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浩子聊歷史

    我覺得不是,他是為了自己成就一代名相的榮譽。僅僅是為了讓大家覺得他忠於漢室。首先,他真正的才能是在管理內政,而不是軍事才能。第二個,他在內部管理中排除異己,導致人才流失。第三個,當時沒有聽魏延建議,導致北伐失敗。第四個,其實北伐後期已經不具備才力,財力。如果他想去興復漢室,首先休養生息,積累物力人才,而不是排除異己。然後軍事管理要和內政管理分開,提拔優秀軍事管理人才。最後,以劉禪作為高度統一的思想象徵,而不是以自己為高度中央集權。

  • 2 # 北疆同心聊歷史

    諸葛亮北伐中原六出祁山,乃知知其不可為而為之,是迫不得已的。為什麼要這麼說?主要有下面幾個原因。

    ①、諸葛亮北伐中原六出祁山,是為了對外打出正統的旗號,挽救蜀漢因偏安而造成的戰略被動局面。

    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在東漢政權雖被曹操掌握,但尚可維持住其有名而無實的正統旗號時,全天下那些留戀漢室的人,都還保有一絲幻想或者說是祈盼。

    而各方諸侯因為畏懼亂臣賊子的惡名,雖然互相交兵佂伐,但卻不敢纂漢而代之。也因此那些忠於漢政權的人,仍然保有中興漢室的希望。

    打破了這一局面的是曹丕纂漢,在這以後正牌的漢朝政權便不復存在了。而那些尚且忠於漢朝的遺老遺少們,也因此失去了偶像。

    當此之時劉備及時建立了蜀漢政權,重新樹立起了漢朝的旗號。然而與曹魏相比蜀漢政權的實力太過於弱小了!不僅如此,還因為東吳襲取了荊州,導致了孫劉兩家反目,以致於劉備憤而東佂,最後因大敗而使本就實力弱小的蜀漢元氣大傷。

    因此在劉備以後的蜀漢政權所面對的戰略環境是相當被動的。也因此身受託孤重任的諸葛亮也只得與東吳和好,以便消除東吳的敵意,藉以爭取抗曹盟友,兼為緩解戰略被動局面。

    六出祁山北伐中原,也是為了爭取人心,並向天下表明蜀漢政權的正統地位!如果不以此為旗號,則蜀漢政權就不僅會失去人心,並且還將淪落為一個苟且偷安的割據政權,喪失掉繼承漢朝正朔的資格,所以諸葛亮不得北伐!

    ②、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中原,也是為了整合內部各派勢力,以求穩固住偏安一隅的蜀漢政權。

    蜀漢政權的內部成份複雜,各方各派勢力交織錯綜於其間,故在權力分配上一直是有不足以為外人道的苦衷的。

    這一點從劉備雖託孤於諸葛亮,但又不得不重用益州本土派干將們即可看出。雖然李嚴這個益州派代表,最終在以諸葛亮為代表的荊州派的鬥爭中失敗了,但是仍然不能從根本上消除內部爭權的根源。

    也因此諸葛亮就必須以北伐中原恢復漢室為旗號,才可以有效壓制益州派的政治挑戰。為外來的、偏安一隅的劉備集團找到立足於益州的理由。

    如果以北伐中原恢復漢室為旗號,來證明蜀漢政權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則可有效整合蜀漢政權內部的各方勢力——否則益州本土派有何理由,要去供養一個偏安的割據政權呢?

    假設一定要建立一個割據政權,難道益州派自己不可以建立嗎?又何需任由一個外來勢力凌架於自己的頭上,對其俯首稱臣?所以諸葛亮只能以打出恢復漢室的旗號,告訴天下人,也告訴益州派:我們可是正統的漢朝政權,而且是中央政權!現在只不過是藉助益州作為基地,以圖恢復而己!以中央的名義借駐於地方,當然是名正言順的!

    劉備三顧茅廬的知遇之恩,感動得諸葛亮為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從那以後諸葛亮就把劉備的政治理想,為了這個理想而奮鬥終生!

