉洗淨切絲,同放入鍋內煮1――2小時 老桑枝煲雞肉湯 老桑枝60克、雌雞一隻去毛及內臟(約500克)、生薑3片。 功效: 有益精髓,祛風溼、利關節的功效。廣東民間亦常用它輔助治療風溼性關節炎、四肢攣痛麻痺、頸背牽引疼痛,慢性腰脊勞損 方法:老桑枝洗淨,並稍浸片刻;雌雞宰淨,去毛及內臟,洗淨。與生薑一起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2500毫升(約10碗水量),先用武火煲沸後,改用文火煲約2個小時,此量可供3~4人用,可把雞撈起,拌入醬油佐餐用。 荸薺白果蛋花湯 白果10粒,雞蛋2個,荸薺15粒,冰糖適量。 功效:清熱解毒,除胸中實熱,清熱利尿,隆血壓,配白果,蛋花,冰糖,更有清潤、預防熱毒感冒之效,且味道鮮美。 方法:荸薺去皮洗淨,略切小塊,白果去殼,冰糖和雞蛋後下,煲2小時湯成。 沙葛清熱湯 沙葛2個,瘦肉100克。 功效:生津止渴,潤喉,解熱除煩,解毒,解酒精中毒等。 方法:沙葛(並非粉葛)去皮切片,瘦肉切片,一起煮沸即湯成,飲湯食肉及沙葛,爽口清甜。 降壓清熱海帶湯 海帶50克,白蘿蔔1條,海蜇或魚丸。 功效:降血壓,降火氣,除煩躁,化痰清熱。 做法:海帶洗淨切段;白蘿蔔去皮切塊;海蜇皮洗淨切絲、加鹽調味。全部用料同時入煲,放水4碗,煲2小時,待蘿蔔軟稔即可飲食 番茄豬肝湯 豬肝100克,番茄100克,粟米粒100克,生薑4片。 功效:補肝養血,多用於貧血或浮腫,腳氣。粟米功能調中健胃,利尿清腫。番茄微酸健胃,滋養陰血,健胃而養肝補血。 方法:豬肝洗淨,切片,用鹽、生粉、白酒拌勻;番茄洗淨,切片;生薑洗淨,去皮切絲;粟米粒洗淨。粟米粒放入鍋內,加適量清水,文火煲20分鐘,放入番茄、生薑煲10分鐘,再放入豬肝,煮沸幾分鐘至豬肝剛熟,調味食用 黨參砂仁豬肚湯 [用料] 豬肚150克,黨參15克,高良薑20克,砂仁5克,生薑20克,油鹽適量。 [功效] 理氣溫脾。 [製法] 將豬肚去掉油脂後,洗淨切塊備用;砂仁、黨參分別洗淨,高良薑和生薑磨成茸,與豬肚一起放進燉盅,加清水適量,燉盅加蓋,用文火隔水燉2個小時,調味後即可飲用。 豬肚雞:鍋乾燒熱,將豬肚翻過來粘熱鍋(主要是去除豬肚有異味的粘膜)後洗淨,放入花椒,用線紮緊口,雞焯水,兩者一起放入開水的砂鍋中,煮2個小時即可。適宜虛勞瘦弱者食用;適宜脾胃虛弱,食慾不振,洩瀉下痢者食用;適宜中氣不足,氣虛下陷,男子遺精,女子帶下者食用;適宜體虛之人小便頗多者食用;適宜小兒疳積者食用。 鮑魚西洋參湯 乾貝蘿蔔或冬瓜湯 田七 石斛 花旗參 降血脂 西洋參 石斛 杞子 瘦肉 清補涼 養生津 益脾胃 脘魚 芫荽 隔水清燉 香菇排骨或雞胸肉湯 百合排骨湯 海魚 潮汕酸菜 西紅柿 湯 老虎魚苦瓜湯 夏季食用 紫菜 西紅柿 蛋 蝦湯 豆腐魚 番茄 潮洲酸菜 肉湯 海鰻 潮洲酸菜 番茄 肉 香菜湯 橄欖 排骨湯 黃瓜 海蝦湯 海支角或其它魚蛋也可以 粉絲 白菜湯 墨魚乾 瘦肉 白蘿蔔 芹菜末湯 苦瓜 潮洲酸菜 黃豆 排骨湯 瘦肉 西洋菜 豬血湯 西洋菜瘦肉湯 百合雪兒瘦肉湯 海參切長條,與鮮筍或水發筍切片一同入鍋,加瘦肉一起煨熟,加入鹽、味精、糖、酒後食用。 生栗子去殼,切成兩半,用鴨湯適量煨至熟透,再放入白菜條200克,鹽、味精少許。 荀殼魚芫荽勝瓜(絲瓜)湯 順德勒流菜系 可幫小孩子去積 也可去煙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