    在劉備死後,諸葛亮仍然是忠誠地輔佐不成器的劉禪。可謂是“兩朝開濟老臣心”,為了能讓劉家父子能夠滅魏吞吳,重新建立對全國的統治而耗盡了心血!最終落得“出師未捷身先死”的結果。

    以諸葛亮的智慧,他又怎能不明白漢朝大勢已去,難以重興了呢?可又為什麼一定要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呢?這並非諸葛亮自不量力,試圖要以一己之力去倒轉乾坤!而是因為劉備對他的信任、重用,使得諸葛亮產生的感恩之心促使的!

    也因此諸葛亮才會明知單憑實力弱小的蜀漢政權的力量,難以實現其滅魏吞吳的政治理想,卻又不能、不願也不肯放棄其北伐中原的理念!

    綜上:諸葛亮之所以堅持北伐中原,乃是由於自己的理想和整合蜀漢政權內部以及維護正統地位的需要,共同促成的。

  • 3 # 隨便聊歷史

    蜀漢在三國中是國力最弱的勢力,而曹魏是實力最強大的,並且蜀漢的地理位置是易守難攻的,適合偏安。以諸葛亮的見識和才智,他是不會看不到這一點的,那為什麼要在地勢很不利的情況下,以弱伐強,六出祁山,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呢?

    首先,劉備以漢朝皇叔身份稱帝,國號是“漢”,劉備的諡號也是漢昭烈帝。魏不承認他這個政權而稱其為“蜀”。蜀漢一直以自己為正統,曹魏為篡漢的國賊,如果不堅持對魏發動戰爭,而是隻想著自保,偏安一隅,那麼這個政權就失去了合法性。完成國家的統一是一個被奉為正統的政權必須要做到的政治目的。所以諸葛亮“六出祁山”,後面還有姜維“九伐中原”,這個是政治口號,必須要進行的。

    第二,諸葛亮在隆中對裡說到“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這是諸葛亮還沒有出山時候就提出來的,可以說是他個人的政治抱負。蜀漢也是一直按照這個規劃在執行。到了關羽敗走麥城,失了荊州之後,實際上諸葛亮兩路伐魏的戰略思想已經不可能實現了,況且他提到的前提條件“天下有變”,也因為曹魏權力一直都是平穩過渡並沒有出現。但是“漢室可興”作為諸葛亮的個人理想、抱負,促使他要為這個目標而奮鬥終身。

    第三,諸葛亮一直都是自比管仲、樂毅,在他心中一定要做一番事業來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出師表中說“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可以看出來,諸葛亮是想做一名青史留名的忠臣良相的,他自己也是一直朝著這個方向去做的。那麼既然蜀漢為正統的政權,收復中原是他這個良相必須放在首要的任務。

    第四,劉備取得益州之後,自己帶來的人和益州原本的地方勢力之間一直都有矛盾,而這個矛盾到劉備死的時候都沒有解決。問題落在了諸葛亮身上,如果不採取戰爭來轉移矛盾,那麼蜀漢內部很可能出現內訌。諸葛亮也是在明知進取中原是在鏡花水月的情況下,仍然窮兵黷武,舉國之力數次出兵,也是緩解矛盾的一種方式。

    第五,諸葛亮一直都是主張聯合東吳政權的,如果他不堅持採取對曹魏攻勢,那麼東吳在強弱之間選擇的話,考慮到自身的利益,很有可能投靠曹魏,這樣對蜀漢政權是致命的。 實際上東吳內部很多人都主張和曹魏示好,諸葛亮必須要採取對魏堅決的討伐態度,好爭取東吳的支援,至少是保持中立,確保蜀漢不被兩面攻擊。

    諸葛亮對蜀漢政權“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明知沒有結果而六出祁山,除了是為了報答劉備、實現個人理想,最主要的是要透過攻伐中原來換得蜀漢政權的安穩和合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清湯雞腰怎麼做?